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執行前夜,為逃避死刑,死刑犯自殘受傷嚴重,能多活幾天嗎?

2021-12-26 糖馨團

感謝大家的閱讀!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

死刑犯想通過「自殘」的方式來續命肯定是行不通的,一是受限於監獄或看守所的看押條件,二是與死刑停止執行的法律規定有關。

首先,對於被判處了「死刑立即執行」的死刑犯而言,生命存續期一般都在1年以下了,而對於剩餘刑期在1年以下的,由看守所監管。看守所的看押強度與監獄無異,所有的生活用品、居住居所都有防止「自殘」的預先設定;另外,雖然死刑犯和普通罪犯是混押的,但洗漱、睡覺、活動、勞作、休息等都在監控視線之內,想要「自殘」是很難的。

而且監管人員一旦發現死刑犯有自殘或者有傷害他人的舉動,或者會對其進行單獨關押,或者或對其採用腳鐐、手銬等械具,對其行動進行限制,想要「自殘」無異於比登天還難,監管會想盡一切辦法保證死刑犯的健康、完整和健全。

第二,嚴格意義上來說,死刑犯何時被執行死刑,他自己是不知道的。按照死刑的執行程序,死刑執行前必須要收到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籤發的死刑執行令,執行法院在收到執行令後,7日內通過槍決或者注射執行死刑。也就是說,即便被判處了死刑立即執行,執行前還需要等待死刑執行令,而執行令何時能送達到執行法院是不確定的,就連執行法院都不知道執行令何時會送達,更別說被看押的死刑犯了;

再者,執行令下達後的7天內隨時都有可能執行死刑,但具體是哪一天,死刑犯是未知的,期間還要經過一系列的程序,比如會見家屬、驗明正身、通知同級檢察院派員臨場監督、訊問有無遺言信札等,之後才會在7天內的某一天執行死刑。何時執行,死刑犯未知,又何來「執行前夜自殘」一說呢?

第三,「停止執行」的三類情況中,不包括「自殘」。《刑事訴訟法》第262條中確實規定了應當停止執行的三種情形,分別是:

(一)在執行前發現判決可能有錯誤的;(二)在執行前罪犯揭發重大犯罪事實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現,可能需要改判的;(三)罪犯正在懷孕。

如果發現有上述三種情況之一的,應當停止執行,並且第一時間上報最高法,由最高法進行裁決。但是很明顯,停止執行的三種情況中並不包含「自殘」,也就是說自殘造成的輕微傷並不影響死刑的執行,想通過這種小伎倆進行「續命」基本是行不通的;如果自殘造成受傷嚴重,那麼實踐中極有可能也不會停止執行,畢竟《刑事訴訟法》中並未特別說明死刑犯傷情嚴重則可以停止執行,作為執行機關的法院有權繼續執行,這並不違規。

綜上,一是看管嚴格,出現自殘的概率極低,更不用說自殘造成受傷嚴重的情況了,這種概率更低;二是執行是在接到執行命令後的7天內的任意一天實行的,死刑犯是不知情的,所以不存在「執行前夜自殘」的說法;第三,法律為大,法條並未規定自殘導致的受傷嚴重屬於「停止執行」的情形,因此執行機關沒有叫停執行的義務,可以繼續執行。

實踐中,對於絕大部分被判處死刑的死刑犯而言,被判處死刑的那一刻才是出現「情緒失控」的高發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等到真正執行的時候,大多數的死刑犯已經情緒穩定和坦然接受了,一般都能做到平靜面對,自殘、情緒失控出現的概率是很低的。

