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蜂無人超市挑戰人性風口,證明失敗的歷程比證明數學定律要快

2020-12-12 騰訊網

作者:朱十一&呂蓓卡

來源:8字路口(ID: crosseight)

1

生得早,不如生得巧。

塵埃落定的1976年,少年莊辰超在上海出生。他出生後的第二年,中國就恢復了高考。

雖然這一年,上海語文試卷的題目還是「雷鋒同志的光輝形象經常在我惱海裡翻騰」「通過揭批四人幫,給我上了一堂深動的政治課」,但路已經打開。

在上海少年宮裡學習的莊辰超發現,這裡有一批來自大洋彼岸的最新電腦,蘋果牌的。

這是因為,幾年前小平同志視察上海,在上海展覽館裡摸著一個小娃娃的頭,對身邊的領導幹部們語重心長的說: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起。

在莊辰超小學畢業時,他已經基本上把所有的程序語言都學了一遍。

此時,不遠的杭州有個比他大12歲的大學老師,姓馬,還不知道計算機為何物。他第一次參加高考,數學得了慘不忍睹的1分。

在中國,生在哪裡,往往意味著階級差異。

不僅在計算機方面先行一步,莊辰超的數學天分也跟馬老師形成了鮮明對比。

眾多的媒體報導說,他第一次參加華羅庚杯中學數學競賽就拿了一等獎,之後年年參賽,年年拿獎。堪稱數學天才。最後,他居然拿了一個全美數學競賽一等獎。

這個簡稱AMC的考試涉及到了數學裡幾乎所有的知識點,一共考25道題,平均下來一道題最多只有三分鐘的答題時間。

在參賽學生中,只有成績最頂尖的百分之一才能獲得一等獎,而報考AMC的,僅北美就有六十萬考生。

1994年,莊辰超被保送進北大,學電子工程系,靠的是他在高中裡獲得的大大小小的數學獎項。

當年數學考1分的那位馬老師,在這一年咬牙創辦了一個網站,叫中國黃頁。他上門推銷這個網站,經常被人當成騙子趕出去。

他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2

對莊辰超來說,數學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生活習慣。

他大四時追一個女生,事先把約會的地點、路線統統設計好,連到什麼地點可以說什麼,做什麼都要計劃好,相當注重系統性,就差寫個函數了。

這都能追到女生,真的是華羅庚老爺子保佑。

1997年,雅虎如日中天,借著搜索成為了全球第一大網際網路企業。這年夏天,上交的同學跑到北大來找莊辰超,問他要不要一起做搜尋引擎,市場潛力巨大。

這時距離他大學畢業還有一年,李彥宏回國創立百度還有兩年。

1997年11月3日,莊辰超的第一個創業項目:搜索客誕生了,這是個將國外的引擎拿來本土化做成的系統。

搜索客最後被莊辰超賣給了Chinabyte,這個網站是默多克旗下的新聞集團和人民日報合資創辦的。

默多克這個資本家是奔著經濟效益來的,但人民日報可是不忘初心。搜索客倒閉後,它又找了鄧亞萍,做了個即刻搜索。可惜沒做起來,不然天下也不至於苦百度久矣。

第一次成功的套現過後,就是第二次。

1999年,莊辰超看到了體育網站的未來,與人合夥創立了一個體育論壇,叫鯊威體壇。他的職位是CTO,首席技術官,差一橫就是CFO了。

網際網路很快迎來了一大筆快錢,發展速度突飛猛進,李超人家族也跟風進入了戰場,這年創辦了TOM集團,四處攻城略地。

莊辰超再次套現離場,以1500萬美元的天價向TOM賣了鯊威的全部股權,去了美國。

這個時候,深圳有個姓馬的年輕人,因為自己和兄弟們快要沒錢吃飯了,四處去拉投資,最後拉來了李超人的兒子,李澤楷。

李澤楷買了騰訊20%的股份,只花了200萬美元,還不到TOM收購鯊威體壇價錢的七分之一。一年多他就賣了,賣了1260萬美元。

買下這批股份的,是南非MIH公司,現任騰訊控股第一大股東。

這筆股份,去年價值約1000億美元。

李澤楷錯失了一次資產超過他老爸的機會,而且是他此生唯一一次。

他這輩子,恐怕只能背著「華人首富之子」的Title了。

就像周星馳說的那句話,很傷感:

