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5歲星娃開口說話,主動提要求,這位媽媽用9個月時間做了這件事

2020-08-26 兒科醫生熊莉娜

自閉症孩子成長故事

東東2歲半,爸爸媽媽就發現了他和同齡小朋友的不同:不看人,不回應,沒出語言,其他交流方式也沒有……

確診自閉症,是在3歲的時候。

2018年年底,媽媽帶著東東來到慕名來到四川治療,認識了我的好友美國南加州大學博士---徐磊。

東東在徐磊院長的指導下,接受了全面評估。根據東東評估情況「自閉症特徵典型,整體能力水平比同齡人晚1年」

在一個月密集康復後,為幫助東東一家減輕費用壓力,徐磊院長為東東安排了家庭康復訓練課程。

9個月下來,東東在幹預上取得重大突破,在2020年中旬結束了家庭指導康復,順利地進入了幼兒園學習。

現在,5歲的東東已經成為了幼兒園裡隱蔽的「星之潛伏者」享受著快樂的童年。

除了東東,還有很多孩子在家庭指導訓練幫助下展現出令人驚喜的進步: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目前,已經有近千名自閉症、疑似自閉症、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及其家庭接受或正在接受家庭指導康復訓練。

家長們紛紛表示,「家庭指導康復訓練」是用過的對孩子幫助最大的居家改善方法!

下面這些常見問題,都可以通過家庭指導訓練,得到一個完整解決方法!

自閉症的幹預怎麼做到在家提升語言能力?

如何教孩子獨立洗澡、獨立入廁等生活技能?

一個科學嚴謹的家庭幹預方式和流程是怎麼樣的?

如何做到兼具語言、認知、感知覺……全面綜合發展?

如何動員家庭、機構所有力量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幹預中?

……

揭秘【家庭指導課】背後秘密

2018年5月,徐磊康復師團隊自主研發,參照全球最前沿的科研發現,結合國內外頂尖自閉症專家智庫的研究成果,以及一線療愈機構的實操經驗……

被認為是目前投入使用的,更適合中國自閉症兒童的早期家庭指導訓練方法,正式落地!

家庭指導康復訓練

是如何全面幫助孩子成長的呢?

來自武漢的家長張曉雷說:家庭康復讓她感受最深刻的是以親子場景訓練為中心,強調綜合性,督導師跟蹤指導、家長和導師勁往一處使,就為了一個孩子!

家庭指導康復訓練用「國際專業」幫助孩子

家庭訓練內容由10多位來自美國、法國、臺灣等地專家顧問,將自己近半生經驗融入到教學中,並由四位實訓經驗豐富的康復老師1對1指導教學。

家庭指導康復訓練用「個訓定製」幫助孩子

自閉症孩子獨一無二的特性,決定著康復訓練也必然要具備針對性。

孩子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成長環境以及不同的症狀表現,都需要督導師根據評估結果,為孩子量身定製一份針對家長和孩子的康復計劃。

這也是為什麼東東和眾多小朋友能在短短幾個月大幅度提升,並順利進入幼兒園的原因。

家庭指導康復訓練用「跟蹤指導」幫助孩子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每一個加入家庭康復訓練體系的家庭和孩子,將指派一名督導師跟蹤指導,家長可以全天諮詢老師,幫助解決訓練中的突發事項、詢問詳細指導方法。

除此之外,跟蹤指導內容會定期記錄,為孩子建立個性成長日記,並定期分享指導幹預過程中的收穫與孩子的成長。

整個過程,不僅孩子能夠得到針對性提升,家長也可以學到一套完整的自閉症幹預知識,終身受益!

說了那麼多

家庭指導康復訓練

究竟能為孩子和家庭帶來什麼?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家庭指導康復訓練既然這麼贊!這麼多專家大咖入駐、還有個訓方案制定,

