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英語都很好,我很恐慌?

2021-02-19 英國本科預科

最近有學生和家長反應,入學後,發現很多人的英語都是7分以上,自己感覺非常的恐慌,不及格和被墊底的心理產生焦慮,事情真的是這樣的嗎?

 

讀過預科的學生一開始都有一個感覺,語言一分班,頭幾個班都是母語水平,很多也是7分,讓那些5.5-6分的學生怎麼活呀,感覺一入學危機感撲面而來。等進入本科學後,再想想還真不是這麼回事。他們除了英語好,其他不一定好。

 

讀國際學校的學生

 

能出國讀書在中國至少是中產階級以上的階層,而其他國際學生更是當地的精英家庭,很多人從小就在國際學校呆過,接受雙語的訓練,因此英語達到7分以上並不是什麼稀罕事。正常就該是7-8分水平。

 

國際學校大多採用的不是本土教材,一直接軌的是IB\A-LEVEL\AP等不同國際標準課程,按照正常的升學邏輯,他們高中讀完應該是對接本科學位課程。而這些學生讀預科,就說明他們的標化成績不理想,無法正常進入大學,不得不轉入預科學習。這也是很多英國大學開設預科本科連讀的原因,不是每個學生都能AAB以上呀。UCL也是看到這個群體整體質量不高,才不接受A-LEVEL等國際學生的原因。

 

中國的國際學校學生

 

在中國的國際學校和國外是差不多的,但是中國人很多人規劃做的不好。比如很多不是從小就是國際學校,而是高中才轉入國際學校。這個時候問題特別明顯,就是入學時英語成績很低,大多雅思5-5.5分,一入學就在標化成績上苦苦掙扎。即使學3年,英語達到7分很難,6.5分就不錯了。語言夠了,學術考不到A,仍然申請不了好學校。

 

在講究升學率的中國,我們發現公立高中國際部好像升學率「挺好的」,很多家長慕名而去,而實際上,一個高中國際部好不好完全取決於入學門檻。如果一個5分就能進的國際學校不會好。一個6分才能進的才勉強及格。你的水平也很關鍵,能力不夠也不行。

 

英語雅思5分相當英國小學生水平,英國初中學生雅思差不多7分,高中就是母語水平。我們用小學的語言能力去學高中課程,你想能不吃力嗎?我們用中文無障礙的情況下都不一定學好我們的高中課程,可想而知,一個班都是5.5分水平,在全英文環境下如何能吃透知識。而且很多國際高中是因為生源太差,想提高水平也很難。國內著名的國際高中部都是雅思6.5分以上水平篩選的,就是這樣的升學率也不是那麼閃耀,每年只能靠幾個「藤校」宣傳做面子。

 

我很多朋友的孩子有幸進入著名高中國際部,可那是「擦著地皮」進去的,開始的時候父母「洋洋得意」,覺得選了一個好學校,而孩子進去就在「底部」一直掙扎,摧垮了信心,沒有健康的成長,再回頭看,花費無數的錢,大量課外補課時間,換來的是什麼:自己找虐。

 

另一個朋友初中萌生孩子出國的想法,高中選擇了國際學校,就是貪圖國際學校的英語環境,覺得這樣會提高語言快,被清一色老外和英語教學所蒙蔽,進去發現同學英語都很差,用英語學習和理解都很膚淺,比如用英語學習生物和中文學習生物都不是一個難度級的,語言略微提高,標化成績一塌糊塗,很多高中知識還沒有普高學的深。兩頭都不佔,收穫特別差。

 

選擇要有取捨

 

之前有個經典的例子,有個崇尚國外教育的媽媽非常嚮往國際學校的語言環境,不喜歡國內的低水平的英語環境,去了新加坡的小學接受純英語教育環境,孩子的英語水平大大提高,可是中文水平大步下滑,都無法簡單的中文閱讀和寫作,嚇得家長連忙把孩子搞回國。

 

教育是一個大學問,既要「孟母擇鄰」,還要「因材施教」,更要「量力而行」,我們和很多家長溝通,發現每個家長都對自己的孩子特別「上心」,都沒少花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但效果往往不明顯。是因為我們大多懂中國的教育,而不懂國際教育。身邊的朋友懂國際教育的更少,即使一些有出國經歷的朋友,也說不出一個「一二三」來。

 

很多家庭都是基於自己的能力做出的一些選擇,比如離家近,花費少,感覺好像還不錯,但很難做出「正確的選擇」,大多基於表面膚淺的見解。被廣告「忽悠」的成分居多。我們更多的需要認清真相,不做無畏的擔心和焦慮。

