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樹屋的時光,樹屋的時光可以幫助你了解與孩子的溝通以及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的實際問題。本文篇約1200字,閱讀時長約3分鐘。
隨著寶寶情緒的不斷豐富,寶寶開始有了更多的情感體驗,但是很多家長可能會發現寶寶在兩歲左右的時候,情緒變化很快並且反應也很強烈,動不動就會大哭大鬧,有時甚至還會摔東西、在地上打滾,誰去抱他都會被打。孩子的脾氣怎麼會變得這麼暴躁?作為家長該如何正確應對和處理寶寶的強烈反應呢?
寶寶爆發強烈情緒的背後的原因不一,家長需要了解深層次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安撫寶寶的情緒,下面就給大家總結了寶寶出現強烈情緒反應的原因和應對方式,家長可以進行對照處理。
1、寶寶在走向獨立的路上遭遇挫折
寶寶在兩歲開始的階段會發展出很強的獨立意識,希望自己可以做事情,獨立去進行各種探索,所以好奇心十分強烈,比如希望自己可以穿衣服,自己拿著勺子吃飯等,但是因為肢體力量和身體協調性還不夠強,所以並不是每件事都能順利完成,這個時候寶寶會有挫敗感而大聲哭鬧了。
面對寶寶的這種情況家長可以教會寶寶自己做事情的正確方式,同時鼓勵寶寶自己獨立做事情,在保證寶寶安全的情況下,讓寶寶隨意探索。如果寶寶想要自己穿衣服,家長可以告訴寶寶先伸進去一隻袖子再穿另一隻;寶寶想自己吃飯的話,可以先給寶寶使用易拿耐摔的勺子,讓寶寶儘量按自己的意願去探索。
2、寶寶不知道如何進行合理的情緒宣洩方式
寶寶在兩三歲的時候自己意識開始萌發,會以自我為中心,覺得這樣東西是自己的,別人就不可以使用,也會去控制一些物品或家人,但是如果寶寶發現自己有時沒有能力去控制這些的時候,就會出現挫敗、生氣、害怕等多種情緒。並且兩歲的寶寶還無法用準確而完整的語言表達和處理自己的情緒時,就會通過大哭大鬧、摔東西的方式來宣洩。
當寶寶是這樣的情況時,家長要先理解寶寶並不是故意要跟家長發脾氣做對的,寶寶的壞脾氣是表示寶寶需要被幫助如何正確發洩情緒。家長可以先接納寶寶的壞情緒,告訴寶寶爸爸媽媽理解你心裡很難過,但是寶寶要好好地說出來,不然爸爸媽媽也不知道寶寶為什麼會哭。鼓勵寶寶用語言表達出自己受挫和生氣的情緒,慢一點也沒關係。在無形中寶寶也在學著如何表達和處理自己的情緒。
3、寶寶想像出了可怕的人或事而感到害怕
寶寶的想像力是非常豐富的,並且在寶寶小的時候,會覺得很多在大人看來很普通的事物,在寶寶看來不熟悉的人事物會進行一定的想像,也會造成一定的恐懼心理,比如有的寶寶會很害怕打雷或者黑夜,想像力會讓將寶寶的恐懼放大很多,當寶寶跟家長說了自己的恐懼但家長不理解不重視的時候,寶寶就會哭鬧。
如果寶寶是這種情況,家長先不要急著否定寶寶,覺得這點事有什麼大不了,要先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允許寶寶黏著自己。同時家長要幫助寶寶通過同樣的想像來戰勝恐懼,比如寶寶覺得空調上有小怪獸,那麼家長可以幫助寶寶用想像來製造出 一個小英雄來打敗小怪獸,這樣可以逐漸緩解寶寶的恐懼心理。
有的家長看到寶寶動不動就出現大哭大鬧或者打人摔東西的行為時,上來就「以暴制暴」用批評和指責來制止寶寶,甚至還動起了手,但是作為家長正確的做法是應該接納並且安撫孩子的情緒,才能讓孩子的情緒得到一個正常的疏通,否則不分青紅皂白就批評的方式會對寶寶的心理成長產生不良影響,對寶寶未來的發展可能會造成一定阻礙。
如果您喜歡樹屋的時光,請您關注我。歡迎對文章內容進行評論,一起探討對於家庭教育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