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軍第一悍將:曾國荃,「曾剃頭」寵愛有加,結局卻有一絲落寞

2020-12-23 歷史雜談驛站

眾所周知,曾國藩一手創建的湘軍,歷經無數慘烈戰役,最終一舉攻下天京,為搖搖欲墜的腐朽清朝又續命了幾十年。而在湘軍眾多悍將中,曾國藩其弟曾國荃的地位可以說是舉重輕足,這可並不是因為他是曾國藩弟弟這一特殊身份,而就是論戰功,曾國荃也是讓眾人所信服的湘軍第一悍將。

曾國荃(1824-1890),字沅浦,號叔純,又名子植,湖南雙峰縣荷葉鎮人,是曾國藩的九弟。曾國荃比曾國潘小十三歲,在他十六歲的時候,跟隨自己的父親入京,此後在曾國潘下學習,曾國潘對這位最小的弟弟也是格外寵愛,有意對他進行重點培養。

曾國荃也沒有辜負自己兄長的期待,鹹豐二年曾國荃便以府試第一人入縣學,不久舉優貢。後來曾國荃便隨兄曾國藩籌建湘軍,鹹豐六年,曾國潘與太平軍大戰卻被圍困,曾國荃積極為其兄奔走,四處籌措軍糧兵士,成功援救曾國潘。

鹹豐六年後曾國荃開始獨領一軍,號稱吉字營,在戰爭開始展現出自己卓越的指揮天賦,戰鬥中屢屢大敗太平軍,他也因善於圍城而有「曾鐵桶」之稱。

天京事變後,太平軍陳玉成率部攻克廬州,後又配合李秀成最終攻破清軍的江北大營,以解天京之圍。在四處傳來湘軍兵敗消息,曾國潘坐立不安,唯有曾國荃的吉字營給他帶來了好消息:曾國荃率領軍攻破了吉安城。

此後曾國潘處處重用曾國荃,並將曾國荃的部隊看作精銳嫡系來對待,弟弟討要的洋槍洋炮儘量給,雖然他本人並不贊成大量裝備洋槍。曾國荃在戰場上也沒有讓自己的兄長失望,他不斷拿出一個又一個驕人戰績,以此回報了自己的兄長。

在湘軍眾多將領中,其實除了曾國荃外,還有一個被曾國藩重用的將領:彭玉麟,不過他貌似和曾國荃並不和。當時彭玉麟一直在打造湘軍的水師,與陸軍主帥曾國荃之間的交集其實並不多。

但是在1861年曾國荃率軍攻克安徽首府安慶後,竟然下令屠城,直接導致了安慶城中的百姓遭到了大規模的屠殺。而大量的屍體被丟棄入長江,竟然導致江上的英國軍艦抗議無法航行。

此事曝出來之後,水師主帥彭玉麟異常憤慨,根本不管曾國荃與曾國藩之間的兄弟關係,直接就一封信參到曾國藩那裡,要求誅殺曾國荃!但曾國藩可是曾家的長子,自小就對曾國荃這個老么很偏愛,於情於理,他當然不會因為一封信而殺了自己的弟弟。

然而事情還沒完,1864年曾國荃率部攻克江寧,這一次曾國荃又一次下令屠城,湘軍在江寧城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此事又被彭玉麟知道了,於是第二次致信曾國藩,請求誅殺曾國荃!

而這次曾國藩當然還是不為所動,先不說親情,就是論戰功,曾國藩也不可能會對曾國荃下殺手。彭玉麟幾次參曾國荃,雖然也是湘軍中的一員悍將,但還是讓曾國藩反倒對他不太放心。

於是曾國藩安排自己的親兵柳壽田去彭玉麟處任職,實際上有監視彭玉麟的意味。可見彭玉麟雖然和曾國荃一樣,雖然同為曾國藩的左膀右臂,但在兩人取捨之間,曾國藩可分得清親疏,對弟弟曾國荃那是無條件的寵愛。

不過當曾國荃後來因為戰功卓越,也開始變得志得意滿了,曾國藩只能多次敲打和警告的。早在同治元年,他就已經發現了自己的弟弟曾國荃開始有了膨脹的跡象,有時到處「亂放炮」發表一些對清朝內政不滿的言論,對此,曾國藩一直使以眼色。

