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朝天宮泮池不見水 就像綠蔭場煞風景

2020-12-20 荔枝網新聞

  12日下午,在南京朝天宮參觀時,發現欞星門前的泮池水面覆蓋一層浮萍,猶如一塊半圓形的「綠色草坪」。前來觀光旅遊的遊客,看到如此環境,與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格格不入。

  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 A級旅遊景區南京市朝天宮,是一處紅牆碧瓦的巍峨殿閣,是江南地區規格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組宮殿式古建築群。然而,筆者慕名來到南京朝天宮,發現泮池內漂浮著一層浮萍如「綠蔭場」 ,遊客只搖頭,這麼好的環境,怎麼沒有人管呢?希望管理方能儘快想辦法,對泮池進行清理,還這裡池水清徹見底景色。據了解,泮池是封閉的水系,2010年左右,就經常出現浮萍瘋長的情況。如今大門的泮池竟變成這樣,令人不可思議。徐福庚 攝

相關焦點

  • 全國文保單位——朝天宮:泮池不見水,仿佛成了綠蔭場
    位於南京莫愁路旁冶山南麓的朝天宮,素有「金陵第一勝跡」的美譽。每天,它都迎來送往無數中外遊客。進入朝天宮萬仞官牆後,首先映入人們眼帘的是一半月形的泮池。自古以來,泮池水都清如明鏡。
  • 朝天宮泮池鋪「綠毯」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快報訊(見習記者 蔡夢瑩)銀杏漸黃,萬仞宮牆內的朝天宮景區秋意正濃。近日,市民遊玩時發現,景區泮池裡浮萍瘋長,像鋪了一層綠毯。而泮池南側的牆根下,堆放著十幾袋垃圾,有些煞風景。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來到朝天宮景區,萬仞宮牆下的泮池映入眼帘。據了解,泮池為半圓形,周圍有石欄杆,是文廟標誌性建築之一。
  • 南京朝天宮泮池浮萍如「綠草坪」 萬仞宮牆下堆著袋裝垃圾雜物煞風景
    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南京市朝天宮,是一處紅牆碧瓦的巍峨殿閣,是江南地區規格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組宮殿式古建築群。然而,發現欞星門前的泮池水面被浮萍覆蓋,猶如一塊半圓形的綠色草坪。
  • 南京:朝天宮 紅牆碧瓦巍峨殿閣
    觀光指數:★★★推薦等級:★★★今天的朝天宮古建築群為戰亂以後的清同治五年至九年(1866年-1870年)間在清前期原址上改建而成,從宋元明代的道教建築變成了儒家的文廟和江寧府學(江寧府學舊址則改為武廟,民國時期改為考試院,在雞鳴寺附近的南京市政府一帶);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將南京朝天宮古建築群開闢為南京首都高等法院
  • 一座朝天宮,半部南都史。為何朝天宮能在南京眾多景點中脫穎而出
    南京的熱門景點太多,但朝天宮為什麼能脫穎而出。朝天宮坐落在南京市秦淮區水西門內冶山,是江南地區現存建築等級最高、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朝天宮」之名是明太祖朱元璋下詔御賜,取「朝拜上天」、「朝見天子」之意。
  • 有著千年歷史的朝天宮,書寫了半部南京的過去
    南京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南京的朝天宮也是江南地區保存最為完整、規模最大的明清古建築群。位於南京水西門內,古代稱之為此處為冶山,相傳是吳王夫差修築的冶城所在地,是南京主城的發源地之一,之後歷經滄桑,或為寺院、或為道觀、或為學宮。明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下詔賜名為「朝天宮」,取「朝拜上天」,「朝見天子」之意。
  • 南京古建築朝天宮:「金陵第一勝跡」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後近500年建都史,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是個朝代及政權定都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南京是一個旅遊文化景區,其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讓不少人前來遊觀。初到南京,想了解這座城的歷史,朝天宮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 你所見的南京朝天宮,並不是你所認知的江寧府學
    上個月驚悉我院這屆中建史作業是為南京朝天宮設計孔子聖誕祭典時,就決定無論如何寫一篇朝天宮。儘管明白無論從個人經歷還是從歷史的視角,朝天宮都絕不是能用幾千個字所能刻畫的事物,然而還是寫一篇好了。朝天宮(南京市博物館總館)可以說是南京最重要的「古」建築群了。
  • 江蘇南京瞻園、南京白鷺洲公園、朝天宮、南京博物院等旅遊景點
