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寫速度超過3K+有什麼體會?東芝RD500NVMeSSD告

2020-12-17 混身是刺26

初,繼雙和洗禮之後,固態磁碟的價格再次下降,基本上,NVMeSSD的價格已經成為新安裝用戶的標準配置,價格方面,500G的NVMe固態硬碟價格越來越高親民,在代初期基本穩定,容量較小的價格更實惠,更不用說帶有SATA接口的固態硬碟了。很多人會問,固態硬碟會逐漸取代機械硬碟嗎?事實上兩者可以共存,畢竟在穩定性方面,機械硬碟會更好,所以很多固態+機械組合成了很多用戶的首選。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固態來承載系統和重要軟體M之間的接口呢,2個?首先,品牌是關鍵,好的品牌可以保證產品有更好的質量控制,然後考慮產能和價格。可以說東芝在市場上已經有多年的知名度了。更值得一提的是,東芝內存有限公司宣布,將於起正式更名為科夏有限公司,東芝產品的名稱將更接近玩家。

對於個人來說,256G已經不能滿足我的需要了,當然,還有500G的選擇,但是,考慮到一步到位的方法,最好從1T開始。另外,1T東芝RD500NVMeSSD的價格也不錯,所以我們選擇了情況下的產品。

RD500NVMeSSD是由東芝於今年年中推出的新產品,定位為電子競技的旗艦。從包裝的角度來看,RD500更符合東芝的音調,該包基本上突出了產品和一系列參數,支持NVMe接口規範SSD,使用BiCSFLAShTLC快閃記憶體,產品規格M,2280(80mm)等。同時,他與大多數臺式機兼容,筆記本與M兼容,2接口。

看看RD500NVMeSSD產品,我們可以看到東芝RD500沒有攜帶馬甲,如果添加了馬甲,那麼值得考慮的是,將來他是否更適合「鎧俠」的命名,不過,我們相信東芝還將推出一系列更高端的產品,專注於電子競技,以滿足市場需求。

RD500運行在PCIe3.0×4通道上,支持NVMe1.3c標準,主控晶片採用東芝home方案,8通道控制器,96層堆疊3DBiCSFLASTLC存儲器。官方數據顯示,順序讀取速度為高達3400MB/s,順序寫入速度為高達3200MB/s,可以說非常出色。在規格方面,GB和1TB可用於RD500,這取決於個人需求。我選擇了一個步驟到達那裡然後1TB開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擁有5年保修期,您可以放心使用,然而這些數據是無價的,而展期交割是我們不希望發生的事情。

安裝非常簡單,您可以直接將其插入M,2主板接口,因為M的固態,2以前用過,裡面還有數據,所以把256G的SSD放到第二個M中,2接口,讓我們看看測試部分。

對於系統安裝,省略單詞1W。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CDI,他可以直接反映SSD的健康狀態、持續時間、模型溫度等具體信息。可以看出,東芝RD500隻上了4次電,相當於美麗,其他數據可以直接反映在東芝home中的SSDUtility中,但是他們習慣於使用CDI,所以他們也是打開的。

根據官方數據,東芝RD500NVMeSSD的順序讀取速度可以達到3400MB/s和3200MB/s。所以讓我們來測試一下RD500NVMeSSD的真正強度。

讓我們看看CrystalDiskMark的情況,東芝RD500NVMeSSD的最大讀取速度為3399.5MB/s,最大寫入速度為3122,9MB/s,與官方宣傳數據相似。4K的隨機讀取速度為41.74MB/s,4K的隨機寫入速度為154.7MB/s,總體性能良好。

讓我們看看ATT0DiskBenchMark,寫為3129MB/s,讀為3422MB/s,數據還是令人滿意的。

根據經驗,首先,也挺在11秒內啟動,由於建築行業的原因,加密狗這樣的軟體可以自動打開,這比之前的20個要好得多+。

選擇1T的東芝RD500NVMessd是因為我想一步一個腳印地到達那裡,我不想再擔心空間問題了,我通常在桌面上放更多的文件,1T的空間足夠滿足我懶惰的需求。在軟體方面,經常使用設計和施工軟體,這需要很大的空間來放置,經過一系列因素後,綜合啟動了1T的東芝RD500NVMeSSD。

在軟體方面,我們通常使用Photoshop和體系結構軟體,現在,在東芝RD500NVMeSSD的支持下,軟體在幾秒鐘內基本打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在複雜的設計場景中,很難擊敗易於控制的東芝RD500NVMeSSD。

在遊戲體驗方面,RD500系列更面向PC遊戲愛好者。在吃雞肉和2K19的遊戲體驗中,先打開遊戲基本上比以前快,在遊戲場景和過渡中也更加流暢。

最後:

這次升級確實帶來了更好的體驗,隨著東芝RD500NVMe的到來,騰飛,東芝RD500NVMessd的配置可以說非常適合遊戲愛好者選擇,只有幾個方面的價值超過1000元,在1TB級別中,性價比確實可以達到,並且有5年質保期來解決後顧之憂。追求性能和體驗的朋友,東芝RD500NVMessd值得一試。