你以為只是錯過一個人,其實是錯過了整個人生。

3

2004年,阿里獲得了一筆8200萬美元的融資,在當時是中國網際網路業最大的一筆私募資金。

當年的馬老師曾經提及過數學和自己的緣分,說道:

當時學sin、cos、tan、cot……我到現在都沒搞清楚!這麼多年我都沒用過!

美國那邊的谷歌也從納斯達克登陸資本市場。眼看又一輪熱浪襲來,在美國的莊辰超坐不住了。

他對市場進行了一次數學分析。不算別的,只算如果創辦一家公司,實際價值和收入是多少,不考慮資本市場的看法。

最終,所有的分析圖表指向了一個概率最高的市場:在線旅遊。

2005年2月,莊辰超回國,以120萬元初始資金創辦了去哪兒網,擔任總裁。

當初差點成了競爭對手的李彥宏,回國創業的初始資金也是120萬,不過是美元。

沒想到幾年後,百度以3億美元的戰略投資,成了去哪兒網第一大股東,誰是老大可能就源於當初的那點差距。

2010年,去哪兒網準備從搜尋引擎轉型,打造了一個中文酒店點評系統。

四年後,馬蜂窩CEO陳罡在微博上隔空喊話莊辰超,怒斥去哪兒網「500塊錢一條僱人寫正面評論」。

攛掇別人寫「正面評價」,這種誤導用戶的做法並不明智。

只有真實的評價才能幫到用戶,也是你我事業的根基。

嘴上說得很正義,身體倒是很誠實。

又一個四年後,馬蜂窩被捅出,它的2100萬條真實點評中,有1800萬條是從大眾點評、攜程等競品抄襲過來的,可能還有去哪兒網的。

2011年6月份,去哪兒網將62%的股份賣給了百度。同時,前任CEO離職,身為總裁的莊辰超接任。

這年年底,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一直走到現在,我都不相信命運。

怎麼形容運氣呢?我覺得這個社會是布朗運動,任何東西都是有概率的,而人生遇到的也是概率的一部分,與其說是命運,不如說是概率。打撲克牌,牌打出去都是有概率的。

布朗運動用大白話說就是一切行為都是隨機的。莊總果然一開口就滿是數學語言。

又雙一個四年後,在百度的操盤下,攜程收購了去哪兒網。

莊辰超把手裡去哪兒網的所有股票轉為了價值更高的攜程股票,按當時的估值,這部分持股值10億美元。

再次套現,他總能及時止損。

2016年1月4日,他正式卸任。下一步準備怎麼走,四年前他在微博裡就透露了:

聰明人都去當投資人。

4

離職兩個月後,莊辰超一個轉身,和兩個合伙人創立了「斑馬投資」。

至於投什麼, 用他的話說:

找到一個在中國還沒有被人做成的,帶有實驗性質的事。

投的第一個項目,就是莊辰超自己創辦的便利蜂,起手就是3億美元。

這一次,時間開始了,時間真的開始了。便利蜂開店的速度震驚了業界,兩年多時間,開了快600家。而且面積十分奢華,有的兩層加起來有400平,要的就是敞亮。

其實就是個用APP支付的便利店,試圖實現自助購物,降低支付成本。結果,實際操作中用手機結完帳還得排隊讓店員檢查一下多拿沒有,更麻煩了。

這個項目,也基於莊辰超對數學的熱愛。他說:

