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筆下的女人都三觀不正?拜金主義、販賣愛情、吹捧自由?

2021-01-20 愛吃豬蹄愛追劇

近年相繼熱播的《我的前半生》、《流金歲月》、《喜寶》均改編自亦舒的同名小說,故事背景都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

香港

而且《我的前半生》、《流金歲月》這兩部電視劇還出自同一個導演——沈嚴,他巧妙地把故事背景替換成了上海。

上海

更耐人尋味的是,時隔幾十年作家亦舒當年想傳達的價值觀依舊不過時,她當時思考的問題也依然羈絆著的現代人思緒。

在《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前期就是一個養尊處優的闊太太,但在經歷了丈夫出軌背叛後,她瞬間實現了女性獨立的成長和蛻變。

其實就連《我的前半生》的女主角羅子君的命名都是有其深刻寓意的。因為亦舒很崇拜魯迅,而魯迅當年寫過一篇小說《傷逝》。

《傷逝》的女主人公就是子君,但在魯迅筆下子君在為愛出走後並沒有收穫美滿的婚姻,而是為生活所迫最終流離失所。

其實,亦舒筆下的子君就是對魯迅筆下子君的續寫。但畢竟時過境遷,現代女性的獨立意識和謀生能力絲毫不遜於男性群體。所以羅子君可以憑藉自己的雙手豐衣足食,養家餬口!

而以唐晶、戴茜為代表的女高知、女強人則是亦舒出國留學深造後期的縮影,她們的精神和經濟都高度自由。

膽大、張狂的朱鎖鎖則是年少時期的亦舒,那種來自骨子裡的叛逆,特立獨行打破一切規則的孤勇。

而貌似傻白甜小公主實則世事洞明的蔣南孫是亦舒中年時期的代表,看透生活,以柔克剛地面對生活的苦難。

而姜喜寶可以說是被金錢澆灌出來的獨立,她要求愛情上的精神契合、生活上的物質補給。她出國留學也是一個女性要求自我成長的關鍵一步。

只不過她的成長很不光彩,為了得到更好的生活她以情婦身份委身於一位年長且富有的人,因此引來非議和鞭撻。

如果細心的話,大家還會發現這兩部劇中的主角都會有個孩子,羅子君的兒子、朱鎖鎖的女兒,這個角色設置跟亦舒當年未婚生子轉而棄子的經歷也有關。

19歲的亦舒與前夫畫家蔡浩泉誕下蔡邊村,三年後愛情崩裂,兩人各奔東西。但三十年後,母子兩人依舊形同陌路、互不相認。

因為亦舒筆下女性的愛情觀有時候確實很撲朔迷離,所以很多人對她們的人設和三觀頗有微詞。即便如此,但我依然認為在她筆下,每一個貌似沉醉於聲色犬馬的女性都是經歷了紙醉金迷洗禮後的遺世獨立。

