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保為何被發配南京鬱郁而死?因為他對萬曆的妹妹幹了件噁心事

2020-12-08 程史

公元1572年,明穆宗駕崩,年僅十歲的朱翊鈞登上了皇位,是為萬曆帝。鑑於皇帝年紀還小,為了國家著想,李太后垂簾聽政。

為了安朝臣的心,李太后並未完全行使皇帝的權力,她將前朝之事全盤託付給了張居正,而今天要說的太監馮保,就是李太后與張居正之間聯繫的樞紐。

在巔峰時期,馮保擔任了萬曆時期的司禮監掌印太監,也就是我們民間所說的「內相」。縱然是向來瞧不起宦官的明朝史官也不得不承認,馮保,的確為萬曆新政的大功臣。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太監到了晚年卻被萬曆放逐至南京,鬱鬱而終,這又是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對萬曆的妹妹永寧長公主,幹了一件噁心事。

這要從與萬曆一母同胞的妹妹朱堯媖身上說起,1582年,萬曆封時年15歲的朱堯媖為永寧長公主,並親自囑咐馮保為其找一個好夫婿。

熟悉明朝歷史的朋友都知道,為了防止外戚做大,明朝公主都是挑選民間良家子為夫婿的。所以在當時,許多民間富商為了提升自己的階級,大多會花費重金賄賂為公主選婿的太監,以求達到自己的目的。

作為明朝「內相」,馮保自然是深諳其中之道,於是他在接到命令後就全世界的跑,騎驢找馬,看誰給的價位最高。

最終以富商梁國柱給出的價格最高,於是馮保便向上頭舉薦了梁國柱的兒子為永寧長公主夫婿。但是當時梁國柱兒子梁邦瑞身患肺癆,已然命不久矣。

萬曆帝居深宮之中,自然是不會知曉這一點,在得知馮保選好夫婿後,他大手一揮便將最疼愛的妹妹嫁了過去。沒成想兩人才結婚一個月,梁邦瑞就因為肺癆去世了,永寧長公主為此整日痛哭流涕,不久後也離開了人世。

1582年,張居正去世,萬曆帝找準機會下旨將張家抄家,並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

同年十二月初八,江西道御史李植受萬曆指示上疏彈劾馮保12大罪狀,其中擺在最前面的一條便是「永寧公主選婚,馮保接受梁國柱萬金賄賂,明知其子短壽且確實有病,卻曲意庇護。結果成婚之時,梁「鼻血雙下,沾溼袍袂」,大婚後一個月,竟一命嗚呼,致使公主鬱鬱寡歡。」

次日,萬曆下旨剝奪馮保所有官位家產,發配南京。在前往南京後不久,馮保鬱鬱而終了。綜上所述,馮保被清算,其實有很大原因是因為他對永寧長公主幹的這件噁心事!

