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女科學家學成後回國,研究成果惠及億萬人,如今是亞洲第一人

2020-12-25 小波談教育

2019年7月IBRO-Kemali基金會公布了國際獲獎者名單,獲得該獎的是浙大教授胡海嵐,也是我國甚至亞洲第一位獲得該獎的人,堪稱「亞洲第一人」。

早在2008年,她放棄了美國的所有優厚資源毅然踏上了回國之路,這十幾年來,她的研究成果,讓億萬人受惠。

年少有為,不懼困難

她出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因為她優越的家庭條件以及自身的努力,從小便是一名「學霸」。

但她卻不同,性格溫和,美麗大方,數學成績十分優異。高中憑藉她優異的表現獲得了全國物理奧林匹克一等獎,而被保送到北大生物系,要知道,當時的生物系錄取分數可是北大最高的院系之一。

到北大之後,全身心投入當學習研究之中,她當時攻讀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專業,但她卻認為大腦是自然界最複雜的領域之一,當時研究腦的專業是神經物理學,在北大畢業後便出國留學,去加州伯克利分校攻讀神經生物學。

在博士畢業之後直接進入了美國冷泉港實驗室進行博士後工作。當時很多中國留學生因為美國有優厚的條件以及良好的研究環境就留在美國,不再回國發展。

但在2008年,胡海嵐卻毅然回國,進入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這樣的人才,有誰不愛呢?

一路帶領祖國開「掛」研究

2009年她入選了「百人計劃」,並參與多項重大課題研究。

2015年胡海嵐成功入選了「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並加入了浙江大學任教。進入浙大之後便帶領著科研團隊一路開掛,在自然期刊中獲得了一期雙刊,被業內人士認為「破解世界難題」。當時她也在很多知名期刊發表眾多論文,均被重點推薦。

憑藉著自己的努力,終於在關於情緒與社會行為的分子與神經環路機制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這對人類抑鬱症的發病原因以及抗抑鬱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獨木不成林,投身於教學

胡海嵐曾表示她的研究成果並非屬於自己,而是她的研究團隊,正是她的團隊在背後默默支持,才回去的如今的成就。

在進入浙江大學任教的這幾年,她為我國培養了許多優秀人才,浙大學生也受到了她的深刻影響,學習了許多先進的知識以及經驗。當她上課時,真的是一座難求,節節爆滿。

歸國後,正是她帶領著研究團隊一路「過關斬將」,並為國家輸送眾多優秀人才,她被稱為「亞洲第一人」也不為過。

全球抑鬱症患者人數眾多

據相關數據顯示,全世界的抑鬱症患者竟高達3.5億。抑鬱症已經是影響人類生活最嚴重的疾病之一,很多抑鬱症患者因為得不到良好的治療,便選擇自殺來解決自己的生命。

眾多明星因為壓力大,也很容易患上抑鬱症,像我們熟知的鄧麗君丶張國榮等大牌明星皆患有抑鬱症。雖然有人能從抑鬱症之中中走出來,卻是少之又少。

目前胡海嵐及其團隊研究的領域便是上文所說的神經科學,主要是從事於為抑鬱症患者服務的科研,極有可能研發出能夠治療抑鬱症的藥物,雖然尚未研究出來,但最起碼向前邁出了很大的一步!

驅逐黑暗,帶來蘇生

漫長的黑夜終會消逝,無盡的黑暗終會被陽光碟機逐。

我們身邊正是有像胡海嵐以及團隊,才會給很多人沐浴陽光丶播種希望。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胡海嵐團隊能否成功研究出相關藥物,加油!

