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用足用好改革關鍵一招 讓政府更有為市場更有效

2020-12-27 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要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完善宏觀經濟治理,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摘要

  改革,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動力。

  40多年砥礪奮進,改革開放取得舉世公認的偉大成就,成為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徵、最壯麗的氣象。改革「總引擎」,點燃了湖南發展的強勁動能。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吹響全面深化改革的嘹亮號角。全會公報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湖南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用足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構建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破除機制體制障礙,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瀏陽市永安鎮西湖潭村,一個佔地300多畝的家具製造產業聚集區已然成形。積極探索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當地一舉改變家具生產「小、散、亂」的面貌,既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又讓村民依託土地入股獲得分紅。

  從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破題到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從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試點到農房抵押融資改革試點……全省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斷深入,「新土改」廣泛鋪開,喚醒農村「沉睡的資本」,激發土地新活力。

  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湖南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不斷破除包括土地、勞動力、資金、技術、數據等在內的各類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推動要素市場化配置,讓政府「有形之手」與市場的「無形之手」有效結合,為建立現代經濟體系提供制度保障。

  「5分鐘就辦好了戶口遷移手續。」11月3日,剛剛把戶口從株洲遷到長沙的孫浩告訴記者,因為公司搬到長沙,自己作為引進人才也將戶口遷了過來。「原以為手續會有點麻煩,沒想到這麼順利。」

  人才是最重要的生產要素,通過戶籍制度改革推動人口自由流動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湖南打破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別,放寬城鎮落戶政策,降低落戶門檻,全面有序放開中等及以下城市落戶限制,從寬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讓人才流動更加暢通,帶來更多發展紅利。

  9月14日,嶽陽華文食品登陸深交所中小板,成為A股「魚類零食第一股」。至此,湖南A股上市公司達到116家,居全國第十、中部第二位。

  推進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是服務實體經濟,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有力引擎。去年,湖南啟動企業上市「破零倍增」計劃,開局良好,今年以來已新增11家A股上市公司。三板、四板市場不斷發展壯大,到9月末,全省新三板掛牌企業達172家。

  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改革,出臺實施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經濟貢獻獎勵、科研人員股權和分紅激勵等一攬子政策,推動湖南科技創新不斷攀登高峰,一批前瞻性、顛覆性、引領性創新成果湧現,成為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數據市場化配置平臺加快推進,「健康碼」「湘就業」「湘消費」「湘農薈」等平臺等重點應用,為全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支撐……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猶如一把破解體制障礙的鑰匙,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助推力。

  省委改革辦常務副主任曾劍光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推進改革攻堅,圍繞完善市場經濟體制、要素市場化配置、國資國企、投融資體制、科技管理體制、政府職能轉變等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進有利於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改革、有利於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改革,推動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走深走實。

  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跑一趟就拿到了項目施工許可證。」說起前不久的辦證經歷,長沙市某建設投資公司的張麗娟豎起大拇指,「以前申辦項目施工許可證要填好多資料,跑好多個部門和窗口,非常麻煩。現在,流程清、速度快,必須點讚。」

  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的關鍵之舉。

  為系統破解企業和群眾辦事難、辦事慢、多頭跑、來回跑問題,2019年4月,湖南從企業和群眾心頭的事、身邊的事、創業的事、最難的事入手,創新推出「一件事一次辦」改革。

  分兩批次公布200項「一件事一次辦」服務事項,加快推進事項清單在全省範圍內落地;打破「數據壁壘」,全力推動業務整合和流程再造;強化考核督察,對改革不力的地方,約談相關負責人……每一個動作,都是「刀刃向內」「壯士斷腕」。

  減事項、並流程、縮時限、優服務,辦理環節平均壓縮70%、申報材料平均減少60%、辦理時間平均縮減80%……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一件事一次辦」辦件量超過5200萬件,群眾滿意率達99.7%。

  「許多企業員工和群眾反饋,排長隊、填無數張表格、來回跑幾個部門已成為過去式,如今辦事感受到的是爽爽的體驗感、暖暖的幸福感。」省政務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10月26日,湖南「一件事一次辦」改革獲中國政府網專題推介。

  隨著「一件事一次辦」改革不斷深化,湖南持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今年9月,省政府下發通知,再次調整34項行政權力事項,其中,新增4項,取消8項,下放22項。8項行政權力取消事項包括行政許可、行政確認、其他行政權力等多個類別,覆蓋自然資源、農業、商務、文物保護等多個領域。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通服務企業和群眾『最後一百米』。」省政務局局長向世聰表示,將以「一件事一次辦」改革為抓手,縱深推進簡政放權、優化服務,推進政府職能深刻轉變,提升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有力有效服務湖南打造「三個高地」、擔當「四新」使命。

  深化「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到2022年,實現全省政務服務事項「一件事一次辦」全覆蓋;持續打造極簡行政審批服務,持續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加快推動「數字政府」建設,促進政務服務網上辦理、全程在線、一網通辦;全面優化「一門式」集成服務,推進村(社區)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深化市縣營商環境評價,打造對接「北上廣」優化大環境行動升級版……下大力氣、用硬舉措,湖南正不斷推動發展環境大優化、大提升,持續釋放市場活力。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最大限度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這兩天,有兩張榜單在湖南人的朋友圈刷屏。

