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絕筆《北行見杏花》中,悽涼二字,道出被金國俘虜後的慘狀

2021-01-07 騰訊網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宋嶽飛《滿江紅·寫懷》

宣和七年十月,當北宋君臣還沉浸在滅掉遼國的喜悅中時,一場暴風雨正在向他們襲來,此時還在歡慶勝利的宋徽宗不知道,屬於他的至暗時刻即將到來。

1、狼煙起

這場暴風雨的發源地,正是北宋的盟友——金國。

金太宗在和北宋聯合起來滅掉遼國後,並未有收兵的意圖,他在聯合作戰的過程中看出了北宋已經從內部腐朽的現實。

此時,遼國已滅,西夏對金國稱臣,他的後顧之憂只剩下了自己的盟友「北宋」,並且,在他看來自己這個盟友似乎很弱的樣子?

於是,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心中產生:他下令由完顏宗翰率領西路軍,完顏宗望率領東路軍,兩人從兩個方向合擊宋朝,力求一舉滅掉北宋。

宣和七年十二月十二日,中山府奏報:在金軍的攻勢下,北方各郡相繼失守,河東路所屬忻、代等州淪陷,太原府被圍。

北宋的統治者宋徽宗聽聞金國的行動後,自知國難當頭,十九日,他下詔罷除浙江各路花石綱、延福宮、西城租課、內外製造局。二十二日,他下罪己詔,招各地州府郡縣率師勤王,並尋求有能出奇計擊敗金軍或者能出使金國讓其退軍的民間隱逸人士:令中外直言極諫,郡邑率師勤王,募草澤異才有能出奇計及使疆外者。《宋史·本紀·卷二十二》

「綱」指的是宋代運送物資的團隊編組,花石綱是宋徽宗為了改變京師的風水格局,特地下令從全國各地徵集奇石修建皇家園林「艮嶽」的運輸東南花石船隻的編組。

例如宣和五年,為了運輸「昭功敷慶神運石」,朱勔在太湖取石後,「載以大舟,挽以千夫,鑿河斷橋,毀堰拆閘,數月乃至」,《宋史》記載花石綱:「流毒州縣者達二十年」。

百姓們因為不堪北宋花石綱政策引起的剝削,還爆發了聲勢浩大的「方臘起義」:數日有眾十萬,遂連陷郡縣數十,眾殆百萬,四方大震。(《容齋逸史》)

宋徽宗的舉措都挺不錯,可惜敵人已經近在咫尺,他執政二十五年來,失去的民心並不是他一道罪己詔就可以挽回的,宋徽宗自己也知道這一點。

所以,在他下完罪己詔第二天,宋徽宗在不想背負亡國之君的罵名的情況下,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禪位」:「庚申,詔內禪,皇太子即皇帝位。」

2、靖康恥

宋徽宗在將皇位禪讓給自己兒子宋欽宗趙桓後,便前往亳州太清宮避難,趙恆見到自己父親如此光明正大坑兒子,頓時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好想跑路,怎麼辦?在線等,挺急的……

兵部侍郎李綱瞅見皇帝的慫樣,他厲聲詢問:「道君皇帝挈宗社以授陛下,委而去之可乎?(道君皇帝把江山委託給陛下,你卻打算跑路了這樣好嗎?)」

宋欽宗聽到李綱的話之後默不作聲,一方面他也感到不好意思,另一方面李綱是支持他從皇太子到成為皇帝的功臣,雙方有情誼在。

太宰白時中發言:「如今大敵當前,京城不可守。不如暫避鋒芒,等各地勤王之師匯聚一起時,咱們再圖反攻。」

李綱哪裡不知道這人就是想逃命了,話說得漂亮,也只是藉口而已,他毫不客氣質問太宰捨棄宗廟社稷、百官臣民後,你想逃到哪去:「天下城池,豈有如都城者,且宗廟社稷、百官萬民所在,舍此欲何之?」

