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大便5到6次,吃一點東西就想上廁所,或是腸道已「病變」

2020-12-24 騰訊網

排便,是人體最重要的活動的之一。

一旦,排便出現異常,則說明身體健康,也出現了一定的問題。

如果,每天大便5到6次,吃一點東西就想上廁所,一定要警惕「腸易激症候群」。

腸易激症候群,是一種胃腸功能紊亂疾病,其特徵為腹痛、腹脹、便秘。

腸道不好,身體有3個症狀:

表現一:出現血便

有血便,是腸癌的早期典型症狀之一,若發現糞便顏色發暗發紅、或伴有大量的粘液或膿血,建議及時就醫。

在這裡強調一下,很多人會認為便血是自己得了痔瘡,其實並不然,千萬不要自己診斷,要及時的就醫檢查,做個腸鏡。

表現二:頻繁腹痛

腹痛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很多人會吃一些腸胃藥,用來緩解。

但是,如果長期,頻繁地腹痛,且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那麼就要警惕,可能是腸道發生了病變。

此時,一定不要硬抗,自行吃藥解決,而是要及時就醫,進行相關的檢查和治療。

表現三:臭屁燻天

如果,在沒有進食大量刺激性食物,或過量肉類,卻放了腥臭屁,聞起來像臭魚爛蝦一般的腥臭味,或者是血腥味的屁,那麼很有可能是腸道炎症或腸癌。

這是因為,腸道內如果發生了病變,腫瘤會導致潰瘍、糜爛、出血等,加上細菌的分解發酵,就容易出現異味,一定要警惕。

生活中,預防癌變,保護腸道,做好四個一點!

香菸酒水少一點

吸菸,喝酒,對於腸道健康,十分不利。研究表明,抽菸的男性,患上直腸癌的機率,比不吸菸者高34%。

而大量飲酒,可能會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並且,酒精,能促進結腸癌細胞的肝轉移。

因此,養護腸道,減少腸癌,一定要注意,戒菸戒酒,越早越好。

黃色食物多一點

黃色,在五行中屬土,入脾胃,所以,腸胃不好的人,適合多吃一些黃色的食物。

玉米是粗糧中的保健佳品,它的纖維含量很高,可以刺激腸蠕動、加速糞便排洩,是降低血脂,治療便秘,養顏美容、防止腸癌的最佳食物。

黃豆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起到通便作用,同時還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

水分多一點

及時補充水分,能促進體內毒素排出,改善便秘。還可放些小植物,利於改善腸道健康。

碩參根茶,碩參根是一種藥食兩用的小植物,利於改善腸道內環境,促進糞便排出。

相關研究表明,碩參根含有一種成分——菊粉,它是一種可溶性膳食纖維,對保養腸道,調節腸道菌群,改善腸炎有不錯的幫助。

還有研究顯示,其提取物可促進有益菌的數量,抑制有害菌生長,從而改善腸道內微環境。

同時,還能清腸排毒,改善脂質代謝,促進腸道蠕動,減少糞便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利於糞便排出,增加排便量,預防和改善便秘,從而對預防腸道癌變有很好的作用。