相關焦點

  • 亦舒筆下 姜喜寶是一個怎麼樣的女人?
    電影《喜寶》是根據亦舒同名小說改編而來的,很多人都好奇《喜寶》具體講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下面就來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喜寶》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成績出色,但出身貧寒的劍橋大學高材生薑喜寶,與雖然已經風燭殘年,卻擁有富可敵國財富的大富豪勖存姿之間複雜又悲涼的愛情故事。
  • 她出演亦舒新劇,卻受爭議,因為女主的三觀不正
    去年由馬伊琍出演的經過亦舒的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可以說是演得很成功了,不僅寫了許多網友們對家庭主婦這個角色的討論,還帶火了雷佳音這個演員,他的主演也因為這部劇收到了許多獎項。這部劇除了演員能夠獲得成功之外,它的作者亦舒也讓許多人熟知,於是很多導演紛紛把她們的目光轉向她所寫的小說,因為其實亦舒是一位很有名的作家,這不她現在寫的《喜寶》也被人看中改編,女主角選取了演員郭採潔。
  • 亦舒經典的五句話,女人們都該好好聽聽
    很多人知道亦舒,應該都是從《我的前半生》開始的吧,這部被改編成電視劇的小說雖然不是亦舒最經典的一部,卻實實在在的戳中了很多都市男女的心。可看過小說的人就會知道,亦舒筆下的羅子君和電視劇中的還是有所不同,因為亦舒筆下的女性,大多都是那種堅強獨立的,不優柔寡斷,能夠掌控自己人生,就如唐晶一般。
  • 亦舒讓人清醒透徹的10句話,女人看過後,會有不一樣的視野
    隨著《喜寶》的上映,亦舒又成為了人們熱議的作者。有人說,亦舒的文字清醒透徹,也有人說,亦舒的文字三觀不正。的確,亦舒是個褒貶參半的作者,她的文字風格統一,都塑造著堅強女性的形象,可她也總是很犀利,常常說著一些有點刺耳的真理。
  • 瓊瑤毀「三觀」?另外一個簡直讓你「碎掉牙」,亦舒另類的愛情觀
    而亦舒當中的愛情,很多人都會把亦舒當中的女主角標籤成一個獨立,自主,不卑微,不將就,又有主見的女孩子,甚至每一個都是自帶光環,一定是美貌如花,而且也是運氣好得不得了,無論在這些小說或者改編成影視劇裡面的女主,多金的男主總是會愛這些女主角得要生要死,所謂的獨立女性標籤就是看不起男人,通過各種手段,即便是充當情婦,小三,也要讓不同的男人拜倒在其石榴裙下,最後的結局也是基本上都收穫了多金帥氣的男人。
  • 豆瓣8.2《玫瑰的故事》:黃玫瑰,亦舒筆下最美麗最不真實的女人
    亦舒筆下的主人公,永遠是女性。《直至海枯石爛》對比了永遠走不出年輕傷痛的莊杏友、享受快樂當下的莊自修,姑侄兩代女性的愛情觀念。《喜寶》中的姜喜寶毫不掩飾她以青春、貌美換取物質生活的赤裸裸追求,也毫不掩飾渴望真正愛情與溫暖的內心。《流金歲月》設置了雙女主,講述了不同性格的朱鎖鎖、蔣南孫乘風破浪的姐妹情誼。
  • 聊聊女作家吧,亦舒、瓊瑤、張愛玲寫情愛的女人都不含糊!
    羊忽然想誇誇鍾楚紅和張曼玉主演的《流金歲月》,無論是外形,還是內核,都沒拉胯。亦舒對筆下的每個女性都格外富養,無論是穿衣打扮還是愛情觀絕不媚俗。即便靠男人搭救的喜寶也拎得清,出賣色相而不賣感情是撈女的原則。
  • 亦舒與她的《喜寶》
    然而,比起瓊瑤筆下為了愛而呼天喊地的女性,亦舒筆下的女性愛的更加慘烈決絕。口頭說著不愛的人,往往期待著愛。而口頭說著愛的人,往往並不了解愛。亦舒的人生,可以說的上是愛情的某種隱喻。前兩段婚姻,為了愛而愛,結果當愛不是那麼回事時,她自然也對愛情失去了誠意。
  • 亦舒關於愛情最清醒的四句話,建議每一個女生都收藏
    文/大慧讀亦舒,就像是讀一本愛情經典語錄,通過每一個小人物的故事,來書寫出關於愛情最經典的語句。有人說亦舒是金句狂魔,她總是能夠寫出一些讓人醍醐灌頂的金句,讀罷讓人久久不能自已。最近在看亦舒筆下的《玫瑰的故事》,亦舒偏愛美女,她筆下的美人讓人一眼望去就移不開視線。一如玫瑰,幾乎每一個出現在她身邊的男人都對她情有獨鍾。
  • 「亦舒女郎」:在事業與愛情間取捨,姿態要好看
    更關鍵的是,就深層而言,同樣是寫言情,「抓馬」如瓊瑤、蒼涼如張愛玲、悽豔如李碧華,多多少少,都相信「愛情」是存在的,至少是存在過的。正是在這種保守思想和先進行動的矛盾之中,才醞釀出了別具特色的港式愛情小說。在亦舒的筆下,愛情固然可貴,但重要的還是女性要擁有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對於有才的女子來說,出門工作自掙薪水,對於有貌的女子來說,把這份色相好好兌換成資本。愛情是馬斯洛金字塔的上層,麵包和牛奶才是每天都要面對的下層。因而愛情這件奢侈品,只有自己衣食無憂,才有追求純粹感情的底氣,否則布衣懷璧,饑寒交迫之時還是要賣掉的。