宋欽宗望著太宰白時中和兵部侍郎李綱,詢問到:「那我們到底該如何是好?」

李綱回道:「今日之計,當整飭軍馬,固結民心,相與堅守,以待勤王之師。」

宋欽宗問:「卿以為,誰可為將呢?」

李綱:「朝廷以高爵厚祿崇養大臣,蓋將用之於有事之日。白時中、李邦彥等雖未必知兵,然籍其位號,撫將士以抗敵鋒,乃其職也。」

白時中不滿:「你一個兵部侍郎不去帶兵打仗,怎麼讓我去前線安撫士兵?」

李綱道:「陛下不以臣庸懦,儻使治兵,願以死報。」

李綱的話,讓宋欽宗的心稍微安定了下來,但當內侍奏皇后已經動身打算離開開封之後,他的心又慌起來了,他連忙從御榻上下來,打算出逃南下:「朕不能留矣。」

李綱聽聞後,跪倒在宋欽宗跟前,哭著以死請求皇上留下。

宋欽宗望著李綱的模樣,又一次打消了念頭:「朕今為卿留。治兵禦敵之事,專責之卿,勿令有疏虞。」

靖康元年正月,宋徽宗到南方度假不久,宗望軍兵臨汴京,北宋朝堂內外一片哀聲,求和之聲成為主流。

關鍵時刻,李綱力挽狂瀾,擊退了金國的進攻:是夕,金人攻西水門,以大船數十隻順汴流相繼而下,餘臨城捍禦,募敢死士二千人,列布拐子弩,城下大船至,即以長鉤摘就岸,投石碎之。又於中流安排杈木及運蔡京家山石迭門道間,就水中斬獲百餘人。自初夜防守,達旦始保無虞……(李綱《靖康傳信錄卷一》)

宗望見久攻不下,便下令撤軍了,剛經歷圍城危機的宋欽宗見金軍撤退後,第一反應很匪夷所思:使李梲、鄭望之、高世則至金軍議和。

宗望沒看懂對手的操作,打贏了還來投降議和?但這並不妨礙他獅子大開口:「索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絹緞各一萬端、牛馬各一萬匹,尊金主為伯父,歸燕、雲之人,割太原、中山、河間地歸金,以親王、宰相為質。」

此時,各地勤王之師正在趕來,按理說宋欽宗完全有實力和宗望剛一波,可此時宋欽宗一心求和,於是,他連續下詔:「(正月十一日)應中山、太原、河間府並屬縣及以北州軍,已於誓書中議定,便令交割與金國。」

「(十四日)庚辰,命張邦昌副康王構使金軍,詔稱金國加『大』字。」

「(二十日)二十日,專領收簇大金國犒軍金銀所面奉聖旨,大金國兵馬圍京城,其勢甚急,朝廷為宗社生靈,遣使和議,須藉金銀幣帛以結盟好。金國要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今來所斂金銀,上自宗廟、宮禁、乘輿、服飾之物盡行剗刷,止得金三十餘萬兩,銀一千二百餘萬兩。」(《靖康要錄卷一》)

諷刺的是,就在宋欽宗賠款後不久,金軍便在勤王之師匯聚京師的壓力之下選擇了退兵。

金軍退走之後,宋欽宗趕忙去請人將在鎮江避難的宋徽宗接回了京城,兩人都相信:和平到來了。

《宋史·李綱列傳》:時北兵已去,太上還宮,上下恬然,置邊事於不問。綱獨以為憂,與同知樞密院事許翰議調防秋之兵。

但依靠賠款真的能換回和平嗎?並不能,只會讓敵人更加貪婪。

同年八月,金軍再一次兵圍開封,只是這一次李綱因為宋欽宗的打壓並不在京城,鞭長莫及。沒等到李綱從長沙率兵勤王,京城便淪陷了,宋欽宗和宋徽宗都做了金國的俘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開封保衛戰中,兵部尚書孫傅竟然將希望寄托在了一名叫「郭京」自稱身懷佛、道兩家秘法的小兵身上。於是乎,金國兵臨城下時,他們見到了這樣詭異的一幕:

郭京讓七千七百七十七名剛剛徵召的市井無賴在軍前布好了「六甲法」大陣,他宣稱「六甲神兵」可以刀槍不入,能夠輕鬆擊潰金軍。他告訴兵部尚書,等到交戰時,他會用佛教「毗沙門天王法」擒拿敵軍將領,此戰有他必勝!

