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長讀錯「鵠」字,清華大學寫錯「烈」,哪個問題性質更嚴重

2020-12-13 騰訊網

最近清華大學迎接標語將「熱烈」寫成「熱列」一事引起了很廣泛的爭論,受這個事件的牽連,當年北京大學校長將「鴻鵠之志「讀成」鴻浩之志「的事又被網友翻了出來。公眾對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這兩所全國最著名的學府進行了各種吐配槽,北京大學這次躺槍實在是有點冤枉。筆者是不同意用這樣兩個個例來否定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學術水平的。這樣的錯誤從錯誤的性質本身來說並不是多麼嚴重。但是這兩件事情的性質卻是完全不同的,筆者雖然不懷疑清華大學的學術水平,但是卻不能不質疑清華大學的學術精神。

就這兩起事件的性質而言,北京大學原校長讀錯一個字的讀音,這是一個人知識死角的問題,當然當這個人是北京大學校長的時候,其產生的影響會被加倍放大。但實事求是地說,中國的漢字太多了,每個人有一些字不認識也是正常的。應該說幾乎沒有哪個人也保證自己沒有讀錯過字。林校長是77級的學生,是恢復高考的第一屆學生,這屆學生的整體水平是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但是當初的基礎教育之不正規是現在的人所想像不到的,當時的人將」鵠「字作為生僻字是可以理解的。這個」鵠「字作為一個理學教授成為後來的一個知識盲點情有可原的。

當然作為個人錯誤是可以原諒的,但是作為北大的校長出現這樣的錯誤卻是不應該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林校長誠懇地作出了道歉的原因,這畢竟影響了北大的聲譽。但是這個問題畢竟出在林校長個人身上,只能說林校長的文學知識還不夠紮實。但是清華大學在標語上將」熱烈「寫成」熱列「就完全是另外一個情況了。為什麼這樣說呢?第一,這是一個被廣泛使用的詞語,幾乎任何一個單位都曾經不止一次用到過,出現這樣的錯誤太低級了。第二,這個錯誤的嚴重性不在於誰把它寫錯了,而在於它可以在清華園裡長期存在。

一個如此低級的錯誤,在一個如此著名的高等學府裡經過了很長時間的存在,直至發酵成一起社會事件,這對於清華大學來說是不可原諒的。這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討論:第一,清華大學是全國排名第一的理工科大學,這裡應該有著嚴謹的治學態度,科學研究的一絲不苟應該滲透到清華人的血液中,然而這種本應有的嚴謹被這樣一個低級錯誤搞得灰頭土臉的。第二,清華大學作為全國最著名的高等學府,清華人應該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清華的聲譽。可是那麼多的迎新的清華師生,3000多新考入清華大學的天之驕子,可能沒有一個人看出這樣一個低級的錯誤嗎,這顯然是不能令人相信的。但是沒有一個人指出這個錯誤,把標語換一來,而是讓它變成了校長接見學生的背景牆,這讓清華大學的顏面何在?

從這兩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在清華大學這樣的著名高等學府裡,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精神也是有缺失的,於細微之處見精神,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清華的校風距離一所具有嚴謹科學精神的高等學府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同時也反應出清華學生還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應有的責任意識,清華的學子可以說個個是精英,但是他們個人的優秀並沒有完全和他們的學校融合在一起。那些看到這個錯誤不以為然的清華學子,多多少少都多了一些利己主義,少了一些公共責任。

筆者認為,把」熱烈 」寫成熱烈確實是一件小事,但是校方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這對於精華的大學精神和文化的建設,對於清華學生的學校榮譽感和社會責任的培養卻是一件大事。校方如果真能這樣認識問題的嚴重性,把它作為學校教育的一個契機,這才是真正符合清華的身份和地位的。