相關焦點

  • 兩位女科學家,顏值與智慧並存,放棄國外優厚待遇,回國效力!
    學成之後他們放棄了國外優厚的待遇,回到了祖國,為國家的建設做出貢獻。今天我要說的是兩位顏值與智慧並存女科學家。她們去了國外留學,學成之後。放棄了國外優厚的待遇,回國效力。受到了網友的點讚頌揚。一、德國最不想放走的中國女科學家莊曉瑩是我國研究土木工程的女科學家。這是一位長得眉清目秀,皮膚白皙的姑娘,在外人看來,誰也不敢相信這位女神是研究土木工程的專家。
  • 她是中國頂級女科學家,掌握15項專利,美國高薪挽留仍執意回國
    有這樣一位中國頂級女科學家,她掌握15項專利,美國曾經高薪挽留,她不為所動,仍執意回國。在那個時候,我國學生去美國學習,總會受到一些不平等的待遇,但是林媛根本沒有放在心上,她一心工作,紮實研究,有了很多新發現。在她即將回國之際,美國高薪聘請,希望她能夠留在美國的國家實驗室裡,繼續從事科研工作。
  • 學成回國!他32歲入選傑青,如今已是南京大學教授,年輕有為
    留學七年後毅然回國,在32歲,一般人還未博士畢業的年紀,他已經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如今的王欣然,已是南京大學教授、微電子與光電子學系博士生導師。 學習之餘,王欣然教授還參與科學研究,並發表了多篇SCI論文。本科畢業後,王欣然遠赴海外,用了六年時間,先後獲得史丹福大學的碩士與博士學位。
  • 他學成回國,28歲已是中科大正教授,青年才俊
    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回國,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我國頂尖學府之一,能人輩出。陸朝陽就是其中的一位,劍橋大學博士畢業後,28歲的他已是中科大正教授,並相繼入選優青和傑青,獲獎無數。
  • 她為3.5億人帶來希望,被稱為亞洲第一人,棄美回國成國人驕傲
    ,有的人選擇的回國發展,還有的人即使在國外得到了豐厚的待遇,也寧願放棄這份優待,義無反顧地回到祖國的懷抱,為國家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2019年,科學院院士候選人有181人,當選的科學院院士只有64人,有將近三分之二的候選人落選了。而在這些落選的科學家中,有一位女科學家引起了很多人的高度關注,她就是第12屆IBRO-Kemali國際獎的獲得者胡海嵐教授。胡海嵐是何許人?
  • 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周樹雲獲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周樹雲獲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清華新聞網3月1日電 2月28日,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全國婦聯主席沈躍躍出席頒獎典禮並為獲獎者頒獎。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周樹雲因在新型二維材料及異質結的新奇電子結構研究方面的貢獻而獲此殊榮。
  • 這3位學霸拿公費赴美留學,學成後拒不回國,轉頭加入美國國籍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有這種想法,他們在學成之後,拒不回國,轉頭卻加入了美國國籍,從此留在了美國生活。但他卻在學成之後,拒不回國,轉頭加入了美國國籍,變成了美國科學院的院士,他所獲得的所有獎項榮耀,都為美國做了嫁衣。
  • 這4人拿著公費去留學,學成後加入美國國籍,網友:忘恩負義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感謝祖國,有些人在學成後,選擇留在國外,並且放棄中國國籍。對於這種人,網友一致唾棄:忘恩負義。就比如這4個人,學成後加入了美國國籍一,愛國作家烈士的後代:鬱彬鬱彬的外公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愛國法官兼詩人鬱曼陀,在英勇救國的路上被日軍特務殺害;她外公還有個非常有名的弟弟名叫鬱達夫,是一位愛國主義作家,49
  • 赴美留學取得了科研成果,回國後行為令人稱讚!
    對於那些在科研上有著頗高成績的人,由於國外的優異待遇,致使我國大量的人才流失!但也有一些愛國情懷的學子在學成之後毅然決定回國發展,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就是施一公!由於在實驗研究當中的施一公表現非常出色,所以時常被導師稱讚!而優秀的施一公更是受到普林斯頓大學的青睞,獲得分子生物學的終身教授!由於在科研成果上取得不錯成績的施一公更是不忘父母給自己取名字的含義:一公,一心為公!
  • 如果你是清華北大高材生,海外學成後,是回國還是留在國外?
    如果你是清華北大高材生,海外學成後,是回國還是留在國外?我們來看看搜狐網披露的消息:我國出國留學生學成歸國的比例,在80、90年代,僅為5%到10%。而在《2019中國留學白皮書》上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留學生畢業後選擇回國的人數僅有28%,並且數據還顯示越是像清華、北大這樣國內頂尖學校的留學生出國留學回國的概率越小。
  • 「80後」女科學家盧豔麗:享受研究未知領域的無窮樂趣
