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何要考證廣武王霸
在編寫《朔州通史》過程中,遇到不少疑難問題。其中之一,即廣武王霸問題。名為「廣武王霸」一問題,實則「廣武」與「王霸」,二者皆有眾多疑點尚需弄清。
從「廣武」來講,據《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載:既為城名,一在今河南滎陽市東北廣武山上,二在今山東無棣縣北80裡鬲津河東,三在今陝西富平縣東北;又為山名,在今河南滎陽市東北廣武鎮北5裡之處,又名三皇山、三室山。既為鎮名,一在今河南滎陽市東北廣武鎮,二在今山西山陰南65裡新廣武村,三在今蒙古國東南蘇哈巴託省南境;又為莊名,在今山西交口縣西北三十裡。既為縣名,一在今山西代縣西南古城村,二在今四川青川縣西南青溪鎮,三在今甘肅永登縣,四在今延安市東北甘谷驛鎮附近,五在今北京市昌平縣西,六在今河南鄭州市西北古滎鎮北5裡,七在今山西原平市南14裡唐林崗村,八在今山西山陰縣南舊廣武村,九在今河南鄭州市西北河陰舊城;又為營名,在今寧夏青銅峽市西南廣武鄉。還為郡名,一在今甘肅永登縣,二在今河南中牟縣東。在古史和古地名研究中,面對如此眾多之「廣武」,往往莫衷一是,無所適從。與今朔州歷史關係最為密切的就有山陰縣南65裡的舊廣武和新廣武,以及鄰近新舊廣武的代縣西南15裡的古城村和鄰近代縣的原平市南14裡的唐林崗村。
從「王霸」來講,據《中國人民大辭典》載:既有唐時之王霸,又有後漢時之王霸。而且後漢時之王霸,有二人,一是潁陽人王霸,二是廣武人王霸。正因為如此,所以,後漢二王霸之歷史內容很容易張冠李戴,混淆不清。現今研究朔州的歷史人物,就發現《嘉慶重修一統志》載:「王霸,馬邑人。字元伯。避王莽亂,棄官。後從光武起兵,屢著戰功。明帝五年(前82),追論中興功臣,以霸為第二十三人,圖形雲臺。」《朔平府志?人物誌》載:「王霸,馬邑人,字元伯,為漢戶部尚書。避王莽之亂,棄官歸。後從光武起兵,至下曲陽,傳聞王郎兵躡後,從者皆恐。至滹沱河,津吏白河水流澌,無船,不可渡。光武使霸往視。霸恐眾驚散,乃詭曰:『冰堅可渡』。遂前至河,河冰果合,因獲渡,未畢數騎而冰解。後追斬王郎於邯鄲,為騎都尉、討虜將軍。建武四年七月,奉詔同捕虜將軍馬武圍劉紆、周建於垂惠,蘇茂救之,馬武為茂、建所敗,奔過霸營,大呼求救。霸乃閉營堅壘。軍吏皆爭之。霸曰:『捕虜無救,其戰自倍。賊眾疲勞,吾乘其弊,乃可克也。』茂、建果悉兵攻武。合戰良久,霸乃開營,後出精騎襲其背,茂、建敗走!霸、武各歸營。茂、建復挑戰,霸堅臥不出,方饗士。茂雨射營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動,謂軍吏曰:『茂兵遠來,糧食不足,故數挑戰,以邀一時之勝。今閉營休士,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者也。』茂、建不得戰,乃引還。建於道死,茂奔下邳。九年,詔遷上谷太守,備匈奴。明帝五年,追論中興功臣,以公為第十三人,圖像雲臺。」清《朔州志?人物誌》亦有如是之記載。亦正因為如此,致使有關朔州或朔縣的眾多史志書籍和文章,均把潁陽王霸的歷史事跡記在馬邑或朔州人物名下。為了澄清事實真相,現將不成熟的看法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二、山陰新舊廣武考
