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是黃帝寫的嗎?這麼多年,我一直弄錯了

2020-12-14 歷史觀景臺

前不久,我去拜訪了一位中醫老師傅,特殊時期,想向他老人家求得一些方子。

老人家是我們鎮上有名的老中醫,據老一輩的人講,他家祖上世代行醫,當年救濟過不少人,所以,在農村集鎮上,有著很高的聲望。

話說那一日,在老中醫家閒坐,偶然看到一摞書,徵得主人同意後,抽出一本,拿在手上,一看,竟然是《黃帝內經》。

說到《黃帝內經》,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它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之一,位列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中,在中醫界和史學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不管是讀歷史的,還是學中醫的,幾乎都知道這部書很厲害。

但是,因為《黃帝內經》屬於古代中醫經典著作,有著一定的審讀難度,所以,學歷史的,大多只是知道點皮毛,至於裡面更深層次的東西,就知之甚少了!

講真,我之前也只是在圖書館看到過這本書,簡單翻了翻,見一堆艱深晦澀的文字,以及學術術語,就沒有深讀,翻了幾頁,就放回去了!

心想:這上古時代黃帝所寫的東西,我咋個能讀懂?還是算了吧!

因為,在我固有的印象中,《黃帝內經》,就是黃帝寫的!

黃帝是誰?相信大家都知道,那是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至今,在介紹黃帝的貢獻中,仍然有這樣一段話:黃帝主要作品——《黃帝內經》。

所以,自然而然,很容易就認為《黃帝內經》是始祖黃帝寫的!

我將我的想法,告訴了鎮上的老中醫,老中醫一邊用手捋著鬍鬚,一邊笑著說:哎,你太可愛了!

我一臉懵逼,好奇地問道:不對嗎?難道不是黃帝老人家寫的嗎?

老中醫仍然是一臉笑意,微微頷首,笑著說:你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我說:您老就不要賣關子了,當然是真話了啊!

老中醫笑著說:當然不是黃帝一個人寫的了,黃帝一個人怎麼可能那麼厲害,樣樣都會?你學歷史的,還不知道咋回事嗎?

我說:上古時代的往事,我還真不熟悉,沒仔細研究過!

老人說:《黃帝內經》確實是一部很經典的醫家著作,內容也很豐富,涉及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病因病機、診法治則、預防養生等,但是,絕不是黃帝一個人的傑作,而是由中國歷代黃老醫家,傳承增補發展創作而來,換句話說,是眾多古代醫家智慧的結晶,只是為了崇尚黃帝,而標榜為黃帝所作!

我不解地問:如何見得?

老人家仍然保持融融笑意,說:你回去翻翻古書《淮南子》,就知道了,冠以「黃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說明中國醫藥文化發祥之早,實非一時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回來後,翻了翻一些歷史典籍,發現,古代許多史學家,都曾質疑過《黃帝內經》的真實作者,許多史學家認為:《黃帝內經》,並非黃帝所作,其中,就包括:司馬光、朱熹等人。

原來,這麼多年,我一直弄錯了!有時間,還是要多讀讀書,對固有觀念,多點質疑!

