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等三部委首次統一信用債信息披露要求,健全債市基礎性制度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這是繼統一違約債券處置機制、建立債券市場統一執法機制、銀行間交易所市場信用評級互認等多項措施後,公司信用類債券部際協調機制又一重要成果。

12月28日,央行、發改委、證監會聯合發布《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明年5月1日實施。這是繼統一違約債券處置機制、建立債券市場統一執法機制、銀行間交易所市場信用評級互認等多項措施後,公司信用類債券部際協調機制又一重要成果。

據了解,《辦法》出臺前已經醞釀了兩年多時間,並結合近期債券事件進行了微調。《辦法》共五章47條,首次統一了公司信用類債券各環節信息披露要求,包括: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則、信息披露人義務、發行及存續期的信息披露要求、重大事項認定標準及披露要求等。

「《辦法》通過統一和明確信息披露程序和要求,提升信息披露質量,有助於增強市場透明度,完善市場約束機制,有助於強化投資者保護,有助於健全債券市場基礎性制度,推動債券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公司信用類債券協調機制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

加強信息披露協調統一

當前,我國公司信用類債券主要包括企業債券、公司債券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這三種債券的信息披露要求並不完全相同。

《辦法》的發布即為推進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協調統一,主要體現在四方面:一是統一信息披露基本原則;二是統一信息披露義務人;三是統一企業、中介機構的信息要求;四是統一存續期重大事項認定標準及披露要求。

例如,在重大事項認定標準方面,此前不同債券品種對重大事項認定標準不一。《辦法》結合新《證券法》有關規定,明確了22項可能影響企業償債能力或投資者權益的重大事項,包括:企業轉移債券清償義務,企業發生重大資產抵押、質押、出售、轉讓、報廢、無償劃轉以及重大投資行為或重大資產重組等;並統一了重大事項信息披露時點,保障投資者知情權。

對於信息披露要求,《辦法》第5條規定,信息披露應當遵循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的原則,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語言應簡潔、平實和明確,不得有祝賀性、廣告性、恭維性或詆毀性的詞句。

《辦法》第39條還規定,企業等信息披露義務人未按照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或所披露信息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給債券投資者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信息披露是註冊制的核心,也是債券市場,尤其是公司信用類債券市場最重要的基礎制度之一。信息披露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市場約束機制的有效性。」一位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據了解,《辦法》還兼顧了原則性與靈活性,明確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則和要求,同時為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協調統一框架下特殊安排留出適當空間;兼顧現實性與前瞻性,在吸納債券市場現有信息披露有益實踐的基礎上,也為未來持續深化信息披露統一留有空間。

「兩提高、一監督」

《辦法》第10條規定,企業發行債券,應當在發行前披露募集說明書等文件;第16條規定,債券存續期內,企業應當按照相關要求披露定期報告。

據了解,為提高信息披露質量,《辦法》對募集說明書、定期報告的主要內容、結構框架、格式體例提出了細化要求,且《辦法》在充分考慮不同類型投資者決策與風險分析能力的基礎上,對募集說明書、定期報告設置了差異化的信息披露要求。

與此同時,《辦法》對於投資者的保護力度也有所提高。募集說明書專設「投資者保護機制」一章,披露債券持有人會議機制、受託管理協議主要內容、違約情形、違約責任、債券違約救濟機制和處置程序等投資者權益密切相關的內容。

如,要求企業應當明確披露債券違約事件的定義、觸發條件、違約責任、應急事件及債券違約救濟機制和處置程序、不可抗力、棄權、爭議解決機制等。

「一監督」是指《辦法》以債券市場統一執法為基礎,建立「行政手段+自律措施」的懲罰體系。《辦法》明確,在跨市場統一執法的基礎上,公司信用類債券監督管理機構可以對違反《辦法》規定的機構和人員採取責令改正、監管談話等監管措施,市場自律組織可以按照自律規則對企業、中介結構及相關責任人員違反自律規則或相關約定、承諾的行為採取自律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募集說明書、定期報告作為投資者分析債券投資價值的重要信息來源,為提高其信息披露質量,同時強化募集說明書作為債券基礎性文件的法律約束力,《辦法》首次從格式、內容、投資者類型等維度統一了募集說明書、定期報告的編制要求,在降低因規則不一致而帶來的披露成本的同時,提升了債券跨市場發行便利性,提高了投資者保護力度。