 

藍鯨留學點評

 

規劃很重要,但是目前已經進入預科的學生也沒有必要焦慮,很多中國學生都能在預科期間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雖然沒有達到老外的語言水準,但是讀本科沒有問題,你在本科繼續強化提高就行,人家用那麼多時間學的語言能力,不是你想短期能趕的上的。

 

我們中國學生的高中基礎都非常的紮實,能非常好掌握各種基礎能力,在預科學習上,很多時候比那些其他國際學生更有學術優勢。升學方面更有優勢。

 

當然你整天缺勤,不學習,誰也救不了你。

相關焦點

  • 恐慌症發作:我該如何阻止他們?
    任何出現這些症狀的人都應該由醫療專業人員進行評估,以確定是否存在潛在的醫療原因。某些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甲狀腺過度活躍以及咖啡因等興奮劑都會引起類似症狀。原因恐慌發作的原因還不完全清楚,但是研究表明遺傳、生物、心理和環境因素的結合會使一個人更容易陷入恐慌。
  • 我的恐慌誘發了死亡的開關
    我很害怕,覺得一瞬間黑暗向我席捲而來,包圍住我在某一個瞬間突如其來的心慌、呼吸困難、緊張和全身無力讓我有一種與死神擦肩而過的感覺 今天告訴你們一個名詞:恐慌發作(PanicAttack)是不是看到名字就知道他是什麼意思了
  • 你以為荷蘭人英語很好嗎?他們的蹩腳英語在遭受全世界的吐槽……
    這在很多國家是不可能的……而荷蘭人自己也都對他們的英語水平充滿自信,認為自己的英文簡直太棒了,「發音標準、詞彙量豐富、語法正確、理解能力強……」有時候,如果你問對方能不能講英語,他們可能會先說一句,「我英文沒那麼好哦。」
  • 英語新詞:「伊波拉恐慌」波及範圍更廣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新詞:「伊波拉恐慌」波及範圍更廣 2014-10-23 11:24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三個與「恐慌」有關的單詞
    Helen大家好,歡迎收聽 BBC 英語教學節目《你問我答》,我是 Helen。如果你在英語學習和使用中遇到困難和問題,歡迎到這裡來尋求幫助和解答。丈母娘的通知讓我驚慌失措。Panic 在作為動詞的時候,常常與 over 搭配:panic over something 什麼事情讓人恐慌。 I feel panicky about my mother-in-law’s announcement.丈母娘的通知讓我覺得頭都要炸了。
  • 英語很好的人都是怎麼背單詞的?
    歡迎你讀到這篇文章,向英語很好的人學習,咱們的英語才能變得很好,特別是背單詞。你發現沒,學英語,或者學任何本事都一樣,隨著你功力地提高,你的眼界就會不同,雖然是同樣一個東西,在你眼裡卻不一樣了。REGARD 和 REWARD 也只差一個字母,因為他們都來自法語 REGARDER,表示向回看,補償。在現代的用法,兩個單詞雖然長得很像,但意思差別已經很大了。
  • 既然「恐慌」不好, 去除人的恐慌本能如何?
    誰也不希望自己陷於恐慌當中。一個人恐慌起來了,說明他遇到不好的事情,不是一點點不好,一點點不好,不至於恐慌;只有遇到非常不好,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的事情,人才會恐慌。當然,人的承受能力不一樣,嚴重到什麼程度才會恐慌,各人的反應也不一樣。有人得了並不致命的病,就驚慌起來了,有人被診斷出癌症,才會恐慌。但是,程度不同,原理相同。
  • 史蒂芬森:大家對我都很好 我的中國名字是蘭斯
    賽後遼寧隊新援蘭斯-史蒂芬森接受了記者的採訪,他在採訪中指出遼寧隊給了他很好的印象,他還在隊裡收穫了一個新的中國名字。「我認為全隊對我的印象都非常好,大家從我以來之後對我的幫助很大,雖然他們英語很多人說的不太多,但我們通過自己的交流,特別是場上給我的幫助很多,我覺得作為一個團隊大家給我的印象特別好。
  • 德國人英語很好?這些超簡單的英語單詞他們死活都說不好...
    發這個音的時候,舌頭好像什麼都碰不到,但是作為一個德國人,我實在無法想像這種舌頭碰不到任何東西卻偏偏還要設想嘴巴裡含著一個球來發音的感覺,發這個音的時候連牙齒都合不上,這對德國人來說太不容易了……我發這個音的最大困難是,這個單詞看起來跟我們的德語單詞was真是一模一樣,但是發音卻截然不同。
  • 「恐慌症」發作是什麼感覺? 恐慌症的症狀有哪些?
    美國有數百萬成年人忍受著焦慮症和恐慌症帶來的痛苦,一旦患上這兩種病,恐慌發作就成了生活中最常見也是最為頑固的症狀。雖然每位病人的恐慌發作時感受都有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恐慌發作非常嚇人。 波士頓大     原標題:「恐慌症」發作是什麼感覺? 恐慌症的症狀有哪些?
