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藥業會計差錯背後:19年累計收費4000萬的審計機構在幹什麼?

2020-12-16 每日經濟新聞

康美藥業會計差錯背後:19年累計收費4000萬的審計機構在幹什麼?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30 22:20:47

2019年4月30日凌晨,康美藥業發布關於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公告。報告顯示,公司去年底被證監會調查後展開自查,由於核算帳戶資金髮生錯誤,貨幣資金多計299億元,一時之間,輿論譁然。作為連續為康美藥業提供了19年審計服務的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也被推上風口浪尖。

每經記者 曾劍    每經實習編輯 湯輝    

隨著康美藥業(600518,SH)2018年年報的出爐,外界對公司財務方面的擔憂的也得到了進一步驗證。作為公司財報審計機構的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正中珠江),首度給公司財報打上了「非標」的標籤。

在此前的19年間,正中珠江一直負責康美藥業年度財報的審計工作,康美藥業累計向其支付的酬金超過4000萬元。對於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正中珠江沒有提出過異議,直到上市公司被證監會調查「東窗事發」,正中珠江的「非標」意見才姍姍來遲。

上市後未更換過審計機構

按照正中珠江官網介紹,公司一直將IPO和上市公司審計作為核心業務,能夠為國內上市或擬上市企業提供財務報表鑑證、定期披露以及內控審計等服務。截至目前,公司服務的的上市公司(含已過會)有87家之多。

正中珠江與康美藥業的牽手始於2000年,康美藥業當時正在籌劃登陸A股。公司上市招股說明書披露,正中珠江對公司2000年度及2001年度的生產經營及盈利預測情況予以了審核驗證。更早之前,康美藥業在併購廣東康美25%股權時,聘請了正中珠江前身——廣東正中會計師事務所對標的進行專項審計。

在康美藥業上市後,正中珠江也繼續成為公司年度財報的審計機構,雙方完全沒有「七年之癢」。

累計算來,正中珠江連續給康美藥業過往17份年度財報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然而,隨著康美藥業在去年10月深陷財務疑雲,其與正中珠江之間的「友好」合作也被打破。

另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自康美藥業上市後,正中珠江每年從公司獲得了不菲的服務費用。

記者梳理康美藥業定期報告發現,在2001年~2008年,公司支付給正中珠江的報酬大多在30萬元左右。到2009年,正中珠江獲取的報酬開始大幅度攀升。2010年、2011年、2012年,正中珠江獲得康美藥業支付的報酬分別為120萬元、180萬元、230萬元。

自2013年起,康美藥業還聘任正中珠江擔任公司內部控制審計,費用為120萬元。加上年度審計費用,這一年,上市公司向正中珠江合計支付了370萬元。此後幾年時間裡,上市公司支付的審計費用節節攀升。2018年度,公司向正中珠江支付的審計費用達640萬元。

會計師在「重大差錯財報」上簽字畫押

在一些投資者看來,一家會計師事務所連續19年為一個上市公司提供審計,恐怕很難保持獨立性和客觀性。

一位上市公司董秘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會計師事務所與上市公司之間的合作年限沒有限制,「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上市公司通常不會更換審計機構,只是籤字的會計師每隔5年需要更換。」

有會計業內人士也稱,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曾印發《中國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範指導意見》,其中要求:會計師事務所應定期輪換項目負責人及籤字註冊會計師。

記者梳理康美藥業財報歷任籤字註冊會計師發現,在18份財報審計報告中,楊文蔚籤字12次,何國銓11次,吉爭雄5次,張靜璃5次,熊永忠、劉火旺、劉清各1次。楊文蔚、何國銓的確是間隔著籤字,連續籤字次數未超過5次。

在出現重大「會計錯誤」的康美藥業2017年財報中,籤字會計師為楊文蔚、張靜璃。

值得一提的是,楊文蔚、張靜璃在康美藥業2017年度審計報告上籤章認為,公司2017年度財報符合會計準則,公允反映了公司的財務狀況以及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在康美藥業2017年度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上,兩人也籤字畫押稱,康美藥業保持了有效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

公開資料顯示,楊文蔚出生於1970年,為正中珠江的出資人之一,曾為證監會第17屆發審委委員候選人(最終並未入選);如意集團2016年發布的信息顯示,張靜璃出生於1965年,當時擔任正中珠江部門副經理。

在上述會計人士看來,由於財務審計工作的複雜性,對於會計師在康美藥業歷屆財報審計中是否勤勉盡職的問題,外界暫時無法評判。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相關焦點