相關焦點

  • 張居正對萬曆亦師亦友,為何萬曆卻如此恨他,他剛死就抄家發配?
    還不到20歲,張老師您至少在輔佐他10年以上才行。而且萬曆皇帝那個時候對張居正也是很情真意切的,萬曆甚至下過聖旨說,我恩師張居正功勞太大了,我都沒法再封賞他了那麼怎麼辦?張老師您等著吧,我就好好照顧你的子女,你看看將來我怎麼照顧你的子女來報答你!
  • 中國古代歷史人物:《病榻遺言》馮保,立於萬曆朝
    言下之意是指張居正欺侮他,而「須臾內侍傳旨,高閣老在宮門外莫去」,則表白朱載裡是以高拱為主要的依靠力量的。據高拱判斷,當時張居正和馮保的勾結已經相當緊密,所以對形勢比較悲觀,發出了「事勢必不可為」的嘆息。又說:「上崩,拱等聞報哭於閣中。而居正雖哭,乃面有喜色,揚揚得意。」可見張居正對朱載垕之死是抱著幸災樂禍的心理。確認了這一點,張居正「大逆不道」之罪是無可推卸的。
  • 萬曆皇帝朱翊君
    據說皇帝臨死之前的前一天,這幾個人被召到皇帝的寢宮之中,老皇帝(當然皇帝不老,只有36歲)抓著高鞏的手說「以天下累先生」,這句話很好解釋,今後的天下大事就要麻煩先生您了。還有一句話「事與馮保商榷而行」,我們說剛才那句話高鞏比較好理解,他要輔佐小皇帝治理天下,第二句話對高鞏來說相對有點難度,什麼意思呢?以後你凡事和馮保商量著辦。
  • 明朝太監馮保,陪伴了萬曆皇帝整個童年,最後因為貪汙被萬曆抄家
    明朝第十位皇帝正德是一位個性很強的皇帝,在他的統治期間,他經常離開京都幾個月甚至一年,以前的朝代都有早期朝代,但正德皇帝開了開夜宵的先例,正德皇帝在位僅16年,死時31歲,沒有留下繼承人。經大臣與太皇太后商議,由後代,萬曆皇帝的祖父繼承大一統,他就是嘉靖皇帝,嘉靖皇帝在位45年,僅次於明朝萬曆皇帝,嘉靖在位的前二十年,盡職盡責,但當他到了中年,他把精力轉向鍊金術和追求長生不老。萬曆的祖父嘉靖死後,父親繼承了他的王位,他就是隆慶皇帝,在位五年半,明朝期間,國家恢復了繁榮,隆慶也被稱為繁榮之王。
  • 萬曆統治分「三大階段」,為何說大明王朝的轉折點自萬曆而起?
    公元1973年,年僅10歲的萬曆登上了皇位,由於年紀尚幼,沒有執掌政權的能力,李太后垂簾聽政,同時還有馮保和張居正為輔政大臣。 馮保為太監,負責協助太后教育小萬曆,由於親近皇帝,自然是受到了重用。
  • 張居正為何被萬曆清算?教育嚴格難道是壞事?養成萬曆的叛逆心理
    一、張居正屬於過勞死,潘晟還不成氣候。張居正死的時候,才不過58歲,比諸葛亮年長了4歲。諸葛亮是累死的,張居正同樣也是累死的。張居正比諸葛亮還要勞累,因為他掌管的帝國實在是太龐大了,整個大明帝國的重擔,都挑在他一個人肩頭,他幾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
  • 萬曆皇帝為何有著逆反心理?與張居正的教育密不可分,難怪被清算
    神宗是為萬曆皇帝,在內任用馮保,而朝中大權都交給張居正。在小皇帝的成長世界裡,張居正、馮保成了影響他人生的重要夥伴,張居正除了主持內閣工作,同時承擔起小皇帝的教育工作,而馮保這個司禮監的負責人成了小皇帝的「大伴兒」。
  • 對萬曆皇帝嚴厲有加的張居正為何被反噬?太過急切!
    一是小時候他剛剛中舉,他爺爺被被他的好朋友、他爺爺的頂頭上司--遼王搞死了。張居正少年成名,五歲就能認字,十歲就能寫文章,12歲就考了個秀才,震驚了整個荊州府。毛妃借著這件事又把朱憲節好好批評了一頓,朱憲節從毛妃那裡回來之後,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朱憲節把張居正的爺爺張鎮叫來,說是要慶祝他孫子中舉了,張鎮本來高高興興得去,遼王給張鎮賜酒,張鎮高高興興地喝,後來張鎮有點醉了,遼王還是逼著他喝,後來張鎮都喝不下去了,遼王就讓人拿起酒瓶給張鎮灌酒,直到酒都灌不進去了。
  • 此人身為帝師,為何會把人嚇死?
    後來,徐階整垮嚴嵩,當上了內閣首輔,他很看重高拱,舉薦高拱擔任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成為身份顯赫的內閣大臣。高傲的高拱並不買徐階的帳,他認為只要學生朱載垕當了皇帝,他入閣是板上釘釘的事,徐階不過是送了個順水人情。他一入閣,就展現了強勢作風,很想自己說了算,經常跟徐階唱反調,弄得內閣中的氣氛不太和諧。
  • 為什麼萬曆不上朝國家照樣穩定,而崇禎勤政十七年把國家搞亡了?
    當然,萬曆還是做了部分成績,比如萬曆三大戰役,寧夏之役、播州之役、萬曆朝鮮戰爭,這三大戰役不僅給萬曆挽回了面子,還鞏固了明朝在東亞的地位。反觀崇禎皇帝,每日勤勤懇懇努力工作,吃喝用度能省就省,雖說崇禎也做錯了很多事,但他的做事態度還是值得肯定的。