  • 為什麼國外有人英語說得很好,但是他們卻不學音標呢?
    英語和漢語一樣,都是語言,語言的作用都是為了有效的溝通,那麼我們在說這門語言的時候,一定要發音標準一點,這樣子別人才能聽得懂,我們說的什麼,我們也聽得懂別人在說什麼,在考試的時候才能聽得懂,聽聽音頻裡面所念的句子或者文章,才能把題做對才能得分。
  • 英語小短文練聽力 恐慌 Panic
    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字一鍵關注在線英語聽力室Are you a panic(n.容易緊張恐慌的人)?I panic(v.恐慌) when I’m really late for something important(重要). Panicking in this situation is really no good. It won’t get me there any quicker.
  • 忽然之間,我覺得英語很好,很重要
    01一天晚上,他接到學生發來的簡訊:老師,這3個月來,我嚴格按照你說的學習方法去做,沒想到我英語提升那麼快,現在已經能跟外國人交流自如。就在上個月,我成功通過英語面試,拿到了一家外企的Offer,月薪是現在的3倍。之前我不相信,英語能帶給我那麼大的收穫,更沒想過這三個月的時間,我就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了。
  • 北歐人為什麼英語都很好?兩個原因讓他們快速掌握外語
    北歐的挪威、丹麥、瑞典,雖然各有各的母語,但在這三個國家,人們的英語水平普遍優異。根據英語熟練程度指標(EPI)的統計,2018年全球英語熟練程度最優秀的是瑞典,挪威和丹麥分列第四和第五位。這讓飽受英語折磨的我們忍不住要問:是什麼,讓他們學英語如此簡單呢?
  • 專家:孩子越早學習英語越好,家長:我初中開始學,英語也很好
    部分家長一聽到專家建議孩子越早接觸英語,越利於孩子語言學習,這時家長便會有一些緊張。當然,也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太小,根本無法學習英文。反例是你看我們初中開始學習英語,很多同學的英語也很好,有的同學出了國,還有的同學做了翻譯或英語教師。那麼究竟誰的想法更科學合理呢?在此,我們先不忙著下結論。
  • 願你無論在哪個年紀,都不再恐慌
    那些年,我在自己的生日宴會上總說一句話「我老了,奔三的路上又近了一步」,於是,許多人都笑,推杯之間,也什麼都不說。一直到我畢業的那年的生日,我與父親走出酒店,我們沒有坐車,一路走。父親說:今天我終於有機會說說我的心裡話了。這些年,你總是說自己老了,無心也好,有意也罷,我們都當你是小孩子的無稽之談。但從今往後,你走入社會,就要咽下這句話,爛在心裡。
  • 英語必須學,其他選著學,這屆家長得了「英語恐慌症」
    光明網記者 吳晉娜  對於很多「80後」而言,學生生涯中學習英語的過程,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寫出一部血淚史。從大學英語四、六級,到雅思、託福,英語像一種魔咒,從始至終影響著他們的升學、工作和升遷。
  • 英語必須學,其他選著學 這屆家長得了「英語恐慌症」
    對於很多「80後」而言,學生生涯中學習英語的過程,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寫出一部血淚史。從大學英語四、六級,到雅思、託福,英語像一種魔咒,從始至終影響著他們的升學、工作和升遷。  如今,「80後」一代大多已為人父、為人母。不管是來自自身的成長教訓,還是出於對孩子未來的期許。
  • 每日一句英語:他們說什麼都跟我沒關係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日一句英語:他們說什麼都跟我沒關係 2013-02-16 16:05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我的前任和前前任都很好,他們把最好的我帶給了現任
    胡杏兒結婚前說過一段話:「我的前前任和前任都很棒。他們一個教我做成熟優雅的女人,一個教我做獨立懂事的大人。但我最喜歡現任,他教我做回小孩。」我欣賞她的敢愛敢恨和豁達。突然想起自己初中時那段懵懂的戀愛。記得那年我只有十四歲,剛剛從孩提時代步入青少年,對一切都充滿著好奇,仿佛整個世界都是模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