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責任和正義

2020-12-16 光明網

權力、責任和正義

——世界哲學大會專題會議綜述

  2018年8月17日上午,主題為「權力、責任和正義(rights,responsibility,and justice)」的專題會議在國家會議中心報告廳舉行,會議由印度哲學研究委員會、文明研究中心成員Bhuvan Chandel教授主持,來自慕尼黑大學哲學教授Julian Nida-Rümelin、法政大學政治科學教授Chaiwat Satha-Anand、麻省理工學院語言和哲學系教授Sally Haslanger分別作主題發言。

  在什麼情況下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多大程度上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在現實生活中,行動的責任歸屬是一個重要的話題。Julian Nida-Rümelin教授在題為「哲學與法的責任」的演講中,首先援引了英國法哲學家哈特的觀點,即法律事件中的責任歸屬同日常生活中的責任歸屬密切相關。接著,Julian Nida-Rümelin指出,雖然哈特的這一理論受到了一定的質疑和批評,但她依然認為,行動和責任之間確實存在著一種不容解除的聯繫,而適用於法律責任和倫理責任的規範性標準也具有一種統一性,一方面,我們可以在對行動理論的哲學討論中見到其基礎,另一方面,其在法學理論中也有相應的意義和實踐價值。在Julian Nida-Rümelin看來,行動和責任是兩個彼此緊密聯繫的概念,不存在一種無須負責的行動,也不存在一種對沒有行動屬性的行為的責任。然而,雖然行動和責任是密不可分的,行動並不是完全責任歸屬的必要條件——事實上,完全責任的歸屬條件十分苛刻,而其核心便是行動者的判斷力、意志力和「自我強度」。然而,倘若將法律領域責任和行動的關係同日常生活實踐直接類比,關於責任的概念很可能變得明顯過於狹窄。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的語言中,相對於為具體的行動負責,人們在更大程度上是被要求為他們行動的後果負責。而Julian Nida-Rümelin認為,將真正的對行動的責任等同於道德責任的做法是比較勉強的,因此在此基礎上可以將形式上的責任稱為「制度性責任」,以與真正的道德責任區分開。但是,Julian Nida-Rümelin認為,真正的道德責任,與行動者的「意圖」及其作出的「決定」緊密相關,因而與其「信念」也有著一定的聯繫。因此,關乎信念的保持的人格同一性的概念和責任之間,也應存在著緊密的聯繫。

  在法律事件中,有訴訟時效的問題。Julian Nida-Rümelin 認為,從實用角度看,這可以被視為一項法律條款,也可以被解讀為一種對於倫理限度的表達。「訴訟時效」的問題應當被更仔細地納入考慮——當時間的跨度持續增加時,當事人與作案人的人格同一性也會逐步降低,要求其為其作案時的想法進行辯護的意義便會降低。

  關於極端主義,似乎對人有一種說不清的魅惑。Chaiwat Satha-Anand教授討論了「極端主義語境下的權力、責任和正義」的問題。他認為,極端主義之所以如此有力量以至於吸引了那麼多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參與到暴力行動當中,是因為他們認為有責任為他們自己的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權力和正義而奮鬥——而這一過程,在Chaiwat Satha-Anand教授看來,則是通過誇大極端主義本身的力量而完成的。Chaiwat Satha-Anand教授的討論圍繞著獎勵、證據、極端、魔法等幾個關鍵詞展開。他認為,「獎勵」被認為是開啟「極端主義的擴大」的一扇門——歐美國家對於反極端主義的巨額投資,意味著他們感到為他們所看重的權力、正義、寬容和責任受到了極端主義的威脅;通過第二個關鍵詞「證據」,Chaiwat Satha-Anand討論了一個全球的組織、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以及一個網絡上的恐嚇新聞三個事例,以此指出為什麼極端主義可以在同時討論權力、責任和正義時,使自己看起來似乎是合理化、浪漫化。他通過考察第三個關鍵詞「極端」,以說明極端主義這個概念在哲學反思中的根源,即對不完美的反思,那種不可實現的完美主義的夢想、魅惑讓人盲從。藉由第四個關鍵詞「魔法」,Chaiwat Satha-Anand指出了極端主義的力量是如何吸引人們的。同時,他用一名言警告極端主義魔法:飛得離太陽太近時翅膀會被熔化,飛得離海水太近時翅膀會被水打溼。最後,Chaiwat Satha-Anand通過回到柏拉圖的第一個對話,而批判性地進入「極端的魔力」這一問題。