想學習專家大咖定製的家庭訓練課嗎

想知道10分鐘就提升孩子四大能力的家庭訓練法嗎

可以添加,v,x:doctorxuwenna ,進行家庭訓練課程的學習

如果你有兒童健康方面的問題,可以私信我,我都會詳細給大家解答

也可點擊下方「了解更多」,給我留言喔~

↓↓↓

相關焦點

  • 6個方法幫助寶寶「早說話」,不用刻意教,寶寶主動開口喊媽媽
    其實,家長不用過於著急,寶寶們的語言發育都有自己相應的階段:1歲之前,寶寶能夠模仿家長的聲音,可以說出1-2個字的詞語;1.5歲之前大部分的寶寶會叫爸爸媽媽,並且能理解一定的詞語那麼,有什麼辦法能夠幫助寶寶早點開口說話呢?下面龍龍媽媽就給粉絲們分享6個方法幫助自家寶寶「早說話」,不用刻意教!
  • 寶寶遲遲不開口,可能是父母拖了後腿!讓娃說話早,這四件事別做
    關於寶寶們開口說話的時間,家長們都會發現:不同的寶寶,他們開始說話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比如同齡孩子已經開始說話,有些寶寶還是一聲不吭。可是寶寶開口說話晚,真的是一件好事嗎?「相較於其他孩子來說,孩子開口說話時間比較晚,那麼他們在認知、社交、情感等方面就比較弱一些。並且今後可能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閱讀、理解、書寫等障礙會更多一些。」
  • 媽媽嫌4歲女兒說話少,警惕語言發育遲緩,這5件事千萬別做
    瑤瑤,4.3歲,是個非常可愛的小姑娘。瑤瑤媽媽卻非常的焦急。她告訴顏澤明主任:4歲多了,只會說3、4個字,不與人交流,別人說話不回答,不太聽指令,喜歡自己玩自己的。老師看她一個人在旁邊玩吧,沒哭也沒鬧就也不管她。可這樣不行啊,不說話怎麼行呢?顏主任拿出玩具引導瑤瑤交流,觀察她的說話情況。
  • 2歲孩子不說話急壞家長,2歲3個月開口的雙胞胎媽媽,是這樣做的
    2歲能聽懂,但是只會叫媽媽,不說話,不能說不正常,也不能覺得沒問題。需要排除自閉症的可能性,然後家長良性引導開口。01需要排除自閉症的可能性我家雙胞胎,目前3歲多,真是2歲3個月才突然開口說句子,之前爺爺奶奶很早會喊也不喊了,只會叫媽媽,
  • 寶寶開口說話前,必經的這5個發展階段,家長要掌握方法善引導
    作為家長要抓住說話的關鍵階段,引導孩子開口說話。作為家長要知道,寶寶開口說話前必經的這5個發展階段很多家長覺得,大多數寶寶都是從1歲左右才開始學說話。但是事實上,寶寶從一出生開始時就開始做學習語言的準備了。語言學家把嬰兒出生到說出第一個真正有意義的詞,這一整段時間稱為"前言語發展階段",這大約為在寶寶出生後的一年。
  • 9歲女孩獲全國英語大賽一等獎,媽媽:我只幫她做了這件事
    9歲的孩子會想什麼呢?有的孩子在擔心成績不好被媽媽罵,有的孩子在想每天都要穿漂亮裙子,而這位9歲的小朋友李欣怡,卻想著以後要帶媽媽出國。因為,媽媽不會的英語,她會。9歲女孩一開口就驚豔了全場,發音非常標準地道,而且在連讀、尾音以及整個語音語調上都處理的非常好,美式口音很純正,完全聽不出chinglish(中式英語)。有人問9歲的孩子英語口語這麼好,是怎麼練習的呢?上的國際學校吧?有出國留學吧?
  • 3歲娃語言能力只有1歲,說話晚、說不清?別等!抓緊幹4件事
    但當看到同齡孩子小嘴吧啦吧啦說個沒完,自家孩子卻「金口難開」,還停留在「咿咿呀呀」階段時,難免會有些著急。比如下面這位媽媽: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那麼,孩子說話晚是智力問題嗎?什麼情況要懷疑娃語言發育遲緩?爸媽該如何正確引導寶寶說話呢?今天就讓科大大好好跟大家聊一聊「語言發育」的話題。
  • 3歲娃語言能力只有1歲!說話晚、說不清!別等!抓緊幹​4件事!
    但當看到同齡孩子小嘴吧啦吧啦說個沒完,自家孩子卻「金口難開」,還停留在「咿咿呀呀」階段時,難免會有些著急。比如下面這位媽媽: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大家可別小看家長引導這件事,環球時報就曾報導過一則母親性格內向,每天說話不超過百句,導致3歲兒子語言能力僅有1歲兒童水平的新聞!
  • 1歲10個月開口吟詩30首,做到這幾點,你家寶寶也能早說話
    1歲時還只能發出二十來個單音,到1歲1個月就已經能發出六十來個單音,十來個疊音,並能說出用名詞+動詞組合的短句,比如「爸爸開車」、「媽媽抱圈」;1歲2個月對家中常見的生活物品,常見的交通工具、動物、顏色如數家珍,均能用語言表達出來。
  • 寶寶開口說話前,要經歷這5個階段,怎麼引導有學問
