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糖0卡0脂?無糖飲料被央視揭秘!不但含糖,而且危害更大
市面上的無糖飲料多打著減肥和健康的名號,甚至寫出了0糖0卡0脂的宣傳語,聲稱自己的產品是不含糖的,熱量也很低,喝了不會發胖,是健康的飲品。無糖飲料被央視曝光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就在9月11日,央視綜合頻道報導了含糖飲料的「騙局」,專家表示,含糖飲料並非完全不含糖,只是用甜味劑代替了蔗糖、白砂糖這些傳統糖類。
-
廣西糖協發布食糖行業自律公約:穩定甘蔗收購市場
在糖價持續低迷、生產成本上升、食糖進口過量及走私現象嚴重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下,國內製糖企業連續數年虧損。海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進口的糖類主要是蔗糖和糖漿,其中蔗糖主要來自巴西,自我國5月份食糖進口關稅限制保護到期之後,巴西食糖對我國的出口大幅增長。
-
坦尚尼亞食糖供不應求
隨著人口增多及經濟不斷增長,坦尚尼亞人均食糖消費量不斷增加,但是近年來該國的甘蔗產量下降,使其食糖供不應求,每年須花費巨資進口大量食糖。 隨著人口增多及經濟不斷增長,坦尚尼亞人均食糖消費量不斷增加,但是近年來該國的甘蔗產量下降,使其食糖供不應求,每年須花費巨資進口大量食糖。
-
「0糖0卡」也長胖...
糖的另一大危害是增加了齲齒的風險。WHO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2016年至2017年間抽檢的部分國家市面上的嬰兒食品中,有個別生產商在食品中加入了果蓉等以增加糖分。若經常食用這些食品,會給嬰兒造成齲齒、肥胖等多種健康傷害。今年7月,WHO正式發布「限糖令」,3歲以下嬰幼兒食品禁止加糖。
-
糖業:增加酒精產量 穩定食糖產銷
統籌做好糖業疫情防控和穩定食糖生產工作,對履行產業脫貧攻堅和保障食糖基本供給的使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為此,中國糖業協會向全行業倡議:在糖料春耕春種、甘蔗砍運、製糖生產、食糖經銷等各個環節做好疫情監測、排查和防控工作,與全國人民一道,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研究:罹患肺癌風險增加五成
最新研究表明,吃白麵包等高GI食物會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圖片來源:英國《每日郵報》)中國日報網3月8日電(嚴玉潔)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8日報導,一項新研究顯示,在日常飲食中攝入高血糖指數(GI)的食物會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高GI的食物包括白麵包、硬麵包圈、玉米片、爆米花、白米飯等。
-
木糖醇代替糖 健康月餅糖尿病人適度食用
記者今日從龍口市質監局省級食品通用實驗室了解到,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月餅中有很多都是以木糖醇代替食用糖,糖尿病人可適度食用。 據了解,木糖醇作為一種功能性甜味劑,能參與人體代謝,進入血液後,不需胰島素就能透入細胞而且代謝速度快,不會引起血糖升高,是最適合於糖尿病患者食用的營養型食糖替代品。
-
無糖代糖 不含糖的食品是否就離肥胖遠一點兒
近5年,為了使身材更苗條,她開始選擇吃「無糖」食品,喝「零糖」奶茶、可樂、氣泡水,如今體重反而增加了16公斤,血糖、血脂均嚴重超標,其中血糖指標已達到糖尿病的標準。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研究員吳崇明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現在市場上銷售的「無糖」食品中的「糖」,指的是葡萄糖、果糖、蔗糖等食糖,雖然不含糖,但在加工過程中添加了非糖類甜味劑,也被稱為代糖。
-
長期服用維C片或增加腎結石風險
瑞典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Internal Medicine)上報告說,長期服用維生素C片可能會增加罹患腎結石的風險
-
減糖、零卡到底是什麼?
常見的糖有哪些除了白糖、紅糖、蜂蜜等日常用糖,還有食品加工業常用的各種糖漿也都沒有什麼好處。除了提供能量以外,沒有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又和心臟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相關。特別是像果糖,還有果葡糖漿這些,會干擾人體內的飢餓感、飽腹感的相關激素,吃了之後不覺得飽,因此容易導致攝入的熱量增加和脂肪的囤積,使人上癮,然後就會越來越嗜甜,越來越胖!
