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網易後,我對用戶體驗界限的思考

2020-12-25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作為一個用戶體驗設計師,除了接需求做需求之外,需要定期的對自己的項目進行反思,在反思的過程中,總結經驗教訓,這是在專業上成長的一個重要方式。這篇文章,就是來自於對自己進入網易後的一個反思。在我日常的反思中,比較天馬行空,並沒有特定的線索,也許是頁面上一個按鈕的使用方式,也許是當前業務的商業化路線。而本文的這個題目是今年最常思考的一個問題,主要關於自己對於界限的理解。

先說背景,進入網易始於電商產品,在剛接觸到電商時,我根據自己的理解,畫了這樣一張用戶體驗地圖。

在當時的理解中,用戶與平臺的接觸始於用戶打開app/網站,終於離開app/平臺。在這個過程中,設計師在各個接觸點上了解用戶需求,分析用戶需求,滿足用戶需求。這張用戶體驗地圖一度是我的重要工具,但隨著項目的深入,我發現了一些問題。

首先就是起點與終點的問題,從接觸點上來看,好像的確是如圖所示,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設計師要做的超越這張圖的界限,如用戶體驗地圖的起始點,在用戶打開app之前,我們能做些什麼?我個人的答案是:準備好「看得見的」。

「看到見的」,一是用戶即將在我們平臺中看到的商品,商品的評價標準只有一條:用戶看到後是否想要購買。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從選品入手,這裡舉個例子說明一下:

在生鮮產品正式上線前,我們組織了一次公司內部的地推,1000g規格的車釐子銷售火爆,根據這樣的一個銷售結果,我們在產品上線後,準備了同樣品質的車釐子,但規格改為了2000g,單價較1000g還略有優惠,可最終銷售數據一般。發現問題後,經過對其他生鮮平臺銷售情況的分析,和一些用戶訪談,發現針對該商品,用戶對於小規格總價低單價高商品的接受度遠高於大規格總價高單價低商品的接受度。

「看得見的」二是用戶承載商品詳情的詳情頁,在生鮮電商品類高度類似,生鮮用戶大部分還是以價格為主要考量因素情況下,我們的詳情頁需要能夠突出我們平臺的重要特點,經過討論,我們確定就是性價「比」。同樣品質,我們的商品價格低;同樣的價格,我們的品質更高。因此在詳情頁的準備上,首先是梳理產品方想要表達的信息,將其模塊化,找到可以「比」的點,交予視覺同學的文案控制在每個商品650字左右,並提示配圖類型,最後共同產出了信息突出,與其他平臺具有差異的詳情頁。

講完了起點,我們再來看一下終點,無論是用戶完成了訂單還是很快刪除了app,接觸點的確終結於用戶關閉app。但在設計師眼中,用戶體驗的終點應該是可用性。如果單說可用性,這樣的篇幅是遠不能說清楚的,大家對於可用性也會有自己的理解,這裡我只想簡單談一下個人在可用性方面的思考。

無論設計師眼中的起點是什麼,從哪一個接觸點介入用戶體驗,設計師所做的一切工作最後都會以頁面為載體,而可用性就是頁面的基石,可用性的高低帶來的效果基本都能通過數據體現出來。在個人的經歷中,有兩種可用性問題是曾被我忽略的:

1. 不同設備中的交互方式

一個H5頁面中的商品數量加減按鈕,如果是在web端,滑鼠點擊後,數量加減按鈕由滑鼠的click來觸發,這個觸發是即時無延遲的,而同樣的頁面放在移動端,由於移動端上有捏合縮放的觸發事件,瀏覽器會等待約300毫秒來判斷是否為縮放,然後再觸發click事件,這樣再加上系統或網絡的延遲,在移動端上如果使用了click來觸發一些高頻按鈕如數量加減,延遲是能夠明確感知的。因此,在為多端設計時,這樣的地方就需要針對性的為移動端考慮修改觸發事件,如tap或touch。

2. 當異常情況變為常見情況

在做頁面時,我們經常會考慮到一些異常情況,如網絡無連接等,通常情況我們會給出提示或重新加載按鈕,但如果用戶的實際使用環境就是處於網絡常無連接的狀態,這時提示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會引起用戶的反感。如旅遊類的工具產品,需要為用戶提供wifi下的預加載,離線資源等。在涉及到用戶的內容或修改時,可以考慮用戶數據優先本地更新與儲存,在有網絡後再將本地數據同步至伺服器。

如果需要繼續拓展,起點可以拓展到數據。一方面是海量的數據,一方面是獨立的每位用戶,設計師在海量數據的幫助下更好的理解平臺用戶特徵/商品流行趨勢等,在這一大方向下,由粗到細的分類用戶,最終達成精準推薦/千人千面的效果,由於本人並未在產品中進行過深入探索,就不多談了。

隨著項目的深入/更迭,我最大的一點感觸就是不能局限自己的思維,聽到來自產品或開發的否定一定要去追問一個為什麼,琢磨背後的原因,儘可能的拓展思維的界限。

作者:小明/趙明義,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小明,如果你還沒有,恭喜你,現在你有了。剛完成從c到b的轉換,熱愛產品,熱愛生活,希望能用自己的產品把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一點。