    開口說話是寶寶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個裡程碑。很多媽媽在寶寶幾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期盼,等待寶貝喊出第一句「媽媽」。結果是,有些媽媽錯把寶寶無意義的發聲當成是有意識地叫「媽媽」,還有的媽媽遲遲等不來寶寶開口說話。
  • 孩子說話晚不要緊?別錯過了最佳開口時期,讓寶寶做個小話嘮
    前幾天貼了一個關於牛牛學說話的視頻去微博,結果很多媽媽大讚「很可愛」,也有媽媽留言,家裡寶寶20個月了,也只會說「爸爸」和「媽媽」。排除生理原因,男寶寶的說話通常會比女寶寶稍慢一點,但如果到了特定月齡,依然達不到基本要求,那就是日常生活中沒有重視寶寶說話這件事。雖然上幼兒園後,大部分寶寶都能清楚說話,順利表達自己,但說話晚的孩子,後期需要非常吃力地跟上同伴。
  • 寶寶6個月說話,和2歲說話有何區別?語遲的孩子多出於3種家庭
    ,如ma,a等;9-10個月的嬰兒,則可以說出疊詞,如媽媽、爸爸、奶奶等。莎莎是一個2歲孩子的媽媽,按理來說孩子早該說話了,但是莎莎的寶寶卻遲遲沒有開口,許多人都說孩子開口晚是智商低的表現。沒想到孩子到了2歲半的時候,自己就開始主動的說話了,並且很快能說出完整的句子,也能夠清晰明確的說出自己想要什麼,這樣莎莎驚喜不已。
  • 寶寶3個月叫媽媽,是說話早嗎?2歲前,教寶寶說話要分3個階段
    3個月寶寶會叫媽媽,是說話早嗎?「寶寶快3個月了,有一天奶奶抱著他,嘴裡一直哼哼唧唧的,像是餓了想吃奶。我正在上廁所,奶奶抱著他在門外面等。突然,聽見寶寶一聲清脆的「媽媽」,特別清晰特別著急的聲音,把我嚇了一跳。寶寶這算是會叫媽媽了嗎?
  • 從不開口說話到當街吵架,媽媽用抖音記錄下5歲自閉症兒子的成長
    最近,一位自閉症孩子當街和媽媽吵架,媽媽不生氣反而欣慰偷笑的視頻火上了微博熱搜。 視頻的小主人公是一個5歲的自閉症孩子,名叫程寶,媽媽表示,程寶幼年不會說話,「無欲無求,這場爭吵看似普通,但她卻花了4年幹預才有今天這一幕。
  • 3歲娃語言能力只有1歲!說話晚、說不清!別等,抓住孩子學說話的黃金期!
    寶寶說話的早晚經常成為小區裡爺爺奶奶們值得驕傲和討論的話題「寶寶說話早才聰明嘛!」「我孫子9個月就會叫爸爸媽媽了!」「啊,你家娃都一歲多了還不會說話?」是啊,周圍一歲同齡孩子都開始說話了,自己家娃遲遲「不開金口」。寶爸寶媽難免著急,不停問「度娘」怎麼回事。
  • 0~3歲是寶寶開口說話的關鍵期,這3個技巧,能讓寶寶說話更伶俐
    0~3歲是培養孩子開口說話的重要階段,在條件反射的訓練下和有著良好語言的環境下,是開啟孩子早教的關鍵期,家長在這個時候應該了解孩子0~3歲這個階段的發育特點,才能因材施教。,這是思維的初級表現,也是寶寶開口說話的關鍵期。
  • 教寶寶學說話,家長牢記9做3不做,寶寶早說話更聰明
    老人常說:「貴人語遲」,意思是說:是貴人的孩子說話才晚。其實這是老人疼愛寶寶的話,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經調查研究表明,開口早的會表達的孩子擁有更高的理解能力和更好的邏輯思維。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這9做3不做,引導寶寶更早開口說話,讓寶寶的發展贏在起跑線上。家長不能做這三件事1.
  • 孩子多大會說話才正常?掌握這5個家庭訓練法,讓孩子儘早說話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開口說話是一件莫大的喜事,孩子開口說話意味著孩子的語言發育基本上沒有問題了。但每個孩子開口說話的時間都不一樣,有的孩子開口的早,媽媽高興,大家也連贊「聰明」;有的孩子說話晚,父母愁的不行,大家安慰「沒事,貴人都是開口晚」。
  • 孩子多大會說話才正常?掌握這5個語言訓練方法,讓孩子儘早說話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開口說話是一件莫大的喜事,孩子開口說話意味著孩子的語言發育基本上沒有問題了。但每個孩子開口說話的時間都不一樣,有的孩子開口的早,媽媽高興,大家也連贊「聰明」;有的孩子說話晚,父母愁得不行,大家安慰「沒事,貴人都是開口晚」。
  • 家長會「嘮叨」,孩子說話早,這6件事你得做到位
    文|蛋黃育兒好朋友的寶寶已經1歲多了,由於說話晚連最基本的爸爸媽媽發音都不會,看著一般大的孩子都已經在「爸爸」「媽媽」叫個不停,朋友非常著急。那麼寶寶說話晚的原因有哪些呢?在寶寶學習說話階段,作為家長的我們要注意正確的引導,切勿急於求成。在寶寶能夠簡單的發聲時他的語言學習就已經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