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心:南味北上的稻香村,是南味食品駐莊北方的代表一派

2020-12-23 食客暢聊

南味北上的稻香村

稻香村是南味食品駐莊北方的代表一派,信譽久著。稻香村是長江中下遊地區常見的食品店字號,《清稗類鈔》中記載:「稻香村所鬻,為糕餌及蜜餞花果鹽漬園蔬食物,盛於蘇。」

關於「稻香村」一名的由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說源於古詩,如「一畦春韭熟,十裡稻花香」,以及「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等。關於此,《紅樓夢》中「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榮國府歸省慶元宵」一回裡也有寶玉借古人詩句「柴門臨水稻花香」取名「稻香村」的情節。另有一說,「稻香村」源於八仙神話故事。很久以前,江浙一帶有家賣熟食的小店,開始生意冷冷清清,忽然有一天,店裡來了個瘸腿老漢,他原來是鐵拐李的化身。從此,小店的飯菜鮮香撲鼻,生意大增,於是改叫「稻香村」的字號了。

清光緒二十一年 (1895),南京人郭玉生選址北京前門外觀音寺附近(今大柵欄)開辦了一家食品店,字號稻香村。稻香村創始以來,採取前店後廠、自產自銷的形式,經營糖果、糕點、肉製品及山珍海味等各種南味食品,生意滿門。

許多文化名人也經常光顧稻香村。作家謝冰心、燕京大學教授馬約翰、京劇名角譚富英等經常來這裡購物。1912年5月,魯迅來到北京,寓居紹興會館,這裡距稻香村僅二三裡路。據《魯迅日記》載,從1913年至1915年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裡,魯迅到稻香村購物達15次。

20世紀30年代末,動蕩的局勢直接影響到各行各業,北京稻香村也隨之歇業,店中的一些夥計相繼自行開辦了新的買賣,傳統風味得以延續。京津兩地近在咫尺,天津鬧市也開辦了多家稻香村,明記、森記、全記、源記、合記、福記、信記、祥記、鍾記、桐記、裕記、林記、朋記等各家,全都仰仗「稻香村」這塊金字招牌營生,競爭十分激烈。同行競爭也有益處,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你的買賣必須創製出或採購來超人一等的吃食,老百姓才會買你的帳,無形中也促進了天津南味食品、南味糕點業的興盛。

據2009年公布的「首批津門老字號公示表」顯示:「天津市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稻香村森記)創始於1908年。」1908年即光緒三十四年。

位於福煦將軍路(今濱江道)上的森記稻香村的南味食品貨真價實,廣東臘肉、江浙名產金華火腿、南京板鴨,以及江南的麵筋球、年糕等皆有售賣,生意一直紅紅火火。有些特色食品則由南國師傅現做現賣,如叉燒肉、燻魚、燻魚頭、糖醋銀魚、白斬雞等,無不新鮮正宗。森記自製的小臘腸最為膾炙人口,它選料考究,用雞腸的腸衣灌腸,製作精細,外觀小巧,棗紅色油亮誘人,備受歡迎。端午節來臨之時,森記粽子的餡料同樣豐富,別有風味,如無核蜜棗餡的,澄沙餡的;肉粽子有叉燒肉的、紅燒肉的、臘肉的,口感甜鹹,竹葉清香,肥而不膩。

林記稻香村也開設在福煦將軍路上。林記開業晚於森記,但不乏自家特色。除了一般的南味食品外,林記自製有多種口味的糖果,如薄荷糖、玫瑰糖、松子糖、芝麻南糖、芝麻卷、芝麻條等。南味的素雞、素火腿、素什錦等也擁有很多回頭客。值得一提的是林記的素什錦,主料精選麵筋、黃花菜、果仁、黑木耳、南薺、冬筍、香菇等,不惜成本,再用上好的香油、味精、鹽、醬油、白糖等精心烹飪,口味出眾。

傳說,林記最初取名的意思是要在「森」字頭上動刀,削掉它的一個木。緣此,身為同一品牌下的兩家生意激烈地競爭起來,在價格、質量、進貨渠道、對外宣傳、員工管理等方面無不針鋒相對。比如有一年賣月餅,森記的一種賣2角5分錢的半斤重的月餅銷路很好,林記於是派人買回幾個進行剖析,然後迅速推出一批售價2角的4兩重的月餅,一下子吸引了不少顧客。森記豈能罷休,同樣也是買來研究,並將林記月餅存在的問題公開告訴顧客。類似的恩恩怨怨曠日持久,直到20世紀50將林記月餅存在的問題公開告訴顧客。類似的恩恩怨怨曠日持久,直到20世紀50年代公私合營後才有了新的開始。

