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以讓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徹底改變的思維模式,你是否知道?

2020-12-12 子文講書

有這樣一種思維模式,比爾·蓋茨說僅僅對它進行一番深入了解,你就能讓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徹底改變。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思維模式有這麼神奇的力量?先來看看下面兩則故事。

第一則故事:上海一位名叫大衛的男子在學校期間是真正意義上的學霸,同濟大學建築工程系本科畢業,之後留學加拿大,獲得滑鐵盧大學工程碩士學位。這樣一位學霸按常理應該是畢業後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的人。可現實是,畢業後的他選擇了另一條道路,每天宅在家,白天睡覺,晚上上網打遊戲,靠母親的退休金維持生活。

第二則故事:臺灣一位男子幼年喪父,13歲就到臺南當囝仔工,受過的全部正規教育只有小學6年。人到中年時,由紡織業改行到陌生的食品業中開始創業。如今,從日常的食品、飲料,到遍布寶島的2000多家「7-ELEVEN」便利店,以及數十家星巴克咖啡店、家樂福超市,乃至萬通銀行……他的企業每天都在影響著臺灣人的生活。這家企業就是臺灣統一集團,這位男子名叫高清愿,是統一集團的創始人。

一個是名校畢業生變成了生活裡的失敗者,一個是小學畢業生變成了生活裡的成功者。這其中固然有諸多因素,其實,歸根結底是他們兩個人的思維模式完全不同。前者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後者是典型的成長型思維。

這兩種思維模式是由美國的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提出的,出自她的書——《終身成長》。書中這樣定義這兩種思維:

1. 固定型思維模式。

固定型思維模式者認為人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對自己能力的評價往往不符實際,不是高估就是低估。他們相信天賦,認為有天賦的人不需要努力能獲得成功。他們認為聰明會一直保持成功,如果某件事失敗了就會被貼上失敗者的標籤。

2. 成長型思維模式。

成長型思維模式者認為人的才能是可以努力培養的,對自己能力的評估是客觀準確的。他們認為光有天賦還不夠,比天賦更重要的是後天的努力。他們認為成功需要不斷地學習提升才能實現,即使某件事上失敗了也不能把人定義為失敗者。

有意思的是,哥倫比亞大學的腦波研究室還針對兩者思維模式者還做了一項腦波測試。結果顯示,固定型思維模式者注意力集中在答案的對錯上,而成長型思維模式者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可以提高知識水平的信息上。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這兩種思維模式在每個人身上都存在,不能認定某個人只具備某一種思維模式,它只體現在個人看待某一項事務的看法上。我們要做的是深入了解了解這兩種思維,讓自己擁有更多的成長型思維,不斷地提升自己。