這是個可以靠算法驅動的產業。

除此之外,斑馬的資金還涉足各種共享輩的燒錢產業。比如,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

胡瑋瑋把燙手山芋扔給了隔壁老王,ofo至今沒退完押金,充電寶玩家多數在17年就死得差不多了,共享雨傘都面臨著有借無還。

這些國民照妖鏡項目,沒一個做成的。

便利蜂還投了另外一個更挑戰人性的風口:無人貨架。

2017年11月開始,僅一個多月它就鋪到了5萬個貨架,之後以每周一萬多個的速度增長。

有媒體寫稿,用這樣的標題:《便利蜂入局辦公室無人貨架,瘋狂貨架將產生下一個摩拜單車?》

一語成讖。

當一個人發現,拿走東西而不付錢不會受到任何追究的時候,搞無人貨架的創業公司就紛紛開始破產離場了。

這個挑戰人性的風口,很快就被證明了。比證明一個定律還快得多。

數學算不明白人性這個東西。

2018年4月份,便利蜂員工群裡接到通知:除現有的8個智能貨櫃試點城市及3個預鋪城市之外,剩餘38個已鋪設簡易貨架的城市將全部撤站。

而智能貨櫃的產能,遠跟不上便利蜂的擴展速度。用不了那麼多人,就要裁員。

人生如一個8字,兜兜轉轉,循環往復,最終都會回到原點。莊辰超又拿出了他的必殺技:數學。

最近,脈脈上不斷有人爆出,便利蜂要求每個員工參加數學考試,不及格的都開除。

考試內容如下:

集合、函數、數列、三角函數、平面向量、空間向量、不等式、直線與圓的方程、圓錐曲線方程、立體幾何、排列、組合、二項定理、概率、概率與統計、極限、導數、複數……

如果馬老師在便利蜂工作,估計肯定要被裁掉了。

便利蜂這次裁員的方式被爆出後,莊辰超特意發了個聲明:

每個總部員工的數學邏輯能力對於便利店業務尤其重要。便利店業務每一天都需要大量的基於數學邏輯評估的小決策。數學邏輯好,績效不一定超越預期,數學邏輯不好,績效很難達成預期。

多年前,在一次跟稻盛和夫的對話中,馬老師曾經感慨過:

