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冰霸」不要「病霸」 王濛回歸取決五要素
柳號綜合觀察
記得多年前的「球霸」事件將李瑋峰、李毅推到風口浪尖。而去年夏天的麗江鬥毆和青島內訌事件中,向又將王濛推到風口浪尖,為此她失去了國家隊隊員的資格,失去了參加全運會的資格,處於如今處於還禁賽期的王濛,仍將失去很多。
雖然回歸日期仍然不得而知,但是王濛並沒有失去信心,愈挫愈勇的她近日表示,只要我還能滑得動,我不僅要參加索契冬奧會,而且還要參加2018年的韓國平昌冬奧會,同時她是表示,在賽場上,希望我自己是個"冰霸",冰上霸主,打敗所有對手獲得冠軍。這就是王濛的性格,一種天然的霸氣,當然如果這種霸氣用得好,就會在冰場上就會成為無往而不勝的「冰霸」,用不好就會成為傷及到自己和他人的「病霸」,對於短道隊來說需要的是「冰霸」而不要「病霸」。至於她的回歸,還取決於五大因素。
認錯態度。這應該是對王濛、對短道、對冰雪運動乃至運動隊管理最為重要的,只有王濛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對隊伍健身、對冰雪運動產生的負面影響,認識到一個優秀運動員、一個公眾人物在運動成績為國爭光的同時,還應承擔起社會責任,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彌補因自己的錯誤。而她已經表示,「我最近的心願就是解除禁賽。我犯了錯誤應該承擔應有的責任。」
總局態度。眾所周知,由於在去年夏天的麗江鬥毆和青島內訌事件中,王濛都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青島內訌更是直接當事人。事件發生後,王濛頓時成為眾矢之的,負面影響很大,打亂這支王牌之師的夏訓計劃。然而,事件發生後王濛對於事件的認識並不正確,消極對抗,有時達到了極其囂張的程度,這讓總局認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認識到了如果不殺一儆百,將來會對管理帶來更大被動,甚至會影響到其他隊伍的管理,最終痛下殺手,是否解禁總局態度極為重要。
主帥態度。王濛與主教練李琰算是一對非常奇怪的組合,她們之間曾經有過「不共戴天」難以調和的矛盾,曾經年少輕狂的王濛並不認可海歸的李琰,在一次比賽失利後,她直指李琰沒有給她安排任何戰術,受到嚴厲處罰。而在溫哥華奧運會奪冠後,她又出人意料的在賽場上跪拜李琰,傳為佳話。然而,去年當她被宣布在國家隊除名後,對又李琰說,我對你很失望,這是我最後一次叫你教練,能夠看出這次事件後,她們之間又產生了隔閡。
隊友態度。據說短道隊內很多隊員不希望據王濛回歸,因為她太霸道,使得他與不少隊員產生隔閡,那麼她究竟與其他隊員之間到底又沒有隔閡,此前曾經有媒體報導,有隊員曝王濛一直把自己當男人,其他人成績如果比她好要挨打,聯想到青島事件發生後她對待小隊員的態度,無疑會讓小隊員產生逆反心理,再加上近期這些隊員在王濛不在的時候已經得到了很多鍛鍊機會,因而一些隊員是否願意回她來很難說,這就需要有關方面做好隊員的工作。
媒體態度。媒體態度其實是很微妙的,當王濛在溫哥華奧運會再奪金牌後,媒體將王濛幾乎捧上天,王濛之所以會飄飄然,與媒體的捧殺不無關係,當時很多媒體對於她的那種「敢作敢為」的個性的盛讚,起到的間接地推動作用。而在王濛去年發生問題的那一段時間,又是一邊倒的狂轟亂炸,甚至有不負責任的媒體誇大事實,使得社會負面影響對王濛和短道隊非常不利。現如今媒體冷靜下來後,對王濛的復出渴望,這或許會對她的回歸形成有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