  一張是2020湖南企業百強榜單,一張是2020湖南省民營企業百強榜單。兩張榜單在11月5日同時發布,迅速引發廣泛關注。

  分析兩張榜單,無論是湘企百強還是民企百強,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資產規模和營收規模大幅增加,盈利能力大幅提升,顯示出湘企整體發展態勢強勁。

  企業是經濟建設的骨幹力量。無疑,兩個榜單裡的百強企業,是支撐湖南「經濟大廈」的「脊梁」。透過榜單看湖南經濟,折射出湖南經濟在改革創新中不斷優化升級,展現強大的韌勁與活力。

  市場經濟的汪洋大海,由成千上萬個市場主體組成。推動經濟行穩致遠的根本在於最大限度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湖南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推動各種所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為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10月29日,湖南國企「十大創新工程」揭曉,工程機械鋼及鈦合金新材料、中速磁浮、矮寨大橋、智慧交通……一批具有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彰顯了我省國企在科技創新領域的硬核實力。

  圍繞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目標,我省在全國率先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意見》,持續推進國有資本布局結構調整與企業重組整合,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國有企業活力勃發。截至今年6月底,33戶省屬監管企業資產總額為14302.7億元,同比增長27.1%。其中,九成企業資產規模均超過了10億元,21戶企業資產規模超過百億元。

  「省屬國企要爭當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的生力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突擊隊。」省國資委黨委副書記、主任叢培模表示,將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培育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進一步提升湖南國企的競爭力、創新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走訪座談近2萬家民營企業、351個園區和10155個商協會,收集問題12716個,轉交問題3541個,已解決問題6063個——這是今年3月份以來,全省統戰、工商聯繫統持續開展「萬企大走訪、同心促發展」活動交出的答卷。積極為民企紓難解困,支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湖南始終在行動。

  出臺《關於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降低稅費負擔、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增強民營經濟核心競爭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維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一系列改革舉措力度,為民營企業助力,為市場主體賦能,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不斷注入政策紅利。

  (文/唐婷)

