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東西不能和奶粉一起衝調?看完這篇恍然大悟……

2021-01-15 豆BB


現在大多數的寶寶都是吃母乳和配方奶粉,在給寶寶吃奶粉時,有些媽媽會想要在奶粉中加一些營養品,覺得這樣營養更全面。或者,寶寶不吃奶粉時,就往奶粉中加入其它食物,讓寶寶更好接受。這些做法都是不對的。那麼,究竟有哪些東西是不能和奶粉一起吃的呢?






一般來說,在寶寶4個月或6個月大的時候,可以吃米粉類的輔食。不過,1歲內的寶寶的主食還是母乳或配方奶粉。


米粉作為輔食,不僅僅是補充營養這麼簡單。它可以讓寶寶接觸泥糊狀食物,初步鍛鍊咀嚼能力,幫助寶寶進行奶和普通食物的過渡,經過咀嚼鍛鍊促進口腔括約肌的發育,利於寶寶語言能力的發展。因此用小碗單獨衝調米粉,小勺子餵養才是最好的。


此外,米粉和奶粉衝調所需的水溫也是不一樣的。

營養補充劑,主要有鈣、鐵、鋅、硒、維生素D滴劑、魚肝油、DHA、維生素、益生元、益生菌等。有一些營養品的味道不太好,寶寶不容易接受,所以有媽媽想把營養品加在奶粉中。


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一方面奶粉的配方已經比較均衡,如果在奶中添加勢必導致營養失衡,容易一次性補充過多,不好吸收。


另一方面,奶瓶的接觸面積比較大,營養素經衝調後一部分會粘附在瓶壁,比如一些小劑量營養(魚肝油、DHA等,一粒膠囊營養素和輔料一共就幾毫升),與奶粉混合衝調會造成浪費,影響補給效果,尤其是在治療營養素缺乏症時,更不能與奶粉同時衝調,以免影響療效。

良藥苦口,寶寶不願吃藥,怎麼辦?有媽媽想要把藥放在奶粉中,這樣寶寶也許就能順利吃藥了。


其實不然,藥物的苦味比較重,添加在奶粉裡,會改變奶粉的口感,寶寶味覺敏感,很可能導致寶寶連奶粉也不吃了,出現厭奶、懼怕奶瓶的後果。因此,餵藥也不能用奶瓶。


藥物的有效成分均為有機或無機的化合物成分,中西藥都是如此。可能與奶粉中蛋白質或鈣離子結合,使藥性改變,影響治療效果。

蔬菜和果汁富含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所以有的家長認為用來衝調奶粉會更營養。但是,果汁和蔬菜水中大量的植酸和鞣酸會與奶粉中的礦物質結合,寶寶不能吸收,長期如此會出現微量元素缺乏。寶寶6個月後直接吃水果粒和菜粒更好。