兩餐之間,建議每人每天喝水量至少為1500毫升為宜,或是常飲碩參根泡水,才能滿足人體水分需求,保護腸道健康。

運動勤一點

動好,增強腸動力走路,簡單易行。走路,是預防腸癌,最簡單方便的運動,隨時隨地,都可進行。

蹬腿:採用仰臥姿勢,一腿屈膝,另一腿伸直,交叉蹬腿。

配合著呼吸,效果很更好。可以每天做5-10分鐘。

相關焦點

  • 大便每天5-6次,吃一點東西就想上廁所是什麼問題?看專家的理解
    一般的來說,如果當患者遇到我們今天所述情況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做一次腸鏡的檢查,以便於排除發生在結直腸的器質性病變;排便,是我們人體最為重要的活動之一。自身良好的排便,說明身體的消化系統相對比較的好,有助於身體的健康長壽。
  • 每天大便5到6次,吃一點東西就想上廁所到底是什麼問題?
    如果您或者身邊的家人朋友總是存在「吃一點東西就要去上廁所」的問題,那需要有適當注意的態度,總是存在這種現象的人群,很可能是患上了「腸易激症候群」。具體說來,這是一種怎麼樣的問題,每天大便三四次,的確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生活當中又該如何預防?如果被腸易激症候群侵襲,您應該如此作為。
  • 每天大便五六次,吃點東西就想上廁所,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般來說,一天排便在1-2次都是比較正常的,但是也有的人每天會大便五六次這樣,而且稍微吃點東西就想上廁所,這到底是身體哪裡出了問題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每天大便五六次,吃點東西就想上廁所,是怎麼了?飲食不當的原因。
  • 吃了東西就想上廁所,大便次數多是怎麼回事?該如何破解?
    導讀:吃完東西就想上廁所,大便次數越來越多是哪裡出問題了?該如何解決?為了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我們每天都要攝入一些食物,當這些食物被充分的消化吸收之後,還會留下一些殘渣和體內的一些毒素,這些殘渣和毒素也會通過糞便的形式被排除體外,這也是正常的生理活動,一般來說,每天排便1~2次是比較正常的,但是有些人的排便次數卻非常多,而且吃完東西就想上廁所,其實這本就屬於一種異常情況,那麼到底是哪裡出問題了
  • 女子每天腹瀉七八次竟是長腸道息肉 部分已癌變 醫生提醒注意排便...
    每天腹瀉七八次,42歲的張女士以為是吃壞了肚子,結果到醫院一檢查發現結腸裡竟然長了200多顆息肉,部分已發生癌變。消化內科專家提醒, 排便時出現以下3種異常,警惕是腸道腫瘤信號。家住楊汊湖的張女士今年42歲,體型偏胖。
  • 早起上廁所時,排便若有5種情況,趕快檢查,腸道「病」的不輕了
    排便是一個人正常的生理行為,也是代謝廢物,排出毒素的過程,正常人一天要排一到兩次大便,這是腸道健康的象徵。 腸道健不健康,其實從排便就可知道一二。 早起上廁所時,排便若有5種情況,快去檢查,腸道「病」的不輕了! 情況一、大便性狀改變
  • 腸道病變「悄無聲息」,排便時,出現4種表現,最好去查一下腸鏡
    腸道是人體內最重要的消化器官,其長度大約在7-9米,包括小腸和大腸。近幾年,腸道發生病變的機率逐漸攀升,甚至找上了部分年輕人。腸道病變「悄無聲息」,主要是早期信號沒有特異性,常與腸道的其他疾病相混淆,如腸炎、痔瘡等。
  • 提醒:若有3種異常,或是腸道有癌細胞
    很多因素都會導致大便顏色異常,例如你吃了太多的豬血、顏色深的食物,排出來的大便就可能是黑色的,停止進食這些食物之後,大便顏色會慢慢恢復正常。但如果是長期有這種現象,大便呈現黑色或是當中帶有血液,就可能是疾病引起的,還有腸癌的可能性,症狀得不到改善時,最好及時做個檢查。2.
  • 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個是健康的表現?今天告訴你答案
    導語:歲數大了以後,你如果去過醫院的肛腸門診,醫生一定會跟你說過,上完廁所記得回頭看一眼,其實這是在囑咐你要每天觀察大便的形狀,預防早期腸癌的發生。但是時間久了避免不了心裡有疑惑:每天都照做了,但我只看過我自己的,別人正常的該是什麼樣的?這該如何對比?
  • 剛吃完飯就想上廁所,一天排便5、6次,是身體出了什麼問題嗎?
    有些身體消化比較好的人,也會一天內排便2、3次,而這也是一個人每天排便次數的極限了。正常情況下,不會再超過這個次數的。但是生活中有些人會出現剛吃完飯就想去上廁所,一天可能要光顧馬桶5、6次,這一類人是身體出了什麼問題嗎?一般來說,腸道在進行完了食物的消化之後,會因為受到刺激產生便意這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
  • 上廁所時,大便總是「先軟後硬」,原因在哪裡?可能是腸道病了?
