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陸戰第一師差點被全殲,志願軍層層圍堵,奈何天公不作美

2020-12-25 子彈上膛
圖為長津湖清川江地區的寒冷天氣

在人類戰爭史上,由於各種意外因素所導致的戰局扭轉和驚人的戰爭結果,通常是屢見不鮮的。譬如在19世紀的莫斯科和20世紀的歐洲大陸,法軍和德軍都曾經因為寒冷的天氣而折戟莫斯科;再來看遠東方向,如果不是1950年11月到12月的長津湖大雪,志願軍很有可能就已經把美國人趕下海。

志願軍在第一次戰役結束之後,利用了美軍繼續分兵冒進的缺點,在東線和西線戰場,分別布置了大口袋,就等著美軍陸戰一師為首的「聯合國軍」 進入東線戰場九兵團的包圍圈中。麥克阿瑟曾經毫不諱言,他要讓小夥子們在聖誕節前回家,這句話通過廣播報紙在全世界大肆的宣揚,突出了美軍必勝的信心。

圖為長津湖戰役敵我態勢

但是當時的美國陸戰第一師師長史密斯還是覺得很不放心,在北部的複雜山地地形中,美軍很有可能喪失機械化大兵團的優勢,被志願軍分割包圍甚至最後殲滅。但此時第十軍軍長阿爾蒙德也勸他放心,中國人是沒有可能會介入當前形勢下的戰場的。

志願軍已經開始在長清湖清川江一線部署了三個軍又一個師,共計13萬人的兵力,並且於11月27日發起了第二次戰役對東線敵軍包圍殲滅的任務。史密斯發現退路已經被插至後方的志願軍部隊截斷,於是命令陸戰一師向南撤退,並且要求其他僕從國軍隊密切協同,頂住志願軍從漫山遍野的小路上插過來的攻擊。

圖為志願軍繳獲的美軍「北極熊團」團旗

但此時長津湖的天氣已經下降到零下30多度,志願軍在漫山遍野的追擊之中,缺衣少食寒冷凍傷的戰士奇多,嚴重破壞了部隊的整體戰鬥力,滯後了志願軍各部隊對陸戰一師的圍殲進程。雖然志願軍全殲了美軍步兵第七軍31團「北極熊團」, 也創造了志願軍戰史上唯一殲滅美軍團級部隊的戰果,但較大的傷亡和大面積的凍傷減員使得志願軍的追擊不得不放慢速度。美軍在坦克和空中力量的掩護下,利用機械化開進的方式,在12月中旬大部分抵達興南港,成功從海上撤退。

如果不是寒冷天氣,志願軍防寒保暖能力嚴重不足、後勤保障支援嚴重滯後,並且遭受著美軍海空絕對優勢力量的壓制和殺傷,那麼可以想見,「聯合國軍」很有可能在第二次戰役時就會被志願軍和人民軍趕下海。近年來甚至有軍內觀點認為,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應該對整個抗美援朝戰役終於三八線附近。

