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看這道美食的成品圖:外表是金黃色的;撕開看看裡面:內裡蓬鬆暄軟,並且一點也不吸油,還帶著誘人的蔥香味。視覺、味覺、嗅覺全面出擊,真的讓人情不自禁地想馬上吃一口,嘗嘗它的味道到底有多美。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款傳統麵食的獨特做法,我們這裡叫它鹹食,也叫酥麵疙瘩,這是小時候只有改善生活才能吃到的美食,也有人叫它油饅頭、油疙瘩、奶油炸糕等等全國各地的叫法不一,做法也大同小異,可以根據自己和家人的喜好自行調整。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什麼時候想吃就動手做,這次特意加了蔥花,做的時候滿屋子蔥香味,好聞又好吃,廢話不多說,好吃不好吃,做一次試試就知道了,不揉面不擀麵,新手小白也能成功,一起來看看吧:
【需要的食材】
普通麵粉300克,雞蛋1個(去皮約50克),微溫的水250克,酵母3克,鹽3-4克,蔥花適量。食用油適量。
【做法】
1.用250克微溫的水(就是比常溫水熱一點)把3克酵母化開,打入一個雞蛋,3-4克的鹽,300克麵粉、適量的蔥花,攪拌成沒有乾麵粉的稠麵糊狀,蓋上蓋子發酵。
2.待麵糊發酵到兩倍大,用筷子沿著盆壁向下攪拌,一下一下地攪拌一圈,既排氣又不破壞麵糊的蓬鬆狀態。一定不要畫圈攪拌,那樣炸出來的就會發硬發死沒氣孔不蓬鬆。
3.鍋中放油中火燒到五六成熱,最簡單的測試方法就是手放在油的上方感覺有熱氣,把筷子放到油中周圍會冒泡即可。用小勺子盛適量的麵糊一個個下入鍋中,可以請筷子幫忙夾斷。形狀隨意,或長象單根油條或圓象丸子或奇形怪狀都可以,注意不要太大。小麵團會迅速浮起,快速翻面讓它受熱均勻,就鼓起來了。
4.全程用中小火炸,炸至金黃即可控油出鍋。蔥香味瀰漫整個廚房。
5.裝入白色的盤子中上桌。
6.再搭配點綠色就更漂亮了。怎麼樣?是不是勾起你兒時的回憶了?動手做一次吧,一起來懷念我們那難忘的、一去不復返的童年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