更多歷史記憶,敬請關注百家號:歷史觀景臺。

相關焦點

  • 說說《黃帝內經》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以中醫學經典醫學文獻《黃帝內經》一書的問世為標誌。在《漢書·藝文志》所載醫學書目之中首列《黃帝內經》,故《黃帝內經》成書於戰國及秦漢時期,我國明清以來的學者多傾向於此說。《黃帝內經》總結了春秋、戰國及秦漢時期的醫療經驗和學術理論,並吸收了秦漢以前有關天文、曆法、生物、地理、心理,以及哲學等多學科的重要成就,從而初步形成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黃帝內經》的成書及其重大的理論貢獻,從古至今一直成為中國醫藥學發展的理論基礎和源泉,而且《黃帝內經》的某些理論或觀點至今仍在卓有成效地指導著中醫學的臨床實踐。
  • 《黃帝內經》簡介
    二、《黃帝內經》成書時代首先應該指出,《黃帝內經》肯定不是黃帝所作,純屬後人偽託。這正如《淮南子·修務訓》所指出的那樣:「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託之於神農黃帝而後能入說。」冠以「黃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說明我國醫藥文化發祥甚早。《黃帝內經》究竟成於什麼時代呢?宋林億、高保衡等認為:「非大聖上智,孰能知之?
  • 《黃帝內經》在線閱讀
    隋代楊上善整理《內經》,逕稱為《黃帝內經太素》是頗有見地的。  《素問》自戰國時代成書到齊梁間全元起作《素問訓解》時,一直保持九卷的舊制,只是到全元起注《素問》時,《素問》的第七卷已經亡佚了。王冰認為是「懼非其人而時有所隱,故第七一卷師氏藏之」的緣故。王冰自謂「得先師張公秘本」,「因而撰注,用傳不朽,兼舊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
  • 教授20年譯成《黃帝內經》英文版
    晚報記者 張茜茜 報導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終於有了英文版,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昨天,《黃帝內經》的譯者——中醫典籍翻譯專家、上海師範大學外語學院副院長李照國教授接受了晚報的專訪,他說他的夢想就是在有生之年,希望能把中醫學的四大經典著作重新翻譯,向世界更好地傳播宏大精深的中醫文化。
  • 上古的黃帝,為何能寫出《黃帝內經》這本巨著?只因他是觀音化身
    《黃帝內經》又簡稱《內經》,以黃帝、岐伯等問答的形式寫成。原書十八卷,由《素問》、《靈樞》兩大部分組成,《靈樞》有時也被稱作《九卷》或《針經》。可以這麼說,如果把中醫比喻為一棵參天大樹,那麼,《黃帝內經》則是這棵大樹的樹根!
  • 《黃帝內經》導讀50
    本期分享《黃帝內經》原文導讀第五十單元:
  • 黃帝內經·素問·天元紀大論-66
    黃帝說:我想聽聽關於五運分主四時是怎樣的呢?鬼臾區說:五運各能主一年,不是單獨只主四時。黃帝說:請你把其中的道理講給我聽聽。黃帝說:先生所談論的,上則終盡天氣,下則窮究地理,可以說是很詳盡了。我想在聽後把它保存下來,上以調治百姓的疾苦,下以保養自己的身體,並使百姓也都明白這些道理,上下和睦親愛,德澤廣泛流行,並能傳之於子孫後世,使他們不必發生憂慮,並且沒有終了的時候,可以再聽你談談嗎?鬼臾區說:氣運結合的機理,很是切近而深切,它來的時候,可以看得見,它去的時候,是可以追溯的。
  • 《黃帝內經》導讀61
    讀原文方能悟原理,《黃帝內經》原文導讀共分為81個小單元,也即素問81篇與靈樞81篇對應組合,每日堅持閱讀1個小單元,三個月內即可通讀《黃帝內經》一遍以上。參考閱讀:通讀《黃帝內經》的簡易法門《黃帝內經》導讀1-9《黃帝內經》導讀10-18《黃帝內經》導讀19-27《黃帝內經》導讀28-36《黃帝內經》導讀37-45《黃帝內經》導讀46-54
  • 【雄鷹視界】有關黃帝內經南北政的探討------黃帝內經導讀
    因為怕說不明白也看不明白,本文作者都有點覺得囉嗦,可是面對千年以上的黃帝內經南北政問題,又不得不多費口舌,稍微遺憾的是,後世一千多年許多對於南北政的認識都有偏差
  • 學習《黃帝內經》養生有感
    很榮幸這次因考試能與師父結緣,而重拾《黃帝內經》,受益良多,對於如何養生有了更深的認識。《黃帝內經》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是對中國上古醫學的第一次總結,是僅存的集戰國以前醫學的大成之作。從宏觀角度論述了天、地、人之間的相互聯繫,討論和分析了醫學科學最基本的命題--生命規律,並創建了相應的理論體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則和技術。