戰爭打到這種程度,其結果也可想而知了。

開封城破的那一天,是北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刻。

宋徽宗、宋欽宗答應用妃嬪、皇室成員、平民女子,抵扣戰爭賠款:

帝姬、王妃一人準金一千錠。

宗姬一人準金五百錠。

族姬一人準金二百錠。

宗婦一人準銀五百錠。

族婦一人準銀二百錠。

良家女一人準銀一百錠。

選納妃嬪八十三人,王妃二十四人,帝姬、公主二十二人,人準金一千錠,得金一十三萬四千錠,內帝妃五人倍益。

嬪御九十八人,王妾二十八人,宗姬五十二人,御女七十八人,近支宗姬一百九十五人,人準金五百錠,得金二十二萬五千五百錠。

——《靖康稗史箋證》

這些女子,有的被被嫁給金國宗室,但更多的卻淪落風塵:宋徽宗妾三十一人先入青城寨。金弄玉、陳嬌子、月裡嫦娥、申觀音移居額魯觀寨。金秋月、朱素輝、左寶琴、新劉娘移居蕭慶寨。李珠媛、蕭金奴、席珠珠移居葛思美寨。

3、淪為囚徒後,宋徽宗絕筆:《宴山亭·北行見杏花》

北行的途中,宋徽宗體會到了人生中最灰暗的記憶,他想到自己再也無法在華麗的宮室內,和自己喜愛的妃嬪吟詩作賦、品品茶、畫畫山水,便悲從中來,於是就有了這篇《宴山亭·北行見杏花》: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閒院落悽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宴山亭·北行見杏花》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詞為趙佶被俘北行見杏花之作。起首六句,實寫杏花。

杏花在古代詩詞中,有隱逸、思鄉、思春、失意、憂愁的意境,宋徽宗以亡國之君、金國俘虜的身份,再見到美麗的杏花,不免悲從心來。

詞很哀美,但人卻不值得同情。

文/腦洞趣味歷史

不知道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參考資料:

