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科書是如何描述美國原子彈事件的?編的,讓人差點都相信了

2020-12-16 靜止歷史

日本對於侵華歷史,在他們的教科書上,沒有太多詳細的記錄,一筆帶過,並且用詞大都是用了一些逃避的詞語,來描繪日本對中國發動的這場戰爭。

那麼日本對於二戰時,美國向日本投原子彈事件,日本的教科書他是如何描述這件事件的呢?日本用「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慘劇」,來譴責美國的行為。相反他對於南京大屠殺的描述,用詞大都用「據說」,「還在研究和爭論中」,「南京事件」,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一個民族的錯誤,需要讓後世無知的認知來維護自己的尊嚴,是非常悲劇的一件事情。

日本的教科書上,每一句話都以維護他們的尊嚴為前提,來規避和錯誤的引導他們的國人,學習他們所謂的那些不存在的,不清晰的,不真實的歷史。對於日本在戰爭中的傷亡,日本孤兒尋親活動等等內容……

日本用了大篇幅的介紹,介紹了他們的損失有多慘重,日本人民受到了全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災難,讓他們的國家陷入無盡的災難中,讓不了解歷史的人,看了都信以為真了。而日本對於它給其他國家造成的損失,僅僅只用一句不確定的話:「全世界死者據說有3000萬左右」,讓讀者認為日本發起戰爭,讓其他國家蒙受災難,日本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在日本,2005年的教科書上,對於美國轟炸日本事件,日本教科書上,用了「無差別轟炸」這個詞,內容是這樣描述的,「讓我們想一想,調查一下,你對於這種無差別轟炸怎麼看待?」,這種事情還需要調查?孰不知,日本曾經也無差別轟炸過其他國家,當時南京大屠殺時,他們所用的武器只不過沒有像美國原子彈那麼犀利罷了。

想要用歷史教育後人,讓後人有一個正確的世界觀和戰爭觀,日本首先得思考是否有過正確的戰爭反思。

在日本的教科書上,對日本無條件投降,重點是「是否無條件」,教科書上進行了篡改概念的行為,似乎在告訴世人,日本當時是被逼無奈,才選擇有條件投降的。

2001年版本的日本教科書,內容描述:

「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政府努力最後能夠保住天皇制度,終於8月14日,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翌日,昭和天皇通過廣播,向國民宣布了日本投降。」教科書中迴避無條件,僅僅寫投降,或者戰爭結束,來訴說歷史。

日本2005年教科書內容:

「為此,日本政府以保留天皇制度為條件,於8月14日終於決定接受波茨坦宣言,第二天(15日)天皇通過收音機廣播向國民宣布了這一事實。」,日本是否無條件投降成為了日本教科書上面的一個焦點關注的問題,在中國的教科書上是承認日本無條件投降,並且在其他國家的歷史記錄中也是如此描述。並且保留天皇制度,那是美國佔領日本以後,為了方便管理日本才開恩保留給日本的一點尊嚴。

總體來說,日本對於自己發動戰爭的反思,並沒有像他們說的那樣信誓旦旦,更多的是對歷史的扭曲,和對戰爭意圖的否認。不過對於大多數日本民眾來說,的確是他們這一輩子最大的災難。

