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時代,學生們的詞彙量本就不多,還得應付老師每天的日記,每周的作文寫作。每次回想起來,那種寫作文寫不出來痛苦難受的感覺,是不是依舊浮現在我們腦海之中,而且最可怕的還是作文的字數,是不是依舊會回想起來自己一個個數著作文方格的字數,然後絞盡腦汁的去把它們填滿。每一個方格字都是經過學生們仔仔細細一字一字勾勒描繪出來的。
學生們在寫的過程中痛苦難言,就發揮他們自己本身的想像力,把作文的字數填滿。那麼對於老師們來說,可以看見學生們好多特殊的寫作風格,跟隨著學生的作文,一起漲漲知識。在小學生寫作的天賦的帶領下,下面幾篇作文,就可以領略到小學生盡力寫的作文。
全國通用的同樣的一張作文紙,小學生們又會如何把他們寫作的能力盡情的發揮呢?
空空的方格紙是多少小學生腦子裡的噩夢,下面這篇小學生把自己讀過的《三國演義》活靈活現地寫在了作文裡,況且記住一百單八將英雄的那麼多名字,也是不一般,而且這麼小就能讀《三國演義》,那也是閱讀水平不錯的。更可貴的是在作文最後幾個字的結尾,佔據了一頁作文紙,把作文湊字的技術,運用的活靈活現,充滿了靈氣。不得不說,學生們的創造力也是挺好的。
如果說上一篇是博學的,那麼下面這一篇絕對是峰迴路轉,一語雙關,把現在的諧音梗運用的恰到好處,一點都沒有浪費。雖然字數不多,然而卻是通過自己的作文題目點出了自己作文的主題,簡簡單單的三個字,既精煉又可貴,全文緊跟主題,開頭與結尾都點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到最後通過別人的旁白,進一步強調提出作文的最終思想。老師的點評也是三字足矣。
有時學生們寫作文還能跟自己的老師在自己的文字裡跟老師互動起來,把人生的巧遇描繪的細膩仔細,讓老師也認為巧合無處不在。小學生們寫的也是可以去德雲社學相聲了,很有相聲天賦。
然而學生們卻也有寫得讓人感動的,很簡單的對話,通過過去與現在的對比,每一句寫的讀者不禁潸然淚下,最純樸的文字,寫出了最真摯的感情。把自己對奶奶的思念用平淡的語言描述出來,卻依舊把自己對奶奶的眷戀,不舍,想念,揮淚於字裡行間。
儘管學生們對於作文的寫作,有各自不同的寫法,然而這也是他們在學習語文時候的每一次進步,只要把作文寫出來,就代表他們已經開始長大,學生們自己騰飛的翅膀一次次變大,為了自己更好的未來,在課堂上汲取著知識的營養。「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應該幫助孩子的成長,多讀書,去理解文字的意義,讓他們把祖國的傳統文化繼承下去,發揚光大,這才是教育者的責任與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