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說的「神通」是什麼意思?道家基礎詞彙,修道之人應該知道

2020-12-13 道家轉運

「神通」一詞按照字面意思來解釋,指的就是通過神靈感應溝通,

在道教,「神通」即一種通靈的本領,後來又被引申成一些道家法術

道教認為道士在修煉神通時,需要靠堅定的心性以及大智慧,否則便很容易墮入魔道。

道教並不推崇神通,道家看中的是「形神統一」,「天人合一」,精神要與身體同修,

因此,道教認為那些專修神通之人是術士,又將偏離大道專修神通的方式稱為旁門

道家認為修煉神通必須講究一定的方式方法

有的修煉者依靠修煉內丹來引發神通,

也有修煉者會藉助丹藥符咒的力量來引發神通。

總之,修煉神通的方法非常的

道家的神通也分很多種:

修行用功而得的神通,是「修得通」

學種種術法的神通,是「術得通」

輪迴所帶來的印象,是「報得通」

道行的高深並不在於神通,而是在道德、智慧、慈悲上。

唯有濟世救人利益眾生者,才算是得道高人。

相關焦點

  • 道家說的「無極」是什麼意思?道家基礎詞彙,學道之人應該知道
    《莊子》中說:「入無窮之門,以遊無極之野」。《列子·湯問》中說:「物之終始,初無極矣」。道教將「無極」看成是宇宙大爆炸之前的混沌狀態。道教認為「無極」即是「道」,「道」即是「無極」。太極生兩儀者,太極寂然不動,本無形象,唯為清淨光明之體,此為無生之理性。
  • 道家和道教是否可以相提並論?
    《說文解字》中提到:「宗者,尊祖廟也…示者,天垂象見吉兇所以示人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教,則指教育、育化,帶有上施下效的意味。因此,中國的宗教強調的是觀天之道、學聖人先祖之行,而非只是單純地立足於教主、經典和組織這三個基點才形成的宗教流派。這也決定了教化的作用是超越具體宗教組織範疇的,任何一種思想學說都與宗教有莫大關係。
  • 道家的一元初始是什麼意思?
    道家的一元初始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系統推薦的這個問題。也謝謝邀請!修道的人,是怎麼樣的存在?道家修今生的思想如何理解?❈修證心得:碰上道家的話 《劉雨虹的修道經歷》8《我說參同契》第59-03講 道家的解脫《我說參同契》第58-04講 道家的工夫
  • 南懷瑾先生: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道家《清靜經》
    同樣的,唐、宋以後的道家,也與禪宗互有關聯,例如道教《清靜經》的主旨,也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清靜經》上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一個人能夠常清靜,天地的力量會回到你生命上來。所以一念清靜有如此之重要,比佛家講的功利一點。佛家講了半天空啊,好像我們做生意一樣,誰願意抓空的!
  • 五弊三缺的真相你知道嗎?
    大講修道之人五弊三缺必犯其一等等,就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道家經典裡有這樣的描述和例證,在細說之前先介紹一下什麼是五弊三缺,及其出處。所謂五弊,即「鰥、寡、孤、獨、殘。」三缺是「錢,命,權」這三缺。此觀念的來源,本道猜測可能是民間所說的算卦的瞎子多,是因為洩露天機太多的原因,或者說是因為用術數強行改變因果而招來的報應,還有可能是一些旁門左道修法的一些禁忌。道家正法並無此論。
  • 黃曆中的齋醮是什麼意思 大部分臨沂人都不知道
    如果你經常看日曆的話就能經常在日曆上看到齋醮,許多人不明白齋醮是什麼意思,在我們臨沂知道齋醮的就更少了。其實齋醮是道家的名詞,和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什麼關係。   道教宮觀逢祖師聖誕或道教節日都要建醮慶賀。
  • 道教有什麼禁忌?修道之人終其一生不能吃牛肉、狗肉和大雁肉
    原標題:道教有什麼禁忌?修道之人終其一生不能吃牛肉、狗肉和大雁肉 對于禁忌,各派各教都有自己的忌諱點。就拿世界三大宗教來說吧,佛教講究不殺生,伊斯蘭教只吃清真食品,基督教禁食帶血食物。世界三大宗教在我國都有不少信徒,他們也都有自己獨特的禁忌點,那麼我國本土的道教就沒有什麼禁忌點嗎?
  • 道家和道教到底是不是一回事?都有哪些區別呢?
    當今社會上很多人不知道道家和道教到底是什麼關係,以為兩者其實就是一種意思,其實要說這二者之間確實是有相通之處,但二者確實不是一回事,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二者之間都有什麼區別吧。道家——哲學派道家創始人是老子,道家的代表人物是先秦的老莊道家,秦漢黃老道家。道家講究的是什麼,修身養息、無為而治,結果才有了「文景之治」,為將來漢武帝打匈奴、穩定邊疆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 修道看不懂古文?道教修煉術語解讀!(修真必讀)