特別是後來曾國荃拿下天京後,他本人的名望和位置都達到了巔峰狀態,曾國藩趕緊給這位弟弟寫了一首非常有寓意的詩:「左列鍾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雲過太虛。」總之就是要淡泊名利,越是成功越要看得風輕雲淡。

曾國藩兄弟兩人,一文一武,至少在玩弄權術方面,曾國藩確實要比曾國荃更懂得多!攻下天京後,慈禧確實不僅沒有對他進行獎賞,而是不斷責難,甚至要拿洪秀全兒子逃脫問罪曾國荃。

這也是因為慈禧害怕曾國荃的不斷膨脹和邀功,而這個危險的信號證明了曾國藩確有先見之明。攻破天京這莫大的功勞,曾國潘反倒請求清廷將其卸職,曾國荃才最終得以躲過「兔死狗烹」的下場,但也沒有受到什麼實際性嘉獎,清朝最後賜給他幾個空名意思下,大家都有臺階下。

後曾國荃後來還是趁機重新啟用曾國荃,但後來曾國荃又請辭,這次解甲歸田後,曾國荃再沒染指軍隊事務,最終於1890年病逝於南京,時年67歲。

《歷史雜談驛站》圖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如果曾國藩聽取弟弟曾國荃建議,起兵造反大清王朝,會怎麼樣?
    打仗打得就是錢,曾國藩在財力人力上,根本沒辦法與滿清抗衡,如果選擇割據自立,最後的結果必定和洪秀全一樣,只剩下敗亡一途。更何況,曾國藩的膝蓋已經習慣了跪拜,沒有了主子他會精神崩潰的!曾國藩在剿滅了洪秀全之後,的確有不少人勸他格局稱王,這其中有他的弟弟、部將、幕僚等等人,其中表現最激烈的就是號稱「揮金如土,殺人如麻」的曾國荃,他帶著湘軍的驕兵悍將們把曾國藩堵在房間裡,意圖上演「黃袍加身」的戲碼。曾國藩思慮良久之後,送給大家兩句詩: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 從彭玉麟請求「誅殺」曾國荃看,為何曾國藩不敢起兵稱帝?
    手握重兵,卻沒有起兵稱帝,這是後人稱讚曾國藩之一大亮點,說他是儒家思想忠實的捍衛者,堪與孔孟媲美,號稱「千古第一完人」。那麼,曾國藩不起兵稱帝,真的是因為忠於儒家思想嗎?筆者認為,原因比較複雜,但主要還是實力不允許。在此,我們從彭玉麟請求「誅殺」曾國荃一事看,為何曾國藩不敢起兵稱帝?
  • 假如曾國藩聽取弟弟曾國荃建議,起兵反清,結果會是怎樣?
    曾國荃勸說哥哥曾國藩稱帝只是傳言,如今並沒有確鑿的文字記載證實過這回事。當然,無風不起浪,除了曾國荃以外,傳聞彭玉麟、趙烈文、李秀成都曾勸說過曾國藩擁兵自立,反了滿清朝廷。按照傳言的說法,曾國荃認為朝廷歧視漢人,明明說好了克服金陵者封王,但卻只封了曾家兄弟一個侯爵和一個伯爵,距離王爵差得太遠,明顯就是過河拆橋。對此曾國荃非常不滿,進而勸說哥哥曾國藩反清,恢復漢人天下。
  • 曾國藩出手營救曾國荃,慈禧再不情願也得給面子
    這次,曾氏兄弟再無猶豫,曾國荃隨即赴湖北上任。此時的曾國藩正深陷剿捻泥潭,正需要曾國荃這樣的一位悍將助力。與昔日曾國藩重新出山後重新拜訪各級官員,梳通上下關係不同,曾國荃一到武昌,便兇狠盯上了湖廣總督官文。官文有件事讓曾國荃耿耿於懷,就是官文當年拒不派兵救援湘軍李續賓、曾國華所部,讓曾國荃因此受了不小損失。
  • 曾國荃故居——雙峰大夫第
