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於1944年陰曆四月初九,籍貫江西南昌。1961年入江西大學物理系讀書。1966年「文化大革命」,推遲一年畢業分配。1967年入南昌市無線電二廠任技術員。1978年入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是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的碩士研究生,1981年夏季畢業。1982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理論研究室工作,從事社會控制論理論研究。1986年為了解決妻子進京工作和全家住房的問題調入民政部下屬的中國社會工作問題研究所工作,任中國社會保障研究室(正處)室主任。
二十五年前,被單位解聘後,成為真正的「坐家」,坐在家裡的研究者。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今天。正是在這「坐家」身份的研究之中,二十多年裡我出版了四十多部著作,我和我的家庭的生活費用基本上即來源於此,其中的艱辛只有自知。我現在的著作大部分都在網上發表,獲得了不少網友的支持。我的主要著作是「三問」:《問人性》《問天命》和《問歷史》,總共分十卷,前兩部已經出版,後一部在2012年年底竣工。其中,《問人性》的結論部分另有出版,名為《中國人為什麼這麼愚蠢》,《問天命》的結論部分也另外出版,名為《西方哲學死了》。我的更重要的著作應該是已經完成了正等待出版的《黎鳴批判孔儒全集》(十二卷,四百多萬字),以及正在寫的《東方的荒漠甘泉—黎鳴解老》《現代人學全書》,還有計劃之中將要撰寫的《全息邏輯魔方》《人類邏輯史綱要》和《中國思想史綱》。
黎鳴作品 臨王羲之草書帖
我最重要的工作現在看來主要有如下三個部分:
第一,我發現了孔丘及其儒家的「文化傳統」其實是中華民族兩千多年來的文化「腫瘤」,是中國人迄今為止的「政治體制」始終都難以獲得任何改變的深刻的歷史根源,也是中國歷史在過去的兩千多年之中始終都只能停留於人類的前文明史、非文明史乃至動物史狀態的最根本的原因。孔儒的「文化傳統」實質上即中國人永遠都難以獲得精神啟蒙的最根本的「文化障礙」,不徹底批判孔儒的意識形態以及其「親親尊尊長長」的價值觀,中國人的大腦就將不可能獲得啟蒙,中國就將不可能真正崛起。
第二, 我發現了中國真正最偉大的古代思想家是老子,他的《道德經》其實應該是全人類最偉大的精神瑰寶。老子的最重要的貢獻,是他為全人類所提供的具有「全息邏輯」的「古典人學」的偉大的發明和創造。老子的《道德經》其實是全人類的「全息心靈經」、「全息邏輯經」、「全息人學經」,甚至是貫穿人類古今和未來的「全息人類幸福文明經」。(具體見我的著作《東方的荒漠甘泉—黎鳴解老》)
黎鳴作品 五十述懷
我創造了全新的「人學」,它的內涵就是我對於老子的「全息邏輯」和「古典人學」的繼承和發展,並使之與西方人的形式邏輯和數理邏輯的哲學全面接軌。我在老子的「全息邏輯」的基礎上發現了宇宙萬物其實是一個完全的「永動機」,它能夠永恆保持自動進化的至深的奧秘和邏輯規律,即宇宙萬物的永恆蘊涵遞推的自動進化定律,我稱之為「老子—黎鳴定律」。(具體見我的著作《創造中國歷史》第九十六章「老子—黎鳴定律」)我堅信,基於老子的「全息邏輯」和「老子—黎鳴定律」,人類未來的全部科學都將會發生一系列重大的革命性的變遷,包括迄今為止所有方面的科學理論,全都將出現革命性的全新的綜合,例如理論物理之中關於基本粒子問題的全新的綜合,生物理論之中的關於基因、生命密碼等問題的全新的綜合,甚至數學理論也將會出現全面的革命性的全新的變化。問題的根源,全都在於邏輯理論的「全息」概念的全新的動力。
順便說說,正是因為受到老子「全息邏輯」思維的啟發,我非常意外地破解了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中的三道,其中關於「四色定理」的證明我已經在網上發表了,還有我的《哥德巴赫猜想是一個偽命題》的論文也在網上發表了—順便指出,陳景潤先生的關於「1加2」的命題其實與「哥德巴赫猜想」的「1加1」無關,不能認為是接近解決了「1加1」的問題。最後關於「費馬大定理」的最簡單的證明方法(這或許就是費馬本人在丟番圖算術書邊頁上提示過的方法),我還在進一步完善的考慮之中。必須聲明,我不是數學家,雖然我對數學始終有著強烈的興趣,因為數學的源頭其實就應該是邏輯。我確實是在老子的「全息邏輯」的啟發之下,非常奇妙地獲得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當然,最終如何,還須獲得世界上眾多數學家們的批評、論證。關於這一點,我毫無疑慮,因為我本來就不曾有過想要成為世界大數學家的奢望,所以,眾多尊孔讀經學儒的忌妒成性的中國文人同胞們,也大可不必因此而對我嫉恨,須知:我既沒有為此而獲得過權力,也沒有為此而獲得過金錢,自然也不太可能為此而浪得名聲,因此,忌妒我這樣一個老頭是沒有什麼意義的,這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場不必考慮任何功利的思維遊戲而已。真正說起來,數學原本就是一種思維的遊戲,完全沒有必要把它看得那麼神秘。其實也包括邏輯,邏輯實質上是更深邃的數學,甚至應該是數學之母。重要的是,我發現了老子「全息邏輯」的真正偉大的價值,並在此基礎上作出了自己相應的補充性的發現和發明。我極願意把它們奉獻給我所有的中國同胞,以及全人類。
在我的七十自述中,我要告訴大家,進入人生的暮年,我將開啟自己終生鍾愛的藝術活動。我的藝術愛好是廣泛的,從音樂的器樂、聲樂,美術的各種繪畫種類,到文學的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等。我已經出版的《黎鳴文存》三卷,其中即包括了我年輕時候的大量詩歌、散文和小說的創作。而已經出版的《黎鳴繪畫作品集》則包括了我從小以來的主要的繪畫作品。現已出版面世的《黎鳴書法集》則包括了我此前主要的書法作品。我對未來的一個期望是:七十成為書法家,八十成為大畫家—如果「上帝」允許的話。作為一個哲學學者,尤其作為一位老子《道德經》的重要人學思想的闡釋者,我自有一套涉及「全息」理論的美學思考,特別包括對於中國書法和國畫藝術進行革命性的改造的思考,雖然未必成熟。我願意將之奉獻給中國藝術界所有的朋友,也算對自己從小即鍾愛的中國藝術儘自身的一份綿薄之力。我的願望能否實現呢?希望獲得大家的鼓勵和支持。謝謝大家。
黎鳴作品 醉翁亭記(節選)
黎鳴作品 集古典之名書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