相關焦點

  • 請不要把奶粉和這些東西一起衝調!吃了也沒用
    我們來看這幾個錯誤您是否正在做呢?可是仍然有很多家長疑惑,米粉是否能和奶粉一起衝調?提醒家長:就算你購買的米粉明確註明可以和奶粉混合衝調,即便只在1-2餐奶粉中添加米粉。只要你的寶寶沒有滿1周歲,請一定不能這麼幹。寶寶如果習慣了這個味道,很可能不加米粉就不喝奶了。
  • 興宏信母嬰課堂|衝調奶粉應該注意什麼,這篇全搞定
    一般情況下,媽媽們都會選擇用母乳來餵養新生寶寶,但是如果母乳不足,或者媽媽不在的情況下,只能選擇用奶粉來餵養寶寶。衝調奶粉對於上戶服務的月嫂而言,也是一門學問,怎麼衝調奶粉,衝調奶粉時的注意事項,是一門專業月嫂應該掌握的技能。興宏信給各位上戶服務的姐妹們和寶媽們整理了衝調奶粉的三大注意事項,看完這篇,奶粉衝調也能輕鬆搞定。
  • 奶粉衝調為什麼有氣泡、泡泡多?看完這篇就別再問了
    1、由於奶粉的溶液表面張力與粘度的緣故,攪動或衝調時或多或少會產生泡沫。2、奶粉中必不可缺的VIP營養成分——蛋白質,這傢伙有個特點,它活性越強,就越容易產生泡泡。這跟現實中性格外向的人與周圍的人互動更多的道理差不多。3、奶粉衝調時,如果水的溫度太高,盛裝奶粉的容器不夠光潔、形狀不夠規則,攪拌或搖晃的力度太大、方向不對,以及奶嘴孔過大等,也會產生氣泡。
  • 為什麼米粉不可以與奶粉一起衝調?
    生活中,有的媽咪會將米粉和奶粉一起衝調, 既省去衝調米粉的麻煩,連餵寶寶吃米粉的工序也省了,真是省時又省力!但你想過沒有,米粉真的適合與奶粉一起衝調嗎?米粉作為輔食,其營養成分相對嬰幼兒配方奶粉會低很多。再者嬰幼兒配方奶粉有其專門的配方,水和奶粉的添加比例都是經過科學計算的,如果在衝調的過程中加入了其他的食品,都可能造成某些營養比例的改變,從而影響寶寶營養的吸收。米粉不能吃太多,寶寶容易飽腹,自然就不願意吃奶粉了。為了寶寶能更好地吸收奶粉中的營養成分,最好先喝奶粉半小時後再給寶寶餵食米粉。
  • 奶粉衝調方法和步驟,這10個問題媽媽要注意
    據研究顯示,用不低於 70 ℃ 的水衝調奶粉,就可顯著降低危險,因為這個溫度的熱水能殺死奶粉中的阪崎腸桿菌。而在FAO/WHO 在 2007 年合編的《安全製備、貯存和操作嬰兒配方奶粉指導原則》也有詳細說明。看到這,很多媽媽就疑惑了,用 40~50℃ 的水就會有風險嗎?這麼燙的水溫,孩子怎么喝啊?
  • 孩子喝了奶粉一直生病?專家指出8個衝調奶粉誤區不能犯
    原來罪魁禍首就在這,沒有每次喝完奶就洗奶瓶,反覆使用奶瓶喝奶,寶寶當然容易患上腸炎。奶粉是很多寶寶的口糧,如何給寶寶衝調奶粉,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難倒了一大群媽媽。一般來說嬰兒奶粉都有衝調說明,但還是遠遠不夠的。
  • 奶粉衝調後出現分層?還能給寶寶喝嗎?
    最近很多寶媽詢問:奶粉衝調好後分層是否說明奶粉已經變質?其實造成奶粉衝調後分層的原因有很多,不一定是奶粉變質了。今天家玥月嫂就來帶大家一探究竟,了解一下奶粉衝調好後分層的「前因後果」。哪些原因會導致奶粉衝調後分層?
  • 給寶寶衝調奶粉一攬子建議
    衝調奶粉不建議用這些水·放置時間很長且放在保溫瓶中的水超過12至24小時的水就不要用來衝調奶粉了,因為容易被細菌汙染,且硝酸鹽向亞硝酸鹽轉化的濃度增加。·「千滾水」其硝酸鹽及亞硝酸鹽的濃度較高,這是水分蒸發濃縮所致。所以,最適合衝配方奶粉的水是剛煮沸的新鮮的自來水。
  • 衝調奶粉的「9種錯誤操作」,千萬別犯!正確衝調看過來~
    ,奶粉過濃和過稀都不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長期用礦泉水衝奶粉會引發嬰兒消化不良和便秘。先加好水,直接通過奶瓶上的刻度就能看出來加了多少水,如果多了還能倒出來一些,但是如果先加奶粉的話,如果水加多了奶粉就會過稀,然後再加奶粉,也不好掌握量。前面講完衝調操作,接下來就是衝調的收尾工作。
  • 奶粉衝調後有顆粒、奶塊、懸浮物到底咋回事?新手爸媽看過來
    在奶粉餵養過程中,爸媽們隨時都可能遇到新的難點!A寶媽說:我家奶粉衝完瓶底有奶塊!竟然還有手無法搓開的顆粒!這是什麼情況啊,會不會有質量問題。B奶爸說:我家奶粉衝調性太差,化不開,衝完之後衝調後奶液上有「漂浮物」,這是神馬東西啊!
  • 衝調奶粉誤區你還在踩嗎?家長一定要看