據了解,後續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將根據《辦法》制定相關配套的實施細則,以便做好過渡期內的政策銜接,並依據規則對信息披露進行自律管理。

相關焦點

  • 三部委首次統一公司信用債信息披露標準 強調加大投資者保護力度
    《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首次統一了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要求,包括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則、發行和存續期間的信息披露要求、重大事項認定及披露要求、企業中介機構信息披露要求等。首次統一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標準《管理辦法》首次統一了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要求,包括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則、發行和存續期間的信息披露要求、重大事項認定及披露要求、企業中介機構信息披露要求等。作為註冊制的核心,信息披露是債券市場,尤其是公司信用類債券市場最重要的基礎制度之一。
  • 債市「統一」再下一城!央行等三部委聯合發文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披...
    債市制度建設正在加快統一步伐。12月28日,央行、發改委、證監會聯合發布《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下稱「《辦法》」)。《辦法》旨在規範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統一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標準。《辦法》是統一債市規則的又一重要舉措,公司信用類債券協調機制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統一和明確信息披露程序和要求,提升信息披露質量,有助於增強市場透明度,完善市場約束機制,有助於強化投資者保護,有助於健全債券市場基礎性制度,推動債券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統一信息披露規則對各方有何意義?
  • 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要求實現統一,債券市場基礎性制度進一步健全
    12月28日,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證監會聯合發布《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首次統一了公司信用類債券各環節的信息披露要求。信息披露是註冊制的核心,也是債券市場,尤其是公司信用類債券市場最重要的基礎制度之一。信息披露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市場約束機制的有效性。
  • 三部門統一信批規則 健全債券市場基礎性制度
    三部門統一信批規則 健全債券市場基礎性制度 2020-12-29 11:02:45 來源:新華網 信息披露制度是對發行人形成市場約束的關鍵,也是投資人識別風險的關鍵。
  • 明確信息披露原則 統一信息披露要求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邵鵬璐根據《辦法》,公司信用類債券包括企業債券、公司債券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即涵蓋了交易所和銀行間債券兩大市場的所有非金融類信用債品種。《辦法》明確,公開發行的公司信用類債券的發行及存續期信息披露適用本辦法,私募債的信息披露規則由市場自律組織依照本辦法的原則制定。總體來說,《辦法》明確了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則,對債券信息披露的要件、內容、時點、頻率等有統一要求,並對債券信息披露的監督管理和法律責任等做出規定。
  • 央行等三部門發布《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統一信息...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規範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統一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標準,近日,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證監會聯合發布《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 股債蹺蹺板效應顯現,疊加止盈盤施壓,債市開年走弱|債市綜述