相關焦點

  • 我們的野蠻是從日本人那裡學到的,美國人眼中「廣島原子彈」事件
    尤其是與我們隔海相望的日本,其在這場戰爭中的所作所為不僅引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恨,而且招致了全世界人民對於他們暴行的痛罵。1945年美國首次將原子彈應用在二戰戰場上,它首要的轟炸目標便是那個痛恨已久的日本。
  • 美國投放原子彈,日本人為啥不恨美國?日本老人講出實情
    不少國家在二戰結束以後都元氣大傷,不管是戰敗國還是戰勝國皆是如此,日本當然也不例外,雖然日本和很多國家都開戰了,但是讓日本損失最嚴重的依然是美國,從東京大轟炸到原子彈事件,可以說是把日本國內搞得一團糟。
  • 辛子:揭秘日本教科書如何描述南京大屠殺?【6】
    最後,再看看一直遭受爭議與譴責的日本右翼教科書。下面是「扶桑社」2006年出版的《新歷史教科書 市販版》p199頁、與2011年育鵬社出版的《新日本歷史》p206-209頁,對於「南京大屠殺」的描述:(說明:「育鵬社」是「扶桑社」的子公司) 「そのとき、日本軍によって、中國の軍民に多數の死傷者が出た(南京事件)。なお、この事件の犠牲者數などの実態については資料の上疑問點も出され、さまざまな見解があり、今日でも論爭が続いている。」
  • 美國為什麼對日本動用原子彈 | 鳳凰副刊
    無論如何,日本把全權交給一位年僅三十一歲的物理學者,原子彈製造研發算是正經起步了。可那些人做夢也不會想到,在美國,原子彈研發是注入了龐大的資金,作為一大國家事業而起步的。日本則慢悠悠的,暫且託付給一位科學家,開始了原子彈研究。
  • 美國投放原子彈有隱情?因一個翻譯錯誤,致使日本吃了兩顆原子彈!
    跟著小編一起去探索藏在歷史裡的秘密吧! 美國當年在二戰中是後期才參與了戰爭,而在和日本的火拼下,為了早日結束世界第二次大戰,直接對日本投放兩顆原子彈,從而使得戰爭加速結束,而對此很多人都認為沒有原子彈,這場戰爭或許還要持續更長的時間,原子彈是促使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真正原因,不過根據相關分析指出,美國在當年投放原子彈的行為另有隱情?
  • 美國、日本、韓國的歷史教科書中如何寫中國?差距太大
    美國、日本、韓國的歷史教科書中如何寫中國?差距太大。無論是對於中國歷史,還是世界歷史,我國對於學生歷史知識的教育都是很看重的。如今,我國作為一個世界大國,我國五千年的歷史,也被各個國家編寫到歷史書中。但每個國家對於中國歷史的描述都不同,其中以美國、日本和韓國的歷史教科書最具有代表性,而這幾個國家對中國歷史的描述卻是大相逕庭。在美國,對於學生的教育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所以,在美國的歷史書上對中國歷史部分的描寫是非常客觀的、中立的。美國的歷史書也曾參照過中國的歷史資料,所以和我國的歷史書上的描寫是相差無幾的。
  • 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時,日本國民在幹什麼
    二戰後期,美國向日本長崎和廣島投放了兩顆原子彈。來到現在我們知道原子彈的巨大威力,如果原子彈在身邊投放,肯定第一想到是逃命。可是在二戰時期那時候人們還不知道原子彈的破壞力,日本人在二戰時期當美國的原子彈掉下來的時候,竟然沒有一個人逃跑,眼睜睜的看著原子彈落地爆炸。
  • 廣島長崎被原子彈轟炸,現在怎麼樣了?全部人都被騙了75年
    導語:75年後,日本廣島長崎情況如何?我們都被謊言欺騙了相信稍微了解一點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日本的廣島和長崎經歷了什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分別在兩地投擲一枚原子彈,傷害總量為3萬噸TNT,共計造成十幾萬人死亡,數百人無家可歸,產出的核輻射幾乎覆蓋整個地區。後來當地人基本都撤離,畢竟無法在這樣的環境裡生存,核輻射會給人類帶來重創。事情發生之後,日本當局著手各種善後事宜,並很快就宣布投降。
  • 日本投降前,美國都準備怎麼對付日本?火燒,斷糧,其實就原子彈最簡單
    在地上,大量來不及逃走的日本人被瞬間氣化,方圓1公裡內的人當場死亡,幾乎所有建築物被毀,廣島市直接死傷10萬人,間接死亡20萬人以上。 三天後,另一顆原子彈「胖子」被投放在長崎,造成4萬人直接死亡,4.5萬人受傷。 在教科書之中,普遍認為原子彈的爆炸是日本法西斯投降的直接原因。
  • 日本、俄羅斯和越南,是如何在教科書上描述對越反擊戰的?
    中國教科書上對於這場戰役,就是基於客觀事實描述的一場正當的防衛反擊作戰,但國際上對於它的評價卻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甚至出現了完全相反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之所以會上演這樣一出「羅生門」,也是因為各國站在了不同的角度上去思考。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日本、俄羅斯和越南在教科書上是如何描述對越反擊戰的。
  • 美國投原子彈於日本廣島、長崎,日本為何沒有仇恨美國?
