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孩子的大肌肉動作發展水平如何?怎麼加強訓練?

2020-08-08 老嶽講感統教育

5歲的悠悠人如其名,做什麼事情都是慢悠悠的。比如,在幼兒園裡下樓梯,當大家都爭先恐後搶著下樓的時候,他卻因為還不會用雙腳交替著下樓梯而動作特別慢,甚至經常被推搡著摔倒。媽媽為此很著急,生怕他受傷,後來,在老師的建議下來到動漫火車,而我們的感統測評結果顯示:悠悠屬於「大肌肉動作反應不足」!

什麼叫「大肌肉動作反應」?大肌肉動作反應發展遲緩的原因是什麼?除了像悠悠這樣動作遲緩笨拙之外,還有沒有其他表現呢?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回答這些問題。

人體的600條肌肉互相合作,協助著我們度過每一天,讓我們能走路、蹦跳,甚至爬上陡峭的巖石。相同或鄰近部位的肌肉組成功能統一的群體,被稱為肌肉群,肌肉群可以分為大肌肉群以及小肌肉群,由大肌肉群執行的動作就叫做【大肌肉動作】,也叫粗大動作,主要包括孩子的頸部用力,翻身,坐,爬,站,走和跳等動作(與之相對的是【小肌肉動作】:使用手部小肌肉的力量,靈巧性和手眼協調的能力。主要體現的是手部的協調能力和控制能力)。



大肌肉動作的發展裡程碑如下:


大肌肉動作發展裡程碑年齡發展進程4個月頸部已相當有力6個月可用手撐地而坐7個月可坐得很穩8個月會爬1歲會走1.5歲能走得很穩而不會跌倒2歲能雙腳跳躍


導致兒童大肌肉動作反應遲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點:


1.因為家長太忙無暇照顧,或者保姆缺乏正確的育兒知識,使得嬰兒在清醒時很少有機會被抱起來或斜躺或坐著,缺乏肌肉活動;

2.因為嬰兒期缺乏俯臥經驗和長時間缺乏肌肉關節運動覺的刺激,導致軀幹動作發展緩慢,肌肉張力不足;

3.因為觸覺敏感,導致孩子很少活動;

4.因為孩子的前庭,觸覺,視覺,動覺等感覺系統反應遲鈍,或各個神經系統之間統合不良,導致動作協調不好;

5.因為孩子的神經反應遲鈍或過於敏感,致使信息產生不足或不正確;

6.因為孩子身體雙側統合不良,空間概念不好,動作技巧不佳或動作順序沒有組織。


兒童大肌肉動作反應遲緩的常見表現有:


1.嬰兒時期大部分時間平躺著;

2.頸部很遲才有力量將頭抬起;

3.很遲才會翻身(應在2-5個月)、坐和爬(應在5-8個月);

4.爬行階段很短或未經爬行即會走;

5.爬行階段很長,很遲才會站立(應在9-13個月),很遲才會走路(應在10-14個月);

6.不會雙腳齊跳和騎三輪車(應在20-36個月);

7.不會雙腳交替上下樓梯(應在14-42個月);

8.不會單腳站立5秒以上(應在30-42個月);

9.很遲才會單腳跳躍(應在48-60個月);

10.動作緩慢,步伐拖曳;

11.動作笨拙,容易絆倒;

12.特別怕黑,在暗處會緊張,哭鬧;

13.聽口令學動作有困難,需他人示範才會做;

14.很遲才會蕩鞦韆;

15.經常碰撞淤血或碰傷;

16.不喜歡體育,球類運動;

17.過分好動或過分安靜。


很多家長看到剛出生的嬰兒,軟弱無力,懵懂無知,所以就不敢碰觸,長時間把他放在小床上讓他睡覺,以為只要吃好睡好就夠了,殊不知,即使是剛出生的嬰兒,也需要在清醒的時候時常交替著仰臥與俯臥,甚至斜躺或倚靠在大人身上鍛鍊頸部肌肉,並且在頸部逐漸有力之後,還要繼續多多練習坐爬站走等動作,才能鍛鍊好全身的肌肉張力。否則,父母保護過度限制過多,無法滿足孩子主動嘗試動作的欲望,就容易出現以上一系列的行為動作障礙。

因此,小編最後再次提醒各位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可以滿足他進行大量運動的成長環境,讓他的大肌肉動作得到發展,只有這樣,他在日後的學習生活中,才能更加得心應「身」!