本文由 @趙明義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網易有道詞典交互策略思考
    隨著競爭越來越激烈,眾多詞典APP也越來越重視用戶體驗。本文作者對網易有道詞典的交互策略展開分析,提出自己的思考,希望對你有幫助。一、研究背景最近在做一些互動設計的項目和產品調研的內容之後發現 : 身邊的許多產品在用戶體驗上的交互落地都不是很貼近用戶的使用習慣和完成產品目標的任務。
  • 多維度|網易雲課堂用戶體驗和競品分析報告
    本文從網易雲課堂的產品市場概況,產品使用流程,核心用戶體驗和其他競品的功能等對比出網易雲課堂的優缺點,最後並就此如果我是PM版塊,提出一些個人的想法。初學產品分析和競品分析,能力有限,期望讀者和其他前輩多多指教,本人一定虛心學習。
  • 網易雲音樂用戶體驗官,百人團隊策劃好產品
    7月8日,網易雲音樂用戶體驗官第一批測評報告回收截止,共有103位用戶發回了評測報告,其中不乏圖文並茂的好方案。網易雲音樂用戶體驗官計劃是網易CEO丁磊近期發布的一項用戶測評活動,即邀請網易雲音樂忠實用戶對產品進行體驗並提出意見和建議,網易將為用戶的工作付費。
  • 精耕用戶體驗 網易考拉海購再推進口紙尿褲免費換領
    7月8日網易考拉海購在成都金牛區萬達廣場舉辦「進口紙尿褲放心換」活動,吸引了不少中國大媽和奶爸奶媽們近距離感受國外尖貨。深推正品海外尖貨紙尿褲免費換領梅開二度隨著80、90後進入婚育年齡,有著新觀念的中產階層更傾向於給孩子帶來品質生活,海外品牌尤其是日系品牌佔據了中國母嬰海淘市場。
  • 體驗|用戶體驗評測和度量思考與實踐
    我個人目前的理解是:用戶體驗設計與業務價值的強關聯,是其真正的價值體現。用戶體驗不是主觀的藝術,它有一套科學的、可度量的設計方法和策略。體驗設計的價值是更好的實現產品價值、用戶價值、商業價值、社會價值的交付。也是基於這種理解以及對價值的追求,驅使我們進行了公司內信息流項目的體驗度量工作。
  • 用戶產品:敏捷體驗度量思考與實踐
    基於這些關鍵詞,我嘗試給用戶體驗度量一個更直觀且易於理解的定義:用戶體驗度量是: 通過一套可靠的測量體系 ,量化用戶體驗的過程是讓用戶體驗從「抽象」到「具象」的過程是使用戶體驗從「玄學」到「科學」的重要基礎是更好的實現體驗設計價值及體驗設計體系化的關鍵路徑03 為什麼要做體驗度量我想每個設計師職業生涯中普遍都會面臨一些趨於一致的「靈魂拷問&質疑&
  • 產品體驗報告 | 網易雲音樂,體驗一個「社交+音樂+直播」的動聽世界
    但兩條路徑也有改進的空間:如進入歌單頁面後,會有很多歌單和圖片,看得人眼花繚亂,無從下手選擇。如進入Look直播後,第一個分類「熱門」中真正在唱歌的音樂人非常少,尤其是白天,這對於只想看專業音樂主播唱歌的聽眾來說,非常影響用戶體驗,因此仍有待改進;而「音樂人」分類相對較深,用戶還需要多選擇一個按鈕才能聽歌,網易雲對於音樂人沒有著重推出。
  • 網易公開課將推付費課程,滿足用戶多元化學習需求
    4月26日,第十屆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大會在北京召開,網易新聞以「內容新生態:從流量到價值」為主題舉辦專場論壇,並宣布網易公開課將在2018年大力投入教育消費升級,分享了網易公開課在教育付費領域的思考與具體發展方向。
  • 網易閃印狠抓用戶體驗獲好評 近期將推系列優惠活動
    據網易閃印產品人員透露,近期還將陸續推出激活會員卡送免費衝印券等一系列回饋用戶活動。 網易閃印依託於網易印像派(http://yxp.163.com )專業的在線衝印技術基礎和完善的服務體系,於今年5月正式推出,真正實現了用戶「翻翻電腦相冊,照片送上家門」的需求。今年12月,在360軟體管家的熱門推薦中,閃印一直是影像定製類熱門的軟體之一。
  • 網易蝸牛讀書品牌體驗設計
    摘要:品牌體驗設計不僅僅是 logo 及視覺識別,包含了UI/UX、圖形設計、影像設計、動態設計等與用戶接觸的每一個觸點的體驗,好的品牌體驗設計通過各個設計觸點的配合給用戶傳達融合、一致的感受和體驗。最近這一年我一直在獨立負責一款全新的閱讀產品「網易蝸牛讀書」的設計工作,包括品牌設計、UI、動效、活動物料設計等。對個人來說,負責一個從 0 到 1 的產品是一件非常有趣而激動的事情。
  • 半年網易嚴選體驗經歷,老用戶點評10件實用產品