    這種信仰就是,人可以通過努力追求而成為長生不死、功 能廣大的神仙。這種神仙信仰乃是道教所闡發的神學理論核心。道教產生之初,即以確立了其神仙信仰,同時這一時期的道教還從古代哲學、原始宗教及古人的養生鍛鍊等行為中吸取了許 多成分,用來組建其有關神仙信仰的理論和行為體系,奠定了道教神學發展的基礎。在"神仙信仰"這塊"磁石"的吸引之下,道教徒進行了種種吸收、創建文化的活動,營造出一個龐雜的道教文化體系。
  • 「道學」涵括道家與道教
    經過數千年之後,伏羲氏出而畫八卦,奠定了人文基礎,也標誌著道家的孕育。伏羲氏之後,再經過兩三千年的發展,到了黃帝時代,這就是道家的「肇端期」。黃帝之後,「古之道術」傳揚。從堯、舜到商周曆代之中,傳其術者有許由、夏禹、皋陶、彭祖、商湯、姜尚、管仲、孫叔敖等等。這些人士或者為隱士,或者為將相,或者為帝王,但都屬於「聞其風而悅之」的人物,即道家學派的先驅。
  • 「修道之謂教」是什麼意思
    其中「允執其中」就是中庸的思想,意思是誠實地掌握中道,做到不偏不倚和中正。還有在《論語·先進15》中,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其中「過猶不及」也是中庸的思想內容,意思是太過和不及都不好,要恰到好處,恰如其分。了解了中庸的思想,我們再來看《中庸》這一篇章講的是什麼。
  • 道教文化發展大綱!
    第一,內容要精練,分類要系統,道教刊物,既然是以弘揚道教文化為主,就應該把道教文化的精髓部分展現出來,不能像社會上一般的小說或者讀物那樣,為了大眾化而導致低俗化,如此則有失本來意義。分類亦需要系統化,哪一類是什麼內容,主講什麼意思,一定要明確,不能含糊遢等,草草以置之。
  • 《修道五行法》:為求道之人開山劈徑,得窺大道!
    很多年輕求道的朋友們都問過我一個問題,就是學道應該先從那裡學起?大道包含萬物,可以說生活自然處處可覓道之功,道之理。
  • 道教符語常說,「急急如律令」,到底是什麼意思?暗藏什麼玄機?
    在現代人的認知中,總以為這句話是一個咒語,一般都是法師驅魔降妖的時候說的話,那麼這句話的出處到底在哪裡?這5字是什麼意思?道教常常引用它,又暗藏什麼玄機呢?首先,這句話最初並不是出自道家,也不是道家的咒語,原本是漢代公文常用的語氣詞,相當於古文中的「之乎者也」。一般放在文末,有語氣助詞的意思。
  • 道教的四大真人指的是哪幾位?一般人最多知道兩個
    真人是道家對於那些證道成真、修煉到一定境界的人的一種稱謂。在莊子的《南華經·大宗師》一篇之中是這樣描述真人的:「何謂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於道者也若此。」真人乃是修道之人的至高境界,要達到「天人合一」、「與道合真」實屬不易,從古至今成為真人的修道著少之又少。像大家熟知的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丰即是張真人;藥王孫思邈又被稱為孫真人。
  • 道家道教研究的拓荒者 ——王明道家道教思想研究
    隨後,他陸續在《史語所集刊》和其他報刊上發表《〈周易參同契〉考證》《〈老子河上公章句〉考》《論〈太平經鈔〉甲部之偽》《〈黃庭經〉考》《元氣說》《論種民》《儒釋道三教論報應》《論老子與道教》《曹操論》等文章。俄羅斯漢學家謝爾蓋·菲洛諾夫對這些研究的評價是「才華橫溢的文本分析」。下面將介紹其中最重要的四篇,它們奠定了王明在道教研究領域的重要學術地位。
  • 李白《月下獨酌》說了什麼?其詩大多與修道有關,有何不解之緣?
    李白在《酬王補闕惠翼莊廟宋丞泚贈別》中說:「學道三十春,自言羲和人,軒蓋宛若夢,雲松長相親。」實際上,李白一生學道遠遠不止30年,他61歲辭世,算下來,學道的時間應該有46年。《月下獨酌》與修道李白的很多詩都與修道有關係,有一些只是以道教文化作為詩的底蘊(《獨坐敬亭山》),有一些直接描寫修道生活(《潁陽別元丹丘之淮陽》),《月下獨酌》這首詩與修道的關係是非常明顯的。首先開篇四句:「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道教四大天師,除了張天師,知道另外三個的都算道教入門了
    佛教有四大菩薩、四大天王,道教作為我國的本土宗教,也有四大天師之說,那麼這四大天師是誰呢?作為道教的創始人,張道陵張天師為一般大眾所熟知,但是另外三大天師,知道的一定是對道教有相對了解的人了。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下這四大天師。
  • 南懷瑾老師:神通和神經是雙胞胎,千萬不要亂來,搞不好就神經了
    真的神通根本就不用這些,那是心性自力的功能,不須動念就來了;要動念,哪叫神通啊?「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意思就是說一切境界來的時候,都不要抓住,不要執著,一執著就入魔道了。有許多人打坐修行,慢慢地會聽到一些聲音,聲音告訴他什麼都對了,哦!
  • 道教常識:道教所說的「四恩三有」指的是什麼?
    「天地恩」道教認為宇宙萬物皆由「道」衍化而來,《清靜經》有云:「大道無形,生育天地」。所以道教對於天地的恩,也是對「道」的一種感念。道教名山青城山的天師洞道觀的三清殿外,書寫著一副對聯,上聯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下聯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