    交易員表示,風險資產向好、基金止盈以及公開市場淨回籠等對債市造成壓力;與二級市場相反,農發行和國開行下午招標的新債定位均偏低表現略好;總的來說,目前債市缺少明顯的利好支撐,下一步還需要看央行資金回籠力度和股市走勢等。
  • 債市調整基本結束 機構看好優質企業信用債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房佩燕債市如何走?私募認為,債券市場的調整已基本結束。但由於目前貨幣政策不具有反轉空間,預計短期仍以震蕩格局為主。具體到投資操作上,不少機構看好優質的企業信用債。 調整基本結束貨幣政策不具備反轉空間這波債市調整,銀葉投資基金經理張沐東認為各期限調整幅度已較為充分。
  • 中國債市大革命:銀行間交易商、交易所、發改委在債市發揮什麼作用?
    央行明確,企業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應在交易商協會註冊。4月15日,交易商協會一口氣下發了債務融資工具註冊規則、短期融資券業務指引和中期票據業務指引,以及信息披露規則、中介服務規則、募集說明書指引、盡職調查指引等7項文件。
  • 央行發聲,加強信用評級行業監管,發揮債券市場「看門人...
    一石激起千層浪,近日以來,永煤債券的突然違約引發了債市連鎖衝擊,全國煤炭類債券、國企債均受波及,一級市場被迫取消發行,二級市場遭遇「打折」拋售。與此同時,這一連串的信用債違約風波,也引發了對債券市場的持續思考。
  • 舊聞重讀|中國債市如何從小到大,如何發展成當前多頭管理的現狀
    央行明確,企業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應在交易商協會註冊。4月15日,交易商協會一口氣下發了債務融資工具註冊規則、短期融資券業務指引和中期票據業務指引,以及信息披露規則、中介服務規則、募集說明書指引、盡職調查指引等7項文件。
  • 吳曉球:發展債市這幾個問題...
    解決債券市場一體化的關鍵是制度一致、機制相通、信息共享。三、債券投資者結構如何調整?受特定製度約束和相關交易機制的限定,不同的債券只能在或主要在特定市場進行交易。市場分割和制度約束,決定了我國債券市場投資者結構的特殊性。
  • 債市信心遭遇重挫 市場在喊渴!央行剛剛發了1600億元「紅包」
    原標題:債市信心遭遇重挫,市場在喊渴!央行剛剛發了1600億元「紅包」 摘要 【債市信心遭遇重挫 市場在喊渴!
  • 誰是「債雷王」?
    之所以「2A」檔的違約在今年上半年佔比下去了,是因為一個值得注意的新現象是,上半年,高評級債開始加入違約行列,其中上海華信的違約,打破債市初始評級AAA的債券首次違約,評級機構因此也遭到質疑。各位請回看開篇那張「愉見財經」的製圖。
  • 2016債市開放:「熊貓」超過「點心」?聽頂級投行怎麼說
    傅樂特也指出,「現在中國國內市場的信用風險區分更加顯著,不同信用等級產品的收益率曲線正在陡峭化,這些都是積極的趨勢。」在去年「瘋狂的公司債」階段,房企發行的債券利率甚至低於有國家信用背書的國開行金融債,「利率倒掛」非常顯著。相比之下,現在的風險定價顯然更趨理性。同時,熊貓債市場的開放對中國國內的投資人而言也同樣有益,這將給國內投資人購買多樣化信用產品的渠道。
  • 債市通行手冊
    12、2015年,央行推動取消了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交易流通審批行政許可,但同時要求(1)中債登和上清所在債券登記當日,以電子化方式向同業拆借中心傳輸債券交易流通要素信息;(2)是發行人或主承銷商應在債券登記當日,向同業拆借中心提供債券初始持有人名單和持有量。
  • 吳曉求:發展債市這幾個問題需重點...
    解決債券市場一體化的關鍵是制度一致、機制相通、信息共享。三、債券投資者結構如何調整?受特定製度約束和相關交易機制的限定,不同的債券只能在或主要在特定市場進行交易。市場分割和制度約束,決定了我國債券市場投資者結構的特殊性。
  • 債市年終盤點之一:2019年債券市場統計分析報告
    持續健全多層次政府債券市場,助力積極的財政政策提質增效。進一步發展金融債券,增強金融機構服務能力。加快信用債券市場創新發展,加強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完善資產支持證券制度建設,加強跨市場融合。有序推動債券市場開放,為境外投資者提供更多便利。加強基礎設施統籌建設,推進託管結算體系整合。
  • 吳曉求:我國債市須摒棄「誰審批、誰監管」的發展思路和監管原則
    解決債券市場一體化的關鍵是制度一致、機制相通、信息共享。三、債券投資者結構如何調整?受特定製度約束和相關交易機制的限定,不同的債券只能在或主要在特定市場進行交易。市場分割和制度約束,決定了我國債券市場投資者結構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