好了,本期子文講書就到這裡。下一期我們將講一講在不同生活場景中兩種不同思維的具體表現。關注我,陪你一起終身成長。

相關焦點

  • 如何從思維上徹底改變學習模式
    但是思維決定方法論,想要改變學習模式,很大程度也是改變自己的思維。我也大概說幾點我的經驗。學習的投入與產出關係是非線性的。不是y=x的函數關係,一分耕耘不一定會有一分收穫。有些人的學習模式就是通過大量的做題和增加學習時間來提高自己,但是往往非常有局限性,久而久之發現自己能夠上升的空間非常小,甚至因此產生習得性無助感。
  • 《終身成長》:你和天才之間只差一種思維模式
    ——改變人生的秘訣 這種思維模式認為,人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來培養的。即使人們在先天條件上有著不同,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努力和個人經歷來改變和成長。 所以成長型思維模式會讓人願意學習,遇到挫折可以良性的應對,審視自己的不足,然後改進。成長思維模式者也欣賞天賦,但更崇尚努力,他們認為天才也要通過努力才能達到成功。體育界凡是成就輝煌的運動員,都有是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他們有著神奇的冠軍思維——如果人更加努力,體育能力永遠可以更進一步。
  • 《改變自己》:焦慮是一種可以戒掉的習慣
    慢性不愉快——就像心理學家盧西亞尼博士在這本溫暖詼諧又乾貨滿滿的《改變自己》裡所指出的:焦慮和抑鬱只是一種壞習慣——一種能改掉的習慣。 從自我訓練的角度來看,焦慮源於受到不安全感驅動的習慣化思維。就像任何一種習慣一樣,當涉及到不安全感時,你的任何一種與此有關的行動只存在助長它和削弱它兩種結果。
  • 想要擺脫心理疾病,必須先改變3種負面思維模式
    雖然我得重度抑鬱症、重度焦慮症直到強迫自殺思維,看似事出偶然。實際上這種模式下,偶然中有必然。要問我是自己是如何不依靠任何人、任何外物走出來的,就是因為我通過學習和行動,改變了自己的思維模式。負面思維模式就是,看到生活當中遇到的人、碰到的事,總是看到不好的一面或者用負面情緒去處理問題的思維模式。與之相反的就是正面思維模式,同樣一件事情,正面思維模式的人,看到的都是好的,比如遇到困難和挫敗,亦能越挫越勇,讓自己變得更強大。而負面思維模式的人,就可能因此恐懼、焦慮、抑鬱。這個思維模式決定了抑鬱症和所有心理疾病能不能好,更決定了整個人生的命運軌跡。
  • 你和牛人的差距,在於思維模式
    8張圖分辨你是固定型思維模式,還是成長型思維模式?思維模式的不同,決定了你的人生層次。曾經有這樣一則新聞很火,一位已是兩個孩子母親的三十七歲女碩士在論壇發帖求職。她畢業於國內頂尖的大學,在外企工作近十年,因為部門關閉被裁員,只能重新找工作。作為一個有十年外企工作經驗的碩士生,她的要求可以說很低很卑微,短期內月薪三千就可以。
  • 學霸的核心邏輯:改變孩子的思維模式
    而在學業上的長期表現就是小學階段學習還比較輕鬆,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而隨著學業進展,到達中學之後,可能就會逐漸開始掉隊。因為他發現自己並不是大家評論的那樣聰明,在學習上也是有很多困難的,也需要努力去改變。假如沒有及時把思維模式調整為成長型思維模式,就會面臨很大的心理關,就可能真的會掉隊。那麼怎麼樣幫助孩子改變思維模式呢?
  • 《終身成長》:成長型思維模式,助你走上成功之路
    目標管理專家易仁永澄說:多麼慶幸,我在2011年了解到德韋克教授的「成長型思維」,它讓我成為一個持續高效能的成長者。如果當挫折降臨,你還不知道該如何擺脫內心的障礙,那麼可以試著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去調節自己的情緒,而這些,你都可以從德韋克的這本《終身成長》中獲得答案。
  • 撩心教授:俘獲優質男,需要徹底改變自己的思維和理念
    1.俘獲優質男的過程,就是對自己的思維和理念徹底改造的過程。要徹底剔除以前錯誤的婚配觀念,用全新的思維和理念武裝自己的大腦。比如,中國男多女少,男人多的是,不急,慢慢來。比如,男人愛我,就要給我花錢買禮物。
  • 家長知道這種思維模式,就擁有了寶貴的財富!
    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決定著他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家長知道了這種思維模式,就走進了幸福之門!這種思維模式就是內向思維,他是成功人士所具備的的三大思維模式之一。 所謂的內向思維,是指一切向內求,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認為自己是一切問題的根源,自己是自己生命的責任人,內心沒有責怪、抱怨。而外向思維的人聚焦在外,認為一切問題都是別人造成的,把自己的課題推給別人。
  • 想要擺脫心理疾病,必須先改變3種負面思維模式(轉)
    相遇是緣,點右上角關注作者後閱讀▲我自己曾經就是一個負面思維模式的人,看所有人事物總是用負面思維去看。雖然我得重度抑鬱症、重度焦慮症直到強迫自殺思維,看似事出偶然。實際上這種模式下,偶然中有必然。要問我是自己是如何不依靠任何人、任何外物走出來的,就是因為我通過學習和行動,改變了自己的思維模式。什麼是負面思維模式?
  • 正確的思維方式可以改變你的一生
    行為是外在表現,思維是真正內核,外部的行為是可觀察的,內部運作的思維模式卻不容易被察覺到。思維模式的強大之處就在於,它可能在你根本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操縱你的行為,把你領上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擁有正確的思維方式,甚至比擁有智商、體魄等其他能力更為重要。為什麼自己很努力,卻還是不行?為什麼有的人不聰明,卻總能取得成功?許多情況下,處理事情的邏輯和方法,才是帶人跳出困境的首要因素。為了更好的開始,別再被自己的思維給坑了。什麼是固定式思維模式?