相關焦點

  • 市場更有效 政府更有為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認為,「十四五」時期要更好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兩方面作用,通過更加有效的信息引導,強化預期管理和市場調控,促進形成更高水平的農產品供需動態平衡;通過更高標準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供給側對需求側的適應性和靈活性;通過加快推進智慧農業建設,促進現代信息技術發展應用,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 基石資本張維:創業板要衝在資本市場改革的最前沿,用好用足深圳...
    概括創業板的發展歷程,張維評價,「站在10周年這一歷史節點,創業板是成功的。」張維認為,創業板很好地實現了自身的戰略定位:作為主板市場的重要補充,創業板自2009年開板以來使得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得以拓寬,有效地為自主創新企業及其他成長型企業提供了發展的活水。
  • 青島市委書記「定調」今年青島改革攻堅新路數、新打法:用好改革的...
    市場化,就是凡市場能幹的一律交給市場,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在青島重建和優化城市發展的土壤生態的過程中,市場化改革是一系列「青島打法」行之有效的秘訣所在,也是釋放動能的活力源泉。市場化改革的核心問題,就在於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 只招女生的大學——湖南女子學院的學生據說更獨立更有氣質
    我國有三所公辦的女子大學,分別是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女子學院和湖南女子學院,其中的中華女子學院個別專業招少量男生,山東女子學院招男生的比例超過10%,只有湖南女子學院只招女生,不招男生。湖南女子學院雖然沒有男同學,但是老師裡有男老師,教職工裡有男職工,保安也有男保安,所以湖南女子學院也是有男廁所的。據說沒有男同學,女生會更獨立,也會更團結,還可以更專心的讀書。
  • 動員大會召開後,山東各市黨政一把手話「落實」:用好「關鍵一招...
    用好「關鍵一招」,攻堅決勝之年再大的風雪阻擋不了春天的腳步,再大的困難改變不了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徵程,再大的壓力動搖不了山東深化改革開放的堅定決心。直面問題,解決問題,在這爬坡過坎的緊要關頭,關鍵是要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青島作為山東對外開放的橋頭堡,承擔著擴大開放、輻射山東、推動全省發展的重大責任。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表示,青島一定要充分發揮龍頭作用,真正成為全省以開放倒逼改革的先鋒。
  • 煙臺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創新 亮劍爭鋒"關鍵一招"
    堅持用好改革「關鍵一招」。眼下,煙臺市按照省委省政府「九大改革攻堅行動」的總體部署,有效對衝新冠肺炎疫情和國內外形勢變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以攻堅的精神、攻堅的姿態、攻堅的節奏推動各項改革全面落地見效。  向改革創新要澎湃動力  確保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煙臺動力何來?
  • 繼續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十四五」順德提出打造五大新標杆
    在這一基礎上,順德立足「十四五」,展望二〇三五年,明確順德的遠景目標、戰略定位和發展路徑,提出遠景目標是:順德的地區生產總值實現新突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順德憑藉敢闖敢幹、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成了中國縣域發展的範本。未來五年,順德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上。將繼續用好改革「關鍵一招」,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主動謀劃改革、推動改革,通過深化改革推動全局發展,在產業壯大、城鄉形態、生態文明、基層治理等方面探索創新。
  • 社科評論|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其中,「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是此次全會創造性地提出的關於處理政府與市場關係問題的最新表述,是中國公共治理領域在話語體系建設上的重要突破,有利於將市場活力、制度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充分釋放出來,並朝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堅定前行。一方面,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關係是推進我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關鍵議題。
  • 湖南日報瀏陽河文章丨順勢而為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
    ,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在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必須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依靠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既善於積勢蓄勢謀勢,又善於識變求變應變。順勢而為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是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風險挑戰、加快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必由之路。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
  • 攻堅拔寨敢打硬仗 湖南深化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
    湖南把放手當抓手:省政府對外公布「三清單一目錄」,省級政府權力責任納入清單化管理;商事制度改革不斷加碼升級,從「先照後證」到「三證合一、一照一碼」,去年共增加新登記註冊市場主體46.77萬戶,同比增長10.31%,吸納就業超過140萬人。
  • 經濟日報:外貿關鍵指標持續回暖 正視壓力更要堅定信心
    數據顯示,去年5月份,我國出口以7.7%的增速超預期反彈,如果剔除這一基數因素,今年5月份實際出口增速還要更高些。當然,不能簡單地以數字高低來衡量外貿好壞,但部分關鍵指標持續回暖,體現出外部市場對中國製造的強大需求以及中國經濟的強勁韌性。外貿是推動我國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能否有效穩住外貿基本盤,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 學習詞典丨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科學把握市場與政府關係這一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命題進行了深刻總結,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深化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提出了明確目標和要求。 改革開放後,我國不斷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 以更堅定決心推進「兩優一高」市建設
    他強調,優化營商環境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打造區域競爭新優勢的關鍵一招,各地各部門要在思想上更重視、要求上更嚴格、行動上更有效,堅定爭創一流營商環境的信心決心,加快打造「兩優一高」市的「金」字招牌,不斷提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鄭餘良參加。在市行政服務中心,陳龍先後考察稅務、市場監管、投資項目審批等窗口運行情況,了解涉企服務有關工作。
  • 用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來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認為,「十四五」時期要更好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兩方面作用,通過更加有效的信息引導,強化預期管理和市場調控,促進形成更高水平的農產品供需動態平衡;通過更高標準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供給側對需求側的適應性和靈活性;通過加快推進智慧農業建設,促進現代信息技術發展應用,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 王偉域: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們正確認識和處理政府和市場關係提供了重要的理論視角和實踐要求,對於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推動高質量發展,意義深遠。  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是一道世界性經濟學難題,也是考察各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方面。在我國改革與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圍繞如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進行了不懈探索。
  • 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市場活力的「乘法」——工商、稅務、質檢...
    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市場活力的「乘法」——工商、稅務、質檢三部門負責人就「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答新華社記者問    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 高敬)10月8日,國慶長假後一上班,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投資人盧科強來到當地政務中心市管局工商窗口遞交了公司設立資料
  • 「放管服」改革: 一場刀刃向內的政府自我革命
    李克強總理強調:「『放管服』改革實質是政府自我革命,要削手中的權、去部門的利、割自己的肉。」聚焦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的痛點難點,「放管服」改革在全國各地持續向縱深推進。2019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半月談記者廣泛採訪地方施政者、企業家及基層群眾,共同探討:「放管服」改革這一源頭活水激活了什麼?
  • 倒逼改革,讓市場主體更有感受度
    「我本來很擔心,這部法的對應配套文件一旦全部公開,開了『天窗』的部門肯定會有壓力,但壓力也是最好的動力,都在倒逼政府加快放管服改革步伐,讓市場主體更有感受度!」市人大財經委主任委員戴柳說的這部法,就是《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 「關鍵一招」決勝「十三五」——綏化市「十三五」綜述之深化改革篇
    「關鍵一招」決勝「十三五」——綏化市「十三五」綜述之深化改革篇隋政言 王麗麗  變則通,通則久。「十三五」以來,我們堅決貫徹中央、省委重大改革部署,強化責任擔當,積極探索創新,充分發揮「關鍵一招」作用,不斷破解發展瓶頸,解決民生之艱,掙脫體制之束,經濟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  我們高質量完成「規定動作」  全市共承接中央和省委部署改革任務673項,已完成543項,完成率80.7%。
  • 如何平衡政府與市場關係:讓「兩隻手」各得其所相得益彰
    用好政府、市場「兩隻手」,讓政府和市場相得益彰,成為中外嘉賓的共識。&nbsp&nbsp&nbsp&nbsp中國制度彰顯巨大優勢&nbsp&nbsp&nbsp&nbsp中國改革「上半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被世界公認為「中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