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正在體驗催眠
電影《盜夢空間》裡的「盜夢師」的盜夢功夫讓不少看完電影的人沉浸其中。9月26日,記者來到青島麗天曉斐心理諮詢——催眠坊,在催眠師宮曉斐的引導下親身體驗了一次神秘的「催眠術 」。同時記者了解到,原來《盜夢空間》並非脫離現實的想像,「《盜夢空間》裡所描述的是催眠的極致,理論上的極限。」
A 記者體驗:醒來時,不知道是否真正入睡出於好奇,記者親身體驗了被催眠全過程。催眠室是一間十平米左右的房間,房間裡沒有任何裝飾,一扇窗戶、一張單人床、一張寫字檯和一臺電腦。下午2點,催眠正式開始,記者平躺在單人床上,應催眠師的要求將睡姿調整到最放鬆的狀態。
「閉上雙眼,現在感覺你的腳趾頭、小腿、膝蓋 、大腿……全部放鬆……」由於是第一次被催眠,記者十分緊張,甚至大腦裡充滿了懷疑,這樣真的能睡著嗎?「不必緊張,這是第一次嘗試,只要能睡著就行。我們回想一下我們的童年,還記得小學時那個體育老師嗎?他總是讓我們做不喜歡的運動……」
記者感到昏昏沉沉的狀態下,催眠師突然提高聲調:「現在我倒數二十下,我數一下,你就睜眼看看你左上角牆上的畫,然後閉上眼。」催眠師宮曉斐開始數數,當倒數到十四時,記者感到厭煩,不願再睜開眼睛,但是為了配合催眠師的工作,不得不睜開眼睛,只是睜眼的速度越來越慢。昏昏迷迷了一段時間,宮曉斐讓記者跟著他倒數數字,「從100數到 1我們從小就會,這一次我們要做複雜的數數,在倒數的同時將每個數字都減去4,比如100、96、92,接下來你自己去數吧……」在記者的記憶裡確實聽到了這些,但是大腦似乎並沒有跟著繼續數下去,或者數過,但是數亂了。在這期間,記者曾記得睜開過眼睛,但是怎麼睜開的,為什麼睜開已經不記得,
不知過了多久,當催眠師宮曉斐把記者叫醒時,已經是2點35分,這中間發生了什麼?記者的腦子裡突然一片空白,不確定自己是否睡著。催眠師宮曉斐讓記者敘述剛剛聽到和看到的一切時,記者竟然只記得幾個錯亂的片段。「你就記得這點了?」催眠師宮曉斐接著問。在催眠師的提示下,記者又斷斷續續地想起了部分情節:催眠師曾經讓自己認真盯著一個玻璃球看,儘管有催眠師的提醒,但順序依然錯亂著。催眠師說,在記者入睡時,手和嘴都有過微微顫動,說明記者是在做夢,但到底夢到了什麼,真的一點都回憶不起來了。
B 催眠主要靠語言,還可治療失眠和抑鬱「盜夢還是可以實現的。前提是病人能夠完全配合,在催眠狀態下病人的身體雖然入睡,但是其大腦是清醒的,能夠和催眠師進行溝通,這種溝通是潛意識裡的,在這種狀態下的人好忽悠,但一般的催眠師不可能做到,我們這一行堅決不允許這樣做。」催眠師說。
記者了解到,來宮曉斐這裡治療的多是一些失眠和患有抑鬱症的人。「失眠是生理反應,催眠可以通過影響心理而達到影響其生理的效果,經過多次治療之後,睡眠越來越好,睡眠質量也會越來越高。」宮曉斐笑著說,催眠的主要手段是通過語言交流,在催眠師的語言引導下,需要對方配合根據語言做出反應。同樣,催眠師也要讓自己處在一個輕鬆的環境中,在語言引導下更加自然,讓他感覺不到你是在催眠,對方接受起來也比較容易」。
文/圖 記者 牛青青 見習記者 林晶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郭新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