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嬰兒在開始學走路之前,首先得學會在地上「匍匐前進」,爬行是學習走路的前提。
嬰兒爬行對於父母來說,可能僅僅是一個學會走路的必經之路。但對於嬰兒來說,卻是一個提高嬰兒大腦發育和鍛鍊四肢的大好機會!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曾經說過,嬰幼兒早期智力的發展與他們所處的環境、動態、互動相關。換句話說,嬰兒早期智力的發展是嬰兒感官對世界的感知。
皮亞傑曾提出:0——2歲的嬰兒處於感覺運動階段。在這個階段,嬰兒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爬行。
在學習爬行的過程中,許多父母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會突然停下來,其實這是他們正在思考問題,爬行運動是一項可以促進嬰兒大腦良好發育的運動。
寶寶爬行的好處。
爬行可鍛鍊嬰兒大腦和四肢
通過帶孩子,作為家長的我們不難看出,嬰兒動作的發展具有以下特點:由簡單到複雜,如躺下時,需要仰視和行走,需要全身的協調;
從近到遠,大腦的指揮範圍越來越由被動變主動,嬰兒的運動需要從成人的幫助到獨立;每一次大的運動都能有效地刺激嬰兒的大腦發育,從爬行開始,嬰兒的大腦發育開始進入快速階段。
爬行表示嬰兒的大腦需要處理複雜的信息,爬行是嬰兒大型運動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在嬰兒學會爬行之前,他們的動作是上到下開始的,只會進行簡單的協調,如手眼協調。
爬行利於嬰兒大腦處理複雜信息處理能力
曾經有美國科學家對大量嬰兒的調查和跟蹤,證明嬰兒爬行不僅可以增強大腦神經元的連接,還可以刺激嬰兒的語言系統,為嬰兒將來的學習和語言做好準備。
嬰兒爬行速度越快,學習說話的速度就會加快,閱讀和認知能力也會相應提高。在爬行的過程中,嬰兒的大腦會主動協調手、眼和膝蓋的動作。
英國曾有研究人員就爬行對嬰兒的意義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們在嬰兒爬行前,親自為嬰兒戴上特殊的「頭盔」,這種頭盔不會對嬰兒大腦造成任何影響,但是卻可以通過腦電波觀察到爬行對嬰兒大腦的視覺刺激。
通過實驗,紀錄片的研究人員發現,嬰兒爬行之後,他們的大腦中會出現很多信息,並且接收信息,大腦活動比平時更加活躍。
嬰兒爬行過程中,視野逐漸變寬闊,視角更多變,通過視覺接收到的信息也更加複雜。對於一些有趣的視覺刺激,嬰兒會有選擇地進行觀看和保持,這些都會不斷地刺激大腦。
在爬行的過程中,嬰兒的感官刺激變得越來越複雜,不僅促使他們的活動範圍越來越廣,而且他們對空間的感知也會越來越清晰。
爬行利於刺激嬰兒大腦神經
然而這些能力不是天生的。它們是在後天練習中通過刺激大腦神經而建立起來的。在爬行的過程中,嬰兒會開始懂得空間的概念。
行動自由使幼兒對有效行為具有主體性,爬行的舉動令嬰兒第一次感到新奇,行為開始由被動向主動轉變。
在爬行的過程中,由於嬰兒的動作是活躍的,在探索的過程中,主動的選擇和重複可以加強大腦神經元之間的聯繫。
正如皮亞傑所說,爬行是兒童前庭發育的基本生理功能。爬行的嬰兒比喜歡安靜的嬰兒有更好的認知能力。
總結:從一個襁褓中成長到學會爬行,做父母的看到孩子一天天在長大,一天天新變化時,內心一定是無比喜悅的,但在高興的同時,作為父母的需要注意孩子爬行的安全和衛生。
尤其是剛學會爬行的孩子年齡太小,無法分辨食物和玩具,抓到手邊的東西就放進嘴裡,可能會產生危險,尤其是小珠子、紐扣之類的小玩意,一定要記得收好,避免小孩誤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