    由於閨蜜沒有母乳,不得不選擇奶粉餵養。但是閨蜜的婆婆總擔心寶寶吃不飽,在衝調奶粉時喜歡多放奶粉少放水,但是一段時間後,寶寶的體重並沒有增長,還出現了食欲不振的情況。婆婆趕緊帶寶寶去醫院,從醫生那得知,寶寶是因為奶粉濃度過高而消化不良。因此,我認為,奶粉泡不對,營養全白費,奶粉買對了也要掌握好衝泡方法。
  • 新生兒奶量是否足夠怎麼看?如何正確的衝調奶粉?
    那麼,給孩子餵奶的時候,新生兒奶量是否足夠怎麼看?如何正確的衝調奶粉呢?2、每天的哺乳次數給孩子餵奶都是要定時間的,不能隨時隨地都吃奶的。2個月內的寶貝為按需餵養,每天需要吃8—10次,母乳餵養的進食次數可能會更加多,3個月齡時間每天至少要吃8次。
  • 奶粉衝調後的顆粒「漂浮物」是什麼?
    粉哥導讀:奶粉衝調後,有的爸媽習慣觀察一下衝調得好不好。這一觀察,可能發現各種各樣不解的現象。每每遇到這些,爸媽們就會一陣緊張,擔心奶粉是否有問題。其實,關於奶粉衝調後奶液上有「漂浮物」的問題,我在線下諮詢時的確遇到很多爸媽問,比如衝調好後有一些漂浮著的黃色/橙色的顆粒、白色小點兒、油暈……。那麼這都是些什麼呢?
  • 「上火」與奶粉有多少關係?看完這篇你就知道
    上火」是嬰幼兒餵養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問題,在奶粉智庫交流群中,許多家長都在討論上火,並且時常將上火與奶粉聯繫起來。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上火與奶粉的關係,以及易上火的寶寶在餵養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 乳清蛋白:奶粉衝調起泡泡的「元兇」!
    其實,衝調奶粉起泡泡,是一種正常現象,原因主要有:1、奶粉中含有乳清蛋白乳清蛋白是公認的人體優質蛋白質補充劑之一。它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配比接近人體的需求比例,具有營養價值高、易消化吸收等特點,是寶寶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精華物質,被稱為「蛋白之王」。
  • 寶寶奶粉衝調方法 你做對了嗎?
    但是,對於嬰兒來說,礦泉水含有較多的礦物質,成分比較複雜,比如,磷酸鹽、磷酸鈣比較多,可能導致寶寶消耗不良和便秘。而純淨水又「太乾淨」了,不含任何礦物質。因此,長期飲用純淨水也不利於寶寶的成長發育。綜合來看,給寶寶衝調奶粉,建議還是使用家用自來水。一般來說,自來水經過層層處理,質量是符合飲用水標準。
  • 衝奶粉,這些東西千萬不能加進去
    吃奶粉時,有的媽媽擔心營養不夠,總想著往裡面加點東西;寶寶補營養時,總是擔心寶寶不吃或圖方便直接加入奶粉中。很多媽媽都認為,不管怎樣只要寶寶吃下去就一定是好的,事實果真如此嗎?
  • 奶粉衝調,水溫多少才合適?
    據了解,各個品牌的生產商之所以對奶粉衝調的溫度要求不同,是因為每種奶粉的配方不同,所含的營養成分也有所區別,而產品上標註的衝調方法都是按照各自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生產工藝和質量控制來設計的。    至於衝調好的奶粉在多少度時可以給寶寶喝,在實際生活中,有一個很實用的辦法來判定,即將配方奶液滴在手腕或手背處測試,如果溫度接近人體體溫,就可以給孩子食用了。     「70℃衝調」從何而來    雖然大多數嬰幼兒配方奶粉的衝調溫度要求不超過50℃,但也有奶粉要求衝調水溫需70℃,這是為什麼呢?
  • 奶粉衝調後有顆粒和奶塊,怎麼回事?
    影響奶粉溶解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不同季節、地域的奶源、奶粉配料的差異、生產工藝、 衝調方法等,而這些因素不能100%可控,因此導致了不同配方或不同批次間奶粉溶解性差異出現。 奶瓶中的奶塊是什麼?奶粉衝調後,這些成分多數與蛋白質、脂肪等懸浮於奶液中,溶解不好時部分會沉澱於奶瓶底部。在沒有溶解的奶粉塊中,不僅僅有碳酸鈣、磷酸三鈣,還有無法和水充分接觸的可溶性成分,如晶體狀的硫酸鋅、硫酸錳、碘化鉀、牛磺酸和乳糖等。
  • 媽媽不會衝調奶粉,就算寶寶先天條件好,也未必能養育得好
    這個問題就是,在於他們本身,他們本身會不會衝調這些奶粉呢?說到這裡,可能又有網友會說「開什麼國際玩笑,奶粉誰不會衝啊?」是啊,很多人都會衝調奶粉,但並不是都會衝調嬰兒配方奶粉。1.嬰兒配方奶粉應該如何衝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