  • 康美300億「差錯」誰之過?會所服務19年,收費4000萬
    在4月29日披露的前期會計差錯更正中,對於如此驚人的資金、經營問題,康美藥業將原因全部歸咎為會計處理差錯,沒有提及其他原因。公司稱,是內部控制不健全、財務管理不完善造成的。康美藥業的資金、財務謎團,有待監管部門介入調查,方能水落石出。現在,康美老闆不承認造假,那麼,為康美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怎麼說?
  • 康美藥業最新消息:康美藥業5月21日將「ST」
    據康美藥業最新消息顯示,證監會調查正式坐實財務造假。此外,公司將於5月20日停牌一天,並於下周二起實施風險警示,股票簡稱將變更為ST康美。那麼,康美藥業具體情況是怎麼樣的呢?下面我們來看看。康美藥業最新進展 據悉,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518)成立於1997年,於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
  • 康美藥業實控人被抓背後:千億市值中藥企業陷財務造假
    2019年8月,證監會披露康美藥業涉嫌財務造假:康美藥業2016年至2018年期間,涉嫌通過仿造、變造增值稅發票等方式虛增營業收入,通過偽造、變造大額定期存單等方式虛增貨幣資金,將不滿足會計確認和計量條件工程項目納入報表,虛增固定資產等。同時,康美藥業涉嫌未在相關年度報告中披露控股股東及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資金情況。
  • 康美藥業實控人被抓背後:千億藥企如何陷入百億財務造假泥潭
    2019年8月,證監會披露康美藥業涉嫌財務造假:康美藥業2016年至2018年期間,涉嫌通過仿造、變造增值稅發票等方式虛增營業收入,通過偽造、變造大額定期存單等方式虛增貨幣資金,將不滿足會計確認和計量條件工程項目納入報表,虛增固定資產等。同時,康美藥業涉嫌未在相關年度報告中披露控股股東及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資金情況。
  • 康美藥業300億一夜消失 涉事中介91家A股金主浮現
    會計差錯更正公告顯示,2017年康美藥業的貨幣資金多計299.44億元,存貨少記195.5億元,營收多計89億元,營業成本則多計76.6億元。300億元的現金差讓整個A股炸開了鍋,看明白的都知道,貨幣資金實際上已經用來買了存貨和在建工程,不過公司因為沒有及時付款,索性多計了貨幣資金。目前在貨幣資金轉存貨後,存貨入帳了,後期的「存貨減值」也能順理成章了。
  • 從新證券法視角看:康美藥業財務造假會罰多少錢?
    目前,證監會已對康美藥業定性為財務造假,其在貨幣資金項目,累計虛增貨幣資金高達887億元,金額之高實屬罕見。專家認為,等待康美藥業的將不僅僅是行政處罰。公司會不會受到更嚴厲處罰?2019年8月16日,證監會發布公告,對康美藥業作出多項處罰。
  • 康美藥業欠一個交代
    1997年,夫妻倆在普寧流沙鎮,創辦了康美藥業。發展速度相當迅猛。2001年,創業四年的康美藥業順利上市,之後成為行業龍頭,到2015年,14年間市值暴漲120倍。是業務做得好嗎?可能是吧,但背後的驚人財技,更值得關注。
  • 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三、董事會對會計師事務所「非標準審計報告」的說明(一) 董事會、監事會對會計師事務所「非標準審計報告」的說明□適用√不適用(二) 董事會對會計政策、會計估計或核算方法變更的原因和影響的分析說明□適用√不適用(三) 董事會對重要前期差錯更正的原因及影響的分析說明□適用√不適用三、利潤分配或資本公積金轉增預案
  • 康美「垃圾債」暴跌40%!28萬股民難眠:周二直接ST 更有滬股通只能...
    摘要 【康美「垃圾債」暴跌40%!28萬股民難眠:周二直接ST 更有滬股通只能賣不能買!】  4月30日,康美藥業發布關於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公告,對2017年財報作出重大調整。
  • 康美老闆道歉了,更回應300億...
    中國基金報 泰勒  300億一夜蒸發,說沒就沒,康美藥業(600518)公告了一份《關於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公告》,這隻突如其來的黑天鵝讓市場為之震驚!  隨後上交所閃電發出監管函,而康美藥業的董事長馬興田在深夜凌晨的時候,發了致股東的道歉信。
  • 馬興田被捕 康美藥業保住了?
