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湖南地圖出版社編輯發行了豎版世界地圖,以嶄新的圖像展示了世界海洋新形勢,適應了當今世界海洋新潮流,有利於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和提高國民的海洋意識。這是中國地圖史上的重大變革,更是人們認識的革命、思維的革命。
大連特約海洋文化專家 陸儒德
橫版世界地圖
存在變形失真的缺陷
原來普遍採用的橫版世界地圖,按照經度縱向分割、展開地球,雖然在橫向可以較清楚展示太平洋和印度洋及其沿岸國家的地理概貌和相互地理關係,但南北方向地貌失真度較大,而且越向兩極伸展失真越大。比如:北美洲加拿大的面積略大於中國,但圖上視覺看來加拿大比中國大得多;南極洲是比大洋洲略大的小洲,但圖上看到的南極洲比整個歐亞大陸還要大;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小的洋,但看起來同太平洋相當。這種將球體投影在平面上產生的「合理」變形,在視覺上就顯得不合理了。
另一個重大缺陷是橫版世界地圖上看不到南極、北極的地理概貌,這在當今世界各國十分關注南北兩極的主權爭端、經濟開發和科學研究的新情況下,是十分不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
豎版世界地圖
令海洋熱點一覽無遺
豎版世界地圖按照緯度線橫向分割地球,面目一新,雖然乍看之下感覺很不習慣,但其中隱含著新意,富有適應時代需求的創新性。《中國國家地理》主編認為這是中國地圖界的一場「哥白尼革命」,是一聲雞鳴將人們從睡夢中喚醒,打破了過去只有一個角度看世界的慣性思維模式,從而以新的角度觀察世界,以更新人們的思維方式。
豎版世界地圖,根據不同地區的需要分成4幅編印,其中展示中國為主體(南半球版)的圖以南緯15°緯線為「中央緯線」,把地球垂向展示,當今世界上海洋紛爭熱點地區一覽無遺。重點展示了中國同西太平洋、東南亞各國的地理關係以及中國同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和東非沿岸國家間的地理關係。無論從處理海洋主權紛爭還是發展國際關係的角度看,均有重要指導意義。
豎版世界地圖展示了南北兩極全貌
隨著經濟、政治、科學國際化深入發展,人類進入「地球儀時代」,以全球視野來籌劃國家建設與處理國際事務。目前,世界上唯一尚未確定主權歸屬的地區便是南極洲和北冰洋,由於地理位置特殊、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資源異常豐富,將是各國主權爭奪和世界關注的熱點。豎版世界地圖展示了南、北兩極全貌及同世界各國間的地理關係,適應了當今時代的需要。
北極是人類最後激烈角逐的白色大洋。一是環北冰洋大陸架上有著極其豐富的石油、煤炭及其他各種稀有戰略資源,二是潛在的、重要戰略意義的海洋交通資源。隨著氣候變暖,北冰洋堅冰融化,不僅使北極豐富的資源開發成為可能,而且能夠開闢一條連接東北亞與歐洲、北美的便捷通道,成為「北極黃金航道」和「新海上絲綢之路」,使航程比傳統航線縮短高達6400公裡。2013年夏季,中遠集團的「永盛號」首航北極線路併到達荷蘭鹿特丹港,比通過蘇伊士運河的傳統航線縮短9天航程,具有裡程碑意義。
中國是個海洋大國,北冰洋之於中國有著重大的經濟、科學、戰略利益。豎版世界地圖鮮明地標示了被稱為「北極科考聖地」的斯瓦爾巴群島及其所屬稱之為「科學家聯合國」的西斯匹次卑爾根島,有其特殊意義。目前,北極地區唯一的國際條約是《關於西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條約》,使斯瓦爾巴群島成為北極地區唯一的非軍事區。各締約國的公民可以自由進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範圍內從事正當的生產、商業活動和科學考察等活動。
豎版世界地圖展示了南極洲的全貌、與中國的地緣關係和通往南極洲的海上航線。由於南極的資源豐富和重要的戰略位置,涉及周圍國家的重大利益,周圍7個國家先後對南極洲領土提出主權要求,而美國和俄羅斯再三表示保留對南極提出領土要求的權利。但《南極條約》規定:南極洲僅用於和平目的;促進在南極洲地區進行科學考察的自由和國際合作,禁止在南極洲地區進行一切具有軍事性質的活動;凍結目前領土所有權的主張和禁止提出新的領土要求。無疑,這是符合全人類利益的歷史性重大決策。
地圖是國土教育和
決策國務的依據
地圖是反映某一區域地理環境特徵、事物空間分布以及表達地球上各種聯繫的一種圖形語言。地圖一直受到古今中外政治家、軍事家的重視,被看作「放大了的眼睛」、一種「反映自然和社會現象的綜合模型」,是用來觀察周邊、審時度勢、決策立案的重要依據。
我國古書《管子·地圖篇》中就寫道:「凡兵主者,必先審知地圖。」就是說,凡領兵作戰的統帥,必須首先審閱地圖。中國近代海防巨著魏源的《籌海圖編》和洪應封的《沿海圖志》中都指出:「不按圖籍不能知厄塞,不審形勢不可施經略。」地圖是國家領導人和政府決策國家建設、處置國土主權爭端和維護海洋權益的主要依據。
拿破崙等傑出的軍事家,一生能徵善戰就與酷愛、熟悉地圖分不開。毛澤東更是地圖不離身的典型,無論是在辦公地、臥室或在行軍途中,都隨身攜帶大量地圖,經常在地上鋪開地圖,進行研究、決策軍事政務。即使在現代高技術條件下,分析研究地圖也是指揮官決策前的首要工作。在短短40天的海灣戰爭中,美軍就印製了1億多張地圖。
地圖也是國民樹立完整的疆域觀念、提升海洋意識的基礎。陸儒德
豎版中國地圖:
準確、完整地展示了中國疆域
目前,普遍長期使用的全國地圖存在著海陸國土分割、陸地大海域小的不同比例尺和中國疆域東西長於南北的錯誤國土形象,客觀上誤導著「重陸輕海」意識。歷史上把中國地圖形象比喻為「桑葉」、「公雞」,都是只見陸地、缺失海洋,淡化海洋意識,影響到對南海海域及其諸島的關注和持續的有效管轄。
去年已經推出的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首次將我國海域和陸域按同比例尺真實、直觀地整體展現,使海疆分布有了一個完整清晰的形象,使我國陸地、島嶼、海域及與周邊國家的地理關係一目了然。尤其將「九段線」清晰標誌在全圖上,使人強烈感受到南海海域與大陸國土不可分割,南海諸島離大陸並非那麼遙遠。陸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