為什麼我有運氣走到今天?我覺得我可能是看懂了人性。

- END -

相關焦點

  • 挑戰人性的數學天才
    投的第一個項目,就是莊辰超自己創辦的便利蜂,起手就是3億美元。這一次,時間開始了,時間真的開始了。便利蜂開店的速度震驚了業界,兩年多時間,開了快600家。而且面積十分奢華,有的兩層加起來有400平,要的就是敞亮。其實就是個用APP支付的便利店,試圖實現自助購物,降低支付成本。
  • 關於湍流一個核心定律的數學證明
    從目前來看這些構想暫時難以實現,但隨著我們對湍流機理的越來越完備的數學解釋,這些構想將在未來成為可能。馬裡蘭大學的數學家Jacob Bedrossian, Samuel Punshon-Smith以及Alex Blumenthal首次提出了嚴格的數學證明來解釋湍流的基本定律——Batchelor定律。
  • 幾天前,湍流中的關鍵定律或被數學嚴格證明
    馬裡蘭大學(UMD)數學家Jacob Bedrossian、Samuel Punshon-Smith和Alex Blumenthal已經在兩個星期前(2019年12月12日)的工業和應用數學學會會議上,給出了第一個解釋湍流基本定律的嚴格數學證明。
  • 伯努利證明大數定律
    原標題:伯努利證明大數定律 生活中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在相同條件下重複某一事件,其結果不能完全肯定。比如拋一枚質地均勻的硬幣,結果是正面朝上還是反面朝上是不可知的。這樣一種現象叫做隨機現象。儘管隨機現象的結果不確定,但是我們通過大量的重複性試驗發現,隨機現象呈現某種規律性。
  • 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證明
    這個解釋出現在1687年,當時艾薩克·牛頓出版了他的著名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本書和其他許多偉大的發現一起,通過使用他的力和加速度理論推導出數學上的克卜勒定律,將天文學和物理學聯繫了起來。儘管《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值得一讀,但它對於現代讀者而言可能是一本非常難理解的書,因為它是在許多重要思想(例如矢量分析,函數的概念,微分方程的理論,甚至很少使用解析幾何(在牛頓時代就已知道),並且只有在使用時才間接使用。因此,本文將以現代化的形式介紹牛頓的證明。
  • 關於湍流的一個結論的數學證明
    該定律的數學證明過程將於2019年12月12日在英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Society for Indu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的一次會議上公布。雖然所有的物理定律都可以用數學方程來描述,但許多定律並沒有詳細的數學證明來解釋定律背後的基礎原理。而湍流無疑是非常難以得到嚴格數學解釋的物理領域。
  • 10 個用圖形證明數學定律的例子,直觀領略數學公式的簡潔優雅
    證明數學定律不一定非要用枯燥的數學公式,如果用能用簡單的圖形表示公式中的項目(例如某個數的平方可以用一個正方形表示,立方則可以用立方體代替),證明過程將會變得更加直觀易懂,更加簡單和優雅。以下就是幾個經典的例子。
  • 人性學第一定律
    1+1=2 偏哲學了,大家可以理解為 不僅僅 物理,數學運算 推斷事物的運算 有強邏輯,狹隘定義的邏輯學 也可以有1+1=2的強邏輯。如,6×7可以理解為 6個7相加,7也可以分解為7個1相加。不僅僅可以,通過數學運算 ,推導出某種定理,定律,再推導 某事物,如,天文領域,數據代入公式,推導出 某某恆星的位置,質量,直徑,運動軌跡, 也可以通過 邏輯 推導事物。如,前兩講 提到,「病毒的演化」遵循 熵減定律 ,這是個不爭的事實,對吧?! 我們再聊聊「傳染」、「致死」。傳染能力強 有利於 病毒的基因傳播;致死率高 會讓 宿主 死得快,不利於病毒傳播。
  • 安德魯·懷爾斯的費馬大定理證明歷程
    費馬大定理有那麼多難以置信的傳奇性經歷:歷時358年,橫跨數學多個分支,涉及歷代名家大師,深感驚嘆!
  • 廈大原創話劇重現陳景潤證明「哥德巴赫猜想」歷程
    「數學是我存在的意義,證明猜想是我生命的目標。」近日,講述著名數學家、廈門大學傑出校友陳景潤勇攀數學高峰生命歷程的校園話劇《哥德巴赫猜想》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上演,話劇由廈門大學師生原創,全部由該校師生參與演出。
  • 歷史上,有哪些被證明不成立的數學猜想?這些真的反人性的證明