0-3歲幼兒大運動鍛鍊遊戲示例


0-1歲寶寶大運動鍛鍊示例


1.俯趴

抬頭望:在寶寶的前方,叫喚他,或搖晃帶聲響的玩具,誘導他抬頭仰望;

伸手拿:把電動小汽車或會移動的小玩具放到寶寶的前方,引誘他伸手去拿;

抬頭挺胸:在寶寶的上方叫喚他,引誘他抬頭挺胸,呈現出蛙人操的姿勢;

飛呀飛:把寶寶放在光面大龍球上趴好,父母扶住其骨盆處,緩緩推拉移動孩子,讓球也朝著前後左右不同方向微幅卻快速傾斜,誘發寶寶頸背部肌肉張力的構建。


2.仰躺

伸縮手臂:雙手抓住寶寶的手腕,將其手臂伸展到肩的兩側,再彎曲手臂令雙手匯聚胸前;

拍拍小手:雙手抓住寶寶的手腕,將其兩個小手相互碰一碰,拍一拍;

小腳拍小臉:雙手抓住寶寶的踝關節,同時拉直寶寶的雙腿,再彎曲雙腿,令其小腳拍到小臉;

騎單車:雙手抓住寶寶的踝關節,讓他像騎單車一樣,一條腿被拉直的時候,另一條腿被彎曲,如此交替反覆;

慢慢坐起:雙手分別抓住寶寶的小手,慢慢將他拉起成坐姿;

翻翻身:慢慢把寶寶的頭轉向一側,在其肩膀處輕輕推一把,再在其髖關節處輕輕推一下,協助其完成翻身。


3.空中豎直

騰空舉起:雙手放於寶寶腋下將其舉起,進一步舉高,轉圈。


4.地板豎直

小腿蹬踏:將兩手放在寶寶腋下,扶著他保持直立,然後令他的雙腳立於地面,讓他的雙腿支撐全身體重,此時他會作出小腿蹬踏的動作。


1-3歲幼兒大運動鍛鍊示例


搖一搖

讓孩子坐在父母懷中,面朝前,雙腿彎曲,兩膝外張,兩腳掌相對,父母雙手從孩子手臂下穿過,抓住其小腿接近腳踝處,輕輕地對他進行左右搖晃,上下抖動和前後傾斜等。這些動作,不僅能給孩子提供前庭覺和本體覺刺激,對保持孩子身體的柔軟也非常有益。

追一追

在地上橫放一隻紙箱,滾過去一個小皮球,吸引孩子去追逐。因為紙箱空間比較狹窄,孩子會自然採用爬行的方式通過,從而為他們大肌肉動作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走一走

父母牽著孩子的一隻手,讓孩子沿著地板上的某條直線,腳跟接腳尖,一步一步朝前走。

躍一躍

父母和孩子面對面,父母牽著孩子的雙手,讓他從臺階的最後一級跳躍下來,如果孩子跳躍的爆發力弱,父母可以用點力氣把他拉下來,幫助他逐漸形成爆發力。

踮一踮

讓孩子學著媽媽穿高跟鞋的樣子,踮著腳尖走一段路程。這樣他也能學會在安靜的環境中躡手躡腳地走路,而不是用腳板像大象一樣笨重地走路,打擾別人。

跳一跳

讓孩子站在跳床或彈簧床上,父母牽著他的雙手,先帶動他一起雙腳跳,再逐漸放手讓他自己連續跳。

跨一跨

用兩條彩色膠帶在地面貼出一條大概40釐米寬的小河,引導孩子從河岸的這一端跨到另一端。

爬一爬

把毛毯、枕頭、抱枕、棉被等棉製品堆積擺放成「山丘」,「草原」等場景,讓孩子攀爬「山丘」,在「草原」上打滾等。

翻一翻

父母跪坐,讓孩子仰躺在自己的腿上,同時父母用雙手抓住孩子的肩部,接著父母起身變成長跪姿勢,同時順勢幫助孩子腿部朝頭的方向用力,以父母的手臂為軸,讓孩子翻轉270度,最後雙腳著地站好。