相關焦點

  • ...戰役背後:美軍調動數百飛機撤兵,美陸戰一師差點全被志願軍包餃子
    志願軍某部正在向長津湖一處機場發動進攻在曲老拍的戰地照片中,有一張是被志願軍擊落的飛機殘骸照,我驚奇地發現,這居然是直升機!「抗美援朝時,美軍就有直升機了嗎?」曲老點點頭。我原來還以為到越南戰爭時,美軍才有直升機呢。稍後,我查戰史資料,才發現。
  • 打過瓜島戰役、衝繩島戰役的美軍陸戰第一師,在長津湖遭遇了恐慌
    美軍陸戰第一師的士兵們非常堅信不會有意外發生,畢竟根據此前的戰鬥經驗得出,朝鮮人民軍已經不存在令他們感到恐懼的力量了。 可是,願望總是豐滿的,而現實卻是骨感的。 也就是在不遠的長津湖地區,美軍陸戰第一師遭遇了他們此生最大的噩夢!
  • 志願軍唯一一次全殲團建制美軍,料得年年腸斷處,冰血夜,長津湖
    而志願軍通過美軍俘虜得知了一個令人不安的消息,美軍在長津湖的總兵力竟然達到3萬多人,比志願軍掌握的情報竟多出了三到4倍,在這種人數和武器裝備對比的情況下,全殲陸戰一師已經沒有可能。於是決定集中主力先消滅新興裡的美第七師部隊。11月30日晚,九兵團27軍向新興裡發起了猛攻。在不計傷亡的情況下突破了火炮和坦克陣地,攻入縱深與美軍展開巷戰。
  •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美軍敗退500公裡,志願軍是怎麼做到的?
    一、戰前毛主席的英明決斷 在第一次戰役時,志願軍雖在清川江以北打擊了美第八集團軍,使美第八集團軍向清川江一線作了退縮,但並沒有改變美軍全面進攻的形勢。 在彭總的巧妙指導下,擔任誘敵深入任務的志願軍各部,一開始就對進攻的美軍展開頑強阻擊,第一一二師在飛虎山、第一二師在德川等地還進行了陣地爭奪。 在志願軍誘敵部隊的頑強阻擊下,西線美第八集團軍部隊始終未能前進一步,東線長津湖地區的美陸戰第一師也步履艱難。 此時,驕狂的麥克阿瑟等不及了,嚴令各部加緊進攻。
  • 血戰長津湖,重挫美軍王牌師
    到達戰區之後,受志願軍司令部指揮,以在東線尋機各個殲滅南朝鮮軍首都師、第3師、美陸戰第1師和步兵第7師為目標。將美陸戰第1師和美步兵第7師主力分割包圍於長津湖東面的新興裡、南面的下碣隅裡和西面的柳潭裡等地。
  • 零下40攝氏度,志願軍衣著單薄6晝夜死戰,一個團圍殲美軍3000人
    ▲清長戰役之新興裡之戰,志願軍全殲美軍團級部隊的唯一戰例。圖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一起歡慶戰鬥勝利。新華社資料圖片。▲志願軍指戰員在朝鮮戰場毛澤東提醒「宋陶」注意陸戰1師的戰鬥力11月12日,中南海的毛澤東擔心前線將領忽視美軍陸戰1師的戰鬥力,特意提醒彭總和鄧華:「美軍陸戰1師戰鬥力據說是美軍中最強的,我軍以4個團圍殲其兩個團,似乎還不夠,應有一至兩個師作預備隊。
  • 一位被俘美軍向志願軍女兵哭訴:他是偷車賊,只有志願軍把他當人
    當美第10軍向北推進之時,該兵團主力尚在由山東兗州地區北上途中。在長津湖地區,志願軍第42軍正在節節阻擊敵軍以誘敵深入,並掩護第9兵團開進。原定第9兵團從山東開到東北後,先在東北地區整訓一個時期,然後再入朝作戰。但因朝鮮東線戰事急迫,第9兵團開到東北後未作停留,遂提前直接入朝作戰,因而各種準備不充分,特別是入朝時寒區服裝來不及發放。
  • 血戰長津湖:志願軍唯一一次殲滅美軍一個團,團旗還在軍事博物館
    名為冰雕連,但是,在長津湖戰役中被凍成冰雕的志願軍其實並不是一個連,而是三個,這三個連分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0軍59師117團6連,第20軍60師180團2連,第27軍80師242團5連。 當時,志願軍第九兵團的將士們為了伏擊美軍,在穿著單薄的衣裳,在零下40多度的長津湖地區,整整埋伏了6天6夜,為了防止敵人偵察機發現,志願軍將士不但不敢生火做飯,甚至連動都不敢動。 就這樣,是隨著美軍進入預定戰場,一聲衝鋒號響,無數志願軍將士從大雪之下冒了出來,猶如神兵天降,給目瞪口呆的美國軍隊帶來巨大的殺傷。
  • 防禦時志願軍有一種戰術,美軍每次都中招,可就是破解不了
    引言「他(美帝)一天不撤退,我們就打他一天,一年不撤退,就打他一年,十年不撤退,就打他們十年……只要他願意和平解決,我們就可以結束戰爭,我們原來是要和平的。」這番樸實的講話,卻堅定地表示出中國抵抗美帝的決心。
  • 志願軍只是人多,不怕死?被俘英上將霍利克:中國步兵舉世第一