    要證明一個數學猜想困難無比,推翻一個數學猜想卻只需一個反例!數學史上有很多著名的猜想,歷經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無數數學家的努力才將之證明出來,或者推翻.到目前為止,還有一些猜想沒有證明出來了,例如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等.今天我們看看那些表面成立,最後卻被推翻的猜想.
  • 數理史上的絕妙證明:萬有引力平方反比律的證明|賢說八道
    克卜勒總結出了行星運動三定律,牛頓用平面幾何證明了橢圓軌道、雙曲軌道都對應平方反比的吸引力,牛頓第二定律加微積分證明了平方反比的吸引力作用下運動軌跡為圓錐曲線(雙曲線、拋物線、橢圓、圓等)。那麼,克卜勒的這三個定律後來有證明嗎?或者,挑個軟柿子捏,如何證明行星的軌道是橢圓。證明的意思是,找個理由,從這個理由順著嚴格的數學邏輯能到達橢圓這個幾何圖形。
  • 「二八定律」證明貧富差距的必然?你需要了解定律背後的故事
    然而事實證明帕累託並不是從政的那塊料,在地方議員的選舉中以慘敗黯然收場。1891年馬費奧·潘塔萊奧尼的《純粹經濟學原理》讓帕累託對經濟學產生了興趣,這直接改變了他的人生命運。1892年帕累託就經人推薦在洛桑大學開始了政治經濟學的教職生涯,此後帕累託便一發不可收拾,1896年在洛薩大學發表了《政治經濟學講義》,代表了帕累託在經濟學上已經頗有建樹。
  • 爵爺壯心不死,但已慢慢凋零——阿蒂亞對黎曼猜想的證明為何是失敗的?
    然而,5頁的論文裡,只列出了10個數學公式;45分鐘的宣講裡,只有一頁PPT與證明過程有關。過於天真的想法,過度缺失的細節,使得數學界對該證明的反應相當負面。許多數學家對阿蒂亞的證明「不予置評」,甚至把它當成了一場笑話。本是一代宗師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摘取數學皇冠的傳奇史詩,卻淪為了一地雞毛的鬧劇。
  • 初中數學如何學得又快又好- 不等式公理及證明
    初中數學如何學得又快又好?有些同學在學習初中數學的時候感覺比較吃力,有點跟不上老師的步伐,解題的速度不知道如何加快,不知道如何學好初中數學?原因是初中數學教材上為了簡化,部分公式講解不夠全面,經常出現書本上沒有講,但是考試卻考了的情況,導致同學們在考試過程中不能夠很熟練的運用公式快速解題,這些潛在的「坑」同學們要注意應對。
  • 控制人性的五大定律
    一些古怪的定律已經控制了我們的人性,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按照它們的安排行事。自然界是有規律的,諸如牛頓定律這樣的法則控制著自然界的運轉,我們對此毫無疑義。但是如果說我們的人性也受到了某些法則的控制,一些人可能就要表示懷疑了。如果這些法則還得到了證明,那就更讓人坐立不安了,人們會擔心別人窺探到了自己內心的隱私。
  • 數學證明:作為一種特殊的科學敘事
    一、 數學證明「元敘事」的淵源、興盛與衰落在數學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數學證明作為知識合法化的一種有效途徑,不乏對宏大「元敘事」的追求和迷戀。為了論述的便利,首先對數學中的宏大敘事或元敘事概念予以界定。所謂「修辭」,《辭海》中定義為「運用各種語文材料、各種表現手法,恰當地表現寫說者所要表達的內容的言語活動」[17]292。加之數學證明固有的自我說明與解釋特徵,數學證明就具有特別獨特和突出的修辭與詮釋學涵義。我們把數學中的文本修辭方法看作是為了更有效地傳遞數學信息、表達數學思想所採用的相比較而言在論證上更具感染力的話語表達方式。
  • 驚人的9個定律,原來這就是人性!
    1、三忌定律聰明忌巧。如果一個聰明人選擇走捷徑,那麼靠運氣、機會和投機「賭博」所取得的成功只是一瞬間。才華忌傲慢。越有才華,越要深入群眾,越不傲慢,否則一定會一貧如洗。2、高調定律越是成功的人,言行越要謹慎,如履薄冰;越是弱者,越可以膽大妄為。然而,許多人都犯了一個錯誤:年輕時,做事畏手畏腳,最終一事無成;而當他們成功時,他們膽大妄為,最後卻失敗了。
  • 數學證明的遊戲,發現暗藏在數字裡的真相
    1995 年,報紙上盈千累萬的頭條都是關於安德魯·懷爾斯對費馬大定理的徹底證明。2006 年,特立獨行的俄羅斯數學家格裡戈裡·佩雷爾曼(Grigori Perelman)證明了數學中一個重要的未解決的問題—龐加萊猜想(Poincaré conjecture),這使他獲得了贏得百萬美元獎勵的權利。還有 6 個「千禧年大獎難題」,它們向數學家發起了挑戰:要想證明自己學科的猜想,即使有直覺也依然棘手。
  • 《數學證明》讀後感
    本文為「第二屆數學文化徵文比賽」參賽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點擊圖片查看第二屆數學文化徵文比賽通知。《數學證明》讀後感作者:盧沛東作品編號:020投稿時間:2020.7.26《數學證明》封面圖對於我一個學生來說,數學有時是十分困難的,但是有些時候認真思考,仔細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