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你的思維模式改變了失敗的意義

2020-12-11 魅力HR

《終身成長》中講述了一個故事,馬丁夫婦非常愛他們3歲的兒子羅伯特,他們認為羅伯特異常非凡,沒有哪個孩子能像羅伯特一樣聰明,一樣富有創造性。然兒,羅伯特卻在之後做了一件不能被原諒的事——沒有考進紐約排名第一的幼兒園。在這之後,馬丁夫婦開始對羅伯特變得冷淡,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為羅伯特感到自豪,也不再用以前的方式和羅伯特說話和表達愛意。曾經才華橫溢的羅伯特,變成了讓馬丁夫婦失望和丟臉的孩子。在如此稚嫩的年紀,羅伯特已經成為了失敗者。

《紐約時報》上的一篇文章曾經指出:失敗從一種行為(我失敗了)轉變成為一種身份(我是一個失敗者),這對那些固定思維模式者來說尤其如此。

厄尼·埃爾斯(Ernie Ela),著名高爾夫運動員。埃爾斯在經歷了五年的低潮期後終於贏得了一項重要的錦標賽冠軍,在那五年中,一個個比賽從他身邊溜走。如果這次錦標賽他也沒有贏呢?「我可能就不是今天的我了。」埃爾斯說。他可能會成為一個失敗者。

在固定型思維模式中,被失敗擊垮可能會成為一個人永久性的、散不去的創傷。

對於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來說,失敗也會是一個痛苦的經歷,但它並不能對你下定義,它只是一個你需要面對和解決並能從中學習的問題。

橄欖球運動員吉姆·馬歇爾(Jim Marshall),當他還是明尼蘇達維京人隊的防守隊員時,曾經發生了一件很容易將他定義為失敗者的事情。當他抱起地上的球並跑到底線持球觸地得分時引起了全場的歡呼,但他跑錯了方向,為對手贏得了一分,這場比賽正在全國電視轉播中。

這是他人生中最糟糕的時刻。羞愧的感覺讓他難以忍受。中場休息時,馬歇爾在心中告訴自己:「如果你犯了一個錯誤,就去把它改正過來。我可以坐在我的痛苦裡,但也可以去做點什麼。」在下半場比賽終,馬歇爾振作起來,打出了他最精彩的比賽,最終也為自家球隊的勝利做出了貢獻。

馬歇爾並沒有讓失敗的經歷定義了自己,而是從中獲得了掌控權,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和優秀。