    在東北角,一個小池塘被孔平橋隔開,它被北假山後山腳下的一個狹窄的海灣包圍,延伸到峽谷中,它隱而不露深邃無盡的意境,反映了「一水漂流,萬裡江湖」的感覺。北池的西南角有一條小溪,從靜妙堂向西通往南池,瞻園的水系布局充分體現了孟子的哲學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澱。
  • 南京:600歲明代琉璃窯搬進朝天宮 景區國慶開放
    市民期待已久的南京朝天宮提檔升級工程即將竣工,「十一」國慶喜迎第一批遊客。昨日,記者再次來到這座國家4A級旅遊景區,看見龐大的古建群維修已告一段落,精心製作的六個展覽也已基本布展到位,鎮館之寶「三大梅瓶」也於「三稀殿」內布展到位。景區門票也於昨日確定,大門票20元,《聖塔佛光》特別展票價為40元。
  • 初冬,相約「金陵第一勝跡」南京朝天宮,一座朝天宮,半部南都史
    圖文:走吧網吧鐵 夏群朝天宮位於南京市秦淮區朝天宮街道水西門內冶山,是一處紅牆碧瓦的巍峨殿閣,是江南地區規格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組宮殿式古建築群。朝天宮是明太祖朱元璋下詔賜名,取「朝拜上天」、「朝見天子」之意。
  • 南京老地名:朝天宮、朝天宮西街
    六朝古都的南京,它的地名也處處透露著恢弘的歷史底蘊和人文感懷。南京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其地名之眾多,內涵之深廣,有些地名標記了金陵山水相映的地理特徵,有些地名沉澱了金陵帝王州的政治色彩與歷史滄桑,有些地名凸顯了金陵市井文化與商貿經濟的發達,還有些地名表達了金陵人崇文尚書的價值取向。歷史地名承載著一座城市的歷史文化,銘刻著一座城市的歷史印記,是一座城市的脈絡,也是一座城市獨有的「城市名片」。
  • 金陵第一勝跡,南京朝天宮,藏龍臥虎
    六朝古都,南京!自古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自明清時期,中國一半的狀元出自江南貢院。南京的文人墨客,隨處可見又深藏不露。在朝天宮附近隨便轉轉,都會看到練習書法的大爺。一桶水,一支海綿毛筆,揮灑自如。一句詩詞,一方碑帖。書寫著老人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我們後輩,也要向這位他們好好學習。
  • 訪朝天宮,問六朝興衰,尋南京史蹤
    朝天宮位於南京秦淮區王府大街朝天宮4號,是江南地區現存建築等級最高、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清代以前,朝天宮附近主要是道觀。明洪武十七年,朱元璋改建元「永壽宮」,賜名「朝天宮」,為皇家道觀,此名沿用至今。清初,朝天宮仍是南京最有名的道觀,同治四年後,被改為江寧府學,祀孔子,朝天宮今天的建築布局大致由此而來。圖為朝天宮內孔子行教像。
  • 莊嚴篇——朝天宮
    明洪武年間(1384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詔賜名為「朝天宮」,取「朝拜上天」,「朝見天子」之意。清末,朝天宮改為江寧府學和文廟,朝天宮現為南京市博物館所在地。朝天宮欞星門扁南京朝天宮是江南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一組古建築群,面積約3萬餘平方米。
  • 睡前故事|朝天宮裡的節日慶典
    冬至這天,南京城裡下雪了。雪花紛紛揚揚地落下,從秦淮河畔,到夫子廟前,一夜之間,整座城市仿佛變成了童話裡的冰雪世界。熊貓先生牽著兔子小姐的手,慢吞吞地走到朝天宮前。欞星門前的石階被磨得十分平滑,據說南京城裡有一半的小孩子都來這裡玩過滑梯。
  • 南京現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朝天宮
    南京是六朝古都,歷史悠久,文化遺存豐厚。但作為多個朝代的都城,南京在改朝換代時往往成為戰爭的焦點,城市多次遭到嚴重破壞。因此,儘管南京歷史悠久,但保存下來的比較完整的古建築群其實並不多,我們今天要說的朝天宮就是其中之一。
  • 南京巨資打造朝天宮文化商貿區
    南京巨資打造朝天宮文化商貿區 2002年9月9日10:00  揚子晚報   2002年09月09日  本報訊 南京市建鄴區投入巨資
  • 江蘇南京朝天宮,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為「拜天」、「見天子」而命名
    朝天宮是長江南岸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相傳這裡原是吳王夫差建造的冶煉城,此後,各朝代都在這裡修建了土建工程,並修建了一些亭臺樓閣,這就是現在的南京博物館,朝天宮位於南京市秦淮區朝天宮街水西門一山,它是江南地區海拔最高、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朝天宮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為「拜天」、「見天子」而命名的。
  • 小小社區文化牆,圖說南京朝天宮歷史
    小小社區文化牆,圖說南京朝天宮歷史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編輯:劉魏2019-03-26 21:48分享 摘要:近日,冶山道園社區剛完成建鄴路旁的文化牆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