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gin--> 今年以來,諸城市立足實際,統籌資源,創新打造移動監督員、天眼監督員、網格監督員、社會監督員「四支隊伍」,不斷提升行政執法監督時效性、客觀性、精準性、群眾性,有力地助推了法治政府建設。今年,諸城市被評為首批「省級法治政府建設示範縣」。
完善執法裝備,打造移動監督員隊伍,提升監督時效性
該市積極響應「數字司法」和移動政務建設要求,投資200萬元建立覆蓋全市各執法部門的「行政執法可視化監督管理平臺」。為26個主要行政執法部門配備4G執法記錄儀,實現執法現場實時展現、語音指揮即時對講、執法軌跡動態展示等功能。
平臺通過行政執法電子檔案上傳、執法活動視頻存儲、執法信息全面統計分析等多種功能,把全市700部執法記錄儀打造成為行政執法活動的移動監督員,實現了「情況看得見」「指令聽得著」「位置找得到」的可視化全程實時監督,極大地提高了監督的時效性,促進了執法全過程的規範化。
共享雪亮工程,打造天眼監督員隊伍,提升監督客觀性
充分利用「雪亮工程」全覆蓋的優勢,整合全市28000多個高清攝像頭和人臉識別大數據系統,打造天眼監督員隊伍,對市域內執法活動實行全景式客觀記錄,彌補了執法記錄儀單向主觀拍攝留下的盲區,從而把記錄儀的單向主觀記錄與「雪亮工程」的全景客觀記錄有機結合在一起,實現了對行政執法活動全過程無選擇雙向的客觀監督,一方面倒逼執法人員依法規範行政,另一方面也警示約束被執法對象配合執法。通過共享天眼的客觀監督,有效快速化解行政紛爭60多起。
依託綜治平臺,打造網格監督員隊伍,提升監督精準性
依託網格化綜治管理平臺,全市劃分為1384個網格,配備網格監督員2020名,每人一部「民情通」手持終端,對網格內的行政執法行為有針對性地進行監督。網格監督員通過日常走訪巡查或群眾舉報,發現違法違規執法行為時,直接在現場利用手持終端將視頻及時上傳到綜治管理平臺。平臺研判後分流至相關執法部門立案處理,處理情況反饋至網格監督員進行實地督查核實,確保件件處置到位。通過網格監督員對執法個案的精準監督,進一步增強了全社會的法治意識,提升了群眾滿意度。
借力隨手拍客,打造社會監督員隊伍,提升監督群眾性
針對綜合行政執法點多面廣量大的實際,研發「隨手拍」系統。諸城市民用手機隨時將發現的問題拍下來,上傳系統指揮中心分析研判後分流各中隊「按圖索驥、對號入座 」,處理結果實時反饋,及時回應群眾訴求,極大地提高了群眾的參與度和積極性。
藉此制訂出臺獎勵政策,諸城市打造起全員參與的社會監督員隊伍,對行政執法行為事前、事中、事後隨時進行監督,改變了以往行政執法監督「糾偏於既遂」局面,加強了對「防患於未然」的事前監督。無處不在的拍客群眾監督,倒逼行政執法人員法治素養進一步提升。
【來源:衡水市司法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