    新華社成都1月17日電(記者吳曉穎)日前,80後女科學家、四川農業大學玉米研究所所長盧豔麗獲得了「第十四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榮譽稱號。 36歲的川妹子盧豔麗走過了一條充滿挑戰的人生之路。工作後,她又常常「泡在」玉米地裡。她的畢業論文獲評2012年優秀博士論文,她的科研成果在國際產生了重要影響。 中等個,齊肩長發,明豔大方的盧豔麗自稱是個「激情澎湃的女漢子」。上周五,在「第十四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頒獎臺上,盧豔麗說:「將用感恩的心認真去工作、生活,用四川人打麻將的精神把科學研究『血戰到底』。」
  • 祖國需要我,哈佛8位博士後集體回國!美國為何重金也留不住他們
    或許時代不同了,如今的中國強大了,「海歸潮」似乎使得留學生歸國不再顯得彌足珍貴了。但我想不論中國正處於怎樣的時代,中華兒女愛國的心不會變。只要祖國需要,定是跨越千山萬水也義不容辭。也正是因為「八劍」未敢忘卻先烈們的努力和祖國一路走來的不易,因此他們不論身在何處,熾熱的愛國心也始終心繫祖國,祖國需要,自當義無反顧。
  • 通知|關於開展第十六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和2019年度未來女科學家...
    35周歲(1984年1月1日及以後出生)的中國籍女性在讀博士生或在站博士後(候選人學籍關係或工作關係應在國內,在讀博士生應為全日制)4.具有擬利用本計劃資助開展的科研項目,且獲得資助後該項目研究的持續時間不少於12個月。
  • 女科學家顏寧:以智慧定義美麗
    一提到顏寧,許多光環天然地向她「靠攏」:《自然》「中國十大科學之星」之一、國際最出色的女科學家之一、塞克勒國際生物物理獎、國際蛋白質學會青年科學家獎、首屆國際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清華大學最年輕博導……  也有人會想起在2012年度科技盛典上,當顏寧身穿紫黑色小禮裙、挽起髮髻,亭亭玉立站在臺前,將研究成果娓娓道來,人們記住了這位入行未滿12年的新生代女科學家,以及她是如何以智慧定義
  • 留學生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為哪般? 留學生回國有哪些優惠政策?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留學生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為哪般? 留學生回國有哪些優惠政策? 很多人為了更好的發展都會選擇出國留學,而大部分都會選擇學成歸國,我國留學生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那麼留學生回國前景如何?留學生回國有哪些優惠政策?
  • 那些祖國斥資培養的天才神童,立誓說學成報效祖國,轉頭卻入美籍
    文‖霖霖霏霏不辭艱險出夔門,救國圖強一片心;莫謂東方皆落後,亞洲崛起有黃人。——吳玉章中國曾出現過多次留學熱潮,有的人不忘初心,學成後回國報效祖國,而有的人卻加入他國國籍,留在了國外。本來都對這個天才寄予厚望,覺得他會在學成後回國為祖國物理學發展繼續研究。但是,尹希在哈弗時就宣誓加入了美國國籍。但是尹希在2008年博士畢業後,直接擔任哈佛大學物理系副教授,留在了美國。後來更是娶了美國國籍妻子。2015年9月晉升哈佛大學物理系教授,成為哈佛最年輕的華人教授。
  • 公派留學生學成後須回國服務兩年
    公派留學生學成後須回國服務兩年 本報訊 (記者 周逸梅)昨天,教育部網站發布由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制定印發的《國家公派出國留學研究生管理規定(試行)》,要求公派出國的留學研究生學成後需要回國服務兩年,如果不遵守需要償還所有的資助費用並支付30%的違約金。
  • 美國小留學生也要包機回國!他們的父母說,學成後將來也會回國
    疫情剛剛開始的時候,一些小留學生都並沒有選擇回國,而是選擇留在美國的寄宿家庭中學習、生活。現在,美國每日高達萬例的新冠病例確診速度,一些曾經自認為在美國課堂找到了自信,喜歡小學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的小留生們,開始變得心驚膽戰,一些寄宿家庭在選擇接收寄宿學生時也表現地極為謹慎,甚至是充滿忐忑的。
  • 煙臺僑界風採|杜振寧:愛國就要勿以善小而不為 「小魚鱗」也可撬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蔡雲飛 見習記者 王悅霖 通訊員 趙亮 周昊煙臺報導他,在事業上升時期選擇遠赴紐西蘭求學深造,學成後帶著多年科研成果毅然回國;他,放棄高薪職位誘惑,回歸故土成為一名高校教師,以培養「國之棟梁」為己任;他,積極投身創新創業,把常見的漁業廢棄物——魚皮魚鱗轉化成了農作物的「黃金搭檔
  • 清華博士赴美留學,回國為藥物研究做貢獻!用行動抒寫愛國情懷!
    當初國內一些有機會留學國外的學子,都懷揣著「一腔報國熱血」,但學成以後,不少學子卻為了豐厚的報酬、待遇留在了國外,但也有一些學子還是毅然決然的回到了祖國!雖說前者的選擇我們不鼓勵,但我們也不能強加「愛國思想」來譴責他們,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但願意回到祖國報效國家的人,就值得我們去稱讚和敬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