誰的骨頭最尖?誰的骨頭最大?你知道嗎?

2020-08-01 斯黛拉的樂窩

「你有什麼書推薦適合小孩子看嗎?」同事問我。

「我記得你家寶寶年齡還挺小的吧,讀幼兒園中班。」

「是的,你說有什麼書適合我家寶寶看?」

「看繪本吧,我有一本《骨頭之書》的繪本,適合燦燦看。我下周拿給你。」

這本繪本的主角大多都是軟萌畫風的動物,比如遊隼、藍鯨、長頸鹿等。這些動物有些是我們日常生活能看到的,也有一些是要去動物園遊玩的時候才能看到的。

在看這個繪本的時候既可以讓小孩子在繪本中感受到那些熟悉的生活氛圍,還可以激發他們的想像力。

而且這個繪本的設計是十分精美,觸摸的手感非常好,也讓人忍不住剁手買下來。 所以,我們一起走上認識骨頭的旅程吧。

誰的骨頭最尖?誰的骨頭最大?你知道嗎?

1、使用「猜一猜」的問句形式,製造神秘感,引導孩子發揮自己的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這個繪本跟一般的科普書不太一樣。這本繪本一開始不會直接把要介紹的動物展現出來,而通過5個形式(提出問題、提供線索、解析骨頭、揭曉答案以及拓展知識)來一步一步吸引小孩子,增加了趣味性。

例如,在第一頁拋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誰的骨頭最大?」,緊接著一段文字敘述。這段文字敘述也是跟一般的科普書不一樣。沒有專業的術語,用的是第一人稱書寫,就好像是這個骨架在跟小朋友說話一樣,引導小朋友發揮想像力。

文字敘述下面還有給正在猜謎的小朋友3個提示,把自己的習性和特點描述得簡單精準。在旁邊的骨架頁面,也是使用第一人稱「我」介紹著自己的骨頭的特點,例如在哪個位置,骨頭的名字是什麼。

不斷地賣關子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一步一步加深小孩子的好奇心,激發他們想要立刻知道答案的衝動。當答案揭曉的時候,小朋友已經對這個動物有了一個很深的第一印象。

誰的骨頭最尖?誰的骨頭最大?你知道嗎?

2、插圖精美,色彩明亮歡快,觸感好

相對於長篇大論的文字敘述,能吸引小孩子的視線只有色彩明亮的圖片。對於小孩子來說,圖像更加形象具體,更有吸引力。

在我們給小朋友讀完那一段文字之後,翻過來的一頁就是色彩斑斕的圖畫,向小朋友展示這個問題的答案,同時配上相對應的動物的圖片。高高飽和度的色彩運用以及精湛的畫工,給了孩子一個視覺上的衝擊。

這些動物插圖也並不簡單,它用一個獨特的畫面設計還原了這種動物的真實面目以及它生長的環境和場景。

例如藍鯨,蔚藍色的背景,一隻藍鯨追逐著一大團聚集在一起的磷蝦。這個畫面是沒有邊框的,完整地覆蓋了這個頁面。搭配上藍鯨的介紹文字,和畫面相得益彰,一點也不突兀。

小朋友看到也會不由得發出各種讚嘆的聲音,然後更有興趣把這本繪本繼續讀下去。因為每一種骨頭和骨頭對應的動物都是用同樣的方式呈現在小朋友的眼前。

誰的骨頭最尖?誰的骨頭最大?你知道嗎?

3、幽默風趣的童言童語

科普知識本來就是很枯燥的。為了讓這種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更加生動,作者加入了很多的幽默話術,比如說:

「我希望我的角長得越大越好,因為角的尺寸越大意味著我越能吸引伴侶。嗨,那邊的美女,你好啊!」

「我的腦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的形狀像一把錘子,但我從來不用它挖地!」

是不是讓人會心一笑的描述,或者引起大家的哈哈大笑。

誰的骨頭最尖?誰的骨頭最大?你知道嗎?

4、畫中的秘密等你來挖掘

在每一幅動物彩圖上,用手觸摸,你會感受到一個磨砂的觸感。當你把這些磨砂顆粒放在陽光下或者燈光下,你會發現一副完整的骨架!與前面骨架那一頁完全重合在一起。

可以讓孩子一起摸一摸這些骨架,讓他們感受一下這些凸起的磨砂顆粒,讓他們觀察一下這些骨頭是長在動物身上的哪個位置。

不得不說,這種感覺實在太新奇了,就好像是在摸真的骨頭一樣,加深小朋友對骨頭的印象。

誰的骨頭最尖?誰的骨頭最大?你知道嗎?