相關焦點

  • 失敗證明你沒能力?是時候改變你的思維模式了
    如果你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感覺到很累,那隻證明了一件事,你做事的方法策略有問題,相應的成功率也會非常的低。所以我們在一開始不要太在意技巧,重要的是改變思維。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因為方法、策略、技巧、工具這些東西統統都能可以複製,但是唯一不可複製的是別人的思維。如果你用同一種方法總是收穫很少,那就是時候改變思維模式了。
  • 一種可以讓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徹底改變的思維模式,你是否知道?
    有這樣一種思維模式,比爾·蓋茨說僅僅對它進行一番深入了解,你就能讓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徹底改變。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思維模式有這麼神奇的力量?先來看看下面兩則故事。一個是名校畢業生變成了生活裡的失敗者,一個是小學畢業生變成了生活裡的成功者。這其中固然有諸多因素,其實,歸根結底是他們兩個人的思維模式完全不同。前者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後者是典型的成長型思維。這兩種思維模式是由美國的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提出的,出自她的書——《終身成長》。
  • 固定型or成長型:重新界定成功、失敗和努力的意義
    「即使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失敗了也無妨,因為在他們眼中,這不是失敗,而是學習的過程,學習可以讓他們變得越來越聰明,因此這些孩子樂此不疲地接受著一個又一個的挑戰。卡羅爾·德韋克在《終身成長》這本書中給我們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
  • 改變固定型思維,改寫孩子一生成長思維模式!
    當我們發現孩子就是一個固定型思維模式者後,我們也不必過於擔心,因為大部分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孩子直到童年後期才會成為真正的固定型者的。所以想改變他們,我們父母還來得及。或許您會聽到孩子回家會說幼兒園裡的小朋友:有的同學很聰明,老師會喜歡,有的同學就很笨,腦子不好使,真不想和這樣的孩子玩。
  • 改變未來的思維方式
    說起成長型思維,關心教育的人一定不陌生,這個理論是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2006年提出,在其著作《思維模式:成功的新心理學》一書系統闡述。當一個孩子擁有成長型思維時,他對待成功和失敗的看法會截然不同,他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自己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相信自己的潛力是未知的,困難和失敗只是幫助自己進步的挑戰。
  • 想要擺脫心理疾病,必須先改變3種負面思維模式
    雖然我得重度抑鬱症、重度焦慮症直到強迫自殺思維,看似事出偶然。實際上這種模式下,偶然中有必然。要問我是自己是如何不依靠任何人、任何外物走出來的,就是因為我通過學習和行動,改變了自己的思維模式。負面思維模式就是,看到生活當中遇到的人、碰到的事,總是看到不好的一面或者用負面情緒去處理問題的思維模式。與之相反的就是正面思維模式,同樣一件事情,正面思維模式的人,看到的都是好的,比如遇到困難和挫敗,亦能越挫越勇,讓自己變得更強大。而負面思維模式的人,就可能因此恐懼、焦慮、抑鬱。這個思維模式決定了抑鬱症和所有心理疾病能不能好,更決定了整個人生的命運軌跡。
  • 你和牛人的差距,在於思維模式
    《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的思維模式》這本書裡告訴我們:你與牛人的差距,就在於思維模式的不同。書中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人的能力是先天的,失敗是因為自身能力有限。
  • 《終身成長》:成長型思維模式,助你走上成功之路
    二、思維模式的分類: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相信人的能力是固定的,更關心別人如何看待自己,他們害怕改變,害怕失敗,難以持續成長。4.你可以換一種方式做事,但決定你身份的最重要的特質並不會真正改變。固定型思維模式認為,成功都是因為天賦好,努力沒什麼好驕傲的,努力會讓你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高曉松學習數學就是很明顯的例子。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他們害怕失敗,一旦出現錯誤,第一想法就是別人影響的,把過錯都扔給別人。
  • 成長型思維模式
    如《終身成長》書中所講,要培養自己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即使前期我們能力有限,或者不具備條件,但是具有這種思維模式就能不斷學習,不斷進取,最終取得成功。,那麼自己原有思維模式的影響作用就非常大。拿自己舉例,之前面對生活工作中的問題,有一個心裡問題始終難以克服,以前有過成功,也有過失敗,但是當失敗多次後,對自己的信心就蕩然無存,固定型的思維模式在自己心裡根深蒂固。「固定型思維模式:如果他在某件事中失敗了,他就成了失敗者。在這裡他們的失敗,從一種行為轉變為一種身份;成長型思維模式:即便失敗是痛苦的,但它不能對你下定義。
