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簡析
《剃頭大師》是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節選自秦文君小說《開心男孩》,有改動。課文講述了「我」給表弟小沙剃頭的故事,情節有趣,展現了童年生活的純真與趣味。
課文以「剃頭大師」為題,而文中的「我」其實並沒有剃頭的經驗,只是小沙為了擺脫「害人精」的折磨,病急亂投醫,才使「我」有機會成為「剃頭大師」。「我」的剃頭水平與「大師」這一稱號形成了強烈反差,從而產生了戲劇性的表達效果。
單元導語「在童年的百花園裡,我們看到了真善美」揭示了第六單元的人文主題,兩條單元提示——「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和「寫一個身邊的人,嘗試寫出他的特點。」這就為本課的教學提供了語文要素和人文要素兩方面的要求。因此,在教學中抓住文中有趣的語言,來體會事件的有趣。同時還應該注重對課文的朗讀,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語言的精妙,體會童年的樂趣。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有一定的積累,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本單元的語文要素「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學生在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學習過「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這為「理解難懂的句子」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一些方法可以遷移運用,如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但有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要注意引導。還有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對「難懂的句子」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在教學中既要關注到課文理解難點上的共性,也要注意到理解上差異,並利用這種差異性,讓學生互相答疑解惑,把語文要素落到實處。同時,《剃頭大師》這篇文章,每個孩子都有剃頭的經歷,這與孩子的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在教學中可以結合孩子的經歷,讓他們感受生活的美好、童年時光的珍貴。
三、設計理念
教學時,要從年段目標和單元目標出發,結合單元語文要素,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課文特點進行教學。
《剃頭大師》這篇課文在表達上,語言幽默風趣、淺顯易懂,因為秦文君懂小孩:她知道小孩中是害怕一些大人看來很無釐頭的事,如怕鬼,怕喝中藥,怕做噩夢,怕剃頭……她知道小孩特別討厭那些逼著自己做害怕事的人,如那個剃頭師傅,就是最讓人討厭的「害人精」;她也知道頭髮碎掉到脖子裡是多麼難受;她還知道只有小孩敢於冒險讓沒有學過剃頭的「我」成為剃頭大師,為自己剃頭……因為懂生活、懂小孩,所以孩子們很輕易就能讀懂《剃頭大師》。
可這樣一來,教學目標「理解難懂的句子」要如何達成呢?其實,在這一課中,更多的是應該教會學生「理解難懂句子的方法」,重在方法的指導。
四、教學目標
1.多種方式朗讀課文,體會「逗」
2.抓住關鍵語句,從語言、動作等描寫,體會剃頭師傅和「我」給小沙剃頭的不同。
3.能運用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查字典等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4.學會圍繞一句話把段落說具體。
五、重點難點
重點:
難點:
1.能運用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查字典等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2.學會圍繞一句話把段落說具體。
六、教學活動:
活動1【活動】(一)課前預熱
師:有的小朋友怕蜜蜂,有的小朋友怕打針,你怕什麼?
有個小朋友叫大耳朵圖圖,他怕的和你們都不一樣,一起看看(視頻)
活動2【導入】(二)簡介作家,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19課,一起讀課題——(生讀課題)
1.師簡介作者:秦文君,她寫了五百多萬字的書,獲得了國內的、國際的各種大獎50多個。她寫的書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逗」。
(課件出示封面)比如這本《開心男孩》,(課件出示目錄)這是其中的幾個故事,一起讀。(生讀)
2.哪個標題你覺得逗?說說理由。全班交流。
3.師再次引出課題:《剃頭大師》就是這本書裡一個非常「逗」的故事。(貼板書:逗)
活動3【講授】(三)梳理人物,整體感知1.回顧人物:
師:故事裡藏著四個非常「逗」的人,大家預習過課文,一起說,這四個人物是——
生:害人精、老師傅、剃頭大師、姑父(師隨機板書)2.藉助人物師生配合說主要內容。小沙很害怕剃頭,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著去,最痛苦的是——老師傅給他剃頭。為了不再受折磨,小沙央求「我」替他——剪髮,結果剪得像——鬼一樣,最後小沙被迫去剃了個光頭。
活動4【講授】(四)提取畫面,細品人「逗」
1.找「逗」
(1)出示閱讀要求:聽錄音4-6自然段,把你覺得剃頭過程中逗的地方用序號標出來。
(2)生邊聽錄音邊找「逗」。
(3)全班交流,明確五處「逗」。
2.品「逗」
(1)師引導學習第一處「逗」。
PPT出示段落:總是一個剃頭老師傅來做小沙的冤家。老師傅耳朵不好,聽不清小沙的抗議。
A.請生讀段落,交流:逗在哪裡?
B.引導學生從動作、表情、語言等方面想像小沙會怎麼抗議。
C.師生一起表演,體會小沙的無奈與痛苦。
D.想像畫面,朗讀句子
E.師小結:一個耳朵背(貼板卡),聽不清;一個各種抗議(貼板卡),大聲叫,皺眉頭,想奪門而逃……,你們覺得這樣的畫面(指黑板那句話)逗不逗?(逗)
F.一邊想像那麼「逗」的畫面,一邊讀這句話。
(2)自主學習,體會剩下四處「逗」。
師:還有四個「逗」的畫面,和同桌一起選一個畫面想像一下,這個畫面逗在哪?
