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人們在生活中會普遍使用網絡流行語。
網絡流行語的特點是:非常的傳神形象。
比如:自己約的,含淚也要打完。
這句流行語的意思其實說的就是「自作自受」。
但是變成這樣一個形象的說法,一句話形成了一個小故事。
人們說起來會更加上口,讀者看起來也更加好記好懂。
「自己約的,含淚也要打完」——如果把這句話翻譯成英語,該是怎樣的呢?
「自作自受」,用英語來說可以表達成:
You deserve it.
你活該。
但是這樣的表達,缺少了像網絡用語「自己約的,含淚也要打完」這樣的有趣和形象。
說到有趣和形象,就要想到用英語小詞了。
「自作自受」,如果用英語小詞來表達,可以說成:
You make your own bed and you need to lie in it.
你自己鋪的床,那你就自己睡上面吧。
是不是很形象很生動啊?
在這裡,我要建議大家:在日常口語中,我們應該儘量多用英語小詞、活用英語小詞、巧用英語小詞。
英語的口語交流,最重要的就是生動、形象、個性化。
如果你的口語好像是在背字典,好像是在照本宣科,即使你會的英語單詞很多,也不代表你的英語口語好。只能說明你「吊書袋」。
相反,一個說話有趣生動、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他不一定會多少單詞,但是他一定會非常多的英語小詞。
這也就是我開闢這個百家號的意義所在。
希望大家每天積累一個英語小詞,化整為零,日新月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