  • 萬曆症候群,導致明王朝滅亡的心理疾病
    萬曆皇帝的成長史萬曆皇帝朱翊鈞出生時,他的父親朱載垕還沒有登基,皇帝還是他性格乖戾又迷信道術的爺爺嘉靖皇帝。因為嘉靖篤信方士所說的「二龍不相見」,且渴望長生不老,一生最忌諱別人跟他討論繼承人的問題,據明史記載,晚年的嘉靖更是「諱言儲貳,有涉一字者死」。所以,朱翊鈞出生之後,朱載垕不但不敢上報給嘉靖,連名字都不敢給他取。
  • 明朝萬曆六年張居正返鄉 乘32人抬"巨無霸"轎子
    一次還鄉理事,極其風光體面和耀武揚威  公元1578年4月(明神宗萬曆六年)首輔張居正離京,回湖北江陵老家。這一次奉旨還鄉,是為他一年前逝世的父親辦理喪事;誰都有死老子的必然性,但死了老子,竟勞駕皇帝操心,是絕無僅有的特例。衝這一條,張大人此行,可謂極其風光體面,極其耀武揚威。
  • 風靡大陸的《萬曆十五年》,其作者卻無人問津,悲慘至死?
    風靡大陸的《萬曆十五年》,其作者卻無人問津,悲慘至死?風靡大陸的《萬曆十五年》,其作者卻無人問津,悲慘至死?轉眼間,黃仁宇102周年誕辰已過。數十年形同盲流的生活,給他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損害,還有心靈上的巨大衝擊。當時的他,雖然被美國一所大學僱傭任教,在在教學期間,卻無法完成身為學者的「業績指標」,直到垂垂老矣,他的作品才被批准公開發表。至於他為何會被解僱,而且何以會找不到工作,其因這些年也有好多說法。
  • 為何說狄托「毀了」南斯拉夫呢?因為他幹了三件事,徹底毀了國家
    【歷史】中國有句話叫做「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意思是韓信成功是因為蕭何,而失敗走向滅亡,也是因為蕭何,而這句話放在國家層面更是如此。因為很多國家的成功,強大,依賴強悍的領導人,但是最終的衰弱和滅亡,其實也是如此。尤其是很多強國,國家的強大和滅亡,都是因為強悍領導人。
  • 掌控著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為什麼明朝的萬曆皇帝卻如此孤獨?
    因為這個事,還提起了慈聖太后的傷心事。原因是萬曆皇帝認為宮女沒有這個殊榮,能為皇家接脈。而他忘記了自己的母親,當時也是個宮女。因為宮女出身的這個事情,他不止一次和慈聖太后發生過矛盾。可是,為了這件事情,萬曆皇帝和眾大臣前前後後周旋了15年,他曾「一怒而斥諫官十一人,朝士莫不駭嘆」,逼退內閣首輔四人,這件事也是萬曆朝最複雜的政治事件。最終,在祖制和大臣的裹挾下,萬曆低頭了。
  • 從《萬曆首輔張居正》,看古代家庭教育的松和緊
    張首輔出身於荊州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因為家裡和就藩於荊州的藩王遼王的矛盾,導致他的祖父死在了王府,但是這時候未來的張首輔還是一個什麼都不是的升鬥小民,這個經歷對張居正個人性格影響很大。之後未來的張首輔通過科舉進入了朝堂,那幾年,朝局上面甚是混亂,嚴嵩,徐玠,高拱等人「輪番鬥法」,你方唱罷我登場。
  • 在高拱和張居正的齟齬中,有個人顯得特別重要,他就是大太監馮保
    在高拱和張居正的齟齬中,有個人顯得特別重要,他就是大太監馮保張居正是個神人。中國歷史上,象張居正這樣的神人沒幾位,他是從小神到老神一輩子。小時候,是神童,十二歲考中秀才,江陵知府李士翱因此很喜歡他。十四歲,他就去考舉人了。那個年代,年過半百還在考秀才的都大有人在。這次鄉試,張居正受到湖廣巡撫顧璘的器重。
  • 大明嗜血權爭:他回朝做官,2大臣聞訊,直接翹了辮子|百家故事
    高拱復出,立即「要」了兩條人命,當初彈劾過他的胡應嘉,聞訊當場嚇破了膽,眼睛一閉翹了辮子,另一個彈劾過他的歐陽一敬,雖然已解官歸田,但在回鄉途中聽說後也鬱郁而死。很顯然,他們都很了解高拱的為人,預料他重獲任用後,一定會對過去的對頭展開殘酷的報復,於是認為,與其將來被報復,不如先死為安。
  • 數十年不理朝政,竟然沒有人造反,萬曆是如何做到的?
    就像萬曆,其實他倒是沒什麼特殊的愛好,也不鬥蟋蟀,對木工活兒也沒有興趣,可是他太懶了。他竟然能夠幾十年不上朝,窩在自己的後宮。 如果說他在位幾年也就罷了,似乎影響也不大,可偏偏他在位時間又很久。那麼,明朝萬曆皇帝長達二十八年不上朝,為何沒人敢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