A.生同桌間互相演一演、讀一讀。
B.全班交流,隨機出示句子引導體會「逗」。
PPT出示段落:他有一把磨得鋥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規規矩矩由老師傅擺布。
①交流:逗在哪裡?
②用換詞的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擺布」
③引導生從小沙的動作想像畫面,朗讀句子。
PPT出示段落:最痛苦的是,老師傅習慣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會咬住一綹頭髮不放,讓小沙吃盡苦頭。
②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讀懂「常常咬住一綹頭髮不放」
師:你剃頭的時候,頭髮有被咬住過嗎?什麼感覺?(生交流)想像小沙會痛得——
③想像畫面,朗讀句子。
PPT出示段落:這還不算,老師傅眼神差了點兒,總把碎頭髮掉在小沙的脖子裡,癢得小沙哧哧笑。
②引導學生從「眼神差了點兒」「哧哧笑」體會逗。
PPT出示段落:最讓小沙耿耿於懷的是,每次剃完頭,姑父還要付雙倍的錢給「害人精」。
①引導想像:姑父付錢時,小沙心裡會想什麼?嘴裡會說什麼?眼神怎麼樣?
②聯繫生活體會「耿耿於懷」。
3.品寫法,學習圍繞一個意思來寫。
師:孩子們,老師傅給小沙剃頭的過程在你們看來,你們覺得(很逗)小沙抗議時的各種樣子很——逗;老師傅聽不清抗議的樣子很——逗;而且,小沙規規矩矩由老師傅擺布的樣子更——逗。最逗的是——這還不算,碎頭髮癢得小沙哧哧笑的樣子超級——逗。五個畫面,每個畫面都是——逗。
看大屏幕,嘗試把這些逗連起來說一下。(課件出示句式)。和同桌先試說一下。
活動5【講授】(四)抓關鍵詞:「剪」中品「逗」
師過渡:孩子們,老師傅給小沙剃頭的過程在我們看來很逗,可對小沙來說卻非常痛苦,為了不讓老師傅剃頭,小沙央求我給他剪髮。於是,剃頭大師閃亮登場了。
1.出示閱讀要求:剃頭大師是怎樣剪髮的呢?默讀10、12、13、16自然段,把剃頭大師的動作圈出來。
2.生自主閱讀,圈畫動詞。
3.交流明確:「圍、擺、剪、」「剪、剪」「剪」「剪、修」。
4.聚焦「剪」
師:孩子們,你們發現了嗎,其實剃頭大師最基本的動作就一個——剪。每一次剪的效果都不同,再默讀這四段話,完成課堂練習單。
(1)生完成課堂練習單,師巡視。
(2)指名說,課件出示。第一剪:剪下一堆頭髮第二剪:剪出一張熊皮第三剪:剪得長長短短
第四剪:剪成坑坑窪窪,層層梯田。
(3)用上連接詞,說一說剪頭的過程。
看看,我給表弟小沙剃頭,一出手就剪下一堆頭髮,再剪,剪出……繼續剪,剪得……最後,剪成……
(4)想一想,讀一讀。
師:且不看剃頭大師剪的過程,單看這剪的結果,你想說什麼。生:很有意思/很搞笑/小沙好可憐啊。
師:看來,剃頭大師給小沙剃頭的過程也很逗——師:那好,再回到課文裡去,選其中的「一剪」,想像剃頭大師剪的樣子,加上你的表情、動作之類的。總之,你要想辦法把剪的過程讀逗來。
學生試讀,匯報讀。(隨機引導)
A.第一剪:強調「一堆頭髮」,讀出自信。(自信剪)
B.第二剪:(配上動作)「這兒一剪刀,那兒一剪刀」,果然很逗!
C.第三剪:隨意亂剪(隨意剪)
D.第四剪:(想像)「越修越糟,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頭皮,心裡會不會有點——慌,慌張地讀。
(想像)層層梯田、坑坑窪窪,越讀越快。
5.體會「剃頭大師」為題的妙處。
(1)師設疑:孩子們,文中的我從沒剃過頭,感覺自己像個剃頭大師(加個問號),你同意嗎?那為什麼還用「剃頭大師」做題目?
(2)生交流後小結:這個題目很有意思。明明文中的我從來沒見過發,明明人家給小沙剃了個鬼一樣的頭髮,還給人家封一個「剃頭大師」,這麼鮮明的對比,分明是一種調侃。比如,蒼蠅——博士,狗兄——狗弟,還有咳嗽明星。
活動6【講授】(五)總結拓展,閱讀推薦
1.課堂總結:
師:你看,一個故事,從題目到內容,逗無處不在。當然,在秦文君筆下,還有這麼逗人的故事,很多逗人的人物,課後大家去讀讀《開心男孩》這本書,裡面五十多個逗人的故事一定會給你的生活增添樂趣。
2.作業設計:想想身邊有哪些很逗的人和事,圍繞「我的__________是個很逗的人」這句話,把它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