    「馬興田必須承擔刑事責任,得有人坐牢才行」,據財新援引一位接近廣州市政府人士的話稱,「穩住康美是因公司是目前中藥領域重要的民企,要實現中藥行業競爭中性,還要考慮背後200萬藥農。」而過去5年內,儘管市面上不斷出現康美藥業財務造假的質疑聲,但金融機構對康美藥業的評級卻出奇一致,平均每年買入評級的機構數超過總數的70%,這也促使康美藥業的中小股東總數每年都保持在19萬以上。踩監管「紅線」卻鮮少付出代價,這使得馬興田在資本市場的表現越發肆無忌憚。
  • 康美藥業否認項目亂投資 稱信息披露無誤
    日前,上海交大會計系副教授陳欣質疑康美藥業的項目投資亂帳一事引起了市場的關注。其認為,康美藥業存在以投資為名,將配套的流動資金提前支取、用於它處等嫌疑。
  • 康美藥業崩盤牽出神秘「潮汕幫」 數百億市值打水漂
    期間上榜公司便包括中洲控股、皇庭國際、康美藥業等閃崩股。其中,10月23日,該營業部賣出康美藥業近1.3億元。莊股特點明顯一系列數據背後,並不是簡單的巧合。滬指在10月19日、22日連續2個交易日,更分別上漲2.58%、4.09%。而在閃崩之前,A股主要指數齊跌,滬指在10月8日至11日間累計大跌約8.43%。而康美藥業、皇庭國際、盛訊達、達安基因、中洲控股期間股價則並未受大盤影響,均處於橫盤狀態。
  • 虛增收入300億罰款60萬!康美藥業處罰落地,定性財務欺詐,民事訴訟...
    證監會5月14日對康美藥業違法違規案作出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決定,決定對康美藥業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對21名責任人員處以90萬元至10萬元不等罰款,對6名主要責任人採取10年至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相關中介機構涉嫌違法違規行為正在行政調查審理程序中。同時,證監會已將康美藥業及相關人員涉嫌犯罪行為移送司法機關。
  • 丸美股份爭議聲中獲上市批文,千萬不要重走康美藥業的老路
    與此相伴的是,媒體對於該公司的質疑之聲就不斷,從質疑其2008年丸美品牌的虛假宣傳,到質疑其短期內二度申請IPO,再從懷疑其偏高的經銷收入,到對其天價廣告費和質量問題的疑慮重重,更有媒體指出,丸美股份這次搶在5.1長假之前過會,也有操縱的嫌疑,因為5月9日,負責丸美股份審計的會計所事務所由於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康美藥業,證券代碼:600518.SH)的業績造假而被立案調查,由其審計的擬上市公司全部中止審核
  • 拿什麼來拯救你,我的「康美之戀」?
    這是康美藥業今年第三次完成兌付,此前已兌付2018年20億元第一期短期、20億元第三期超短期融資券。此外,去年12月,康美藥業兌付15億元2018年第一期短期融資券和15億元第二期超短期融資券。加上第三期,半年內,康美藥業累計兌付債券本息逾95億元。
  • A股啟示錄:康美的新衣與投機客的舊夢
    《康美之戀》的劇情透射著康美藥業的發展軌跡,其董事長馬興田原本只是一個普通農村小夥子,遇到出身廣東普寧中藥世家的許冬瑾後,命運發生了轉折。1997年,夫妻二人在本地流沙鎮創立康美,並通過囤積三七發家。之後,他們從藥房擴展到藥廠,短短四年就成功上市。
  • 康美藥業暴跌真相調查:神秘「操盤手」兩周前被抓?
    而公開資料顯示,王廉君曾在康美藥業任職長達10年之久。康美藥業2006年3月22一份公告以及2008年年報均顯示,王廉君2001年進入康美藥業,擔任證券部經理;2006年4月之後,任康美藥業監事長。
  • 為什麼說ST康美(600518)造假?手段和邏輯?
    在此我們先不考慮康美藥業的審計單位—廣東珠江中正會計師事務所的或有包庇行為,我相信年報上數字不可能全在「說謊」。調整前經營性淨現金流與淨利潤不匹配。從康美藥業各項業務毛利率來看,2017年年報會計調整之前,整體各項業務毛利率穩步升高,2018年各項業務的毛利率除藥品貿易外均有一定程度的下滑,公司解釋為受「兩票制」影響,但實際情況投資者心中都有自己的結論。其實證監會2018年已經開始調查康美懷疑藥業存在通過偽造業務憑證進行收入造假,虛增收入以保持領先同行毛利率的最終認定或許只是時間的問題。
  • 康美藥業造假被罰 被罰款60萬財務造假300億
    康美藥業造假被罰 被罰款60萬財務造假300億 2020-05-15 16:04:20 來源:北京日報  |  作者:佚名| 字號:A+ | A- 【康美藥業造假被罰】財務造假300億,被罰款60萬,股票不僅沒有跌,而且馬上漲停回應——這樣的「黑色幽默」,又一次出現在大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