5、具象化的表述加深孩子的認知

平常我們形容一種動物的骨頭很大的時候,會說「碩大無比」、「大得驚人」。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並不知道到底有多大。

為了讓孩子可以更形象地了解骨頭的尺寸,作者作了以下的描述:

「我的下頜骨,也就是我下頜處的一根長長的骨頭,可長達6米呢!這個長度意味著,可以將3輛摩託車排成一排,立在我的下頜骨上。」

摩託車想必很多小朋友見過,3輛摩託車立著排列就是下頜骨的長度,這個是不是比單純地說6米更形象呢?

「我一張口就能吞進70萬隻磷蝦!我每天需要吃掉大約4千萬隻磷蝦。如果用浴盆為單位來計算,相當於吃下2萬4千盆像豆豆軟糖般大小的魚!

我的體型超級小,我的顱骨比你的小指上的指甲還要小......不過你的這些骨頭如一根眼睫毛那麼長,而我的則跟這個小圓點差不多大。」

用浴盆、豆豆軟糖、指甲以及眼睫毛之類能看得到摸得著的物件,來衡量和具體化那些動物的骨頭尺寸,化抽象為具體,看得出來,作者為了讓小朋友們能更好地理解關於骨頭方面的知識,下了不少功夫。

誰的骨頭最尖?誰的骨頭最大?你知道嗎?

整本繪本就像是一個尋寶的過程,從封面的黑白設計的頁面開始,一步步引導小朋友思考和猜測,到最後揭曉答案,看到那一幅幅讓人驚豔的動物彩圖,那是一種非常充實的閱讀體驗。

而且這本繪本的猜謎形式非常適合過一段時間之後再去考考小朋友。孩子們是非常喜歡這種猜一猜的閱讀模式。他會積極的回答你,如果答對了,就會很自豪,你也可以給他一點小獎勵。答錯了,也可以讓他重溫這本書,一舉兩得。所以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科普繪本。

誰的骨頭最尖?誰的骨頭最大?你知道嗎?