    還有就是原子彈在當時是一種新興的武器,長崎廣島的爆炸在長時間裡被認為是普通的爆炸事件——只不過威力稍微大了一點。原子彈的深遠影響在後來才慢慢展現出來,而日本政府則是在原子彈剛剛爆炸的時候就迅速封鎖了消息,因此很多日本民眾完全不知道當年美國對他們做出了多麼恐怖的襲擊。
  • 美國/俄羅斯/德國/印度/日本教科書中,中國是什麼樣子?
    即使對於二戰這樣的重要歷史事件,也由學生自己來評價歷史責任。美國教科書點評近代中國,對近代的中國,這個課本講得稍多。從西方列強侵入中國,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國共合作、「中國內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尼克森訪華、鄧小平倡導改革開放都有涉及,其中介紹了孫中山、蔣介石、毛主席等人物及紅軍萬裡長徵等事件。
  • 美日韓的歷史教科書裡是怎樣描述中國的?日本最心虛,韓國最無恥
    要知道在我們國家這漫長的五千年裡面命運多舛,有過輝煌,有過屈辱,但是如今的中國王者歸來,已不再是當年被諸多國家欺負的沉睡的獅子,已經是一隻傲視全世界的「雄雞」,而也正是因為這讓其他國家不能忽視我們國家,為此在很多國家的歷史課本中都描述了我們中國的歷史。而今天筆者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美日韓三國在教科書中是怎樣描述中國的歷史的,美國的最接近真實,日本最心虛,韓國最無恥。
  • 美軍向日本扔原子彈,日本人卻不恨美國?2個日本老人揭曉答案
    這兩顆原子彈導致日本民眾大規模死亡,一般情況下來講日本對於美國應該非常仇視才對,但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日本人完全不怨恨美國,那麼美軍向日本投原子彈,日本人究竟為何不恨美國呢?2個日本老人說出實情,揭曉了答案。
  • 日本廣島原子彈事件,美老兵:他們活該,不後悔投原子彈!
    二戰時期,日本迅速投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美國向日本廣島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導致日本幾十萬人傷亡,之後無惡不作的日本迅速投降。日本在二戰時期可是臭名昭著,喪盡天良,不僅如此,日本鬼子還非常的狂妄自大,之後更是偷襲美國珍珠港,之後美國和日本發起來著名的太平洋戰役,在衝繩島戰役中日本瘋狂不要命的抵抗,讓美國元力大傷。如果再次攻佔日本大陸,面對日軍的瘋狂,美國估算所耗費的經濟物力和人員傷亡會十分的慘重,之後美國決定投放原子彈,迫使日本投降。
  • 美國轟炸廣島驚人內幕:日本險遭第三顆原子彈(圖)
    在會上,日本首相小泉統一那再次重申了日本不會製造或擁有核武器的立場。  小泉藉此次參加原子彈爆炸紀念活動之機指出,作為歷史上唯一一個遭受原子彈襲擊的國家,日本將毫不動搖的恪守核武器「三不」原則,堅決不擁有、不生產、不引進核武器。  廣島原子彈爆炸57年之後,英國報刊對當時駕駛飛機轟炸廣島的美國飛行員保羅·提貝茲進行了獨家專訪,首次披露了大量長期以來鮮為人知的內幕。
  • 日本本可避免廣島、長崎原子彈事件,而今人們仍住在核輻射城市
    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美國陸軍航空部在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此時日本敗局已定,但是為了加速日本投降進程,並以此遏制蘇聯,美國還是決定投下人類史上第一顆用於戰爭打擊的原子彈。其後三天,日本長崎又收到一顆來自美國空軍的「禮物」。日本挺不住了,在廣島事件的9天後,宣布無條件投降。
  • 美國投下原子彈,日本人為什麼不恨美國?兩個日本老人說出答案
    美國不光在戰時向日本投下了原子彈,在日本投降以後,還派兵進駐了整個日本,實際上控制了日本政府,麥克阿瑟更是成為了日本的「太上皇」。然而,讓人們匪夷所思的是,日本人並不怨恨美國,反而還十分感激美國人,這是怎麼回事呢?經歷過原子彈轟炸的兩個日本老人在後來接受採訪時說出了答案。
  • 美國為什麼選擇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天意如此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軸心國的失敗,同盟國的勝利而結束,在這期間起到關鍵作用的就是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的事件。原子彈的投放加速了日本的投降,無異於給垂死掙扎的日軍狂徒一個致命打擊,這個事件也成為了二戰的催化劑。在這裡面我們要提到一點,美國為什麼不選擇日本其他地方投彈,反而是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呢?
  • 原子彈核爆廣島長崎:日本認為這是無辜的屠殺,美國為什麼認為這是...
    大家可能經常會看到網絡上有些人天不怕地不怕,一旦有事件發生,就嚷著拳打南山幼兒園,腳踢北海敬老院。 這真的就是感謝袁隆平爺爺培育了雜交水稻,讓大家都吃得飽飽的,所謂人類一吃飽,就開始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