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誕生於1898年,起初名為京師大學堂,不過追溯起源,北京大學是中國歷代太學的繼承者,西周時期,「太學」一詞就已經出現,《大戴記》中說:帝入太學,承師問道。
太學是王朝為天子和諸侯們設立的,那時候還屬於私人教學,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便在長安建立太學,開設講解《易經》、《尚書》、《禮記》、《左傳》、《周官》、《爾雅》等書,太學陸陸續續成為了民間教學。
北大作為漢代太學的繼承者,又開創了我國現代化高等教育,因此北大也有:「上承太學正統,下令大學祖庭」之說。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遊美學務處」,它的建立是跟八國聯軍的庚子賠款有關,1906年,美國伊裡諾大學詹姆士給羅斯福寫了一封信,信中說道:商業追隨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隨軍旗更為可靠……
雖說美國是「用心良苦」,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筆庚子賠款為我國培養了許多人才比如:胡適、錢學森。
清華、北大作為我國一流學府,都有著百年校史,走出了無數的知名人數,如今哪怕是談起清華、北大,腦海當中都會有那麼一個輪廓,同樣,作為「第一學府」,無數的眼睛都在盯著這兩所高校。
兩年前,北大建校120周年,校長林建華在典禮上致辭,在致辭語當中,他將「鴻鵠(hú)之志」讀成了「鴻浩(hào)之志」,一時間引發了極大的熱議,對沒讀過書的人來說,讀錯字很常見,然而作為北大校長,輿論聲也被推向了制高點。
「鴻鵠」在歷史上使用率較為廣泛,《說文解字·鳥部》中云:鴻鵠也。按照《說文解字·注》的讀音和說法,「鴻鵠」一般都被當做黃鵠,但具體是什麼鳥並沒有詳細的記載。
《淮南子·鴻烈序》中說:鴻,大也。大概是某種大型的鳥類,後世學者多認為「雁之大者」,也就是天鵝。
在古文當中「鵠」字有不同的讀音,所表達的意思也不一樣。
讀鵠 (gǔ)時,作箭靶、目標,可能是古人練習射箭時,將鴻鵠當做了需要擊中的目標,《商鞅》載:目的此其鵠惟在於刑,其刑惟在於任威斬斷,而五官之大法無與焉。
讀鵠 (hè)時,通「鶴」泛指禽類,《莊子·天運》: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
讀鵠 (hú)時,也是指著鳥類,應該專指天鵝。
在傳說當中,鳳凰共有五類,赤者鳳、黃者鵷鶵(yuān chú)、青者鸞、紫者鸑鷟(yuè zhuó)、白者鴻鵠。
鴻鵠在鳥類當中最為尊貴,古人也借它言志,常常都是比作遠大的志向。
《呂氏春秋·士容》:夫驥驁之氣,鴻鵠之志,有諭乎人心者,誠也。
《史記·陳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北大校長林建華本來是打算用這句話鼓勵北大學子,但沒想到卻讀錯了,網友們也都開始質疑他的學術能力,作為北大的校長,本該擁有高深的知識,為什麼會犯這麼低級的錯誤,北大的學子也非常失望。
雖然林建華做出了致歉聲明,但實際上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甚至還出了一本書《校長觀念——大學的改革與未來》其中就提到了從小的學習情況,林建華也承認了自己的文字功底不是特別的好。
不知是不是當年引發的一些輿論,林建華卸任了北大校長一職,改任北京大學哲學與人類未來研究中心理事長。
人有失足,馬有失蹄,林建華生活的年代跟我們不太一樣,接受的教育也不同,而且還是化學博士,研究的領域是無機固體化學和無機材料化學,他將「鴻鵠」讀錯也無可厚非,加上誠懇的道歉聲明,北大學子、網友也都沒有深究。
然而北大校長的讀錯字的事剛一落幕,清華大學又寫錯字了,在清華大學迎新活動上,清華大學拉出的橫幅上寫著「熱列」歡迎……新同學,熱烈是我們日常用得字體,這次錯得就更加離譜了。
翻閱古籍,「烈」也有不同的字,不同的用法。
最為常見的就是「火字部」,先秦《詩經·大叔于田》載:叔在藪,火烈具舉。袒裼暴虎,獻於公所。將叔勿狃,戒其傷女。
又通「裂」,《前漢·王莽傳》:軍人分裂(烈)莽身,支節肌骨肉分,爭相殺者數十人。
或通「厲」,《釋文》載有:烈,鄭作厲。力世反。又《禮·祭法》厲山氏之有天下也。
又與「冽」通,《疏》中雲,七月云:二之日慄冽,是冽為寒氣也。
「列」在古文當中並不通「烈」,從古到今,「熱列」二字都沒有並用過,作為百年老校,拉出這樣的一份橫幅,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只會顯得學術水準低質,如果是製作商寫錯了,那麼學生到手也應該檢查一下。
若是學生「敷衍」了事,在橫幅拉出來之後,老師也應該注意到這個錯誤,但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沒有將橫幅換掉,若是製作的時間不夠,大可以進行手寫一份橫幅,這樣一來,還能提升清華的特色。
然而學生和老師似乎都不打算換掉他,有些人也認為,只是一個字,有必要這樣斤斤計較?其實大多數網友並不是在意這個「列」字,而是在意清華師生的態度,作為我國第一學府,連橫幅的字都能搞錯,這麼不注重細節,實在讓人失望。
不少的網友都紛紛吐槽:「這樣也配稱名校」北大校長林建華在讀錯字之後,立刻進行了道歉聲明,並承認了自己文字功底不足,正所謂「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犯了錯,只要及時改正,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現在的網絡社會就如同一面鏡子,它照亮了過去、現在和未來,每個人也可以通過網絡去了解更多的事,雖說有好有壞,但始終保持質疑精神也沒錯,沒有質疑,這個社會就不會進步。
清華北大作為我國最高學府,依舊是學子心中的夢想。
一本《等你在清華北大》便是當代絕佳的先進教育示例。從那些優秀學子的切身經驗中,每個孩子都能獲得自己的感悟,改變固有學習方法,走思維與協調能力雙提升的路。兩冊原價98元現僅需58,實惠是其次,比起堆滿了題目的學習資料,科學學習思維才對孩子更有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