關注教育事件、分享個人觀點,拙木侃教育,感謝您的關注、閱讀、評論和分享

相關焦點

  • 繼北大讀錯「鴻鵠」後,清華迎新會又寫錯字,網友:還配稱名校?
    在古文當中「鵠」字有不同的讀音,所表達的意思也不一樣。讀鵠 (gǔ)時,作箭靶、目標,可能是古人練習射箭時,將鴻鵠當做了需要擊中的目標,《商鞅》載:目的此其鵠惟在於刑,其刑惟在於任威斬斷,而五官之大法無與焉。
  • 北大校長讀錯「鴻鵠」,清華迎新寫錯字,網友:還配稱百年名校?
    可就是這麼一個常見的詞,幾乎人人都能念對的詞,北大校長林建華居然念錯了。2018年的時候,正是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在校慶會上,林建華在自己的致詞中,居然將「鴻(hóng)鵠(hú)」念成了「鴻(hóng)鵠(gào)」一時間貽笑大方,引起了輿論一片譁然。北大是何等學府?
  • 復旦教師讀錯「耄耋」,北大校長讀錯「鴻鵠」,這些字你會讀嗎?
    今天,「陳果讀錯耄耋」的關鍵詞上了熱搜。這個熱搜,源於一段陳果在課堂上講課的視頻,視頻中她將「耄耋(mào dié)」讀成了「máo zhì」。有人可能會問了,為什麼讀錯一個詞語,就上熱搜了呢?這個熱搜讓我想起了,去年的一個熱門新聞「北大校長讀錯鴻鵠之志」,當時北大校長在公開場合將「鴻鵠」之志的「鵠(hú)」錯讀成「hào」,也是引起了網友的極大關注。著名院校的教師、校長在漢字識讀上頻頻出錯,不禁讓我們懷疑老師的語言文字水平。
  • 因讀錯「鵠」字引爭議的北大校長卸任了
    10月23日,林建華卸任北京大學校長一職。  很多人對於林建華的記憶,停留在不久前的「白字事件」。在北大120周年校慶講話中,林建華念錯「鴻鵠」中的「鵠」字。   不可否認,多年來林建華是一位很有爭議的「大人物」。
  • 北大校長校慶讀錯「鴻鵠」遭網友圍攻,別忘了他是個理科生!
    5月4日在北大120周年校慶演講上校長林建華將「鴻鵠」的「鵠」字讀成了「浩」的發音。事情一經網上傳播後,引起了大量網友的關注和抨擊,原因當然就是北大校長的身份和「鴻鵠」這兩個初中生都會的字之間的巨大反差。
  • 北大校長林建華先生在北大校慶發表講話讀錯字:原諒還是不願意?
    5月4日,在北大120年的校慶時,北大校長林建華先生發表講話。然而,正是因為這次講話,讓林建華先生差點「晚節不保」。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原來林建華先生在發表講話時,把好幾個非常普通的字讀錯了。由於林建華先生是堂堂一校之長,而且還是身為中國著名學府之一的北大的校長,讀錯這些難度不高的漢字,這個錯的確犯得有些不應該。當日,北大校長林建華先生發言時讀錯字一事,迅速在網上熱論開了。幾乎佔了一大半的吃瓜群眾選擇無法原諒林建華先生這個錯誤,他們認為,作為中國著名學府之一的北大的掌門人,無論自身修學的是哪個專業,但必須對自己的漢語知識的掌握要過級。
  • 北大校長不認識「鵠」字又怎樣,反正你還是希望孩子考北大
    如果是一般人也就無所謂,只不過他是全國第一的高等學府校長,要是其它大學的校長,估計也不會引起如此轟動。北大清華似乎應該請那種可以當成形象代言人的校長,不然經常會出點岔子。念錯字的確很沒面子,大家會覺得他沒文化,然後說他不適合當北大校長,甚至質疑他的學術水平。
  • 鵠說
    如果你不知道或者你忘了初中就教的氖的元素符號是啥,那麼又怎麼能強求一個化學教授記得初中就教的鵠的讀音呢?貳確實,讀錯字,丟臉了。在這種場合以這種身份讀錯字,臉丟大了。笑,屬於常情,嘲,也屬於世態。但既然是個笑話,大家圖個一樂,笑笑就行了。
  • 北大校長念錯字,一錯引發千重浪:不是我也醉了,而是天鵝哭了!
    鵠讀gào時指地名,如「鵠澤」(在今天山西曲沃境內)。讀gǔ則有靶子的意思。作為靶子時「鵠」古音還讀作gú,這樣算起來,一個「鵠」字古今共有5種讀音。雀,《說文解字》釋稱:「依人小鳥也,從小、隹(zhuī)。」現代形容女孩子嬌小可愛的「小鳥依人」一詞,便由此字而來。林建華讀錯「鴻鵠」之「鵠「的讀音,引來指責和嘲笑。
  • 五年級語文易讀錯、寫錯字大集合,看看你是不是讀錯了
    3、形近字懼具  誦湧  編偏   娛蜈1、易寫錯的字:( )中為常見錯字慈祥(詳)、境(竟)遇、欺(期)凌衰(哀)老、低(底)頭折節風欺(期)雪壓2、易讀錯的字詞:京口瓜洲一水間( jiàn 繹——澤——擇  瞼——臉  不容爭辯(辨)抉——決  蘢——籠  嚓——擦  蠟——臘1.容易讀錯的字外甥 (shēng)、錐(zhuī)子、枇(pí)杷(pá)倉頡 (jié)、捻(niǎn)繩結 、黍(shǔ)稷(jì)鷹隼 (sǔn)、鴻(hóng)鵠(hú
  • 為什麼不能接受北大校長讀錯「鴻鵠」?領導念錯字,事大!