同處福煦將軍路的另有開業於1919年的明記稻香村,也是天津稻香村系列商號中的大戶之一。每天黎明時分,明記的幾十位採購員就各奔東西了,一大早就採辦來鮮活的雞鴨魚肉,在中午之前便熱熱乎乎地上市了,口味絕對新鮮地道。店中不僅有新出爐的南果細點,當年知名的上海辣醬油、紅燒魚,浙江的油燜筍、火腿、臘肉等俏貨也不斷檔。另外,美國的葡萄乾、咖啡、水果罐頭,英國的奶粉、巧克力,日本的鯉魚罐頭、沙丁魚罐頭等也大有銷量。

相關焦點

  • 統購統銷時期的食品加工廠稻香村
    民國初年,稻香村三個字風靡一時,產品已經極其多樣化,茶食、糖果、野味、炒貨、蜜餞等,尤以稻香村的蘇式月餅更是出名,成為蘇式月餅的正宗代表。稻香村也作為一個品牌在業內傳播開來。前店後坊、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廣泛傳開。蘇州亦有稻香利、桂香村、谷香村等多家類似茶食店開辦。在北方以稻香村為名號的茶食店競相開設。
  • 北京和蘇州稻香村,誰才是正宗
    蘇州稻香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間,但這位「大豬蹄子」對稻香村大加讚譽的說法,只是坊間流傳而已,並不可考/Wikipedia而所有金字招牌最怕的「仿冒」,也在隨後出現。1895年,南京人郭玉生在北京前門觀音寺掛出「稻香村南貨店」的招牌,售賣南味產品,成為「北京稻香村」的始祖。值得注意的是,郭玉生本人就曾是蘇州稻香村的夥計,說「學得絕活自立門戶」,應該不算委屈。
  • 天津,北方城市的點心之光
    誰說北方沒有好點心吃!您倒是來天津看看啊!天津,北方城市的點心之光憤怒的周作人狠狠地玩了一把地圖炮,北方人拿點心當常食,南方人才拿點心當閒食呢。常言說的好,地圖炮是推動人類進步的階梯。▲ 點心渣兒其實就是是各樣點心,像是白皮兒一類的酥皮點心上掉下的渣或皮,拌勻了撒上白糖,再拿勺一擓,想想就流口水!那會各大糕點鋪的點心渣兒可得說是拯救了無數天津人的胃,甚至現在有些天津老人更是心心念念的就是那股「點心渣兒和白糖」的味!
  • 北方面點融入南糯山綠色餐桌
    近日,記者在勐海縣格朗和鄉南糯山村大巴拉寨村小組,看見婦女們正神情專注地圍在中國面點大師、全國餐飲業國家一級評委王慧身邊學習面點製作,做出的饅頭、包子、煎餅、餃子、油餅等等花樣面點整齊擺放在芭蕉葉鋪就的餐桌上,吸引全村男女老少前來品嘗,成為山寨一道獨特的美食風景。
  • 買齊稻香村的糕點,要花多少錢?一算嚇一跳,普通人的月工資不夠
    老北京人吃點心歷來很講究,點心要配上熱茶,有點類似於廣東早茶,點心有酸甜鹹酥,融合了多個民族的喜好,當年兵荒馬亂,點心的口味也是一變再變,直到最後,清兵入關後,滿族口味點心,
  • 景庭蝨目魚專賣店 道地臺南味
    景庭蝨目魚專賣店供應多種臺南小吃料理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南小吃種類繁多,很多人愛吃這種充滿濃濃鄉土味與家鄉味的美食臺北吉林路、長春路口有家「景庭小吃」,專賣臺南蝨目魚,從滷魚頭、煎魚肚、魚肚湯到川燙魚皮,景庭拿手蝨目魚料理絕活,讓不少北上打拼的臺南人有了精神寄託。   蝨目魚是臺灣重要的養殖魚種之一,從頭到尾都有價值,煎煮炒炸蒸燙烤滷等各式烹調方法,都可用在蝨目魚身上。一般來說,又以幹煎魚肚、魚肚湯、滷魚頭、煎魚腸最常見,做成蝨目魚丸、魚鬆、香腸有也很對味。
  • 南北「稻香村」之爭再起波瀾 網友:論起源都得給他打錢
    10月12日,江蘇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北稻」)侵害了蘇州稻香村食品公司(下稱「蘇稻」)的商標專用權,要求敗訴方北京稻香村立即停止在糕點上使用「稻香村」文字標識,並賠償蘇州稻香村115萬元。
  • 文南老街:「僑」味十足的南洋風格騎樓街
    文南老街:「僑」味十足的南洋風格騎樓街   4月2日下午,筆者和媒體一行徜徉在改造後面貌一新的文南老街,這裡人來人往好一派熱鬧的景象。
  • 南甜北鹹,口味背後是中國經濟的南北差距