    雖然很尷尬但是是確實我們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如果說吃飯時為了補充身體的營養,那麼排便就是為了排出身體內的毒素和垃圾,讓我們的腸道得到更好的清理,但是在排便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便秘,再比如大便先軟後硬等等。上廁所時,大便總是「先軟後硬」,原因在哪裡?
  • 上廁所時,大便「前硬後軟」並非上火,或是身體出現了這3種問題
    到醫院去體檢,有時候會讓你檢查大便,大便的情況可以反映人體的健康情況,排出的大便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健康是否。一、上廁所時,大便「前硬後軟」並非上火,或許身體出現了這3種問題1、便秘便秘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很多人認為便秘就是排便非常的困難,大便比較幹硬其實很多種大便情況也是便秘的一種表現。
  • 剛放下碗,就想上廁所,一吃就拉是為什麼?暗示腸道有問題?
    排便是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我們每天所吃的食物,從嘴巴進入人體後,進過食道,到達腸胃,經過腸胃的消化,會形成一些代謝殘渣,就是大便,當這些代謝殘渣走到了腸道的最末端,我們就會產生便意,想要排便。從攝入食物到排出大便這個過程至少需要20個小時左右,所以人每天會排一次便,不過每個人的消化能力都不同,有的人會一天排兩次,有的人會兩天排一次,這都是正常的。可是有些人發現,自己這邊剛吃完飯,那邊就想上廁所,每天排便好幾次。正常情況下就算消化再快的人,也不可能剛吃到嘴裡,就吸收和消化,所以不可能一吃就有便產生。那麼,一吃完飯就想大便,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 晨起「第一次」上廁所,若有5種異常,可能是癌細胞想放肆
    但是我們也要多觀察一下晨起第1次上廁所時的變化,因為有些疾病是可以通過排便的情況來體現的。在排便的時候密切關注身體的這些變化,可能讓你及時地控制癌細胞的。如果想要預防身體癌變,請你一定要做好預防的措施,並且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早起後上廁所,如果有5個「異常」,可能是「癌細胞」悄悄來臨。
  • 一天拉三次大便和三天拉一次,哪個更嚴重?每天拉幾次正常?
    一天拉三次便和三天拉一次,有什麼區別?如果你是經常一天拉三次大便,大便的形狀和幹稀程度都正常,而且身體也沒有其他任何不適,或許影響不是很大。畢竟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腸道蠕動速度比較快,吸收和消化的好,排的次數也會比較多。
  • 晨起上廁所,大便沒有3種異常表現,說明你的腸道健康還不錯
    痔瘡大便帶血,血是附著在糞便的表面的,因為主要是肛門受到壓迫,擠壓所帶出的血液。而腸癌大便帶血,血往往會滲透到糞便當中,不附於表面,血液顏色鮮豔。排便時這種表現,一定要警惕是腸癌!因為很多人,都誤以為是痔瘡而延誤治療了,身體有這個問題,不可大意。
  • 上廁所時發現大便很細,是什麼原因?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哈嘍,小夥伴們關注「健康名堂」每天為您推送最新健康資訊!"不知大家上廁所時,有沒有看大便的習慣。聽著雖然噁心,看著也會作嘔,聞著還有臭味,可還是要多留意下,觀察它的形狀,聞聞它的味道。糞便是最能說明身體狀況的排洩物,透過糞便的異常,往往能窺知身體內在的疾患,保不齊還能救命。
  • 身體有3種症狀,說明腸道已變「髒」,若沒中,祝賀,腸胃很健康
    腸道細菌感染,細菌毒素或有害物質在腸道內滯留,損害腸道黏膜,便會引發腹瀉。大便形狀異常正常情況下,人體的大便應該呈現圓柱形條狀,一旦腸道內有腫瘤變會壓迫到糞便,此時排出的大便形狀就會發生改變。腸道病變的「誘因」公布,忠告:再喜歡也要克制,以免得不償失「吃」出來的腸道病變現在人的飲食結構出現很大偏差,多半都是以「多肉少素」為主,此時就會導致粗纖維攝入不足,影響腸胃的正常蠕動。
  • 3個現象反覆發生,或是腸道的求救信號,看到要多想一步
    早在2005年,世界胃腸病學組織(WGO)決定,每天的5月29日為世界腸道健康日,旨在提醒人們注意保護腸道健康。那麼在這個世界腸道健康日裡,小編就來列舉一些腸道「不那麼健康」時的異常表現,或許這些信號要比單純的節日更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
  • 上廁所時肛門流血是怎麼回事 小心這6大疾病
    我們會發現,當吃完特別辣的火鍋之後,往往會在第二天出現大便的時候肛門出血的情況,這是因為辛辣食物吃的太多導致的,那麼,如果您長期出現上廁所的時候肛門流血,那麼,您可就要注意了,下面我們來看看,上廁所時肛門流血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