【1】《宋詞三百首》

【2】《宋史》

【3】《靖康稗史箋證》

【4】《靖康要錄》

【5】《建炎以來系年要錄》

【6】《靖康傳信錄》

相關焦點

  • 讀趙佶的《燕山亭·北行見杏花》: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
    讀趙佶的《燕山亭·北行見杏花》: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趙佶,也就是宋徽宗,他在位一共二十五年,最後國亡被俘。接下來,筆者將分享給大家一首他的作品---《燕山亭·北行見杏花》,這首詞可以說是作者身世遭遇的真實寫照: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閒院落悽涼,幾番春暮。
  • 這首徽宗絕筆,以細工描寫易凋零的杏花,實則在哀述自己的絕望
    相信大家對宋徽宗這位皇帝都不陌生,宋徽宗趙佶(1808年~1135年),是宋朝第八位皇帝,歷史上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總體上罵聲很高。今天筆者想為這位文藝皇帝說句公道話。靖康二年(1127年),徽欽二帝被金人掠到五國城,北宋後宮和大量官民女眷被抵押給金國,史稱靖康之恥。被擄的宋徽宗寫下了這首《宴山亭》絕筆。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裝,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悽涼,幾番春暮?
  • 靖康之變後,宋徽宗在金國遭遇如何?生育14兒女,還能種田寫詩
    文/商學野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年間,剛剛滅遼的金國順勢南下,攻下北宋首都汴京,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以及北宋宗室貴族、大臣三千多人,北宋自此宣告滅亡。在中國的歷史上,雖然北方遊牧民族打敗中原王朝的案例不少,但是連皇帝全家都被抓了俘虜的,宋朝這是第一次。
  • 正義從不缺席之金國滅亡慘狀較靖康之恥如何?百倍尤甚!
    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今開封),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三千餘人,押解北上,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果不其然,遼被滅以後,金國暴露出貪婪的本性。1125年8月金國開始第一次攻宋,接連拿下河北定州、邢臺等地,宋徽宗嚇得匆匆被皇位傳於宋欽宗,自己躲起來了。宋欽宗即位年號靖康,先是懲治蔡京、童貫之徒,使民心大振,在李綱等竭力死守下,北宋稍微穩住 陣腳後與金議和。金人獅子大開口沒有談攏,攻宋不得,宋援軍至,金軍撤退。
  • 天上人間,亡國之君的悽涼詩詞,宋代並沒有那麼繁華幸福
    趙佶忍辱偷生了幾年後,死於五國城(今黑龍江哈爾濱市依蘭縣),這個地方很冷,那時候也沒有暖氣,比幾百年後清代發配要犯的寧古塔還更北邊。前半輩子窮奢極欲,搜刮民脂民膏成性的趙佶總算領略了一番民間疾苦,冥冥之中也是一種懲罰。趙佶雖然昏庸腐敗,但藝術造詣很高,書法自成一家,號稱「瘦金體」,工畫花鳥,通音樂,能詩詞,一生著作頗多,不過國破被俘,基本都沒有留存下來。
  • 靖康之變後,兩位皇帝在金國過的怎麼樣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說起宋徽宗與宋欽宗,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但說起靖康之恥大家可能就知道了 他倆就是靖康之恥的兩大主角,從皇帝變成了階下囚,被金人俘虜了 ,古代皇帝一般沒有主動退位當太上皇的,但是宋徽宗是,主動將皇位讓給兒子,兒子也僅僅當了一年的皇帝,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啊,宋徽宗是一個藝術家,書法寫的特別好,但是不會治理國家,宋徽宗趙佶是宋朝第8位皇帝,當了25年皇帝也沒有什麼大的作為,但是在書法方面有很高的造詣,創立了瘦金體,對我國書法有很大的影響,趙佶大家可能也不很出名,但是提起宋江大家肯定知道
  • 宋徽宗在金國做了9年俘虜,為何還能生14個孩子?原因難以啟齒