    「大夫第」是曾國荃(1824-1890年)修的宅子。曾國荃是清朝著名大臣曾國藩的九弟,湘軍主要將領,字沅甫,號叔純。鹹豐二年(1852年)舉優貢。1856年招募壯勇3000人增援江西吉安,助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所部稱吉字營,成為曾國藩的嫡系。1857年秋,奉命統領江西各軍圍攻吉安,12月擊敗增援太平軍之石達開部。次年9月陷吉安,升知府,加道銜。1859年佔景德鎮,升道員。
  • 曾國藩留下唯一照片:三角眼絡腮鬍,滿臉橫肉,分明是土匪曾剃頭
    四、殺人如剃頭,曾剃頭這天曾國藩收到消息,長沙城裡的一家賣米的店鋪被打劫了,他就馬上帶上手下去抓捕,到了現場之後卻發現有很多人在排隊領米,原來這家店鋪老闆是個奸商,戰亂時機不僅米價抬的很高,而且還混進去很多過期發黴的米坑害百姓。
  • 彭玉麟號稱晚清包青天,是曾國藩提拔上來的,為何非要除掉曾國荃
    這麼一來你覺得他還會因為曾國藩是他的領路人,所以他就放過曾國荃嗎?當然不會,他至少三次建議曾國藩宰了曾國荃。 這個時候曾國荃負責攻打安慶城,而彭玉麟本就是在安慶長大的,對這座城池是有感情的。 1860年,這裡已經被太平軍佔領了9年之久,是太平天國非常重要的一座城池。曾國荃帶著8000多人將安慶城團團圍住。 他們不允許任何了事運入城中,而且屢次擊退了打算突圍的太平軍。
  • 曾國荃攻破天京後奏報朝廷請功 朝廷卻對他嚴詞警告
    1862年,曾國荃率領湘軍兵臨城下,將天京圍困得水洩不通。從那一刻開始,曾國荃就對這座城池志在必得。太平軍採取「圍魏救趙」之際,由忠王李秀成率軍東進,在清廷財稅重地江浙一帶攻城陷地,吸引曾國荃分兵。曾國荃像沒有看到似的。
  • 曾國藩給弟弟曾國荃一個肥差,弟弟不幹,李鴻章替補,成就了晚清中興...
    曾國荃畫像。1861年秋,曾國藩意識到,必須從太平軍手中奪取江蘇浙江,保全這個財富重地,以解決湘軍的軍費困難。他知道,僅僅上海一地,每月就可濟餉20萬兩白銀。這是一個光榮的任務,也是立功的良機,曾國藩首先想到的就是讓九弟曾國荃去辦。恰好九弟剛剛克復安慶,有兵力前往上海一帶。
  • 若果曾國藩聽取弟弟曾國荃建議,起兵推翻大清王朝,結局會怎樣?
    曾國藩出生時,祖父曾經夢到有一隻巨蟒纏在他家的柱子上,所以認為曾國藩就是巨蟒轉世。湊巧的是曾國藩患有類似「牛皮癬」一類的皮膚病,渾身上下都是像蛇的鱗片一樣的癬,所以曾國藩也相信了巨蟒轉世這一夢語。在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其弟曾國荃率湘軍合圍天京(今南京)。
  • 湘軍攻克天京第一功臣,作戰勇猛,還被賜黃馬褂,進城不久卻去世
    以曾國藩為首的「湘軍」在當時那個兵荒馬亂多戰事的年代異軍突起,成了聞名全國的戰隊,其中太平天國一戰更是讓曾國藩名聲大噪。提到曾國藩的弟兄,很多人自然而然會想到曾國荃,即曾國藩的九弟。這是一個極具軍事天賦的將領,為曾國藩獻出過不少良策,立下諸多戰功。
  • 慈禧太后只用兩個字,就瓦解了曾國藩的四十萬湘軍,手段太高明了
    02金陵收復後,最高興的莫過於攻城主帥曾國荃,也就是曾國藩的弟弟,他以八百裡加急將消息送到了朝廷。隨後,作為統帥的曾國藩作了一個十分詳細的奏報,以六百裡加急送到了朝廷。慈禧看到這兩兄弟一前一後送來了振奮人心的奏報,高興之餘,想起了太平軍的寶藏。於是,慈禧讓軍機處下發嘉獎令後,又特意給曾國藩單獨發去了一份上諭,特意問起寶藏的事情。在進入金陵後,曾國藩、曾國荃也在尋找傳說中的寶藏,可找遍了整個城市,也沒發現寶藏的蹤跡。