關於山陰新、舊廣武問題,山陰徐德富老先生曾撰有《廣武考》和《廣武考補正》二文,很值得一讀。徐老先生以豐富的歷史知識,將秦、漢、北魏、隋、唐、宋、遼、金、元、明、清以至現今有關山陰新、舊廣武之歷史事跡逐一加以介紹和分析。徐老根據史實,認為西漢初年,劉邦擊韓王信與匈奴聯兵時,「漢悉兵三十二萬北逐之,逾句注。劉敬還……上怒……械繫敬廣武」。並說這是「高祖親率大軍……越過了句注山,直抵廣武」。由此得出結論:「廣武之地應在句注之北。」至於「西漢在今代縣西南古城所置的廣武縣,應在高帝北伐匈奴之後,而絕非在前已有的置治」。這一看法是有道理的,絕非沒有可能。即使在代縣西南古城置廣武后,古文獻中提到「廣武」二字時,仍然免不了與句注之北的廣武地攪混在一起,難以斷清是非,如後漢初之廣武王霸,是句注南之廣武呢?還是句注北之廣武地呢?即使句注北之廣武不存在,亦有可能句注南之廣武縣境有時會涉及句注以北地界,何況句注以北之廣武地仍設置廣武營城呢
現今,句注山之北的新、舊廣武均在山陰縣界,徐老介紹說:今之新廣武,唐名東陘關,宋名雁門寨;今之舊廣武,唐名西陘關,宋名西陘寨。金置廣武縣於今山陰縣西南之舊廣武,宣宗貞祐三年(1215),割廣武縣屬代州。明置廣武營城,即今之新廣武。
據考古學界雷雲貴等人考證,舊廣武城建於遼代,明代包磚。新廣武城在舊廣武城東面二公裡左右,是明洪武七年(1374)創置。
三、太原廣武王霸考
為了使潁陽王霸和廣武王霸避免張冠李戴,茲將《後漢書》中的三個人物小傳,原文抄錄如下,大家看了之後,便會一目了然。
《後漢書?卷二十?銚期王霸祭遵列傳第十》:王霸字元伯,潁川潁陽人也。世好文法,父為郡決曹掾,霸亦少為獄吏。常慷慨不樂吏職,其父奇之,遣西學長安。漢兵起,光武過潁陽,霸率賓客上謁,曰:「將軍興義兵,竊不自知量,貪慕威德,願充行伍。」光武曰:「夢想賢士,共成功業,豈有二哉!」遂從擊破王尋、王邑於昆陽,還休鄉裡。
及光武為司隸校尉,道過潁陽,霸請其父,願從。父曰:「吾老矣,不任軍旅,汝往,勉之!」霸從至洛陽。及光武為大司馬,以霸為功曹令史,從度河北。賓客從霸者數十人,稍稍引去。光武謂霸曰:「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努力!疾風知勁草。」
及王郎起,光武在薊,郎移檄購光武。光武令霸至市中募人,將以擊郎。市人皆大笑,舉手邪揄之,霸慚懅而還。光武即南馳至下曲陽。傳聞王郎兵在後,從者皆恐。及至虖沱河,侯吏還白河水流澌,無船,不可濟。官屬大懼。光武令霸往視之。霸恐驚眾,欲且前,阻水,還即詭曰:「冰堅可度。」官屬皆喜。光武笑曰:「候吏果妄語也。」遂前。比至河,河冰亦合,乃令霸護度,未畢數騎而冰解。光武謂霸曰:「安吾眾得濟免者,卿之力也。」霸謝曰:「此明公至德,神靈之祐,雖武王白魚之應,無以加此。」光武謂官屬曰:「王霸權以濟事,殆天瑞也。」以為軍正,爵關內侯。既至信都,發兵攻拔邯鄲。霸追斬王郎,得其璽綬。封王鄉侯。
從平河北,常與臧宮、傅俊共營,霸獨善撫士卒,死者脫衣以斂之,傷者躬親以養之。光武即位,以霸曉兵愛士,可獨任,拜為偏將軍,並將臧宮、傅俊兵,而以宮、俊為騎都尉。建武二年,更封富波侯。4 [7 ]6 l8 u+ M- r V; b5 z
四年秋,帝幸譙,使霸與捕虜將軍馬武東討周建於垂惠。蘇茂將五校兵四千餘人救建,而先遣精騎遮擊馬武軍糧,武往救之。建從城中出兵夾擊武,武恃霸之援,戰不甚力,為茂、建所敗。武軍奔過霸營,大呼求救。霸曰:「賊兵盛,出必兩敗,努力而已。」乃閉營堅壁。軍吏皆爭之。霸曰:「茂兵精銳,其眾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虜與吾相恃,兩軍不一,此敗道也。今閉營固守,示不相援,賊必乘勝輕進;捕虜無救,其戰自倍。如此,茂眾疲勞,吾承其弊,乃可克也。」茂、果建悉出攻武。合戰良久,霸軍中壯士路潤等數十人斷髮請戰。霸知士心銳,乃開營後,出精騎襲其背。茂、建前後受敵,驚亂敗走,霸、武各歸營。賊復聚眾挑戰,霸堅臥不出,方饗士作倡樂。茂雨射營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動。軍吏皆曰:「茂前日已破,今易擊也。」霸曰:「不然。蘇茂客兵遠來,糧食不足,故數挑戰,以儌一切之勝。今閉營休士,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茂、建既不得戰,乃引還營。其夜,建兄子誦反,閉城拒之,茂、建遁去,誦以城降。
