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是「初心之地 紅色之城」——上海·黨的誕生地巡展在青浦區展出的最後一天。不少黨員群眾在最後一刻趕往夏陽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觀展,重溫建黨歷程,感受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
與過去類似展覽不同,在迎接建黨100周年之際,為進一步發掘宣傳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創建的奮鬥歷程,這次巡展首次集聚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及中共四大紀念館館藏。主辦方挑選三百餘幅照片,分成偉大開端、嶄新局面、力量之源三部分對外展示。這樣的設計更能讓觀眾較連貫地了解我黨在上海的早期歷史——一大開天闢地,宣告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二大通過黨的第一部黨章,確立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四大提出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和工農聯盟問題。
展覽內容遠不止於三次黨代會。共產黨早期組織創辦的第一所工人學校——位於普陀區的滬西工人半日學校遺址、共產黨人組織領導建立的第一個工會組織——位於楊浦區的上海機器工會遺址、早期培養革命幹部的學校——位於黃浦區的外國語學社……通過全方位展示分散在多區的紅色印跡,向觀眾展現早期共產黨人在上海篳路藍縷的奮鬥歷程。
6月18日,巡展啟動儀式在陸家嘴上海中心大廈舉行。選在這一上海最高點,就是希望將上海的紅色基因與現代城市精神時空連接,融合傳統與現代,更好延續上海城市血脈,傳遞紅色記憶。
自啟動以來,巡展分別在上海中心大廈黨群服務中心、市級機關集中辦公地、上海教育電視臺、16個區黨建服務中心等有序進行。僅在上海中心展出期間,就有近萬名黨員群眾參觀學習。與此同時,巡展還在上海基層黨建網、上海黨史網、學習強國等網絡平臺進行。通過線上線下送教上門方式,為廣大黨員提供來自共產黨人精神家園的生動教材,助力黨員上好「四史」必修課。
本次巡展還打破過往的地域局限。7月13日,展覽在廣州圖書館舉行。1923年5月,中共中央機關從上海遷往廣州並於6月召開黨的三大,早期廣東籍黨員楊殷、彭湃、楊匏安在上海工作並犧牲在上海。按計劃,巡展還將於9月前往井岡山、9月底至10月上旬在長三角等地進行,希望藉此向全國講好上海紅色故事,彰顯中國共產黨的信仰之源、力量之泉。
毛澤東同志把上海比作「近代中國光明的搖籃」。「上海是我們黨的初心確立之地。此次巡展將更好傳承信仰之光和理想之火,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嚴愛雲說,這將為全市正在蓬勃開展的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