-
糖吃太多的壞處,大家都應該看看
本文試從過量食糖的危害來談甘味對健康的影響。(一)過量食糖對健康的危害我們知道,糖味甘。人人都喜歡甘甜,因為甘甜讓人感覺舒服。卻不知,過食甘甜有害於健康。已經有大量的研究發現,過量食糖對健康的危害甚大。具體來說,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嘗一口它等於吃一嘴糖?被你忽視的5種「高糖食物」
增加血管壓力糖會擾亂膽固醇外,導致血管收縮,增加血管壓力。冠狀血管特別薄,任何狹窄都可能帶來嚴重後果,可能誘發心臟病。導致糖尿病研究發現,一個人每天只要多攝入由糖分轉化而來的熱量150卡,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就會高出1.1%。
-
滿足0糖0脂0卡的代糖,真的健康嗎?
糖的另一大危害是增加了齲齒的風險。WHO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2016年至2017年間抽檢的部分國家市面上的嬰兒食品中,有個別生產商在食品中加入了果蓉等以增加糖分。若經常食用這些食品,會給嬰兒造成齲齒、肥胖等多種健康傷害。今年7月,WHO正式發布「限糖令」,3歲以下嬰幼兒食品禁止加糖。
-
餐後血糖反應:升糖指數(GI)值在低GI範圍內是否重要?
飲食幹預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數(glycaemic index,GI),使血糖在進餐後不會過度升高。有大量證據表明,低GI(LGI)食物的攝入可以導致低血糖反應,降低罹患T2D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一瓶普通飲料能有多少糖?一起來看看真相
對食品和飲料製造商來說,代糖就是變相讓人繼續安心吃糖的一個策略:混合幾種低卡糖可以增強適口性的能力,並且相對於蔗糖而言代糖的成本更低。 很多研究表明,低卡糖或人造甜味劑與其他某些元素混合使用的時候會導致體重增加和代謝異常,比如三氯蔗糖與葡萄糖的組合可以提高齧齒動物的葡萄糖吸收率,從而引發血糖升高,這可能是由於被誘導的兩種主要腸道葡萄糖轉運蛋白SGLT-1和GLUT2的上調。
-
用木糖醇等「甜味劑」代替糖,真的好嗎?
於是糖這種大分子有機物所呈現出的「甜味」,與人的喜悅和滿足串聯在一起。如今中文中「甜」這個字眼,已經超越了味覺的範疇,更多的被用來形容美好、愉悅的事物,由此,足見人對糖的重視。1.「糖」為何頻繁遭受質疑一直被視為「生命之源」的糖,最近幾年卻頻繁受到質疑。
-
「0卡糖飲料」紛紛上架,真的好喝又健康嗎?專家這樣說……
然而,號稱「0糖0脂0卡」的飲料,喝起來真的健康嗎?7月14日,營養學專家接受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本身是一種概念炒作,多喝對身體無益,飲用應當適量。有研究顯示,長期攝入含有人工甜味劑的飲料也有一定健康風險。各大品牌上新無糖飲品「新到了乳酸菌和酸梅汁兩種新口味,現在的年輕人都愛喝。」
-
輔助生殖技術可能增加兒童代謝風險
來源: idiabetes研究數據顯示,在體外受精或卵胞漿內精子注射後受孕出生的兒童比那些沒有藉助輔助技術受孕出生的兒童更有可能在兒童期出現代謝功能障礙。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生殖醫學中心Linlin Cui等人在文中寫道,藉助輔助生殖技術受孕出生的後代在兒童期代謝功能障礙風險較高
-
「糖」本無罪,禾甘木糖醇教您如何正確「吃糖」
首先,木糖醇可以做糖尿病人的甜味劑、營養補充劑和輔助治療劑:木糖醇是人體糖類代謝的中間體,在體內缺少胰島素影響糖代謝情況下,無需胰島素促進,木糖醇也能透過細胞膜,被組織吸收利用,供細胞以營養和能量,且不會引起血糖值升高,消除糖尿病人服用後的三多症狀(多食、多飲、多尿),是最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營養性的食糖代替品。
-
圓桌論壇:全球食糖增產周期下的企業經營與風險管理
在9日下午的「全球食糖增產周期下的企業經營與風險管理」圓桌論壇上,內蒙古佰惠生新農業科技董事長宿彥良表示,北方糖業過去幾年逆勢上行,去年北方甜菜糖業,尤其是內蒙有7個新建設項目,如果產能完全釋放產能,3到5年產能會增加100萬噸以上。 宿彥良說,他們自己公司有4家糖廠,其中一家在建設,去年產量17萬噸,5月份就賣完了,2018/2019榨季產能大約23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