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美食,愛做美食,我是熙函,感謝您讀到這篇美食文章,如果您喜歡請點擊「關注」,每天與您在線分享各式美食!
今日末伏,烙餅和攤雞蛋,您準備上了嗎?說起烙餅,身為北方人,一日三餐中最離不開的就是麵食,而「烙餅」是我家最常吃的。從小到大,我聽老媽說關於做飯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今天吃什麼,和點兒面,烙點兒餅。」我家人都不愛吃饅頭,所以老媽蒸饅頭的手藝有點欠佳,可烙大餅那真是一絕,她烙出的大餅又香又軟,層次還多,每個吃過她烙餅的人都嘖嘖稱讚。我也曾經好奇過,難不成老媽還有啥秘方不成。
我家有一口專門烙餅的大平鍋,其實也不算鍋,在我們這叫做「鐺」,我家這個鐺可有點年頭了,打我記事起到現在還一直在用。曾一度以為是鍋的原因,餅才會這麼好吃,老媽卻說,餅好不好吃不在用啥鍋,全在和面的技巧上,面和好了,用啥鍋烙都好吃。跟老媽討教一番才知道,原來老媽這和面的技巧也非常簡單,採用了燙麵的手法,還不用揉面和醒面,真是簡單省事。北方人常吃的烙餅,做法超簡單,不揉面不醒面,又香又軟又好吃。
只是這燙麵也是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怎麼燙?全燙還是半燙?還是有講究的,下面跟著我的步驟,為您詳細講解烙餅的製作,讓您在末伏,也能吃上又香又軟的「北方烙餅」。
【烙餅】
主食材:普通麵粉500克、開水100克、溫水200克。
調料:食鹽2克、熟油適量。
製作步驟
1、首先我們來整理下所需的食材:普通麵粉500克,就是我們家裡最常吃的麵粉。因為採用的是半燙麵,開水和溫水的比例為1:2,我曾經試過把比例調到1:1 ,烙出來的餅也宣軟多層,就是少了一點嚼勁,喜歡吃軟點的,可以按照1:1的比例和面。和面時加入少許食鹽,可使烙出的餅更筋道好吃。烙餅用熟油,熟油經過加熱後味道更香,還可使烙出的餅顏色更金黃好看。
2、普通麵粉裡加入食鹽混合均勻,再將麵粉一分為二,一半倒入100克開水,一半倒入200克溫水,用筷子攪拌成絮狀,等稍微晾涼後,下手揉成偏軟點的麵團。半燙麵的麵粉很容易成團,稍微揉一揉就能很好的揉光滑。
3、用開水燙過的麵團有很好的延展性,不需要在等時間讓麵團醒發。直接移到案板上,撒上些乾麵粉防粘,不用揉,直接用擀麵杖擀成長方向大面片,面片越薄,烙好的餅層次越多。再均勻地刷上一層熟油,由面片的短邊捲起,捲成一個長條形。
4、把長條形麵團分成均勻的三等分,兩邊收口,團成圓形麵團,用擀麵杖擀成圓形大餅坯,厚度在5毫米左右。餅鐺提前用小火燒熱,刷上一層薄薄的熟油,放入擀好的餅坯,蓋上蓋子,防止表皮風乾。等一分鐘左右,烙到表面變色,再在大餅的另一面涮一層熟油,將大餅翻面,烙到鼓起後要勤翻動幾次,這樣烙出的大餅才能層次分明。等兩面顏色全部變為金黃,即可出鍋。
不知道這款烙餅您學會了沒有,末伏吃烙餅,和面有講究,不揉面不醒面,又軟又香又好吃。從今日起就進入三伏的最後一伏了,預示著炎炎夏日在不久的將來就要結束了。吃著香噴噴的末伏烙餅,希望早一日迎來秋天的涼爽。
烹飪小貼士:
1、烙餅的面,不同於包餃子的面,一定要軟,這樣烙出的餅才夠宣軟。
2、根據各家麵粉的吸水量不同,下手和面時,可以適當留一部分,再根麵粉據吸水量適當加減。
3、熟油的製作非常簡單,提前將油倒入鍋裡加熱一下,時間不用太長,聞到油香味即可。
4、北方的烙餅不需要太薄,5毫米到1釐米都可以,厚厚的餅吃起來才香。
5、在餅的烙制期間,一定要保證全程小火,勤翻動查看,避免烙焦烙糊。
我是愛吃美食,愛做美食的熙函,感謝您讀完這篇美食文章!如果您喜歡請點擊「收藏、關注」,未來~讓我們一起解鎖更多美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