相關焦點

  • 你想摸摸鯨魚骨頭嗎?這裡有一本骨頭之書
    你有沒有注意過骨頭?你知道自己全身最小的骨頭在哪裡嗎?你知道哪種動物有最大的骨頭,最小的骨頭,最重的骨頭,最輕的骨頭嗎?不知道你們知道多少,但我儘管好奇,卻是一概不知的。雖然作為成年人,但真的發現現在很多童書又有趣又有知識含量。
  • 《骨頭之書》:骨頭的科普,也可以這麼生動、有趣
    說起骨頭,腦海裡浮現的是骷髏,有點可怕的樣子,至於給孩子做「骨頭」的科普?作為一個老母親,能想到的是在飯桌上的魚骨頭、雞骨頭、鴨骨頭,又或者是在博物館時難得一見的恐龍等其他動物的化石骨架了,總是,能想到的科普場景極其有限,也難以挑起孩子的興致。所以,收到朋友送的這本《骨頭之書》時,我真的眼前一亮。
  • 《骨頭之書》:骨頭能夠被摸到?帶孩子開啟興趣盎然的骨頭之旅
    女兒說道「當然硬啦,這可是他用來保護自己的骨頭呢!」這個切入點真是完美啊,孩子自己說到了知識點。老母親趕緊問:「你能摸到螃蟹的骨頭,那你能摸到大象的骨頭嗎?」女兒跑到書架上,拿出那本大大的《骨頭之書》,開心地說「可以呀,不僅能摸到大象的骨頭,還能摸到長頸鹿、大藍鯨好多動物的骨頭呢!」
  • 《骨頭之書》:骨頭能夠被摸到?帶孩子開啟興趣盎然的骨頭之旅
    女兒說道「當然硬啦,這可是他用來保護自己的骨頭呢!」這個切入點真是完美啊,孩子自己說到了知識點。老母親趕緊問:「你能摸到螃蟹的骨頭,那你能摸到大象的骨頭嗎?」女兒跑到書架上,拿出那本大大的《骨頭之書》,開心地說「可以呀,不僅能摸到大象的骨頭,還能摸到長頸鹿、大藍鯨好多動物的骨頭呢!」
  • 《骨頭之書》:動物骨頭之中隱藏著世界紀錄,在遊戲和快樂中學習
    比如,你知道哪種動物的骨頭最大,哪種動物的骨頭最小?哪種動物的骨頭最重,哪種動物的骨頭最輕?又是哪種動物的骨頭最多,哪種動物的骨頭最少?在《骨頭之書》裡,會告訴你全部的答案。沒錯,正如《學校圖書館》雜誌評價的一樣:這是一頓超級豐盛的骨頭大餐!它通過有趣的視角將動物的內部形態展示給大家。
  • 《骨頭之書》我不但好看還好玩,快來摸摸我
    誰的骨頭最大?誰的骨頭最小?誰的骨頭最多?誰的頸骨最長?誰的骨頭最重?誰的骨頭最輕?誰的骨頭最薄?誰的骨頭長得最快?誰的骨頭最尖?誰的骨頭最少?還有誰的骨頭特殊?術語表怎麼樣?看完目錄是不是特別想知道誰的骨頭大誰的骨頭小呢?又是誰的骨頭輕誰的骨頭重呢?帶著目錄裡的問題,咱們趕緊看看都是哪些動物的骨頭最特別吧。沒錯,就是你!當你閱讀完這本《骨頭之書》後,你就是骨頭知識小達人啦!那麼我們來看一下書中都介紹了哪些神奇的動物吧?小朋友,你準備好了嗎?我們要開啟探索之旅了哦!
  • 一本適合孩子看的骨頭科普
    很有幸看到了這本骨頭之書,雖然我不是小孩子,但我還是被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所吸引,比如說骨頭。初一看封面,覺得挺嚇人,但是打開書之後,馬上消除了這份恐懼。我之前就很喜歡看一些動物小說,對動物世界有這不可名狀的嚮往。目錄之後,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在博物館裡的恐龍骨架,讓人不由得期待後邊的內容。
  • 世界上骨頭最軟的女人,能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你知道是誰嗎?
    世界上骨頭最軟的女人,能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你知道是誰嗎?世界很多女性朋友應該都非常羨慕學舞蹈的女生,因為他們擁有很柔軟的身體,難度係數比較高的下腰和空翻動作,說來就來,今天我們要聊的這位來自於俄羅斯的美女達莉亞,她的身體柔軟度已經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程度,就像自然界種無脊椎動物一樣,想怎麼玩就被稱為世界上身體最柔軟的女人?
  • 《骨頭之書》:有趣有料,能讀能摸,了解骨頭冷知識,讀它就對了
    這本《骨頭之書》做到了。你問我答,趣味無窮吸引孩子注意力最好的方式是什麼?是好奇心。全書提出了十宗「最」的問題,從翻開書頁的那一刻,就用問題緊緊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最大」和「最小」、「最多」和「最少」、「最重」和「最輕」、「最薄」、「最尖」、「骨頭長得最快」的動物分別是誰呀?
  • 《骨頭之書》——原來骨頭也可以這麼可愛