  • 學霸的核心邏輯:改變孩子的思維模式
    因為他發現自己並不是大家評論的那樣聰明,在學習上也是有很多困難的,也需要努力去改變。假如沒有及時把思維模式調整為成長型思維模式,就會面臨很大的心理關,就可能真的會掉隊。那麼怎麼樣幫助孩子改變思維模式呢?第一步:必須認識到一點,每個人都是有些固定型思維模式的情況存在的,可能是這一方面,也可能是那一方面,正常的人都是這樣。
  • 「好想改變,但又沒有勇氣行動」| 心理學:成長型思維帶你破局
    人們害怕改變和未知,本質上是害怕結果的不可確定性,和可能出現的逆境。若是失敗,不僅得不到目標,甚至可能失去現階段已經擁有的。所以寧願留在原地,一邊渴望著突破和改變,一邊又擔心著風險遲遲不敢行動。擁有這兩種思維模式的人,在面對挫折和挑戰時,也有著不同的行為模式。
  • 想要擺脫心理疾病,必須先改變3種負面思維模式(轉)
    相遇是緣,點右上角關注作者後閱讀▲我自己曾經就是一個負面思維模式的人,看所有人事物總是用負面思維去看。雖然我得重度抑鬱症、重度焦慮症直到強迫自殺思維,看似事出偶然。實際上這種模式下,偶然中有必然。要問我是自己是如何不依靠任何人、任何外物走出來的,就是因為我通過學習和行動,改變了自己的思維模式。什麼是負面思維模式?
  • 人生的未來隱藏在你的思維模式之中
    《終身成長》中提出了「成長型」思維模式。法國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比奈(Alfred Binet),智商測試的發明者,他設計智商測試的目的是鑑別出那些無法從巴黎公立學校的教育中獲益的孩子。他並沒有否認「不同的孩子智力是不同的」這一觀點,但他相信教育和練習可以帶來智力上的根本改變。與此同時,科學家們還認為,人類在終生學習和大腦發展這一方面比我們自己想像得更有潛力,人類的某項專長「並不是固定的先天能力決定的,而是通過有目的的鍛鍊獲得的」。一個開始聰明的人不一定到最後還是聰明的。
  • 教育從改變心智模式開啟
    一、一個人成長的潛力和空間有多大,不是取決於機會和運氣,而是思維什麼是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蘇格蘭心理學家肯尼思·克雷克在1943年首次提出的。是因為人們對「周遭世界運作的看法和行為相牴觸」,導致主觀的動機與具體的認識以及行為產生了錯位,其中根本的原因在於人的心智模式在作怪。所以只有家庭成員都改善了自己的心智模式,問題才能得以解決。人與人外在的差距可能沒那麼大,但內在差距和未來的差距可能是雲泥之別,用魔鏡照一照,就原形畢露,這個魔鏡就是——思維模式。
  • 如何從思維上徹底改變學習模式
    文 / 衛藍從思維入手改變學習模式是最有效的但是思維決定方法論,想要改變學習模式,很大程度也是改變自己的思維。我也大概說幾點我的經驗。學習的投入與產出關係是非線性的。不是y=x的函數關係,一分耕耘不一定會有一分收穫。有些人的學習模式就是通過大量的做題和增加學習時間來提高自己,但是往往非常有局限性,久而久之發現自己能夠上升的空間非常小,甚至因此產生習得性無助感。
  • 改變你的思維方式之個人商業模式畫布
    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改變你的思維方式之個人商業模式畫布我是譚建輝,中國青年創業導師、湖南省創業專家諮詢團成員、湖南省創業培訓講師團成員、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培訓師。商業模式這個詞大家都耳熟能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贏利模式。如何盈利呢?
  • 成長型思維模式:與其指責別人,不如改變自己
    「你看你找的這是個什麼活,以後再有這樣的別叫我了啊!」第二天,我們開始給樹林裡澆水。哪位伯伯又開始了他的表演,一會兒罵這個不會澆樹,一會罵那個幹活不利索。不是嫌山裡道路七拐八扭,就是嫌帶的水管子到處漏水。
  • 正確的思維方式可以改變你的一生
    行為是外在表現,思維是真正內核,外部的行為是可觀察的,內部運作的思維模式卻不容易被察覺到。思維模式的強大之處就在於,它可能在你根本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操縱你的行為,把你領上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擁有正確的思維方式,甚至比擁有智商、體魄等其他能力更為重要。為什麼自己很努力,卻還是不行?為什麼有的人不聰明,卻總能取得成功?許多情況下,處理事情的邏輯和方法,才是帶人跳出困境的首要因素。為了更好的開始,別再被自己的思維給坑了。什麼是固定式思維模式?
  • 改變孩子固定型思維模式,改寫孩子一生成長方式
    當我們發現孩子就是一個固定型思維模式者後,我們也不必過於擔心,因為大部分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孩子直到童年後期才會成為真正的固定型者的。所以想改變他們,我們父母還來得及。或許您會聽到孩子回家會說幼兒園裡的小朋友:有的同學很聰明,老師會喜歡,有的同學就很笨,腦子不好使,真不想和這樣的孩子玩。亦或者您會和孩子有這樣的對話:你學得真快!
  • 《成長型思維訓練》丨12個月改變學生思維模式是種怎樣的體驗?
    本書不僅只是成長型思維的操作指導書,更是整個非認知能力領域精華內容的教育踐行地圖。本期薦書師:黃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後、兒童非智力因素教育項目負責人在開始閱讀前,請首先確認下你或者你的孩子、你的學生是哪一種思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