    他忍下來了,而且還在裡面活的「風生水起」生了14個孩子,有《靖康稗史箋證·宋俘記》稱,宋徽宗「入國後,又生六子八女」然其實不止14個孩子,《靖康稗史箋證·宋俘記》是金人為宋徽宗所寫,考慮到金人不會為宋徽宗遮醜,後面其實還有記:「別有子女五人,具六年春生,非昏德胤」」這個的意思就是,還有5人不是他的種,故有後注「別有」,耐人尋味。
  • 靖康之變宋徽宗被俘,淪為金國階下囚,為何還能生育10多個兒女?
    北宋末年靖康之變,宋徽宗、宋欽宗父子與后妃、宗室、官員等3000餘人被金人擄劫北上,淪為階下囚。存留的各種史料中,宋徽宗父子在金國的遭遇,那都被描寫得苦不堪言。但是別忘了,宋徽宗可是宋朝的皇帝、太上皇,這個身份決定了他的待遇與一般戰俘必定有區別。倒不是金國對他需要有什麼尊重,而是徽欽二帝實在很有利用價值。靖康之變後,北宋滅亡,宋朝的皇室成員也被一併俘虜北上。但是百密一疏,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因為當時奉命出京到金營議和,半路被大臣攔截,沒有自投羅網。
  • 金國消滅北宋後,為什麼不滅了弱小的西夏呢?
    不過,這一平衡的打破,始於金國的崛起。公元1125年,金國消滅遼國。公元1126年,金太宗,派完顏宗望、完顏宗翰兵分二路攻破開封,於隔年俘虜宋徽宗、宋欽宗等宋朝皇室北歸,史稱靖康之禍,北宋滅亡。值得注意的是,在消滅北宋後,金國卻沒有進攻當時相對弱小的西夏,這是為什麼呢?
  • 靖康之恥徽欽二帝蒙難,百年後金國滅亡,南宋是如何向金國復仇的?
    在三百多年的宋朝歷史中,少有對外戰爭勝利的時候,大多不是失敗就是求和。而作為南北兩宋的分界線,靖康之恥,更是讓人們痛惜不已。 公元1127年,金軍南下,直接攻破了開封府,不只俘虜了宋徽宗和宋欽宗兩個皇帝,還將大量的趙氏子弟妃嬪公主以及王公大臣都虜回金國首都黃龍府。
  • 宋徽欽二帝及俘虜的結局,靖康之恥,哈爾濱依蘭五國城的故事
    劉蘭芳評書《精忠說嶽全轉》中二帝「坐井觀天」的故事,就發生在哈爾濱依蘭五國城景區裡。以前真的不了解,這不,近日出差佳木斯,周末特意開車到70公裡外的依蘭縣去看看。
  • 宋徽宗淪為金國的階下囚,為什麼還能在金國又生育了10多個兒女?
    別看宋徽宗不擅長決策國家大事,但是宋徽宗卻是一位藝術天分極高的人。如果不是生在皇家,那麼他很有可能是一個不錯的書法家和大畫家。他不僅寫墨竹拿手,還可以畫山水畫人物。其中《聽琴圖》和《雪江歸棹圖》則能充分體現出趙佶在這方面的藝術造詣。在書法上面他還別具一格,創造出了令人驚嘆的瘦金體。
  • 宋朝公主被金兵俘虜,路途遭多次凌辱,終被金國漢人解救
    那些成為俘虜的美麗女子最無辜,因為一次被玷汙,終身無出路。如果要論漢人在朝政上遭受的最不齒的事件非「靖康恥」莫屬了。靖康年間金軍突然發動了對宋軍的進攻,金軍勢如破竹,形勢非常危急。但是宋徽宗在是否要還擊的選擇上舉棋不定,耽誤了戰機,宋軍最終只能被迫抵抗,但是無奈已經無力回天,只能接受失敗。北宋都城開封被攻下,宋徽宗被金人抓走。
  • 宋徽宗在金國受到非人虐待,為何還能生育出十多個孩子?
    太皇太后作為當時北宋朝廷中有話語權的人物,為了北宋江山的穩定,時刻關注著宋徽宗的一舉一動。宋徽宗繼位後,十分重視蔡京等人,在蔡京等人的慫恿下,宋徽宗逐漸與太后分道揚鑣,導致朝堂之上時常發生爭執。這兩個陣營之所以形成,主要是因為太后屬於保守派,不贊成宋徽宗推行新政,作為進步派的宋徽宗,也同樣要放棄先帝政策。
  • 靖康恥主角金國:106年後被蒙古滅國後遭蹂躪,竟被後人稱作報應
    公元1233年4月18日,投降蒙古的金末將領崔立押著金國皇后、梁王、荊王以及金國皇室抵達青城。這樣的一天,是金國帝王和臣民做夢也沒想到的。但這樣的一天,卻大約是北宋宋徽宗、宋欽宗做夢都想見到的。因為,在106年前,北宋的皇室包括宋徽宗、宋欽宗和眾北宋皇室,也曾被押送到青城。
  • 南宋韋太后被金國俘虜,回國後誦經雙目失明,醫生說是誓言懲罰
    宋高宗說,所以不惜代價「屈己求和」,只為了讓金國放歸他的生母韋太后。韋太后(約1080——1191是開封人,宋微宗初年入官為侍御,負責服侍鄭皇后。她與同事喬氏結為姊妹,相約先得富貴者要幫助後進。喬氏得到宋徽宗臨幸後,果然向徽宗推薦了韋氏。
  • 金國滅亡的時候有多慘
    成吉思汗先是進攻了金國的附屬國西夏,金世宗選擇坐視不理,這讓成吉思汗看清了金國的虛弱。接著在蒙古給金國入貢中,金世宗想趁機消滅成吉思汗,不料走漏了風聲,從此兩方徹底撕破臉,開始正面發動戰爭,其中的野狐嶺之戰使兩國實力發生根本性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