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教授在北大120周年校慶致辭時,寄語青年: 要勵志,立鴻鵠志,做奮鬥者。但把「鴻鵠」念成「鴻hao」,引起網友熱議。對此,林校長發表公開信致歉,回應讀錯「鴻鵠」發音:你們的校長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講真,你們不要責怪校長讀錯字了,鴻鵠這種鳥呢,確實也是有點麻煩的鳥!
圖片來源:網絡
「記得中學時老師明明說鴻鵠是大雁,為什麼大家都說它是天鵝」
「你們都錯了,鴻鵠是禿鷹」
「我查了字典,鴻告鵠就是天鵝
這不,一大票網友紛紛表示暈菜了
最早知道鴻鵠這個梗就是在我們的語文課本裡
源自於中學課本裡《陳涉世家》(作者:司馬遷)一文中
陳勝在種田時朝著小夥伴嗟嘆的那句「燕雀安知鴻之志哉」,
在陳勝的原句裡,「燕雀」指的是燕子和麻雀,講的是兩種鳥。
而「鴻鵠」事實上也是可以拆開的,「鴻」乃大雁,「鵠」就有點複雜了…
因為這是一個多音字啊!
在《漢語大字典》中
它有三個讀音,分別借指三個不同的東西
1.hu(3聲):鳥名,指鴻鵠,又名「黃」,俗稱天鵝;
2.gu(3聲)::箭的中心;
3.he(4聲):通「鶴」,鶴科各種離類的泛稱。
那麼,問題來了,「鴻鵠」
有可能是天鵝也有可能是鶴?
但從陳勝的原句句來看,這裡的「鵠」
應該是天鵝而不是鶴一一因為鶴飛不高。
陳勝為什麼要用天鵝來對比燕子麻雀呢?這主要是因為在古人的觀點裡,天鵝飛得比燕子麻雀要高。就像南朝人丘遲《與陳伯之書》說的那樣:「慕鴻以高翝」。所以,天鵝的志向,燕子麻雀是不知道的。
百度百科 截圖
百家講壇:鷹
關於這種解釋,此前,《百家講壇》曾經播出的《英雄項羽》中,嘉賓把鴻鵠解釋成了「蒼鷹」引發爭議。
why
因為蒼鷹是一種猛離,雖然也飛得高而快,且會捕食動物,但它並不是天生高貴的鳥,而是需要經過馴養,可供驅使的工具。陳勝這樣「放蕩不羈愛自由」的人,怎麼會願意被比作蒼鷹呢?
《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到567頁,跟我念「【鴻鵠】:天鵝,因為很高所以用來比喻志向遠大的人」;最後有請李時珍為大家做一個總結:
鴻鵠通稱天鵝,羽毛白澤,其翔極高而善,一舉千裡,展翅凌雲。——《本草綱目.禽》
(來源:網絡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