  • 亦舒:雖然她很拜金,但我依然愛讀她的書
    然而三十歲的時候,卻更喜歡讀亦舒的書。或許是因為歷練過生活的世態炎涼和人情冷暖。亦舒就像一個清醒的閨蜜,在每一個選擇的當下都用金句苦口婆心地指出一條未知的路。所謂「不讀亦舒誤終生」,亦舒的書就是無數個在城市奮力打拼女子的精神教主。曾經我幻想過成為她筆下那樣的女子:知性優雅,不痛不傷,睥睨百態,走路帶風,獨立瀟灑,美則美矣,也有靈魂。
  • 《喜寶》近期亦舒經典小說被改編電影上映,為何爭議如此之大
    然而更多的質疑和阻礙正悄然發生……喜寶做了勖存姿的女人後,雖然得到了金錢與物質上的滿足,但卻耐不住感情與生理上的寂寞和空虛。勖存姿發現喜寶另有所愛,竟冷酷地當著喜寶的面,槍殺了她的男友。喜寶絕望了,但她怎麼也逃不脫勖存姿的牢籠。幾年後,勖存姿去世,喜寶變成最富有的女人。 這麼帶有傳奇綺麗色彩的長篇小說聽上去就會希望書裡了解女主的傳奇經歷。
  • 《流金歲月》原著亦舒最好看的九部小說,能推翻這個書單的我服
    亦舒亦舒小說大都出版於八、九十年代,但是我們今天讀起來依然沒有任何時代的隔膜,亦舒筆下的女人美如罌粟,多多少少都帶幾分個性的毒。她們之中不管是職業女性還是為生活掙扎的女子,對待感情都清醒自愛,很合現代社會的節拍。
  • 亦舒《喜寶》:相差40歲的「老少戀」,是荒謬還是真愛?
    當然,這只是一項娛樂性的測試,戀愛中不管是年齡還是身高,主要在於自己喜歡,對方也覺得不錯,至於那些條條框框,是給不適合的人,合適的人一旦出現,那些規矩,便會自然而然地消失了。而亦舒筆下的喜寶和勖存姿,相差40歲的愛情,到底是虛情假意,還是真愛?
  • 《喜寶》上映豆瓣評分3.4,看完才知道這不是亦舒筆下的喜寶了
    觀眾看的不就是劇情和內核麼?你連觀眾最在意的東西都沒有了,撲街還有什麼好反駁的? 不信就自行比照《夏洛特煩惱》一類製作不大但口碑爆炸的影片。 原著的主角矛盾點就在拜金與金、生存與生活上,根本不是純愛問題。
  • 亦舒那些往事
    也舒那些往事也舒,是倪匡的妹妹,原名倪亦舒,她筆下的字味,幾十年前,就覺得它多半來源於滬上。土生土長,吃到雞蛋營養甜美,一定要去看看下蛋的母雞怎麼樣。於是倪匡說自己和亦舒也有二十多年沒有來往了,接著又有香港導演、畫家蔡邊村自編自導的紀錄片《母親節》,片子裡,那個與兒子躲了三十多年不見的母親,也是亦舒。
  • 看了亦舒的人生,終於明白「馬伊琍」為何會愛上閨蜜男友了
    成名之後的亦舒,如同上了馬達一般一發不可收拾,在其他同學還在上學靠父母養活的時候,她已經做到財務自由,同時期女作家中最高產的就是亦舒,可以得見她對工作的態度,有多麼優秀認真。亦舒的性情極為潑辣,嘴裡從來不饒人,比如某明星偽造生日,或者假裝知識分子之類,只要是真相都要披露出來。
  • 《我的前半生》亦舒小說劇情 亦舒經典語錄大全
    在香港,亦舒的哥哥倪匡,是與金庸齊名的大才子,而亦舒本人則是言情小說的領軍人物。  不同凡響的是,她寫的言情小說,卻更像世情小說,透過愛情故事的表象,讓人看到社會和人性的本質。  她寫愛情,卻不相信愛情,她筆下的女性,都脫離了軟弱依賴,最終堅強成熟起來。我們當下喜歡倡導女性獨立,其實如果你看過亦舒的作品,就會對所有網絡流傳的雞湯文不屑一顧。
  • 亦舒《喜寶》搬上螢屏,女主比《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還要受爭議
    除了演員與電視劇成功外,《我的前半生》也讓原作者亦舒再次進入大眾視線,讓這位在上個世紀風靡一時的作家重新成為影視劇的寵兒。如今她的作品《喜寶》也已經開機,由王丹陽執導,郭採潔、張國柱擔任主角。然而對於《喜寶》開機的消息,大多網友的反應都是,這樣「三觀不正」的作品也能拿出來拍?
  • 亦舒最精闢的一段愛情語錄,僅33個字,卻讓無數女人扎心了!
    是個女人,都應該經歷過幾段感情。而只經歷過一段感情就結婚的女人,是很少的,多少是令人羨慕的。因為多數女人都還是有過初戀、或是前男友、前夫等。從愛到分手,很多人也都經歷過,追其原因,最終還是男方不愛了,不愛之後對待女方的態度就是360度大轉彎,就好比亦舒最精闢的一段愛情語錄,僅33個字,卻讓無數女人扎心了!文字如下:當一個男人不再愛他的女人,她哭鬧是錯,靜默也是錯,活著呼吸是錯,死了都是錯。亦舒《愛情之死》這段愛情語錄,可見是經歷過刻骨銘心愛戀的人,才能寫出這般透徹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