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濟南市舜耕小學,英語教研組被譽為舜耕"Super"教研組,11朵金花團結一心,勇於改革,這些年來,她們一直在用創新擦亮著舜耕小學英語教學這張名片。其中有"五十歲再出發"的市教學能手朱明豔老師,有以楊婷、李震、張穎、段博宇、崔苒、陳靜、張冬燕為代表的中堅力量,宋玉旭、劉軼陽、徐芳靖則是年輕的優秀教師。新冠肺炎疫情襲來,線上教學展開,這11位女教師也開始了新一輪的創新,打造著有趣的空中課堂。
線上教學
趣味網課引導學生主動學英語
當疫情發生的時候,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舜耕小學五年級的小杭和媽媽最近剛剛結合這個主題創作了一個英文繪本,並與同學們一起分享,這也是小杭同學在這個假期自主學習的小成果。
這個假期,舜耕小學的孩子們也都跟小杭一樣,在老師指導下,開展著各自不同的英語學習。根據不同的年齡段特點,舜耕小學的英語老師們為學生們設計了不同的英語課程。「課程不同,但目標是一致的,老師作為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要幫助學生們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舜耕小學英語教研組組長張穎介紹。
低年級的學生在老師引導下,進行英語歌謠的學習,邊唱邊表演,有的還擔任線上小老師。在中年級,教師化身主播,在線視頻精講,隨時給予學生自主學習指導。對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利用可選擇的學習任務,擁有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如制定一天學習計劃,課本劇劇本編寫、課外英語閱讀分享……學生樂於參與,更加主動地去學習。
「讓學生在豐富的語用環境中學英語,讓英語學習變成樂趣,對我們來說,是一直遵循的原則,網絡教學不過是提供了一個新的場景。」張穎說,課堂化整為零,學生的學習進度不同,作為老師則要靈活應對,時刻做好準備,壓力確實更大了,但令他們欣喜的是看到了學生的成長。「這個假期,有的孩子變化很大,平時上課不怎麼發言,但線上跟老師交流起來,活潑流暢了很多。」李震老師介紹,眼下,老師們正在籌備著英語閃亮小主播的活動,「我們希望為更多的孩子提供一個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機會,鼓勵他們更積極的學習。」李震說。
特色課程
創造在生活中學習的「英語生態」
「在生活中學習,在真正的應用場景中去學習,學生才有更多的主動性,這是我們開展線上教學研討時堅持的原則,也是教研組在課程創新時一直秉持的理念。」舜耕小學英語老師崔苒介紹。
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語用環境,教研組研發了獨具特色的英語戲劇課程,而為了讓學生學好課本的同時還能靈活運用,老師們還對教材進行了二次開發。
英語戲劇課程如今已經是舜耕小學學生們的必修課。課程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英語學科核心年齡段目標構建了課程主題,低年級是兒歌表演課程,中年級設置了童話繪本表演課程,高年級則有經典戲劇表演課程。「學生用英語戲劇表演課本、生活中的故事,學生也在表演中學習著英語、感受著社會。」崔苒說。相對於英語戲劇課程,在舜耕小學,英語老師們對教材的應用同樣體現著別具心裁的創新。老師們通過「拆-刪-合-增」打破教材的局限,進行深度整合,把教材中每個單元圍繞一個主題重新設計和二次開發,把教材用「活」,用同樣的課本教出了不一樣的效果。
「在舜耕小學,生態化教育的理念貫穿於英語教學的始終,其實無論是寒假的空中課堂、學校自主研發的英語戲劇課程,還是對教材進行重新整合設計,都是遵循著讓學生在應用中學習的理念,培養學生興趣,讓英語學習自然發生。」張穎介紹。
創新不止
探索最適合孩子的英語教育
在舜耕小學,英語教學的創新體現在每個老師身上,從教30多年的朱明豔老師雖然年齡最長,但依然筆耕不輟,她在低年級沒有教材的實際情況下自主研發了低年級兒歌表演課程。「孩子們喜歡的就是最合適的課程。」朱明豔說。
張冬燕老師去年帶的畢業班成為區域內小有名氣的「戲劇五班」,如今她執教的四年級四班又是個英語戲劇班……在舜耕小學,學生們對英語學習的熱情也詮釋著這個雙語學校的英語底蘊。
教研組中,楊婷、張穎、段博宇、崔苒老師已經成長為市中區的教學骨幹;陳靜、張冬燕在市中區課例研討及各項展示中成績優異,成為區裡小有名氣的青年教師;去年剛入職的宋玉旭、劉軼陽老師獲得市中區新教師展示課一等獎……在老師們的共同努力下,舜耕小學英語教研組也多次被評為濟南市「先進教研組」。
教研組設計的原創英語劇《害羞的小瑪麗》於2016年7月榮獲「希望中國」英語戲劇全國總決賽一等獎,舜耕小學也被評為全國英語戲劇研究示範基地,並在濟南市作為優秀教研成果推廣。「十幾年來,舜耕小學一直是濟南市市中區唯一的雙語小學,學校的英語教學在濟南市的小學中一直比較出色,這離不開這一群優秀的女教師,11位英語老師稱得上是11朵金花,她們遵循學生語言學習的成長規律,讓英語教學變得更豐富有趣,正是她們的認真和創新讓舜耕小學的英語課堂結出了豐碩的果實。」舜耕小學副校長張緒昌表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尹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