  Sally Haslanger教授,圍繞著「不正義」「系統」和「社會運動」三個概念,討論了在現代社會中存在的「結構性不正義」以及調整的可能的方式。Sally Haslanger認為,在討論什麼是「不正義」時,我們的目的是要解決現實的、具體的問題,——在沒有「理想的」理論的情況下,問題依然能被解決,因而特別是在事實情況與「理想」相去甚遠的時候,苛察繳繞於那些「理想型」顯然是沒有意義的。因此,對於「不正義」的問題,我們需要一種「批判性的」社會理論,幫助我們發現並挑戰統治系統中隱藏的偏見。Sally Haslanger指出,一旦我們想去發現社會問題的根源,就會發現許多「不正義」的產生是系統性的,來自於社會的結構和運動,而我們的觀念也在被存在於我們周遭的「結構性不正義」的事實塑造。Sally Haslanger認為,社會系統就像生態系統一樣,其中的諸部分相互依存地維持著社會系統的運轉——它們雖然指向著平衡,但也時時保持著動態。但是,這「結構性不正義」的存在,並不意味著改變就是完全可能的,也並沒有什麼能夠保證社會結構的改變必然能夠趨向正義。由於社會運動所針對的是依然處於動態平衡的社會系統,一方面是我們對於社會的認識必須有所改變;另一方面,我們不能僅僅意識到社會中存在的不公正的現象,我們還必須提出修正的方案。因此,在Sally Haslanger看來,社會運動需要兩個條件:首先,必須從法律上改變那些來自原有社會結構中既得利益者的偏見;其次,給出一些在認識上和道德上還經得起考驗的、可能的實踐方案。最後,Sally Haslanger指出,政策制定者或者處理事務的人,需要了解處境中的人或群體的知識、文化等要素,再嘗試尋找新的措施或方式是否可行。因此,我們只能在歷史的道路中共同面對出現的各種不正義,我們要致力於幫助弱勢者、脆弱者,努力使公正實現,接受、面對並擁抱那些可能帶來正義的生活方式。(李秀偉)

[責編:秦超]