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碼字不易,給點個讚、點個關注吧。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死刑犯是怎麼死的?法院接到死刑執行令,死刑犯還能活多久?
    在我國,死刑有兩種,一種是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另一種是死刑立即執行。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只要在這2年期間不再繼作死(即不再故意犯罪,且情節惡劣的),2年期滿後就會被減為無期徒刑(命保住了,不用死了,以後還可以減刑)。
  • 山東費縣2013.5.15案死刑犯執行死刑
    圖片來自費縣公安局微信號  中國網山東臨沂6月23日訊(申川飛)從臨沂市費縣公安局宣傳平臺獲悉,6月22日,臨沂市費縣看守所圓滿完成死刑犯張某某、王某某、付某的羈押任務,順利將3人交付臨沂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死刑
  • 死刑執行前的犯人一般都是什麼狀態?
    死刑犯在執行前,大多數是正常的生活狀態,因為從判決宣告後已經經歷過崩潰、失望等難以接受的情緒,到真正執行時反倒在心裡做了幾千次面對死亡的想像,很少有在快執行時還掙扎,哭鬧,心情難以平復的死刑犯。一個案件經歷了二審還是維持死刑判決,那麼就基本是必死的案件,因為最高法的法官在死刑覆核時很少有不核准的情況出現。那麼死刑犯在收到二審結果後,就會進入認命,適當懺悔,反思自我的狀態。認了命後,死刑犯更多的就是想辦法留下些記憶,比如書寫遺書,給家人留下下紀念品之類的東西。同時也會在看守所中與其他舍友坦開的交流人生,甚至在交流中並不迴避死亡這個話題,逐步坦然起來。
  • 我國死刑是怎麼執行的?
    在我國,死刑犯是不可以自己選擇死刑執行方式,是槍決還是注射死刑由法院來決定。一般被判處死刑的罪犯,並不一定會被執行死刑。還需要最高院死刑覆核。要是最高院不核准,就會發回重審,這種情況下都會改判死緩。但是,如果最高院核准了,最高法院院長籤發死刑執行命令,原審法院接到該命令後在一周以內執行。
  • 死刑犯被執行死刑後又活過來了應如何處理?
    沒料到張三告訴妻子他並沒有死,他非常確定自己的後腦勺是挨了槍子,但是他也不知道為什麼還能活回來。張三不知道這種情況是否屬於已經執行完了死刑,按道理來說,他已經走完了死刑立即執行的所有程序,那現在就算是恢復了自由身了?於是張三就又重新開始了在村裡的生活,最開始,張三非常的低調,能不出門儘量不出門,也不到處聲張。
  • 死刑具有強制性嗎?被判死刑的人可不可以拒絕服從死刑?
    第一問是死刑具有強制性嗎?這可以直白的告訴你,判了死刑的就是帶有強制性的,是剝奪你的政治權力終身,包括了生存權,生命權。自古到今,不管是那個國家,那個政府,對死刑犯都是採取極端手段,處死。對這些惡貫滿盈的罪犯,沒有憐惜,沒有價錢可講,到時一律殺無赦,這就是專政。
  • 中國死刑執行程序解讀:罪犯行刑前有見家屬權利
    那麼,在中國,死刑是如何執行的?是不是只有職務犯罪罪犯在執行死刑時能使用注射方式,普通罪犯只能採用槍決?死刑犯在行刑前能不能和家屬見面?成都商報記者日前專訪了多位死刑研究專家,揭開中國死刑執行的神秘面紗。  1  死刑犯能不能見家屬?
  • 美國時隔17年首次執行死刑!是否廢除死刑,引發美國社會爭議
    咱們清楚,西方有很多國家是廢除掉了死刑的,他們的法理可能認為,死刑並不足以威懾罪犯,而死刑剝奪了一個人的生命,太過殘忍。所以很多國家紛紛加入到了廢死聯盟,甚至咱們鄰邦日本,雖然沒有廢除掉死刑,但是在過去這些年很少執行死刑。以往我們還跟大家聊過,日本死刑是怎麼執行的,絞刑。把人吊上絞索之後,要由三個人分別按動一個按鈕,來實行絞刑。
  • 日本首例未成年死刑犯,判決已有12年,為何死刑至今還未執行
    在我們的鄰國日本,就很少使用死刑,就連1995年造成13人死亡,5500人受傷的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的元兇麻原彰晃,直到2018年才被執行死刑,可見日本法庭對於死刑判決和執行的效率之慢。 但就在這樣一個對死刑判決極其慎重的國家,卻有一個名叫福田孝行的未成年人,由於其罪行令人髮指毫無人性,最終被判處死刑。
  • 日本首例未成年死刑犯,判決已有12年,為何死刑至今還未執行
    在我們的鄰國日本,就很少使用死刑,就連1995年造成13人死亡,5500人受傷的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的元兇麻原彰晃,直到2018年才被執行死刑,可見日本法庭對於死刑判決和執行的效率之慢。(福田孝行)如今12年過去了,可福田孝行的死刑判決一直沒有執行,他也因此依然活在人間,這是為什麼呢?
