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究員郝曉光為高中生講解豎版地圖的奧秘

2020-12-23 騰訊網

近日,武漢市「院士專家進校園」科普報告會在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舉行,中科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第13次南極科考隊隊員郝曉光以《新編世界地圖——換個角度看世界》為題,給學生做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講座。

郝曉光長期從事大地測量學、地球物理學、地震學、地圖學、地理學的理論研究,出版著作五部,出版新編世界地圖七部。

當天,他向在場的每位學生贈送了一副豎版世界地圖,並通過圖片演示了豎版地圖和橫版地圖的區別。郝曉光說,400多年來,世界地圖都是橫版的,如同把一個蘋果縱向切開鋪平。然而,這造成了地圖上的大陸形狀畸變,難以讓人準確理解大陸間的地理關係。

1996年,郝曉光參加南極越冬考察時發現,南極科考船往返行程本是一個環形,而在傳統地圖上畫出來卻成了一個不規則的「8」字。較真的他利用兩年時間反覆測算,終於以「雙經雙緯」的方式繪製出一種豎版的世界地圖,即在傳統的東半球版和西半球版世界地圖之外,增加了北半球版和南半球版地圖,四幅地圖共同組成了地球的全貌。

2005年,我國首次在環球大洋科考時採用了南半球版世界地圖表達航線,以前在圖上難以準確描繪的考察路線終於形成了一條清晰的閉合曲線。更讓人激動的是,豎版地圖在北鬥導航系統的布局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院士專家進校園」活動由武漢市科學技術協會、武漢市教育局等單位於2014年啟動實施,每年都會組織武漢地區的科學家走進百所中小學校,開展科普教育活動。