    西線美第八集團軍指揮美第一、第九軍和南朝鮮第二軍團共三個軍、八個師三個旅和一個空降團。其左翼,美第一軍指揮美第二十四師、南朝鮮第一師、英第二十七旅由嘉山裡、古城洞地區分別向新義州、朔州方向進攻;美第九軍指揮美第二十五師、美第二師由立石裡。球場地區分別向碧潼、楚山方向進攻,其第二梯隊土耳其旅位於軍隅裡地區;美騎兵第一師位於順川地區機動。
  • 抗美援朝美軍第一陸戰師,為何遇到了志願軍後變成了「逃跑師」?
    而對於當時為什麼美軍會失敗的原因,其實我們也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首先是美軍沒有和志願軍交手過,準備不足。 美軍機動性好,都是機械化部隊,但是軍官士兵對於軍車依賴性太高,朝鮮半島的山地地形不利於部隊機動,這就很大的限制了美軍機動性和火力的發揮。
  • 志願軍39軍如何重創美軍騎八團?美軍:他們走過來和我們握手
    志願軍入朝之後,打的第一次戰役(1950年10月19日—1950年11月24日)就是個漂亮的「露臉戰」。39軍乾脆利落地將美軍騎一師騎八團打得失去了戰鬥力,這個團人員損失大半,騎八團三營幾乎被全殲。後來倖存美軍在回憶這段歷史的時候,無不心有餘悸的表示:我們以為他們是友軍,剛握手完,他們就把營指揮所給端了!
  • 攪得美國最精銳的陸戰一師日夜不得安身
    打得南韓首都師抱頭鼠竄,雲山之戰開始的前一天,第十軍指揮官阿爾蒙德少將命令戰鬥力比騎一更強的美國海軍陸戰一師接替南韓首都師的進攻。「等你們把這一帶掃蕩完畢,韓國軍隊就會接替你們,然後我們就把美軍撤出朝鮮。美國海軍陸戰一師,這支以後被中國軍隊認為是朝鮮戰場上戰鬥力最強的美軍部隊的軍官的確素質極高,聽了阿爾蒙德一番大話,軍官們竟無一人應聲,阿爾蒙德深感不快。
  • 抗美援朝唯一一次整師全軍覆沒,180師被美軍包圍,數千人被俘
    雖然志願軍給美軍造成了沉重打擊,但是在蘇聯裝備一直遲遲不到的情況下,志願軍的傷亡也不小。尤其是第五次戰役的時候,雖然志願軍在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的戰役中斬獲不小,但是在志願軍後撤休整的時候,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抓住志願軍補給只能維持七天的弱點,派出以美軍七個師為主力連同南朝鮮軍,英軍共13個師對志願軍進行反撲。
  • 美二師為方便逃跑,整建制丟棄武器,蔣介石:美軍才是運輸大隊長
    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結束之後,麥克阿瑟仍然認為只是小股志願軍部隊參戰,他在命令部隊短暫休整後,又下令美第八集團軍在西線,美軍第十軍在東線,繼續向鴨綠江挺進。麥克阿瑟還大言不慚地叫囂道,要在聖誕節之前結束韓戰。
  • 【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新興裡戰鬥:全殲一整團,劣勢裝備勝強敵
    創造了以劣勝優、以弱勝強的戰爭奇蹟,是抗美援朝作戰史上惟一的、成建制地全殲美軍一個加強步兵團並繳獲其軍旗的光輝範例。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軍步兵第七師三十一加強步兵團成功攻入俄國西伯利亞,戰功顯赫,被伍德羅 威爾遜總統授予「北極熊團」稱號,並由總統親自授予「北極熊旗」。
  • 冰雪長津湖:冬裝已到車站 志願軍為什麼沒帶
    10月25日,美陸戰1師開始在元山登陸,阿爾蒙德令該師在元山、興南留一個團掩護後方,主力接替韓軍第3師向長津湖推進,隨後長驅北上會同西線部隊夾擊江界(朝鮮政府臨時首都);韓軍第3師待陸戰1師到達後沿東海岸向圖門江推進;美第7師在利原登陸後則經豐山向鴨綠江推進。
  • 原創 | 屌絲的逆襲:志願軍憑啥能贏得抗美援朝的勝利?
    以二次戰役時我軍9兵團與美軍陸戰一師為例。至此12人的「主力部隊」+7人的炊事班惡狠狠的向印軍一個營撲去,不到一個小時就結束戰鬥,我軍以傷3人為代價,擊斃印軍35人,俘虜206人,印軍馬德拉斯聯隊第一營被全殲,與迷之自信的阿三作戰真有喜感啊。
  • 3500志願軍埋伏在敵眼皮子底下,1小時戰鬥,全殲美一個團7000人
    1951年5月,志願軍60軍180師在朝鮮作戰失利,戰敗的消息傳回來,讓很多人感到吃驚不已,除了60軍軍長韋傑遭到了批評外,當時還有一個人感到愧疚難當,而這個人就是原60軍軍長張祖諒,實際上在入朝作戰之前,張祖諒一直是60軍軍長,韓戰爆發以後,張祖諒也曾請求入朝作戰,但上級考慮到他身體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