相關焦點

  • 3000MB/s讀寫帶來的PC體驗升級,東芝RD500固態硬碟評測
    標價1200元的1TB容量RD500讀寫速度均達到了3000MB/s以上,在這個價位有非常強的競爭力。而這也是讓我完成此次買單的主要原因,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東芝RD500的實際表現吧。RD500裝機東芝RD500採用了M.2 接口,硬碟尺寸規格為2280,即標準22mm寬,80mm長。
  • 讀寫均超3000MB/s 閃電之速東芝RD500 NVME固態硬碟裝機體驗
    來細看東芝 RD500 M.2這款NVMe固態硬碟,PCB電路板的顏色為藍色。在硬碟正面中間,以金底白字標註了這款硬碟的型號為RD500,上方位置則標註有TOSHIBA品牌標識。而在標籤面下方,可以看到有4片東芝自產存儲顆粒緊密排列,而這些顆粒則為的東芝原廠的96層3D BiCS FLASH TLC存儲顆粒。
  • 我再一次選擇東芝,因為什麼?——東芝RD500固態硬碟體驗
    結合我的需求,我暫選了目前市面上幾款熱門的產品,包括海康威視C2000、希捷FireCuda 510、三星970 evo和東芝RD500。最後我選擇了東芝RD500,我選擇這款有2個原因,①我的第一款筆記本就是東芝的C40-A100,這臺電腦陪伴了我7年,後來由於剪輯工作的需要就換掉了。②我現在電腦裡面的固態就是用的東芝產品,對穩定性和速度都比較有信心。
  • 東芝RD500對決英特爾760P 誰是1TB SSD王者?
    【開箱曬物】兩款SSD的型號分別為東芝RD500和Intel 760P,均採用NVME協議PCI-E X4總線,讀取速度均標稱3000MB/s以上,價格都是1300元左右、5年質保,是面向於高端遊戲玩家的產品。另外最近東芝存儲改為頗具武俠範的名字——「鎧俠」,一時還有些不習慣,下面還是叫東芝吧。
  • 東芝RD500的正宗傳人:鎧俠RD10固態硬碟評測
    今天要評測的固態硬碟是來自鎧俠(原東芝存儲)的EXCERIA PLUS,又名鎧俠RD10。它是東芝存儲改名鎧俠之後RD500的正式接班人,提供500GB、1000GB和2000GB三種容量選擇,保修期限5年。鎧俠RD10使用了一顆TC58NC1201GST主控,具備8個快閃記憶體通道,支持PCIe 3.0 x4接口。
  • 讀寫超100M/s 東芝EXCERIA PRO CF評測
    而筆者今天要為大家測試的產品——東芝EXCERIA PRO CF的速度達到了1066X,是目前民用級別水準,能買到標稱速度最快的產品。    從這一指標上看,它的讀寫速度足以滿足目前最高端的數位相機產品的搭配需求。另外,對於目前逐漸開始流行起來的4K解析度超高清攝像設備來說,它的參數指標也是可以滿足需求的。
  • 最大讀取速度120MB/s 東芝U363U盤評測
    U盤表面為純銀色,正面印有東芝logo及容量,U盤的尾端設計了鑰匙孔,可掛在鑰匙鏈上,不易丟失,並且需要使用時也很方便。U盤掂起來很輕,個頭也不大,長度僅有3.9cm,設計簡約。U盤背面印有銘牌。U363在傳輸速度上支持USB3.1 Gen 1,也就是USB3.0,並且最大理論讀取速度達到了120MB/s。
  • 僅指甲蓋大小,讀取速度是亮點,東芝U364優盤評測
    隨著科技的進步,優盤的身材也在不斷瘦身,變得越小容量越大,對某些有特殊要求的筆記本\手機來說,一款小巧的U盤不僅能夠節省空間,大容量也能起到一定的擴容作用。來自東芝的隨閃U364就屬於一款比較小巧的優盤,至於它的性能怎麼樣?下來蘿蔔為大家評測一番。
  • 1T大容量旗艦級SSD,東芝RD500大戰三星 PM981對比評測
    參數對比從上述對比表格可以看出來,硬體參數與理論速度東芝RD500 1TB都有不少優勢,東芝使用了原廠顆粒外加自主主控晶片有一定優勢,但這只是理論水平,各家快閃記憶體緩存以及主控晶片不同會有不同的表現,實際表現均需要經過實測對比才能真正體驗得到。簡介後,現在進入安裝與實測。
  • 原廠顆粒,東芝RC500 NVMe 固態硬碟高速讀寫,存儲更放心
    因此一個既具有高速讀寫,同時產品質量有保障、運行穩定的產品是需要的,所以選擇了東芝的RC500 M.2 固態硬碟。看上這款M.2 SSD的主要原因就是其穩定性和東芝存儲的名廠口碑。對了,東芝存儲改名了,從2019年10月1日起將正式更名為鎧俠,鎧俠的英文是Kioxia,它的含義包括了記憶與價值的雙重含義,對於存儲來說,這2個含義真是很重要。