責編:盧凱波 記者:陶娟

通訊員:殷衛國 製作:羅爽

覺得「好看」請點

相關焦點

  • 中科院研究員郝曉光,為高中生講解豎版地圖,其中的奧秘
    近日,武漢市「院士專家進校園」科普報告會在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舉行,中科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第13次南極科考隊隊員郝曉光以《新編世界地圖——換個角度看世界》為題,給學生做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講座。
  • 郝曉光和他的豎版世界地圖令人耳目一新
    新華網武漢8月12日電(記者方政軍)早在新千年到來的時候,記者就採訪過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郝曉光博士,當時他編制了一套豎版《系列世界地圖》,記者於2000年5月12日率先在新華社和《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後
  • 人民日報:郝曉光的豎版世界地圖令全球驚訝
    臺上,專家正在介紹二代北鬥衛星系統的布局方案,同為演講嘉賓的郝曉光忽然站起來「糾正」。  200多人的會場,先是鴉雀無聲,繼而私語嘈雜。  時隔多年,說起那一次的「挺身而出」,這位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還難抑得意,「蠻像一次壯舉。」
  • 【文匯報】郝曉光 把世界地圖豎起來
    它們與以亞洲和歐洲為中心的橫版世界地圖放在一起,使人們得以完整地觀察世界。   德國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因在地圖上發現了兩塊大陸邊緣形狀的吻合之處,後來創立了「大陸漂移說」;郝曉光也懷有這樣的希望:有一天人們能夠通過這張豎版世界地圖獲得靈感,像哥白尼或者魏格納那樣「推動地球」。
  • 換個角度:豎版世界地圖出版
    郝曉光與他繪製的豎版世界地圖 作者:邱楊 王玄 由「橫」到「豎」的艱辛 今年55歲的郝曉光是中科院武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在他的辦公室裡,我們看到了這幅大名鼎鼎的
  • 豎版世界地圖"改變"全球地理格局:美國在中國北面(圖)
    郝曉光主編繪製的豎版世界地圖(南半球版)。資料圖片郝曉光和他首次出版的新編世界地圖。資料圖片「錯了,美國在中國的北面,而不是東面。」臺上,專家正在介紹二代北鬥衛星系統的布局方案,同為演講嘉賓的郝曉光忽然站起來「糾正」。
  • 豎版世界地圖,看完你的世界被顛倒了嗎!?
    豎版的《世界知識地圖》是對傳統橫版《世界地圖》的一種突破,這意味著使用了400多年的橫版地圖不再「一統天下」,在地圖製圖領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克服了傳統世界地圖上南極洲和北冰洋變形極大的缺陷,同時對南北方向的闡述也更為直觀,藍色海域更為明晰。
  • 中國學者編新世界地圖 北京飛紐約縮短8千公裡
    變化:北冰洋成世界中心效果:  北京飛紐約縮短8000公裡  變化:北冰洋成世界中心  今年52歲的郝曉光是中科院武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他的辦公室牆上懸掛的新編《系列世界地圖》給人第一眼感覺是怪異。
  • 不,是北冰洋,附地圖投影...
    這是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郝曉光給出的新答案,而且這個答案被中國軍方認可了。 這兩個長久以來存在於中國人印象當中的常識誤區,在很大程度上與國內長期使用的地圖有關。國內發布的世界地圖都是橫版的,這樣看起來從中國飛往美國確實需要跨越太平洋。事實上,一些參與軍工科研的專家都有這樣的誤區。
  • 「凍」字裡的驚天秘密——再談豎版地圖
    豎版系列世界地圖 東西南北,也許只有擱在今天的麻將牌局上,才會有人操心。 這是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郝曉光給出的新答案,而且這個答案被中國軍方認可了。這兩個長久以來存在於中國人印象當中的常識誤區,郝曉光破除的方式,說起來很簡單,就是畫一個豎版的世界地圖。
  • 邵留生 | 空白的地圖
    在手機天氣的「城市管理」中,除了設定「電白」為默認,我還特地添加了「漠河」,看看我國最北端的冬天,究竟會冷到多少度?這天早上,我卻由世界地圖開啟漫遊世界模式,關心起俄羅斯的版圖來。這些地方與我有關嗎?沒有關係,可我實實在在由這些高緯度的地方,想到一種我從來沒有體驗過的冷,究竟要穿多少衣服才能抵擋我想像不出的寒冷?這裡的人們,究竟會怎樣度過寒冬?前些天,孩子問我有沒有真正見過雪。
  • 武漢專家挑戰傳統世界地圖 用緯線分割地球儀(圖)
    傳統世界地圖新版地圖南半球版荊楚網消息(楚天都市報)(記者宋效忠 實習生戴耿 通訊員時青)從北京飛抵紐約,最近的航線怎麼走?在傳統世界地圖上看,你很可能選擇飛越太平洋。但是,如果用武漢高工郝曉光研製的新版地圖,你會發現,從北京飛抵紐約,如果跨越北冰洋,航程比飛越太平洋要少3個多小時。昨從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傳出消息,該所研究員郝曉光編制的系列世界地圖(共4幅),打破傳統的以經線分割世界的製圖定式,分別以經線和緯線來「分割世界」。4幅世界地圖包括東半球版、西半球版、南半球版和北半球版。
  • 這個地圖搶了無印良品的風頭,榮膺設計界大獎
    從設計理念上說,它將地球的表面積96等分,然後一邊維持每個部分1/96這個面積比,一邊將其變形為一個正三角錐。展開這個正三角錐,它就是一個縱橫比約為1:1.73的長方形。將很多同樣的長方形不斷拼接,它就像是一個「無止盡版的世界地圖」。
  • 豎版世界地圖啥樣?我國科學家繪製,美國跑到了我們北邊!
    目前世界上的地圖版本有兩種,一個是太平洋版的地圖,另一個則是以大西洋為中心的地圖,這兩個版本雖然中心不同,但是卻遵循了地圖的編制原則。豎版地圖在這兩幅地圖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地球表面的大致情況,各個大洲的地形和海洋的面積,這些都清晰的躍然於紙上。
  • 看過豎版世界地圖嗎?美國在中國的北面,看著太不習慣了
    目前流行的世界地圖版本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我們熟悉的「太平洋版」世界地圖,另一個是「大西洋版」世界地圖。太平洋版世界地圖以太平洋為中心,把大西洋分割為了兩部分。而大西洋版世界地圖則是以大西洋為中心,太平洋被分成了兩部分。這兩個版本的世界地圖都遵循了世界地圖的編制原則,那就是儘量不要切割到陸地。
  • 【薦讀】世界地圖,我竟然被你「騙」了這麼多年!
    格陵蘭島VS印度  格陵蘭島面積:216萬平方公裡  印度面積:298萬平方公裡  數據上是差不多大,但是地圖上  ↓↓↓  除了上面說到的世界地圖外  在2013年9月  郝曉光博士主編的  豎版《世界地勢圖》發行
  • 橫版和豎版,哪種地圖更科學?
    橫版和豎版,哪種地圖更科學?新華社 圖       對於湖南地圖出版社出版的豎版《中國地圖》,華東師範大學地圖研究所唐曦副教授對澎湃記者表示,這可能跟我國當前強調海洋、領土權益和版圖意識有關,所以出版了這張南北狹長,把南海完整包括進來的豎版地圖。       「豎排版更多的是從政治和領土意識上來考慮。」
  • 顛覆傳統 湖南地圖出版社帶你「豎」著看世界
    在第28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上,湖南地圖出版社這次參展帶來了今年重磅推出的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世界知識地圖》產品。書博會現場,展臺上展示的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世界知識地圖》產品,引得讀者駐足瀏覽。
  • 湘大校友雷宜遜與豎版中國地圖的故事
    如果說豎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出版的念頭離不開雷宜遜敢為人先的精神,那麼地圖能夠成功出版則離不開他與團隊堅持不懈的努力。編制豎版地圖的過程非常艱辛。2012年10月,湖南地圖出版社正式立項並著手編制 「豎版中國地圖」。
  • 外交部:沒必要過多解讀豎版中國地圖(圖)
    中國豎版地圖問世  豎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  據新華社電記者日前在湖南地圖出版社了解到,其與湖北省測繪學會共同編制的豎版《世界地勢圖》、《世界知識地圖》,湖南地圖出版社獨立繪製的《中國地勢圖》、《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已得到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認可,獲得審圖號、書號,並正式出版發行。  據湖南地圖出版社介紹,豎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是國內首創的大幅面全開豎版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