五年春,帝使太中大夫持節拜霸為討虜將軍。六年,屯田新安。八年,屯(田)函谷關。擊滎陽、中牟盜賊,皆平之。
九年,霸與吳漢及橫野大將軍王常、建義大將軍朱祐、破奸將軍侯進等五萬餘人,擊盧芳將賈覽、閔堪於高柳。匈奴遣騎助芳,漢軍遇雨,戰不利。吳漢還洛陽,令朱祐屯常山,王常屯涿郡,侯進屯漁陽。璽書拜霸上谷太守,領屯兵如故,捕擊胡虜,無拘郡界。明年,霸復與吳漢等四將軍六萬人出高柳擊賈覽,詔霸與漁陽太守陳 將兵為諸軍鋒。匈奴左南將軍將數千騎救覽,霸等連戰於平城下,破之,追出塞,斬首數百級。霸及諸將入雁門,與驃騎大將軍杜茂會攻盧芳將尹由於崞、繁 ,不克。
十三年,增邑戶,更封向侯。是時,盧芳與匈奴、烏桓連兵,寇盜尤數,緣邊愁苦。詔霸將弛刑徒六千餘人,與杜茂治飛狐道,堆石布土,築起亭障,自代至平城三百餘裡。凡與匈奴、烏桓大小數十百戰,頗識邊事,數上書言宜與匈奴結和親,又陳委輸可從溫水漕,以省陸轉輸之勞,事皆施行。後南單于、烏桓降服,北邊無事。霸在上谷二十餘歲。三十年,定封淮陵侯。永平二年,以病免,後數月卒。
子符嗣,徙封軑侯。符卒,子度嗣。度尚顯宗女浚儀長公主,為黃門郎。度卒,子歆嗣。
《後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列傳第七十三》:王霸字儒仲,太原廣武人也。少有清節。及王莽篡位,棄冠帶,絕交宦。建武中,徵到尚書,拜稱名,不稱臣。有司問其故。霸曰:「天子有所不臣,諸侯有所不友。」司徒侯霸讓位於霸。閻陽毀之曰:「太原俗黨,儒仲頗有其風。」遂止。以病歸。隱居守志,茅屋蓬戶。連徵不至,以壽終。
《後漢書?卷八十四?列女傳第七十四》:太原王霸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霸少立高節,光武時,連徵不仕。霸已見逸人傳。妻亦美志行。初,霸與同郡令狐子伯為友,後子伯為楚相,而其子為郡功曹。子伯乃令子奉書於霸,車馬服從,雍容如也。霸子時方耕於野,聞賓至,投耒而歸,見令狐子,沮怍不能仰視。霸目之,有愧容,客去而久臥不起。妻怪問其故,始不肯告,妻請罪,而後言曰:「吾與子伯素不相若,向見其子容服甚光,舉措有適,而我兒曹蓬髮歷齒,未知禮則,見客而有慚色。父子恩深,不覺自失耳。」妻曰:「君少修清節,不顧榮祿。今子伯之貴孰與君之高?奈何忘宿志而慚兒女子乎!」霸屈起而笑曰:「有是哉!」遂共終身隱遁。0 G6 r5 Q* x+ _. t& H
以上三人之事跡各不相同。潁川潁陽王霸之事跡,與今朔州沒有任何關係,且不去管他。太原廣武王霸和太原王霸之妻,系夫婦二人,亦無任何懷疑。只是「廣武」之前,為何冠「太原」二字呢?原來,廣武縣早在秦時便隸屬太原郡,西漢時仍隸屬太原郡,直至東漢時才隸屬雁門郡。王霸夫婦是西漢末年人,廣武縣當然是隸屬太原郡了。
四、廣武王霸夫婦是否朔州人物
是否朔州人物,主要看是否出生在朔州地域。朔州之地域,一般說來,是以包括六縣區在內的朔州地區。凡出生在今朔州地區之歷史人物,均為朔州人物。
廣武王霸,出生在太原郡廣武縣,其時之廣武縣很可能已設置在代縣西南15裡的古城村。故從歷史人物出生的地域講,代縣史志人物中不能不列入。而從山陰和朔州來講,因有可疑之處,未能肯定下來,故在史志人物中,如果列入的話,似乎有點牽強,何況王霸妻小傳中,還未涉及到出生地,故不列入為妥。但如從東漢末年,廣武與馬邑之界限難以分清,王霸出生地的具體地址不詳,又仍然依據《嘉慶重修一統志》之記載,說王霸是馬邑人,硬列入朔州人物中,亦一定要只記載廣武王霸之事跡,去除潁陽王霸之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