相關焦點

  • 微博鳴冤鳴出了權力正義?
    很快,何耘韜成了權力無錯的「替罪羊」,雖然他只是一位認真執行政府指令的操作員。但是,遺憾的是,因為他個人的據理力爭,案子還是被細細地報導了出來。又加之女兒的「微博鳴冤」,正義也最終站在了何耘韜一邊——無罪釋放、官復原職。雖然這是遲到的正義,但這份正義還是到來了。  但是,如果我們將何耘韜的無罪釋放、官復原職視為此案的最終答案,就大錯特錯了。
  • 徹查嚴辦「郭文思減刑案」,不讓權力套現玷汙正義
    如果郭文思在服刑期間達到了減刑標準,得到司法寬宥也沒有什麼問題,但現實卻是,在「好父親」郭萬普的人情和金錢攻勢下,一大批公職人員紛紛「繳械投降」,用手中的權力違規違法操作,幫助一個本應坐牢服刑的犯罪分子早早逃脫了法律懲罰。如此,不僅損害了司法權威和法律尊嚴,也玷汙了神聖的公平正義。有權必有責,失責必追究。
  • 義安區法院出臺法官審判權力與責任清單
    義安區法院出臺法官審判權力與責任清單 2020-08-11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義安區法院出臺法官審判權力與責任清單
    8月7日,銅陵市義安區人民法院結合工作實際,出臺《銅陵市義安區人民法院法官審判權力與責任清單(試行)》,共六章,二十八條。 一是推進權責統一。司法責任制既包括審判組織依法公正行使審判權的責任、院庭長依法行使審判監督管理權的責任和人民法院對司法裁判承擔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權責清單明確了院庭長、法官審判權力和責任的具體情形。
  • 牢固樹立和踐行公平正義的理念
    如果漠視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呼聲,對各種社會不公聽之任之,不去努力改善和消除,就會失去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影響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大局。  (四)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要為維護和實現公平正義作貢獻  人民法院和廣大法官肩負著維護和實現公平正義的神聖職責。人民法院是各類社會關係、矛盾、糾紛衝突的「調節器」、「減壓閥」,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
  • 兩種正義觀:宇宙正義和傳統正義
    原標題:為什麼進步主義者和保守主義者在正義問題上意見不一致經濟學家託馬斯•索威爾認為,當今美國有兩種支配性的正義概念。今天,許多美國人在討論正義時,繼續彼此忽視。進步主義者往往認為保守主義者對窮人和被壓迫者麻木不仁,缺乏同情心。他們上街遊行抗議,要求伸張正義,認為保守主義者遠離這種抗議,是其種族主義和特權的標誌。
  • 圓圈正義 1
    但這並不容易,因為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知道「和」做到『愛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愛具體的人;不是愛人類,而是愛人。走出自戀,走出仇恨,成為一個真正富裕的人。第三章:圓圈正義與安提戈涅如果把現實中的理想的完美的『圓「的應然狀態,所以現實中所有所有不那麼完美的」圓『就可以看成正義的應然狀態。
  • 疫情下的大眾心理、社會權力和責任倫理丨專訪許紀霖
    魯迅在和柔石談人生時說,人應該學一下大象,「第一皮要厚,流點血,刺激一下,也不要緊;第二,我們強韌地慢慢地走去。」這段話讓我很震撼——無論對個人,還是對這個多難的民族而言,都應該像魯迅說的那樣「人生當如大象」。灑脫與執著,消極與進取,虛無與奮鬥,竟然奇妙地融合在魯迅的精神世界深處,成為了他的雙重邏輯。這對我們是有啟發意義的。
  • 翁鳴江:中國法治的程序正義如何為實質正義護航?
    我們確定以自由、平等和公正的權利本位作為社會主義應然法的核心,這並不是說我們都可以隨意找個藉口,認為某項法律反對自由、平等和公正就不用遵守。這樣的話,極端情況必然就是,每個人都可以覺得自己非常正義,都可以高舉自由、平等、公正的旗幟,呼籲大家不用遵守所謂不符合公平正義的法律,那其最終結果必然就會是整個社會失去規則、出現恐怖的無政府主義暴亂狀態。
  • 西安某少年剃光頭自殺:責任與權力的平衡
    家長認為,孩子自殺與此前班主任強制其理光頭不無關係,因此希望校方為此承擔責任,雙方協商未果。目前網上確切的信息不多,無法判斷對錯。我們不知道老師是強制這學生一個人去理髮,還是有一批學校認定的「問題學生」同去理髮;也不知道學校對學生頭髮的長短要求,他之前的頭髮是否超標;更不知道這位成績尚可的學生是否被老師針對,相比其他同學在學校受到更嚴格的管教。
  • 粟用湘:牢牢把握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著力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針對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了一系列重要論述,主要集中在發展、改革、制度、司法等方面,這也是我國當前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重點、難點和著力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我們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指明了方向。
  • 教育部:建立教育行政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
    意見指出,建立教育行政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通過政府公報、政府網站等便於公眾知曉的方式,向社會全面公開教育及相關政府部門職能、法律依據、實施主體、職責權限、管理流程、監督方式等事項,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供優質服務,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 向「濫用權力」和「不用權力」亮劍
    文/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張超讓黨員幹部敬畏權力履職盡責  「開展這次專項治理,主要目的就是兩個,一是整治濫用權力的瀆職行為,重點針對面對權力不知敬畏的人;二是整治不用權力、棄用權力的失職行為,重點針對擁有權力不敢擔當的人。這兩種行為,實際上是權力運行不規範的兩個極端,雖然方向不同、表現形式不同,但對黨委、政府的危害都是極大的。」
  • 制度背離:基於程序正義與實質正義關係的學理闡釋
    一方面,被考察對象對自身的「帶病」問題本應承擔最大責任,但事實上卻完全置身事外、毫無被追責風險,「帶病提拔」的責任完全由考察者來承擔;另一方面,考察責任主體對被考察對象的否決權越來越弱,承擔的責任與手中的權力相倒置。這就造成一個悖論,幹部考察制度在運行過程中,名義上承擔篩選把關的責任,卻越來越不擁有事實上的否決權,這樣的「權責不對等」實際上造成考察制度功能弱化而不是強化。
  • 戴建華: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
    這表明,我們黨追求的不是一般意義上單純以權利或義務為本位的法治,而是以社會公平正義為本位和目標的法治。因此,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必然要求。堅持以黨的領導為根本保證,完善全面依法治國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黨的領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堅強政治保障,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
  • 安全、正義與績效:當代中國的行政治理改革與財政制度建構
    二、財政制度現代性視角下的行政安全、正義和績效 現代行政部門擁有廣泛權力、控制著龐大資源並肩負重大的治理責任,得以在政府治理中扮演關鍵角色(見圖1)。在權力和資源清單中,沒有任何一個比財政權力和財政資源來得更加緊要了。
  • 牢固樹立公平正義的理念
    因此,整個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對政法機關通過執法活動實現、維護公平正義寄予厚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與此相比,政法隊伍在思想觀念和實際工作中都還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公正執法,理念先行。必須大力加強公平正義理念教育,引導和促使廣大政法幹警牢固樹立公平正義理念,不斷提高執法水平和能力,更好地擔當起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任。
  • 地方人大權力來源
    正如我國憲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憲法的這一規定體現了「主權在民」的憲政理念。  「主權在民」的憲政理念在我國純屬外來品,中國法律傳統中從來沒有這個思想。這一思想之所以產生於西方,與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有很大關係。
  • 2017年度正義人物|陳昶屹:司法公正讓正義"可感受"
    陳昶屹:「員額制」是與法官終身責任制相聯繫的,法官終身責任制是此次司法改革的「牛鼻子」,這體現了權力與責任相對應的基本法理,這是題中之義。對於法官而言,「入額」意味著責任,這個責任包含法律責任、社會責任以及歷史責任。
  • 辛普森:躲在「程序正義」背後
    辛普森 躲在「程序正義」背後  憲政法治的核心,絕非罔顧程序、從重從快打擊觸犯刑律的小民百姓,而是注重對政府權力予以程序性約束和制衡,防止執法者和當權者凌駕於法律之上  於英紅  持槍進入拉斯維加斯一家賓館聲稱取回本屬於自己的體育紀念品的辛普森,被美國檢察機關以綁架罪和持槍搶劫罪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