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世上有一個很難但又必須面對的事,就是死亡。死亡是最孤獨的,因為無論你富貴貧窮,高低貴賤,那條路都不會有任何人陪你走。
或許人生來就是孤獨的,20歲的年紀不懂孤獨,夥伴簇擁,唱歌玩遊戲通宵達旦,幫助哥們追女友,幫助姐妹走出失戀,學習玩鬧,那時候總是有很多很多煩惱和快樂。
30歲,事業的拼搏廝殺,結婚生子的困難或者教育孩子的阻礙都累得你無法喘息。40歲,中年危機來臨,面對新人同事的崛起愁白了頭,面對父母的養老問題束手無策,面對孩子的就業問題憂心忡忡。
50歲,即將退休的你有了一點樂趣,但似乎高血壓高血脂找上了你,美食不能吃、美酒不能喝,終於有了閒暇卻無所事事。
沒有了同事,你想起了老同學,你發現有些人早已無話可說,有些人已經離世了,終於你開始思考孤獨。
孤獨,是一個很美的東西,它不是空洞,而是思想極大的豐盛,它意味著你可以和自己做朋友,傾聽自己的心聲,你和自己有說不完的話。看似孤獨,勝似繁華。
孤獨,是給自己周圍的關係做減法,給自己的思想做加法。以前我們困在許多選擇裡面,跟誰吃飯,買什麼牌子的東西,去哪裡玩,每天都在忙著做選擇。
心理學上說,當人只有兩三種差距明顯的選擇或者沒有選擇的時候,是最幸福的,或多的選擇會造成強烈的得失心,得失心意味著不幸福。
並且,選擇是一個非常耗費精力的事情。所以,孤獨是剪去這些冗餘的選擇,專注於自身。
到了50歲,你要意識到,人其實真的沒有什麼朋友。你會發現通訊錄躺了幾百個名字,卻找不到一個可以說話的人,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卻也是草草結束。
陳果教授曾說自己看了一個電影:梁朝偉在樹上挖了一個洞,抱著樹嘴對著洞說了很多很多話,他說完那些話之後,他還拿起了一塊泥巴堵上了這個樹洞。每天有這麼多人跟你擦肩而過,但是人是多麼孤獨。
其實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享受孤獨,能真正享受孤獨的人,對世界一定有過深入的思考並且一直不斷地在思考。
因為他可以和自己的思想對話,他在和自己對話的過程中,慢慢地對很多事情有了更多獨到的見解。真正享受孤獨的人,其實保持著對世界的好奇心,因為無聊是每個人都不能熬得過事。
因為他們在孤獨中把好奇心的點寫下來,才能在未來的某一天去實踐,去探索。
首先,拒絕無用社交。
很多人會害怕拒絕,他們會覺得朋友會越來越少,但相對於朋友數量來說,質量才是第一位的。
在社會上呆的時間長了,大家的社交逐漸變成了逢場作戲,很少有人會把酒桌或者同事聚會當做交朋友的地方,大多數人是去湊熱鬧的,少數人是去談生意的。
如果你沒有真正的目的,這種聚會其實對你根本沒有任何益處,只能浪費時間。
其次,刪除好友。
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把有限的資源留給最重要的人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人生。朋友是需要聯繫和維護的,而朋友是雙贏的,包括情緒上的雙贏、利益上的雙贏和人生價值觀上的雙贏。
這三類朋友是真正的朋友,除此之外的人都是過客。
最後,找尋自我。
這一生中若運氣好,可以遇到兩三個知己好友,若正常發揮,很可能一個也沒有。但你永遠擁有你自己,學會和自己做朋友是可以幸福一輩子的。
自己作為自己的朋友,在無助時可以換視角安慰和開導自己;在無聊時,可以和自己辯論;在開心時,可以和自己分享;
在迷茫時,可以詢問路在哪裡。真正懂自己內心的人,會獲得快樂和充實。當你不再過度依賴外界,幸福就在你手裡。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Psychology and life》