推一推

讓孩子推著重重的紙箱,週遊各個房間。這個活動可以增加孩子各個關節的本體覺,同時對家中的空間方位也有初步的認識和概念。


特別提示:1-3歲的孩子對環境中潛在危險的觀察力還不太夠,所以,在進行以上體操運動的過程中,父母務必全程關注細心監督。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如何利用「深蹲」這個訓練動作最大化的刺激我們的臀部肌肉?
    我們經常會聽見「無深蹲不翹臀」這類健身相關的經典語句,在我之前的文章中其實已經說到過:「臀推」比深蹲對於臀部的刺激更大。那麼為什麼我們觀察健身房訓練的小夥伴會更傾向於深蹲這個動作呢?畢竟「健身不練腿,遲早會那啥」,哈哈,開個玩笑。其實有心理學相關的研究就指出:這是人類的天性,我們更渴望獲得一些更原始的刺激。
  • 「小腿肌」六大訓練動作,男人下盤穩健很重要!
    你是否在健身房裡見過上半身非常壯碩、下肢卻瘦弱無力的「壯漢」?很明顯,他們的健身菜單忽略了腿部的訓練,健壯的小腿不僅可以平衡你的外表,讓上身不至於顯得突兀,更有助於你在從事其他運動時增加爆發力。好處還不只這樣,根據研究,練腿會刺激睪固酮的分泌,大大提升你的性能力。以下是針對「小腿肌群」健身動作,男人們練起來!
  • 「 兒童體能」之「平衡訓練」
    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給家長添麻煩,挑三揀四,很難與其他人同樂、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慮別人的需要。有些孩子可能出現語言發育遲緩,說話晚,語言表達困難。平衡能力是幼兒的基礎動作能力,是走、跑、跳、攀、登動作的基礎,平衡能力的先期開發直接影響到兒童以後的運動能力發展。
  • 「 呼吸 」 一切訓練的基礎
    這造成一些人以為疼痛或訓練伴隨疼痛是正常的,按摩按摩,做做SPA就好了。始終不去在意訓練動作的質量,不願意花時間建立正確的動作模式,只是吭哧吭哧的練練練。呼吸的訓練跟練肌肉、減肥、體能訓練沒有任何衝突。沒有規定說:「沒有練過呼吸練習,就一定不能做重量訓練!」但是……如果身體的活動度不足、穩定度不足,就必須在重量訓練之前先做調整,否則,一個關節、功能受限的身體,又如何通過訓練進步呢?
  • 背部肌肉訓練經典動作:羅馬椅背部伸展,下背最有效的動作
    背部肌肉訓練經典動作:羅馬椅背部伸展,下背最有效的動作 2019-10-21 20:47  ChangePro
  • 「醫文醫話」康復中心:孩子口齒不清怎麼辦?(二)
    而從小接觸豐富食材,可讓孩子增進口腔感覺,也是幫助幼兒儘快擺脫口齒不清的竅門之一。B 適齡提供大顆粒食物當孩子長出臼齒之後,家長可準備顆粒較大的食物,不但能夠訓練孩子的咀嚼能力,促進口腔肌肉發展,另外也能讓孩子練習側送(利用舌尖將食物送到臼齒處),促進舌頭力量的發展。
  • 在經典訓練動作當中,哪些可以鍛鍊手臂肌肉?提高你的力量水平
    那麼在力量訓練當中,有的人可能會注重腿部的力量以及背部的力量,因為這兩個肌肉群是大肌肉群,能夠很好地增加全身的力量水平,但是有的人會注重肩部肌肉以及手臂肌肉,雖然作為小肌肉群,但是鍛鍊出來完美的線條是能夠增加整個人的氣質的。
  • 肌肉再強壯,都有可能「身體結構失調」,2招自我檢測身體穩定度
    而忽略了肌肉和肌肉之間是互相平衡、制約的。而當一味的只強化局部肌肉,雖然肌肉力量會得到提升,但是勢必會讓自己,不僅體態變差,還會讓自己的穩定性受到影響。我們需要的不僅是讓肌肉更強壯,而且要加強結構性的穩定相信有一些健身達人會有這樣的經歷,當辛辛苦苦讓自己變得很強壯,很健美了。然而就是強大的肌肉卻摧殘了骨骼結構。
  • 如何訓練孩子做家務?時機、步驟、方法一次搞懂
    兒童發展專家張旭鎧表示,2歲以後粗細動作發展到一個階段,孩子可以穩穩的走路,也比較能夠自主控制動作,此時即可開始進行家務的訓練。學做家事的第一步,就是從身邊事物開始做起。1.加強視覺提示訓練時可以善用圖片、標籤等「視覺提示」引導孩子完成動作、避免讓孩子分心;比方教孩子把尿布丟進垃圾桶,可以在垃圾桶上貼尿布的照片或孩子喜歡的卡通圖片,讓孩子經由圖像的提示完成動作。
  • 「0-1歲」你想了解的嬰兒大動作發育
    所謂大動作,就是人基本的抬頭、趴、坐、爬、走、跑等動作。大動作的發育是有順序的,但通常所說的「三翻六坐八爬」並不是一個絕對的發展時間,因為每個寶寶的發育速度並不相同。沒有得到充分的訓練,寶寶的大動作發育就會不良,甚至可影響終身,比如沒怎麼爬就走並不是聰明的表現,會導致走得不穩或四肢協調性差。
