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頭大師》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是現代著名作家秦文君先生的一篇佳作。這篇短文描繪了「我」冒充剃頭大師給小沙剃頭的過程。
全文按照主要意思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寫小沙膽小,害怕剃頭;第二部分寫老師傅給小沙剃頭過程;第三部分寫「我」給小沙剃頭的經過。
全文充滿童趣,描寫童年的糗事,讀後令人捧腹大笑。
一、讀準字音
在咱們這篇文章當中需要注意的是平舌音「雖」,翹舌音「差、仇、執」,前鼻音「膽、件、慣」,後鼻音「刑」。
二、寫對字形
「表」——上面的豎壓住豎中線,下面別漏掉一撇。
「鬼」——第六筆的撇從口中而出,第七筆是豎折彎勾,第八筆是撇折。
「雖」——第八筆是提。
「仇」——右邊是「九」不是「丸」。
三、讀課文,理清順序
噩夢:做內容恐怖的夢,並引起焦慮恐懼為主要表現的睡眠障礙。
監督:察看並加以管理。
發誓:莊嚴地說出表示決心的話。
冤家:一般指仇人,或者死對頭的意思。
耿耿於懷:有心事的樣子。不能忘懷,牽縈於心。
時髦:新穎符合時勢潮流。
第一部分(1自然段)表弟小沙膽小,什麼都怕,尤其是怕剃頭。
第二部分(2~6自然段)老剃頭師傅給小沙剃頭的情況。
第三部分(7~18自然段)「我」給小沙剃頭的經過。
四、文章部分內容學習
問題1:老師傅剃頭,小沙的感受是?
答:跟受刑一樣
問題2:為什麼會這樣?
答:①因為老師傅的老掉牙的推剪,會咬住一綹頭髮不放,讓小沙吃盡苦頭。
②老師傅眼神差了點兒,總把碎頭髮掉在小沙的脖子裡,癢得小沙哧哧笑。
問題3:「我」是怎樣給小沙剃頭的?
答:①「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給他圍上,再擺出剃頭師傅的架勢,嚓嚓兩剪刀,就剪下一堆頭髮。」
②「我覺得自己像個剃頭大師,剪刀所到之處,頭髮紛紛飄落,真比那剃頭老師傅還熟練。這兒一剪刀,那兒一剪刀,……我這樣隨意亂剪,頭髮長長短短,這兒翹起,那兒短的只剩下一釐米。」
③「我剪掉幾根翹起的長髮,又把頭髮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頭髮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頭皮。一眼望去,整個頭上坑坑窪窪,耳朵邊剪得小心,卻像層層梯田。」
問題4:「我」和剃頭師傅誰剃得好?
答:當然剃頭師傅剃得好,因為「姑父還要付雙倍的錢」。
而我剃完頭髮之後,小沙「一照鏡子,大叫一聲,像見了鬼一樣。」
問題5:「剃頭大師」和「害人精」分別指誰?為什麼這樣稱呼他們?
答:在小沙的嘴裡,「害人精」是剃頭的師傅,因為小沙害怕理髮,他們給他理髮,弄疼他,讓他很不舒服。
「剃頭大師」是我對自己的稱呼,以為自己能理髮,特像「剃頭大師」的架勢。
問題6:其實誰才是真正的「剃頭大師」,誰才是個「害人精」?
答:老剃頭師傅是「剃頭大師」,「我」不會亂剪才是「害人精」。
問題7:題目為什麼用「剃頭大師」為題目?
答:這裡有些自嘲的成分,嘲笑自己不懂裝懂,硬冒充「剃頭大師」,結果把小沙的頭髮剪得不成樣子。通過這件事,是在回憶童年的趣事,表達對童年的懷念。
問題8:「我」為什麼會答應給小沙剪頭?
答:①「我」不想讓小沙去理髮店再受折磨
②小沙答應剪完後給「我」五塊錢。
③以前「我」沒有幹過這樣的事,因為從來沒人肯把頭交給「我」隨意處置,「我」覺得十分好玩,就是不給錢「我」也願意。
本文以「我」和老剃頭師傅給小沙剃頭的過程對比描寫,交代了誰是「剃頭大師」,誰是「害人精」。家長朋友們在帶著家裡小朋友預習或者複習的時候,可以抓住重點句子對比閱讀,聯繫上下文,找出事情的本質。
好啦,那我們這篇文章《剃頭大師》就分析到這裡,下一篇我們講解第三單元第12課《一幅名揚中外的畫》,記得準時查看哦!
我是橙子老師,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別忘了點讚、評論、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