    作為一個懶癌患者,除了拖更文章外,日常購物我更加懶,能一個品牌長期用就不改變;能一家平臺一站式搞定所有需求就全部包辦。目前三大平臺,京造、網易嚴選、小米有品就是在這種場景下誕生的,我也是後兩者的老用戶了,平時沒少光臨過。
  • 網易大布局教育事業:網易公開課、網易雲課堂和MOOC分析
    數據來源:百度指數一、體驗環境體驗產品:網易公開課、網易雲課堂體驗設備:華為mates產品版本:公開課V4.1.6-build20161103課件在點擊進入後,是多篇推薦,採取的是左右滑動的模式,這種效果目前在App中還很少見,對用戶有一定的吸引力;且推薦只有十幾篇,在可預見的情況下,大多用戶是會一直翻到低的,這時候出現兩條路徑,繼續查看還是投稿,在看到這麼有意思的滑動頁面後
  • 網易:網易郵箱將為用戶提供永久免費的優質服務
    今日,中國雅虎郵箱宣布即將停止提供服務,對此,網易郵箱向所有用戶鄭重承諾:網易郵箱是網易公司的核心戰略平臺,目前用戶已經突破5.5億,網易郵箱將會永久提供免費的優質服務,並致力於不斷提高用戶體驗,以回報廣大用戶16年來的支持和信任,請用戶不必擔心。
  • 網易傳媒副總裁李淼:數字時代內容創造要為社會和用戶創造價值
    我個人覺得未來和現實最大的差異是什麼,其實就是認知的差異,就是十年後的你的認知一定是領先於十年之前的你,因為你看到了,經歷了一些不一樣的事情,不一樣的內容,不一樣的環境,不一樣的社會。那這個價值可能是現在做多少思考都換不來的,但是我們能做的是什麼,我們能做的其實更多是自省,從現在和歷史去看,到底我們下一步應該怎麼樣做,那我們現在的認知範疇有可能推動未來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 實錄:國際權威用戶體驗專家Ginny Radish發言
    網易科技現場獨家視頻全程報導該會議。以下為國際權威用戶體驗專家Ginny Radish發表歡迎詞現場實錄。     我很喜歡上面的一張照片(圖),燈泡裡面有一個Idea這個字,我在網絡上找到的。問題是想法到底是哪裡來的?是突然發生的嗎?之前和之後都沒有任何的努力嗎?答案是錯的,其實前前後後有非常多的事情在發生,所以我可以在這邊跟創新、用戶、用戶體驗和可用性有關的聽眾在這邊講話。
  • 競品分析 | QQ音樂 & 網易雲音樂,付費用戶的運營探索
    本文對QQ音樂及網易雲音樂的付費用戶權益進行了梳理,並針對產品在付費用戶轉化、付費用戶留存、付費用戶挽回這三個方面的運營策略進行對比和總結。最後通過體驗其它會員訂閱內容型產品,為QQ音樂及網易雲音樂未來的付費用戶運營提供參考。
  • 網易公開課將推付費課程 教材後解決「好」學問題
    4月26日,第十屆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大會在北京召開,網易新聞以「內容新生態:從流量到價值」為主題舉辦專場論壇,並宣布網易公開課將在2018年大力投入教育消費升級,分享了網易公開課在教育付費領域的思考與具體發展方向。
  • 對話深思考CEO楊志明:從AI技術走到用戶需求
    作者 | 小羿「在AI創業中,技術必須從用戶場景出發,圍繞用戶需求來研發,而不是盲目圍繞技術閉門造車」在接受網易智能採訪的過程中,楊志明這樣表達他對於技術創業的心得。在這之前,這家叫做深思考人工智慧(以下簡稱"深思考")的公司以及CEO楊志明似乎頗為低調。
  • 網易郵箱右鍵功能上線 用戶可一步訪問未讀郵件
    近日來自網易郵箱最新消息,網易郵箱極速4.0最近又有升級,「郵箱右鍵」功能正式上線,可以讓用戶實現一步訪問未讀郵件。此外,郵箱中心可以代收郵件到「收件箱」,免去點擊代收郵箱帳號的麻煩。網易郵箱極速4.0版致力於大幅提升收發郵件速度,收發郵件力求簡化,提升用戶使用體驗。
  • AIDASS模型思考|產品如何吸引用戶?
    到底什麼樣的產品與App才能吸引用戶眼球,讓用戶一經使用便深深地愛上它,欲罷不能呢?其實最重要的因素是——習慣。千萬別小看這個詞哦,美國作家查爾斯·杜希格有一本書《習慣的力量》就對這個詞做了深刻的解釋:習慣是我們刻意或深思後而做出的選擇,即使過了一段時間不再思考卻仍繼續、往往每天都在做的行為。這是我們神經系統的自然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