  • 學前期兒童大肌肉動作發展
    動作是我們適應社會和環境的基礎,它使我們能夠更好地生存和發展,而大肌肉動作是兒童發展的核心內容,是幼兒早期動作能力的基石。幼兒大肌肉動作是由四肢、軀幹等大肌肉群發力而產生的動作技能,是幼兒動作能力發展的基礎。大肌肉動作包括身體在空間移動的動作能力和物體控制的動作能力。
  • 你這「功」太差了...到底怎麼去定義芭蕾的「功」?全面秒懂芭蕾的...
    在舞蹈中的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受傷」。 說到這個舞蹈的「功」,就必須知道芭蕾訓練的六點要求。我可以負責任的說,這不光是芭蕾的基本功定義也是舞蹈的基本功的定義! 憑什麼芭蕾的六點要求就是舞蹈的「功」?
  • 孩子寫字太難看?可能是「精細肌肉發展」不協調,趁早訓練是關鍵
    可是後來同事說她去領居家玩,無意間看到領居家孩子寫的字,領居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年齡也差不多大,可是他寫的字卻非常工整。同事趕緊向領居請教,問鄰居有什麼訓練的好方法,能讓孩子的字寫得這麼工整,畢竟一個人的字寫得好看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完全不同的。可是讓同事意外的是,領居卻說沒有給孩子做過特殊訓練,孩子就是經常自己練,時間久了字自然就寫得工整了。
  • 「遊戲」是幼兒發展重要的啟蒙
    「遊戲」是幼兒發展重要的啟蒙,也是學習的重要過程,雖然現今有許多幼兒感統發展的相關課程,但其實有一些小遊戲,即使在家裡也能玩得非常盡興!以下介紹幾個遊戲,周末和家裡的熊孩子一起玩一邊幫助孩子促進感統發展吧!
  • 女生練肌肉很好看,加強臀部訓練,魅力大增
    但是深蹲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它需要我們有一定基礎,並且在深蹲過程中保持腰背部挺直,這對於腿部和臀部的柔韌性也有一定要求。因此,除了深蹲,我們還可以選擇難度更低一點的動作。針對臀部的訓練,不要只練臀大肌,還需要加強臀中肌,這才會讓整體臀型更加飽滿好看。深蹲主要是訓練臀大肌,想要加強臀中肌,則需要加強臀部側邊的動作練習。
  • 改善翼狀肩胛骨不可忽視的肌肉-「前鋸肌」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關於「前鋸肌」的小知識,這是一塊經常被我們大家所忽略的肌肉,但是它對於我們的體態,以及我們的肩胛骨的健康(穩定性等)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前鋸肌是一塊肌肉,起源於胸部一側的第1至第8肋骨表面,沿肩胛骨內側緣的整個前部插入。它的作用基本上是將肩胛骨在胸部周圍向前拉,穩定肩胛骨,並允許肩胛骨「適當」運動。
  • 青少年應該怎麼訓練,才能避免早期專項化的問題!
    ,每天都在練習,而有的家長也甚至請了肌力教練來加強小孩的肌力,想法很好,但小孩子真得需要進行大量的專項練習甚至著手「肌力」的發展嗎?若很重要就「天天」做。天天做的意思不是每天都進行冗長又沉重的訓練,千萬不要誤解。而是每天都針對主要的動作模式進行學習,持續強化動作模式。對於年紀輕的運動員來說,他們還沒有在大腦穩定地儲存動作模式,所以他們會快速的遺失所學習到的東西,所以在學習動作模式的早期,持續學習是個關鍵。
  • 最實在的腿部訓練動作—弓箭步
    不過換個角度想,後弓箭步的動作雖然較不自然,但只要放慢動作速度,利用鏡子輔助,對於想要訓練平衡感及加強身體穩定度的人來說,後弓箭步反倒有另類的優點。姿勢(以「前弓箭步」為例)起始動作:雙手叉腰、緊收腹部、雙腳與肩同寬1.一腳向前跨一步(跨步距離約比走路時的步伐再大一些即可),然後下蹲。
  • 聽過「周期化訓練」嗎?把訓練與恢復運用得更科學
    在訓練壓力和適當恢復的交替刺激之下,對任何水平的運動員都是有利的,周期化訓練以最大限度來進步,同時限制訓練壓力對身體的過度損傷。周期化編排通常用時間區分為大周期為「年」、中周期為「月」和小周期「周」,每個周期中安排的恢復是有目的。
  • 女生進行「胸部」力量訓練的好處,不止於更挺!
    雖然很多女孩子害怕做力量訓練,擔心自己一不小心練成結實型胖子,但小編還是要不厭其煩的勸小姐姐們日常真的是要加強力量訓練,做力量訓練和不做力量訓練的女生真的太不一樣了。想要收穫迷人的線條,力量訓練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