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授者:廣州中醫藥大學東莞市東南部中心醫院「黃帝內經書院」範登脈
簡介:醫學博士,廣州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醫史文獻系教授。對中國古典文獻學特別是對傳統語言文字學有較深入的研究,擅長運用文字、聲韻、訓詁、校勘等古典文獻學的研究方法考證中醫經典文獻中的疑難問題,重視出土文獻、文物在中醫文獻研究中的運用,長期從事《黃帝內經素問》《靈樞》的文獻考證、理論整理、逐篇講析等工作,對《素問》《靈樞》研究有較深造詣。從事中醫臨床及教學科研工作30多年。
擅長運用中醫經典理論、經方理論、名家經驗指導臨床實踐,治療內、外、婦、兒各科疑難疾病。
出版《黃帝內經素問校補》《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校注)《新刊黃帝內經靈樞》(校注)元•讀書堂本《新刊黃帝內經素問》(校注)《脈經》(校注)等。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中華中醫藥雜誌》《語言研究》《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中華醫史雜誌》《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科版)《中醫文獻雜誌》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主持完成973計劃子課題一項及其他科研項目多項。
編者按:「自己少受罪,家人少受累,國家少發醫藥費,這就是我們治未病的效果。」上醫治未病,中醫理論來源於對醫療經驗的總結及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思想,早在兩千多年前,中醫專著《黃帝內經》問世,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時至今日,中醫學相關的理論、診斷法、治療方法等均可在此書中找到根源。
作為「懸壺莞邑」中醫藥健康大講堂的第一講,來自廣州中醫藥大學的範登脈教授從理論知識出發,深入淺出,講述《黃帝內經》蘊含的健康原理,為大家傳授中醫養生知識。
授課大綱:
觀象授時
中醫對「人」的認識,包括了合於天道的藏府身形系統、合於天道的生命活動之人。
天之「道」——空間、時間與陰陽。
中國古代發達而持續的農業文明與重視祭祀活動,對於節令、氣候、物候提出了極其苛刻的要求。它要求人們不斷去探索天地自然運行的規律及其複雜的變化規律,以解決現實生活當中的種種問題。
在古代中國,表示時間、方位這些概念的傳統方法,是人們廣泛接受的幹支系統。十幹、五位、五行相配始終遵循下面的原則:東方為甲乙木,南方為丙丁火,西方為庚辛金,北方為壬癸水,中央為戊己土。
人之合於天道——人身之氣的運行,與天地之氣的運行一樣,也是按照天之陰陽節律升降開闔。
《靈樞·癕疽第八十一》:「陰(營)陽(衛)已張(布散),因息乃行,行有經紀,周有道理(一呼脈再動,氣行三寸……一晝夜五十營),與天合同(與天道協調一致),不得休止。」
正氣、邪氣
黃帝曰:餘聞氣者,有真氣,有正氣,有邪氣。何謂真氣?歧伯曰:
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也。
正氣者,正風也,從一方來,非實風,又非虛風也。
邪氣者,虛風之賊傷人也。
(《靈樞·刺節真邪第七十五》)
為了準確地反映各地的實際氣候情況,劃分四季常採用氣候上的方法。近代學者張寶坤分類法,採用候平均氣溫劃分四季(日平均氣溫計算方法:一天之中8時、14時、20時、2時,四個時段測得的溫度相加除以四,為一天的日平均氣溫)。並且規定:候平均氣溫大於或等於22℃的時期為夏季,小於或等於10℃的時期為冬季,介於10℃~22℃之間的為春季或秋季。
按此標準劃分四季,中緯地區季節與氣候相一致,低緯地區和極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溫度變化很不明顯。同時,在中緯地區,各季的長度也不一樣。這就是氣候四季。
《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
「春三月,此謂發(拔,除也)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秋三月,此謂容平(寬容平正)。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凝)地坼……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人之「理」——形、神兩系統
形——藏府身形系統
神——生命活動系統
脾胃為本
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
(《素問·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
生病之「理」
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陰陽、喜怒、飲食、居處。大驚卒恐,則血氣分離,陰陽破散,經絡厥絕,脈道不通,陰陽相逆,衛氣稽留,經脈虛空,血氣不次,乃失其常。
(《靈樞·口問第二十八》)
治未病——中醫對待疾病的戰略手段
《神農本草經序錄》:五藏未虛,六府未竭,血脈未亂,食藥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勢已過,命將難痊。
出現苗頭,就積極採取防護措施。
飲食有常節
味(水谷)—化(胃)—精(津液)(化生精)—化(脾)(精不化氣則為溼濁痰¡°毒¡±)—氣(宗氣營氣衛氣)(精化為氣)—生形(氣生形)
秋天養生的誤區
四時陰陽不以數推;秋氣涼燥,肺惡寒。
《素問·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五藏所惡: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溼,腎惡燥。
說明:以上為授課大綱,請以授課內容為準。
【記者】歐雅琴
【音頻】李玲
【配音】李玲玉
【作者】 歐雅琴 李玲 李玲玉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東莞市~東莞自營號~健康東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