  • 歷史故事:湖南人稱曾國藩為「曾剃頭」
    因為僅在鹹豐三年在長沙半年間,曾國藩就斬首一百四十人,杖斃二人,監斃三十人,共一百七十三人之多,湖南人始稱曾為「曾剃頭」,謂凡有聽到「曾剃頭」三字都要發抖。也許有人會以為曾的行刑過於嚴苛,其實曾國藩也有不得已之苦衷。曾國藩初練團勇,確也常思以仁德感化人,以寬恕之心對待故土之民,但是面對一班鄉野頑劣之輩,往往弄得他威令不行,諸事不利。
  • 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差點惹出大禍來,嚇得曾國藩冷汗直流
    再給皇上的奏摺發出的同時,他也給他的九弟曾國荃寫了一封信,信上說萬一皇帝真的要他回去,他打算帶上曾國荃,並要曾國荃提前做好準備。 而此時的曾國荃也在安徽攻打太平軍,正是圍困安慶的關鍵時刻,萬一真的和曾國藩北上勤王,自己的圍城太平天軍就有了喘息之機。
  • 曾經鎮壓過太平天國的湘軍,甲午戰爭中卻被一擊而潰,原因有幾點
    在甲午戰爭後期,由於淮軍屢戰屢敗,所以清廷決定重新起用湘軍。湖南巡撫吳大澂也主動請纓,率左宗棠之子左孝同、舊部魏光燾、曾國荃舊部陳湜、李續賓之子李光久等部北上。但是湘軍在戰場上表現也不好,除了牛莊打的略微激烈一點,在反攻海城等戰鬥中表現不如還不如淮軍。
  • 湘軍攻佔天京,九弟在曾國藩手心寫了一個字,把他嚇得直冒冷汗!
    想當年曾國藩的九弟曾國荃,攻入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國滅亡。不得不說,這曾國藩引領的湘軍,確實為大清朝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一戰之後,曾國藩是被封為侯爵,他的九弟曾國荃也因為一直身處在最前線,也被賜為伯爵。
  • 喋血「安慶」:湘軍「圍點打援」一年多,天京耗光了「有生力量」
    而其弟曾國荃則率陸師近萬人會同提督楊載福水師4000人,李續宜的清軍作為援軍,但率先出兵的則是太平軍叛將韋俊,他在投靠清軍後,於1860年6月攻陷了樅陽,和其他幾路湘軍一起完成了對安慶的合圍。而曾國藩坐鎮祁門,設立全軍指揮部,此時他心中可不僅僅是只為了拿下安慶城,其實他還有一個更大陰謀:安慶城被圍,其他太平軍必來救!
  • 「曾鐵桶」在山西(國家命運·丁戊奇荒·連載40)
    我在看曾國荃山西任職期間的奏疏、書信時有個最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他幾乎在一刻不停地跟朝廷、各地督撫和自己之前的故舊哭窮,要錢要糧要物,為了幾百千把銀兩反覆向人道謝——他在一封給李鴻章的回信中抱怨說:當初福建有一筆給山西的借款,福建巡撫丁日昌(雨生中丞)並沒有「指定數目」,但丁日昌的意思是由山西跟河南均分這筆借款。
  • 他如果答應了李秀成,清朝可能就是姓曾的天下了
    中國歷史上的很多王朝的滅亡都是從朝廷的腐朽開始的,朝廷的腐敗導致了百姓心生不滿而產生了反抗的心理,所以就會有那麼多的起義來對抗朝廷進而使這個王朝滅亡。而在清朝時候就出現這一農民政權,雖然他也曾打下很多的江山可是後來也是統治階級的混亂使得它也成了和清朝一樣終究要滅亡的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