  • 有的人,多次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如今,你可以超越固有的思維模式
    「你一點沒變」「你還是跟以前一樣滔滔不絕……」「你還是跟以前一樣不修邊幅」當然,老同學說的並不是外表,而是我們的一些思維模式與行為模式,一旦形成,就很少改變。事實上,很多習以為常的思維模式、語言模式、行為模式並不容易察覺,但卻悄無聲息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有不少人一次次重蹈覆轍、總是在同一個地方跌倒、令自己陷入痛苦之中,原因何在?
  • 易經:一個人要改變運勢,一定要徹底轉變思想
    我能看到朋友後半生的運勢,基本就是這樣循環,不會改變。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他的言行;一個人的言行,一天一天地積累,構成一個人的運勢,或者說命運。朋友聽不進別人的建議,自信地認為自己這樣做很好。思想不改變,別人說什麼都沒有用。一個人要改變運勢,一定要徹底轉變思想。當一個人意識覺醒,就可以重組自己的命運。我自己懂《易經》,所以我不算命,也不信命。
  • 失敗證明你沒能力?是時候改變你的思維模式了
    如果你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感覺到很累,那隻證明了一件事,你做事的方法策略有問題,相應的成功率也會非常的低。所以我們在一開始不要太在意技巧,重要的是改變思維。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因為方法、策略、技巧、工具這些東西統統都能可以複製,但是唯一不可複製的是別人的思維。如果你用同一種方法總是收穫很少,那就是時候改變思維模式了。
  • 5種導致焦慮的思維模式,你是否中槍?
    焦慮程度越高、時間越長的人,就越有可能形成扭曲的思維模式,對現實的評估和解讀往往不切實際。但是,只要我們覺察到了這些模式,就有可能去改變它。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就是要麼全部、要麼沒有,走兩個極端。她覺得整個舞會和幾乎舞會上的所有人都令她討厭,於是她一直黏著自己的一位朋友,並提前離開了舞會。你是否也曾被非黑即白的想法困住,無法看到其他可能?
  • 改變自己要從思維開始
    我們生活之中有些行為習慣,一直想要改正,可就是改不了,許多人會有這樣的經歷,那麼,如何才可以改變原有的行為習慣,進而,形成新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呢,這裡總結了一些方法,希望可以對您有一些的幫助。1、 改變原思維:改變原思維是架構出一個不同於原有的思維方式出來,什麼是不同的思維方式,就是要找到一個可以說服自己改變的理由,而這個理由要自己有認同感,這個理由因人而異,必須要自己找,而且,要得到的自己充分認同,也就是自己說服自己,為什麼要改變,給個理由出來,而這個理由必須是客觀的、合理的、自己有強烈認同感的,有了這個理由
  • 書中推薦書籍,讓你的人生觀和思想發生改變,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
    書中推薦書籍,讓你的人生觀和思想發生改變,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編輯:悅讀有書最近整理了一下書蟲推薦的書籍,發現有一些書籍可以讓人生觀和思想發生改變,從而讓自己可以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我認為人生觀和思想發生轉變是重新定義人生的關鍵。下面我就推薦3本讓你的人生觀和思想發生改變,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的書籍。第一本 《第五項修煉》《第五項修煉》這本書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書,當自己感覺人生沒有意義或者那天會很煩我都會看這本書。
  • 怎樣才能徹底的改變自己
    還是新習慣帶來了改變?—— 菜貓- 01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又到了一年春暖花開、萬物復甦的時節。在這春意暖暖的季節裡,你是否也想讓自己能像春天的小嫩芽一樣,勃勃生機的成長、積極的進化成更美好的自己呢?改變自己,是一個美好的詞彙,就像每一年都更茁壯生長的大樹一樣,年年都有新的變化,也更加枝繁葉茂。
  • 如何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突破目前的生活困境
    問:我知道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但是因為思維慣性,就算知道有問題,也沒辦法改變。眼睜睜看著自己錯下去,不懂下去,痛苦下去,卻感到無能為力,感覺自己是習得性無助,說的太亂了,有人懂我嗎?我該怎麼辦呀?答:放縱自己的想法、感受、情緒、行為,包括習得性無助行為,都有強迫性思維的特點,也就是大腦被過去佔住內存,不能順利對當下做出應激,表現為行為被過去操縱,對現實無能為力。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環境造成的,有些是自我處理不當,也不必知道原因,知道了原因也未必能改。
  • 從思維開始改變自己:五堂智慧思維課
    實際上,真相和你就是一層窗戶紙的距離,可是這層窗戶紙,終究很多人找不到捅破它的辦法。其實,有錢人和沒錢人的真正區別是什麼,只有思維模式的不同而已!口袋裡一個億的人,和口袋裡有100元的人,區別在哪裡?其實就在思維模式不同,思維模式就決定了格局和眼界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