  • 東芝推出兩款民用級96層堆疊TLC SSD——RD500 and RC500
    北京時間昨天晚上,東芝存儲針對民用級市場推出了兩款新的採用自家96層TLC NAND的SSD,型號分別為RD500及RC500。東芝對於這兩款SSD的定位是面向於需要高性能存儲和主流玩家的。這兩款SSD都沒有自帶目前已經很常見的散熱片,都是標準的M.2 2280大小,並且使用的都是PCIe 3.0 X4接口,支持NVMe 1.3c版標準,RD500與RC500的區別點在於,RD500使用了一枚東芝自家新的八通道主控,而RC500的主控僅為四通道,這個差距導致了在標稱的性能上面,RC500基本都只有RD500的一半。
  • 有效避免心情煩躁,東芝RD500 NVMe固態硬碟讓加載時間接近為零
    理論值算了一下,機械硬碟的讀寫速度一般只有110MB/s,SATA接口的固態硬碟最高也只有600MB/s,也就是說4G的視頻,理論最高速度機械硬碟需要加載37秒,SATA接口最高速度需要7秒,而現在主流的M.2接口讀寫速度主要有中端的1600MB/s和高端的3200MB/s,分別只需要2秒和1秒左右,基本上是秒加載,工作效率上會相差得太多,而渲染速度更是有非常大的差距
  • 98M/S讀取速度,東芝M303E microSD卡是我想要的效果
    另外東芝M303E microSD存儲卡的重複寫入能夠經受得住3,000小時,最重要的是東芝M303E microSD存儲卡採用的是UHS-I超高速接口配置,根據官方顯示它的讀寫速率能夠達到98MB/s和65MB/s,也就是U3的等級標準,這意味著東芝M303E microSD能夠支持4K視頻的錄製。
  • 真不是馬甲:從東芝RD500到鎧俠RD10,變得不僅僅是名稱
    隨著東芝存儲改名鎧俠完成,原有東芝存儲固態硬碟也獲得了全新的命名,由此誕生了一些彼此高度相似,但又有所不同的兄弟型號,譬如我們今天要對比的東芝存儲RD500和鎧俠RD10(正式名稱為EXCERIA PLUS NVMe SSD)。
  • 東芝RD500對比上代旗艦RD400
    3年前,東芝存儲以飢餓鯊品牌推出了首款NVMe固態硬碟RD400。如今東芝RD500已成功接棒RD400成為新一代旗艦級固態硬碟,而保修5年的RD400至今尚未過保。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下發生在新老兩代旗艦身上的變化。
  • 我把電腦硬碟全換成M.2以後:東芝RD500 NVMe 1T固態硬碟裝機體驗
    在裝機完成的一段時間裡,上一臺電腦裡硬碟直接拆下,在桌子下面掛了一個硬碟櫃,機械硬碟本身的讀寫速度就很讓人著急,在掛了硬碟櫃以後,每次點開硬碟櫃都是需要等3秒左右,因為機械硬碟放在硬碟櫃裡的時候,會智能休眠,不使用硬碟裡面文件時,它就停轉了,現用現轉的使用體驗極差,每次等那麼3秒鐘都像看電影卡了一下,有一種浪費了這臺電腦配置的感覺,於是就想著弄一條容量大一點的
  • 筆記本升級M.2 2242 NVMe SSD新選擇,東芝RC100讀寫破1GB/s!
    在接口方面,東芝RC100採用支持NVMe協議的M.2接口,從金手指中可以看到有兩個凹槽,而它默認走PCI-E Gen 3.0 x2總線通道,帶寬可達16Gbps即接近約2GB/s的速度,這樣的規格可以說是相當充裕,然而這卻是SATA 3.0通道只有6Gbps帶寬所無法達到的極限。
  • 原廠旗艦級固態巔峰決鬥,東芝RD500 VS 西數SN750
    東芝近些日子動作頻繁,先後推出了主流消費級SSD RC500以及旗艦級SSD RD500,同時在品牌名稱方面也爆出新聞,東芝即將在2020年改名為鎧俠Kioxia。 最近我想將手頭上PC的M.2接口充分利用,需要再入手一根M.2接口的SSD,果斷將視線放在了東芝全新消費旗艦級RD500上。
  • —東芝RD500 NVME固態硬碟評測
    最近發現一款M.2固態硬碟號稱寫入速度可達3.2G/s,讀取速度為3.4G/s,ASS跑分可達6000以上,特別好奇,於是入手體驗。這款固態硬碟就是東芝RD500 NMVe固態硬碟,在包裝上以及官方消息中也得知了,東芝存儲已經改名為鎧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