  • 被執行死刑的一般是什麼犯人?
    執行死刑條件:發生故意犯罪,經查證屬實,確屬於重大犯罪,手段極其殘忍,社會影響極其惡劣,如故意殺人,綁架,搶劫,強姦,販毒,等危害性大的行為,法院會依法判決是否屬於死刑。遭受死刑這種剝奪生命的刑罰方法的有關犯人通常都在當地犯了嚴重罪行。儘管這「嚴重罪行」的定義時常有爭議。一、刑罰特點懲罰性:基於法律所賦予的權力,剝奪一個犯人生命的刑罰。
  • 監獄執行死刑時,為什麼還要救護車在現場?原來還有這麼多作用!
    當今世界有的國家已經廢除了死刑這一刑罰,很多國家卻依然堅持這一刑罰,其實很簡單,對於那些罪大惡極的人來說,死刑是他們唯一應得的結果。不過很多人會產生疑問,因為在執行死刑的時候,經常會看見救護車的存在。為什麼在執行死刑的時候一定要有救護車在場,那這背後又有什麼深刻的原因呢?
  • 死刑緩期兩年,是啥意思?真是兩年後執行嗎?恐怕我們都錯了
    導語:死刑緩期兩年,是啥意思?真是兩年後執行嗎?恐怕我們都錯了對於死刑犯,古代有「秋後問斬」一說,而現代有緩期死刑一說。有人就疑惑了,判死刑就判死刑,為什麼要延緩一段時間再執行呢?其實,這主要是想給死刑犯一個改錯的機會。
  • 蔡英文當局首度執行死刑 德國和加拿大以「人權」為由盼臺廢死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臺灣地區「法務部」日前執行死刑犯李宏基死刑,為蔡英文執政以來首例。對此,德國在臺協會表示,人命可貴,卻因政治目的而犧牲!加拿大駐臺北貿易辦事處也說,希望臺灣能加快廢死。圖自臺媒據臺灣「東森新聞雲」9月5日消息,針對蔡英文當局首度執行死刑,德國在臺協會發出聲明表示,人命可貴,卻因政治目的而犧牲
  • 日本的死刑有多難:審判十餘年,執行看心情
    在前室裡,犯人被告知即將執行死刑,然後將其眼睛蒙住,帶上手銬。隨後,死刑犯被帶往旁邊的執行室。前室與執行室之間用藍色的帘布隔開。執行室的中央,有邊長1.1米的正方形踏板,執行死刑時,按鈕一按,踏板就開了。
  • 判死刑的罪犯注射死刑時擦拭酒精,是仁慈浪費嗎?聽聽獄警怎麼說
    判決死刑的罪犯注射死刑時擦拭酒精,是仁慈浪費嗎?聽聽獄警怎麼說如今我國執行死刑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槍決死刑,另一種就是注射死刑,中國是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正式利用藥物注射死刑的國家,對於注射藥物死刑這種方式,有一個現象讓小編疑惑不已,那就是給執行死刑的囚犯注射藥物時,為何還要擦拭酒精,他們都要死了,給手臂擦拭酒精的意義在哪呢?這麼做不是多餘的嗎?是仁慈浪費嗎?
  • 死刑緩期2年,是啥意思?是2年後再執行嗎?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隨著人們的教育觀念的不斷提高,死刑也頗受關注,死刑屬於刑罰中最嚴厲的一種,每當有處決犯人時就會在社會上引起爭議,一些宗教人士會反對執行死刑,但是死刑的存在還是有必要的,因為執行死刑的犯人通常都是遊走在法律底線之下的人,會嚴重危害國家和社會。有的人甚至去販毒和殺人,可見對於死刑犯我們不應該同情,想想那些在死刑犯手中的無辜生命,就知道他們是有多麼的殘忍了。
  • 死刑應不應該廢除
    是否廢除死刑一直存在爭議。贊同的反對的各有各的道理。看著那些窮兇極惡之徒,不殺他們不足以平民憤,不足以彰顯正義,不足以警示世人,不足以保護人民安全。但也有人(尤其是西方國家的人)認為,我們無權剝奪他人的生命,對犯罪者而言,最好的懲罰不是剝奪他的生命,而是剝奪他的自由。所以越來越多的國家廢除死刑,改為終身監禁。
  • 判死刑立即執行,一般還能活多長時間,什麼時候執行死刑?
    犯罪嫌疑人犯了重大罪,經法院審理而被判處死刑,決定不上述或終審判死刑,在死刑前面往往會有「立即執行」的字眼。雖然是立即執行,但其實罪犯還能夠活一段時間後再執行死刑。那麼,判死刑立即執行的一般還能活多長時間?下面,小編來為大家介紹相關知識。
  • 槍決死刑是由誰來開槍執行?
    我們前面說了,一般情況下,我國的死刑執行方式有注射和槍決兩種,到底採用什麼方式來執行死刑,是由人民法院來決定。那人民法院要是決定採用槍決死刑了,是誰來執行?司法解釋中規定,對死刑犯採用槍決的方式來執行死刑的,由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法警)來執行的;如果人民法院沒有條件執行的,可以交給武裝警察(武警)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