  • 《黃帝內經》健康養生觀——範登脈|黃帝內經|廣州中醫藥大學|治未...
    講授者:廣州中醫藥大學東莞市東南部中心醫院「黃帝內經書院」範登脈簡介:醫學博士,廣州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醫史文獻系教授。對中國古典文獻學特別是對傳統語言文字學有較深入的研究,擅長運用文字、聲韻、訓詁、校勘等古典文獻學的研究方法考證中醫經典文獻中的疑難問題,重視出土文獻、文物在中醫文獻研究中的運用,長期從事《黃帝內經素問》《靈樞》的文獻考證、理論整理、逐篇講析等工作,對《素問》《靈樞》研究有較深造詣。從事中醫臨床及教學科研工作30多年。
  • 《黃帝內經-胎育智慧》簡介
    頁碼:216頁  印張:13.5  裝幀:精裝  讀者範圍:20-70歲  出版日期:2010年5月  內容介紹:  《黃帝內經•胎育智慧》由中國最具影響的健康教育專家曲黎敏所著,是她20年厚積薄發之作,也是「曲黎敏解讀《黃帝內經》系列」的最新一冊,該系列圖書一舉確立了曲黎敏「中華解讀《黃帝內經》第一人」的不可撼動的地位。
  • 《黃帝內經》導讀60
    讀原文方能悟原理,《黃帝內經》原文導讀共分為81個小單元,也即素問81篇與靈樞81篇對應組合,每日堅持閱讀1個小單元,三個月內即可通讀《黃帝內經》一遍以上。參考閱讀:通讀《黃帝內經》的簡易法門《黃帝內經》導讀1-9《黃帝內經》導讀10-18《黃帝內經》導讀19-27《黃帝內經》導讀28-36《黃帝內經》導讀37-45《黃帝內經》導讀46-54
  • 《黃帝內經》與醫經七家
    《黃帝內經》作為書名,現存最早記載於東漢班固(公元32-92年)所著《漢書•藝文志•方技略》。
  • 《黃帝內經》導讀49
    讀原文方能悟原理,《黃帝內經》原文導讀共分為81個小單元,也即素問81篇與靈樞81篇對應組合,每日堅持閱讀1個小單元,三個月內即可通讀《黃帝內經》一遍以上。參考閱讀:通讀《黃帝內經》的簡易法門《黃帝內經》導讀1-9《黃帝內經》導讀10-18《黃帝內經》導讀19-27《黃帝內經》導讀28-36《黃帝內經》導讀37-45
  • 拍手15年 她「吃透」《黃帝內經》
    她堅持拍手已15年,為了將拍手帶給身體的益處弄清楚,她在老年大學學習推拿和經絡,反覆閱讀《黃帝內經》十幾遍。目前,咱小區跟隨其練習拍手操的居民有百餘人,年齡最大者已79歲。「不要抱著治病的心態來練習,拍手是為了讓氣血活起來、全身通,意在健身養生。」拍手身體好轉做健康使者15年  近日,記者來到社區居民李文秀家。
  • 《黃帝內經》導讀47
    讀原文方能悟原理,《黃帝內經》原文導讀共分為81個小單元,也即素問81篇與靈樞81篇對應組合,每日堅持閱讀1個小單元,三個月內即可通讀《黃帝內經》一遍以上。參考閱讀:通讀《黃帝內經》的簡易法門《黃帝內經》導讀1-9《黃帝內經》導讀10-18《黃帝內經》導讀19-27《黃帝內經》導讀28-36《黃帝內經》導讀37-45
  • 徐文兵講黃帝內經:經典重啟 新篇再續
    曾主講《重新發現中醫太美之黃帝內經》,著有《字裡藏醫》、《飲食滋味》、《知己》等書籍。2009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一檔節目紅遍了大江南北。主持人梁冬邀請徐文兵先生,做了一檔講解中醫典籍《黃帝內經》的對話類節目——《重新發現中醫太美之黃帝內經》。這個節目就此成為很多人的中醫啟蒙課。時至今日,在各大書店「養生書籍」的格子上,對話版黃帝內經依然被放在非常醒目的位置。
  • 學習黃帝內經 | 上古天真論
    我們在講針灸的時候,我沒有辦法講那麼多,因為《黃帝內經》,我們還要再講,要按照原則這樣做。那 第 11 頁  肝臟來的時候,虛邪,當心臟,肝臟的時候,影響到,肝臟生病的時候,影響到心臟,這個時候是心臟是虛的狀態之下,我們稱為虛邪,那治虛呢,我們要「補其母」,針灸的原則就是這麼來的。
  • 三智師說 楊志勳:《黃帝內經》東方理念的光華
    楊志勳 北京清新國醫啟蒙促進中心主任、三智道商國學院特聘導師養生不是治病談養生,首先需要有嚴謹的態度。養生是養命、養性,道家說性命雙修,佛家講養性,都是如此。性命雙修的結果可以實現遠離疾病。治病要以養生為前提,大凡善醫者,必通養生之道,倡養生於先,融養生於療。所以,養生的界限要弄清楚。性和命的關係,《黃帝內經》裡也說得很清楚,人的髒的功能異常都與情志有關。養命要先養心,養心,說到底就是做人,關係要擺正,這是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