    1.選材精準,主題明確突出作者沒有通篇平鋪直述所有的骨頭特徵,而是選取最具有代表性的,而是選取了10種創紀錄的動物骨骼設計,誰的骨頭最大?誰的骨頭最多?誰的骨頭最重?藍鯨一張口能吞掉700,000隻磷蝦。誰的骨頭長得最快?阿拉斯加駝鹿的擁有世界上長得最快的骨頭,它們的角能在5個月內從頭骨發育成型。
  • 恐怖的骨頭其實很可愛,和孩子一起探索骨頭的奧秘
    那些獨具特色的骨頭裡不但有很多有趣的知識,還有著特殊的美感,讓我愛上了骨頭。平時我們去動物園,或者看紀錄片,都只能看到動物的外貌,無法了解皮肉之下隱藏著的形態各異的骨骼,而通過這本《骨頭之書》,讓孩子感受到骨頭強大的力量,也知道動物骨頭的10項世界紀錄,由此吸引孩子更積極地去探索生物的奧秘。
  • 《骨頭之書》|關於動物骨頭的部分金氏世界紀錄
    、最美、最怪、最慘、最偉大的食物,收錄了許多光怪陸離、難以想像的紀錄。打開金氏世界紀錄的網站,你可以看到各種超乎你想像的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的手臂、最長的腿、最小的狗、最大的蚊子……可是如果你想了解關於動物骨頭的世界之最,那你可能要失望了。
  • 《骨頭之書的》有趣之處:刨去皮囊,細談骨頭
    但是孩子還是會問蛇的骨頭是什麼樣子的等聽著有趣,又無法回答的問題,畢竟我不是科研工作者,可是這些蛇之類的動物老母親可不敢買回來刨去皮囊,拿出骨頭來給孩子品品。直到後浪推出《骨頭之書》,這本書不僅可以觸摸到骨頭,通過有趣又不失科普的問答,真正做到了刨去皮囊,細談骨頭,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引導孩子進入了骨頭科普的大門。
  • 《骨頭之書》| 讓人浮想聯翩的骨頭科普
    《骨頭之書》,初聽就被它具有驚悚美的書名給吸引住了,不相信?那你想想看,骨頭能讓你聯想到什麼?絕對是兩個驚悚叉叉啊,連帶著骷顱頭,看了不得讓人毛骨悚然嗎?但加上「之書」兩個字,莫名多了些文化氣息以及淘氣之感:什麼?骨頭還能成書?
  • 「小鷹」跟「骨頭」相比,誰更配得上P4P排行榜的第一人?
    目前P4P排名榜中,第一位是「小鷹」哈比布,第二位是剛被「小鷹」擠下來的「骨頭」瓊斯。在UFC公布了這個排名後,「骨頭」瓊斯對此結果大為不滿,「骨頭」表示把「小鷹」跟自己放在一起比較,就讓「骨頭」感到很可笑,自己獲得了15條冠軍腰帶,而「小鷹」只獲得了4條冠軍腰帶,「小鷹」的衛冕次數連我的零頭都不夠,現在竟然把「小鷹」排在了他的前面?
  • 看科普繪本,學「骨科」知識,小朋友的《骨頭之書》
    科普的角度也很別具一格——骨頭。說起骨頭,即使是成年人,大部分對於「骨科」知識,知道的也不是很多,書中提出的問題,有的可以靠經驗猜測:例如「誰的頸骨最長?」——大概是長頸鹿;有的卻是完全摸不著頭腦了:例如「誰的骨頭最薄?」
  • 狗狗吃骨頭安全嗎?吃骨頭對狗狗有哪些影響呢?
    狗狗吃骨頭安全嗎?吃骨頭對狗狗有哪些影響呢?人們總說狗改不了吃屎,其實在我們根深蒂固的思想中還有一個說話,從小都覺得狗是很喜歡啃骨頭的,所以很多家長就連給狗狗買玩具都買骨頭形狀的,那狗狗到底能吃骨頭嗎?安全不?
  • 中國到底哪裡的骨頭最好吃?
    但給人加油打氣的時候,也會說「越難啃的骨頭,才越有啃的價值」。而每次看到這種形容,我腦子裡只有一個反應:骨頭?骨頭多好吃啊!請把你啃不動的骨頭都給我好嗎!還有骨頭上依附著的帶骨頭,是運動的精華,也是最香最嫩的地方。所以下次如果有人跟你說要給你一塊「難啃的骨頭」,不要有畏難情緒,你即將迎來的,將會是最精彩的部分。 1豬骨有多香?
  • 小狗能吃骨頭嗎?吃骨頭卡住了怎麼辦?
    我們都知道,狗狗是比較喜歡吃骨頭的,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寵物醫院裡面,總是能看到狗狗吃骨頭被卡住的情況平時的時候,還是儘量不要餵食給狗狗骨頭的,尤其是雞鴨魚的骨頭,都比較尖利,容易劃破腸道,嚴重的引發胃出血,引發生命危險。
  • 酥到骨頭裡的葡萄奶酥曲奇餅乾,奶香濃鬱,入口即化,誰做誰成功
    酥到骨頭裡的葡萄奶酥曲奇餅乾,奶香濃鬱,入口即化,誰做誰成功看到標題大家就可以知道這款曲奇餅乾的口感了,什麼叫酥到骨頭裡,就是它的口感,非常的酥,入口即化的那種。在所有的曲奇餅乾當中,我家最愛的還真就是這一款了,因為它的味道還是口感呢?說不清楚,總是就是非常建議大家試試看,箇中滋味自己體會一下就完全清楚了。尤其是一個工作日的午後,停下工作,拿上一塊葡萄奶酥,配上一杯咖啡,真是身心都會特別的放鬆。那麼,我們就趕快來看看它的做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