    林校長有沒有想過,北大在大家心目中究竟代表著什麼,是什麼樣的公眾形象。我相信,大家普遍的觀念和,北大是中國最好的文科類大學。北大是人文聖殿。北大是中國的最高學府,曾是眾多莘莘學子理想中的殿堂。北大剛成立時,甚至兼著教育部的職能。人文聖殿的校長,人文素養不太過關,這才是讓大家痛心疾首的。
  • 一個讀音引發的事件,只因他是北京大學的校長
    北大校長在校慶中講鴻鵠的「hu」讀成「hao」,引起了社會的廣泛熱議,媒體的報導、網友的指責,讓這位被網友諷刺為跟清華大學的「侉離分裂」,人民大學的「七月流火」並稱「中關村三大白字校長」的北大校長親寫道歉信,道歉信言辭懇切,得到了大家的諒解。
  • 北大校長都讀錯的「鴻鵠」到底是什麼鳥?原來很複雜!
    近日,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教授在北大120周年校慶致辭時,寄語青年: 要勵志,立鴻鵠志,做奮鬥者。但把「鴻鵠」念成「鴻hao」,引起網友熱議。對此,林校長發表公開信致歉,回應讀錯「鴻鵠」發音:你們的校長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講真,你們不要責怪校長讀錯字了,鴻鵠這種鳥呢,確實也是有點麻煩的鳥!
  • 論北大校長念錯「鴻鵠之志」及我家「鴻鵠」的來歷
    北大校長林建華在致辭的時候,把「鴻鵠(hu)志」念成了「鴻浩(hao)志」。網絡上一片譁然。在莊嚴的日子裡,在如此名牌的大學裡,一個校長在致辭的時候念錯字,這算是一場不大不小的笑話。頓時,挖苦聲一片,仿佛林校長有多大的罪過。 確實不該念錯。鵠這個字,如果各另提出來,混雜在一篇文章裡,多數人都會念錯。
  • 北大校長的「鴻鵠志」引發一系列網絡熱議
    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發表了題為《大學是通向未來的橋》的講話,講述了北大面向未來的辦學思考。發言中講到「希望新時代的青年人要愛國,忠於祖國,忠於人民;要勵志,立鴻鵠志,做奮鬥者;要求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這段話的時候,其中「立鴻鵠志」的「鵠」字讀錯成「皓」音,一字之誤引發了網絡熱議。
  • 人民網評:一個「鵠」字帶來的點讚和思考
    編者按:近日,人民網刊文評北京大學校長念錯字並發致歉信一事。人民網指出,道歉需要勇氣,寫信表明態度,態度決定一切。林校長之舉值得點讚。人民網表示,在現實生活中,在日常工作中,寫錯字,念錯字,時常有之。以下為全文:這兩天關於北京大學校長的輿情有些跌宕起伏,涇渭分明。四日,為了一個一不小心易念錯的「鵠」字,調侃,批評,甚至是諷刺,瞬間形成輿論熱點。五日,出乎意料,林建華校長發出了一封態度誠懇、情真意切的道歉信,輿論和跟帖風向瞬間跳轉,網民和讀者對林校長大都給予了正面而熱情的回應。
  • 屁股擦太光,容易得痔瘡——「鵠」字到底應該怎麼讀?
    但是我今天上午看到朋友轉來的一篇公眾號名為「梁山一中」發表的文字,標題很討喜:《<說文解字>鴻鵠確讀洪浩,北大校長對了,新華字典錯了》。讓我忍不住想來參合幾句。其實這篇文章的主旨看起來有點混亂,本來就是給林大人來擦屁股的,給人看起來又仿佛不是的樣子。不管是不是,和許多微信朋友圈傳播的許多養分不高的文章一樣,很快閱讀量就十萬加了。
  • 《我的真朋友》朱一龍再掀話題熱度,卻是因為寫錯字、讀錯字音
    寫錯字、讀錯字音是每個人都會犯的錯誤,拿喬治來說,每天更完文章進行檢查時,有些錯字錯得莫名其妙,我用的是五筆輸入,也知道很多字應該用哪個字才對,但就是腦迴路不暢通,最後出現音同字不同的錯別字,這種情況出現不止一次,連我自己也納悶,但是我用的是五筆打字,根本不存在用拼音打字選錯字的情況,也就是說我在用五筆輸入時,潛意識裡就已經錯了,只是當時的我不自知而已。
  • 【北大校長道歉】
    在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大會致辭中,北大校長林建華要求北大學子「要勵志,立鴻鵠志」,但他將「鴻鵠(hú)志」讀成了「鴻浩(hào)志」。昨天,林建華在北大未名BBS論壇上發文向學生致歉。還有的網友為林校長點讚錯了就是錯了勇於認錯也是一種勇氣
  • 又爆北大校長3處念錯?網友:這麼重要場合的演講,事先也不準備
    今天,又有網友爆出北大校長林建華教授,除了把鴻鵠之志的「鵠」(hu念成了hao)之外,還把乳臭未乾的「臭」(xiu念成chou)、諄諄教誨的「諄諄」(zhunzhun念成dundun)。還有方舟子在社交平臺上發文說:「如果林建華校長的講稿原文是『菁菁學子』,那比念白字還丟人。『菁菁校園,莘莘學子』,有人搞混了亂用,北大也能跟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