    南甜北鹹? 蘇錫菜代表了蘇菜裡的蘇南風味,除了流行於蘇州、無錫,在常州、上海也非常主流。在無錫,飯館裡的炒青菜,按北方標準都是甜的。而在小籠包裡,有時還會咬到一小塊沒有化開的糖。因此,吃著吃著,靈魂深處總會迸發出一個問題:為什麼這麼甜?太湖流域吃甜,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裡寫,中國的口味分布「大抵南人嗜鹹,北人嗜甘」,和今日流行的「南甜北鹹,東辣西酸」完全不同。
  • 【逛吃京津冀】除了稻香村,北京還有這些好吃的老字號糕點鋪!
    元世祖定都北京(大都)後,市面上出現了以蒙古餑餑為主的民族食品。經營這種食品的稱韃子餑餑鋪。 《道鹹以來朝野雜記》上說:「瑞芳、正明、聚慶諸齋,此三處,北京有名者。」這三家都在前門外。此外,還有王府井大街路西的寶蘭齋,東四牌樓北的瑞芳齋,地安門外路東的桂英齋,西單牌樓北的毓美齋以及後來開業的稻香村南味糕點等都很有名。
  • 別只去稻香村了!北京竟然還有這麼多好吃的老字號糕點鋪!
    元世祖定都北京(大都)後,市面上出現了以蒙古餑餑為主的民族食品。經營這種食品的稱韃子餑餑鋪。《道鹹以來朝野雜記》上說:「瑞芳、正明、聚慶諸齋,此三處,北京有名者。」這三家都在前門外。此外,還有王府井大街路西的寶蘭齋,東四牌樓北的瑞芳齋,地安門外路東的桂英齋,西單牌樓北的毓美齋以及後來開業的稻香村南味糕點等都很有名。
  • 北京稻香村玩轉跨界 掀起傳統食品新風潮
    據了解,「福牛賀歲·大吉盒」是故宮淘寶與北京稻香村推出的聯名款糕點。這款禮盒取名也頗有講究,「大吉盒」的叫法起源於明代宮廷,即過年的點心食盒,蘊含事事如意、大吉大利等吉祥寓意,故稱之為「百事大吉盒兒」。集合牛舌餅、百花酥、流心酥、彩虹酥、乳酪酥以及吉祥餑餑等六樣特色點心,攢牛年大吉、錦上添花等吉祥福氣於一盒。結合了傳統寓意,又融入了創新口味,無論是包裝還是糕點搭配,都是滿滿的國風味道。
  • 說說老北京的稻香村,送出的是點心,收到的是情誼
    但人們依然是樂此不疲,因為,買稻香村,送稻香村點心,是傳統。有年味兒。結婚送禮必須帶上一盒點心遇到有老人去世,辦白事,親朋們也去稻香村裝上一盒點心,只消跟售貨員說一聲,是辦白事。代表著對人實心實意……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越來越豐富,每一家也都從之前的三世同堂的大家族,便成了三口之家,老夫婦兩口之家,甚至是一口之家。一大盒點心,無論如何是吃不完的。但母命難違。因為,這送出的不單獨是一盒點心,是一種習慣,一份敬意,一片鄰裡真情。
  • 北方的點心到底好不好吃,這話天津人說了才算!
    身處北京,最怕和南方同學討論的話題之一是點心。因為他們能立刻祭出採芝齋綠波廊知味觀五芳齋,但「帝都有什麼知名點心?」想了半天也只有:「稻香村。」且不說稻香村的老家在蘇州。八十多年前周作人就給北京點心判了死刑——「別的不說,我在北京彷惶了十年,終未曾吃到好點心。」
  • 食藥監總局抽檢焙烤食品134批次 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蘇州工業園區唯亭鎮唯文路19號蘇州稻香村食品廠有限公司稻香村食品商店江蘇稻香村桂花雲片糕240克/盒2015-8-1975蘇州稻香村食品工業有限公司蘇州工業園區唯亭鎮唯文路19號蘇州稻香村食品廠有限公司稻香村食品商店
  • 去稻香村別只買牛舌餅了!這幾種點心你得了解,外地人來京必買
    對於愛吃甜食的北京人來說,稻香村仿佛「神」一般的存在。作為北京老字號,承載了幾代人的回憶,可以說是老少皆宜,日常路過稻香村,總要進去瞧一瞧,點心、熟食區轉一圈,沒有空手出來的道理。可能很多人要問了:稻香村真的有那麼好吃嗎?憑良心講,就我吃過的那幾款點心,沒有不好吃的!
  • 2020版北京稻香村合集,挨個嘗一遍!
    2020版北京稻香村合集,挨個嘗一遍! 稻香村作為北京老字號, 承載了幾代人的回憶。
  • 兜裡100塊錢,能在北京稻香村買什麼?說出來可能您不信
    稻香村是在北京街頭巷尾常見的點心鋪,幾乎北京每個本地人都吃過。和好利來、味多美等麵包店面向白領和年輕顧客的策略不一樣,稻香村的選址多是在小區附近這樣的「家門口」位置,到店裡買東西的主顧也都是附近的居民。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是面向老百姓的點心鋪,100塊錢在稻香村能買點兒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